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程文雯
6月19日,四川省政府網站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撤銷新津縣設立成都市新津區的批覆》,批覆稱,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新津縣,設立成都市新津區,以原新津縣的行政區域為成都市新津區的行政區域,新津區人民政府駐五津街道模範街56號。
新津再認識
從「縣」到「區」的千年之變
新津從縣到區,是名副其實的千年之變。
新津位於成都市西南區域門戶位置,擁有具有4500多年歷史的古蜀寶墩文化,建縣至今已有1460餘年歷史。寶墩先民活動軌跡遍布新津,在新平鎮、五津鎮、安西鎮、鄧雙鎮、花源鎮均有遺蹟點。
「西川供客眼,唯有此江郊。」唐詩人杜甫的一首《題新津北橋樓得郊字》,盡顯新津傳續千年的美麗。因為良好生態資源本底,新津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縣,區域內的四川新津白鶴灘國家溼地公園,是成都首個國家級溼地公園。
這裡是民營經濟的搖籃,希望集團在這片土地上孕育而生,新築股份等一批龍頭企業聚集於此,民營經濟佔比超過70%。天府智能製造產業園、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梨花溪文化旅遊區,三大產業功能區,帶動新津全域高質量發展。
這裡還是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連續6年位居全省十強縣行列。在《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報告·綠皮書》中,新津名列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第13位、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第51位。
去年12月,成都地鐵10號線二期通車,新津進入地鐵時代。今年3月23日,總投資約110億元的成都新津站「TOD+5G」公園城市社區示範項目開工。這個項目承載著市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想像。在這裡,新津通過股權開放引導社會資本合作開發,站城一體配合數字基建、公園街區,加載智能網聯、科創空間,植入數字經濟,建設「TOD+5G」公園社區示範項目。這是新津探索「物理開發+數字開發」,推動「城市+產業」雙運營,力爭實現一個TOD綜合開發項目就是一個產業公園社區目標的創新實踐。
翻開地圖,新津的城市輪廓仿佛一片綠葉。2018年8月,新津確定「超級綠葉」公園城市總體架構和邏輯內涵,良好的山水溼地是綠色生態基底,天府綠道網絡體系仿佛葉脈肌理,良好的山水溼地是綠色生態基底,天府綠道網絡體系仿佛是葉脈肌理,「一心三城五鎮」是種在綠葉裡的城市組團,高質量現代化產業體系為「綠葉」生長提供生命動力。堅持以公園城市理念全面推動城市規劃思維、建設方式、管理體系和營城模式變革,打造承載美好生活嚮往的未來之城。
2019年,新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4.7億元、增長8.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6億元、增長15.4%;固定資產投資285.4億元、增長11.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58元、增長9.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45元、增長10.1%。
新津向未來
多重機遇疊加做強城市能級
此次撤縣設區,仍以原新津縣的行政區域為成都市新津區的行政區域。雖然區域未變,但從縣到區一字之差,卻意味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當前,新津匯集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都「南拓」、建設成都高質量發展示範區、邁入地鐵時代、公園城市建設等多重機遇,以「創新」為關鍵詞,新津正快步向都市型經濟轉型。
新津位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成德眉資一體化重要組成部分。撤縣設區後,新津必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同時也為成都做強核極提供有力支撐。
前不久的6月17日,新津文旅集團剛剛重慶國際博覽中心有限公司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力推進「重慶國博+天府農博」開放合作、協調創新、資源共享,助推川渝農業會展高質量發展,實現「買川渝、賣全球」。
新津被納入成都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全域納入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規劃範圍,是成都最具公園城市實踐價值的區域之一。根據成都市出臺的《關於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實施方案》,將在包括新津在內的5個區(市)縣範圍內形成「一源雙核四帶」生產力布局。到2025年,示範區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市比重達到20%;示範區將全面對標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研究制定政策性文件,開展高質量發展先行先試。
遵循「人城產」的發展邏輯,位於新津的天府智能製造產業園、中國天府農博園、成都梨花溪文化旅遊區三大產業功能區佔全區面積的78%。按照「一個產業類別就是一個城市主題社區」的思路,當地關注居住和產業的平衡、商業配套和生產的平衡、空間規劃和設施配套規劃的平衡,打造居住和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間來吸引人才,營城理念不斷升級。
專家觀點
搭上時代風口 助力成都唱好雙城記 做強極核功能
西南財大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
繼原新都縣、溫江縣、雙流縣、郫縣撤縣設區以後,新津也搭上了撤縣建區的時代風口。這既是時代發展大勢賦予成都、賦予新津的重要機遇,也是新津城市發展進入新階段後水到渠成的結果。
從國家發展戰略來看,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求做強「一軸兩核」,在重慶提出全域主城區的背景下,做大做強成都主城區既是客觀要求,也是迫切需要,成都也需要走擴大主城區的道路,賦予城市更高的能級支撐。
從新津自身發展階段來看,新津在城市規劃建設、產業規模、城市治理、社會民生等各方面,都達到了按照城市進行管理的水平。所以,無論是主觀願望還是客觀要求,無論是治理能力還是發展水平,新津在此時撤縣設區都是必要的。
在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時代機遇下,通過撤縣設區,成都的經濟極核將進一步增強。新津也應當與時俱進,適應城市發展治理的新要求,相信有了制度加持,這裡必然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新聞多一點:
新中國成立後,成都區劃這樣變
1952年 撤銷成都縣,部分劃歸成都市郊區。
1953年後 相繼建立了東城區、西城區、金牛區、青白江區、龍泉驛區和一個區級辦事處(黃田壩)。
1976年 溫江地區的雙流縣、金堂縣劃入成都市管轄。
1983年5月 實行市領導縣體制,溫江地區10個縣併入成都市。
1990年10月 五區劃為七區。
2002年 原新都縣、溫江縣撤縣設區。
2015年12月 省政府批覆成都市政府,同意撤銷雙流縣設立成都市雙流區。
2016年5月 經國務院批准,簡陽市改由成都市代管。
2016年12月 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
2020年4月 省政府批覆成都市政府,同意設立成都東部新區。
2020年6月 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新津縣,設立成都市新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