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眼「瞎了」,全球僅剩一個中國天眼,今要向全球科學家開放

2020-12-10 騰訊網

美國天眼"瞎了",全球僅剩一個中國天眼,今要向全球科學家開放

說起"美國天眼",它也曾經是美國的驕傲。美國天眼曾經觀測過無數天象奇觀,這就包括它在1974年觀測到的第一顆射電脈衝雙行星系統,以及在1991年觀測到的毫秒脈衝星行星系統。雖然這些系統對於大家來說,可能很陌生,但是對於當時整個科學界都是影響巨大的!當然,最令人難忘的還是美國天眼發現的引力波,這也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立下赫赫戰功的美國天眼,如今卻"瞎了"。具體的原因就是年久失修,再加上一些事故,造成美國天眼已經出現了不可逆轉的問題。世界在失去美國天眼後,也是集體默哀,覺得這乃是科學界的一大不幸。

然而,就在美國天眼倒下後不久,中國耗資6億打造的中國天眼誕生了!中國天眼是位於我國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自治州的一項巨大工程,它也被稱為500米口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從1994年開始,歷時22年修建而成,並於2016年正式啟用,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觀測宇宙的"眼睛"。

截止今年11月份,中國天眼一共發現了脈衝星240多顆!甚至在未來,中國天眼還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所產生的引力波。由此可見,中國天眼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巨大!但是,在此之前,中國天眼一直是中國的核心技術,我國也從未公開過。不過,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劇,以及美國天眼的倒下,世界越來越需要一個"新的天眼"來觀測宇宙了。

而中國天眼當仁不讓!有關部門宣布,2021年起,中國天眼將面向全球科學家開放!

這真是個激動人心的消息,當全球科學家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想必都會歡欣雀躍吧!中國天眼作為我國觀測宇宙的"門戶",立下過赫赫戰功,用來接替美國天眼的"接力棒"也是當仁不讓。

在中國天眼觀測宇宙的歷史上,對於脈衝星的發現,也足以證明中國天眼的強大,那是絕對不輸於美國天眼的!其實,脈衝星的用處也就是宇宙導航,就像咱們所使用的地圖導航一樣,可以精確地導航出宇宙的坐標,有了它之後,咱們探索深空就有了底氣!

同時,中國天眼還有觀測外星文明,以及尋找地球備胎的任務!

大家都知道,星外文明一直是無數科學家所研究的焦點。各國的航天部門都向外太空發出了無數電磁波信號,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信號得到外星人的回應。在太陽系中,人類已經探索了月球,火星,像木星、金星、水星只是略知一二,而遙遠的海王星和冥王星還知之甚少。因為人類探測器的速度局限,所以讓我們無法探知更遠的星系。

而中國天眼的出現,也對人類探索外星文明,找到了更加捷徑的途徑。我們可以通過中國天眼所接收到的信號,來判斷星外文明是否存在,具體在哪?當然,怎麼操作的只有專業人員知道!

其次,中國天眼的另一個任務就是尋找地球備胎了!地球在未來要滅亡,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此之前,人類需要找到一個備胎,在地球無法生存之前,就要將人類移居到備胎星球上去。可是宇宙這麼大,想要找到一個備胎並不容易。目前為止,在太陽系中人類還沒有找到第二顆與地球類似的行星。但是通過中國天眼,科學家卻觀測到遙遠星系中有類似於地球的行星存在,它們雖然很遠,但我們至少知道它們的位置,之後如果要搬上去也有了途徑!

