近日,沉寂許久的電子菸行業傳出新消息——電子霧化設備製造商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思摩爾」)通過港交所聆訊,預計在7月10日上市。這是否意味著電子菸行業又將燃起新的戰火?
記者查閱了思摩爾招股書發現,2017-2019年,思摩爾營收分別為15.65億元、34.34億元、76.1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20.8%;毛利率分別為26.8%、34.7% 、44.0%,呈上升趨勢。
通過這組數據,不難看出電子菸行業的「快增長」及「高利潤」,而這或許也是電子菸企業在政策不利的情況下依然發展不停步的重要原因。
頭部品牌加速線下布局
一年半之前,電子菸代表著網紅、資本和流量。羅永浩、同道大叔、滴滴前高管,還有不斷傳出的巨額融資消息,「霸佔」了各大頭條。可轉眼間,電子菸巨頭擬裁員三分之一,羅永浩也放下電子菸轉去抖音帶貨,行業處於下行期。
儘管如此,電子菸頭部品牌仍在加快布局市場。相較去年,競爭其實更為激烈,只是這些硝煙都埋伏在了冰山之下。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國內出臺電子菸網售禁令後,電子菸品牌在電商渠道開設的官方店鋪均已下架,很多電子菸品牌加速線下布局。
悅刻是電子菸行業的頭部品牌,總計獲得超30億美元融資,其杭州地區代理商杭州潤浩CEO蔣家駿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悅刻在杭州地區的門店數量激增,從去年的50多家增加到近100家。
一方面,他將其歸因於悅刻品牌市場教育的成功,「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消費者會更看重品牌。」另一方面,他認為悅刻對加盟的補貼政策確實有優勢。
據他介紹,如果有商家加盟悅刻,只需負擔店鋪租金、裝修、人力等支出,無需支付加盟費。同時,悅刻的區域代理商和品牌商還將各自給予1萬和2萬的貨補,全力扶持加盟店發展。
「去年年底,杭州地區悅刻的銷量確實一時走低,但如今已和去年高峰期持平,平均單店月銷量10萬元左右。」蔣家駿透露,除品牌店外,便利店等線下渠道目前也正在加緊布局中。
疫情也並沒有減弱頭部玩家的熱情,據公開資料顯示,包括悅刻在內的頭部電子菸企業很多都在降低電子菸價格、加快布局線下渠道。雪加宣布面向合作夥伴推出五大扶持政策和千萬元補貼;魔笛在2月宣布千萬元補貼計劃,下發價值1000元的貨品用於加盟專賣店配送服務補貼;鉑德啟動了「千城萬店計劃」,準備砸下3億元補貼,在全國1000座城市開設10000家加盟店。
中腰部品牌開啟差異化競爭
與電子菸頭部品牌爭奪線下市場的火拼不同,中腰部品牌則在尋求差異化的打法。
杭州嗖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簡稱「SSSO嗖」)去年7月完成25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採用的煙油由美國進口且經美國FDA註冊認證。
SSSO嗖CEO楊哲告訴記者,自去年關閉線上渠道後,他們著重鋪設線下,並開設了3家直營店和2家加盟店。但今年的疫情讓線下生意遇到瓶頸。一方面,線下人流量的減少,直接影響了門店的日銷量,下降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此前合作的網吧、酒吧等娛樂場所,因疫情歇業後,也使他們一部分成本很難收回。
「目前,SSSO嗖的直營店和加盟店各減少了一家。」楊哲說,疫情帶來的影響正在逐漸消除,但除了線下門店外,SSSO嗖接下來將轉變側重點,加碼B端批發渠道合作。
杭州鯨魚輕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鯨魚輕煙」)也是這兩年電子菸行業的新入局者,自去年11月「一紙禁令」後,他們對原有的海外業務再度加碼。記者了解到,目前鯨魚輕煙在韓國鋪設了線下門店、便利店等渠道,同時配合開發海外版本的產品。
「今年算是行業洗牌年。」楊哲觀察到,即便是在如此巨大的不確定中,也有一些新品牌入局、新商家加盟。今年4月,一款新上的飛喜FEIXI電子菸品牌悄悄加入了這場戰役,並獲得5000萬元戰略投資。「這兩年電子菸的火熱,讓很多人關注到這個行業。雖然很多人唱衰,但也總有人看好。」楊哲表示。業內一位投資人直言:「雖然在國內市場,電子菸已經不再具有VC投資價值,但具有長青資本作為長期穩健現金回報配置的價值。」
(文章來源:每日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