總的來說,中國天眼對世界的作用巨大,讓我們為中國科技而自豪吧!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將向國際開放 此舉獲贊
    中國「天眼」將向國際開放 此舉獲贊   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於12月1日坍塌,世界「兩大天眼」僅剩中國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俗稱中國「天眼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此前曾表示,2021年起,中國「天眼」將面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近日,多家外媒發布相關報導。  12月15日,法國《法蘭西西部報》報導稱,中國「天眼」作為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口徑為500米,接收面積相當於近30個足球場,將於2021年面向全球科學家開放。
  • 美國「天眼」轟然坍塌之際,中國專家透露一個關鍵信息,震動全球
    曾經被譽為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12月初因年久失修而坍塌,美國科學家感嘆,如今觀測深空只能靠僅存的「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了。就在美國「天眼」轟然坍塌之際,中國專家曾透露的一個關鍵信息,震動了全球。
  • 「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體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 「中國天眼」4月1日起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據國內媒體報導,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 美國"天眼"報廢,美科學家:如今觀測深空只能靠中國"天眼"了
    被譽為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於當地時間12月1日坍塌美國科學家感嘆如今觀測深空只能靠僅存的「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了長期在阿雷西博天文臺工作的物理學家亞伯·門德斯表示:「現在唯一在做類似研究的是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它比阿雷西博要靈敏 。失去阿雷西博,就失去了一天24小時監控微弱無線電信號的能力,現在我們只有一隻眼睛了。」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外媒關注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
    法新社12月15日報導稱,本月初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發生坍塌後,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明年起,FAST將面向國際天文學家開放使用,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
  • 阿雷西博望遠鏡退役後 全球天文學家把希望放在了中國天眼上
    11月美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被官方宣布放棄,不得不提前退役,並最終在本月初倒塌,全球的大型射電望遠鏡要看中國的天眼了。阿雷西博... 11月美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被官方宣布放棄,不得不提前退役,並最終在本月初倒塌,全球的大型射電望遠鏡要看中國的「天眼」了。
  • 堪比雪崩,美國天眼坍塌後,世界目光聚焦東方,中國天眼令人驚喜
    此後美國官方證實該望遠鏡將無法使用,這也意味著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為該領域「唯一重要的儀器」。一時間,世界目光紛紛聚焦東方。 與此同時,中國宣布「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再度引發高度關注。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天眼」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取得了不凡的成績。2020年1月,「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介紹,目前,「中國天眼」已經正式對國內天文學家開放運行,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了超過5200個觀測機時。2020年2月,「中國天眼」正式啟動了科學委員會遴選出的五個「優先和重大項目」,已經有近兩百名科學用戶開始使用並處理「中國天眼」的科學數據。
  • 「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今天,又想起他的名字……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了解到,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據「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
  • 美國最大望遠鏡倒塌 外媒:中國天眼將拯救天文學家
    11月美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被官方宣布放棄,不得不提前退役,並最終在本月初倒塌,全球的大型射電望遠鏡要看中國的「天眼」了。阿雷西博望遠鏡建於1963年,直到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 2016年建成的53年的時間裡,它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至今仍是美國第一。今年8月、11月,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兩根鋼索先後斷裂,被迫提前退役。
  • 海評面:中國「天眼」,望向世界--上觀
    據中國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消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美國之聲(VOA)、法新社、《日本時報》等外媒爭相報導了這一消息。
  • 繼嫦娥五號後,美方又盯上中國天眼
    要知道,全球一共就兩大天眼,美國天眼塌了,全球就只剩中國天眼了。這裡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美國天眼。據悉,美國天眼於1963年建成,其射電望遠鏡直徑高達300多米。在我國天眼建成之前,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現在美國的天眼突然「瞎了」,部分美國科學家都感嘆:以後想要進行深空觀測,只有來中國了!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外媒關注轉向中國天眼
    觀察者網全球視野,中國關懷外媒: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面向世界開放的消息傳出,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法新社12月15日也報導了這一新聞,文中提到本月初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發生坍塌後,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面向世界開放的消息傳出,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
    法新社12月15日報導稱,本月初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發生坍塌後,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明年起,FAST將面向國際天文學家開放使用,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
  • 英國媒體:美國天眼轟然倒塌,如今若想探索宇宙只能靠中國天眼
    世界科技發展到如今已經有了很大的成就,各個國家也都有各自強大的領域,值得慶幸的是,中國儘管一開始勢力弱小,但是如今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是迎頭趕上了很多發達國家,如今中國的科技實力在世界上也是能夠佔據很大的比重。 技術能夠證明一個國家的實力。
  • 為何4月1日起對全球開放?「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姜鵬這樣回應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方經綸)日前,我國對外宣布,自今年的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向中國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並將於今年8月1日開始,對通過申請的外國科學家,分配使用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使用時間。
  • 美國射電望遠鏡墜毀,中國「天眼」成唯一,3年前就有預兆
    為了更方便地了解宇宙,科學家發明了射電望遠鏡。射電望遠鏡是一種能夠接受天體射出的無線電波的儀器。通過接收到的這些無線電波,我們可以了解到天體曾經發生過的運動,甚至推測出天體的一些簡單屬性,這對我們研究宇宙有著重要的作用。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射電望遠鏡是美國於1937年研發的拋物面型射電望遠鏡。
  • 「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
    1月11日,當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也意味著人類向宇宙未知地帶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開闊。,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沈竹林宣布「中國天眼」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批覆的驗收指標,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備了開放運行條件。
  • 探索|中國「天眼」開放!月球上打手機都逃不過它的 「眼」
    交匯點訊 3月7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閉館的中國天眼科普基地瞭望臺恢復開放。不久前,這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剛剛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宇宙的奧秘也得以再次向我們揭開。  作為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設計最先進、感應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它開創了建造巨型望遠鏡的新模式,突破了傳統望遠鏡的百米工程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