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共治共享,繪出和諧安康風景線
近年來,東臺市安豐鎮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等為載體,不斷創新社會管理,紮實推進社會治理,極大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力推動了鄉風文明和社會進步,展現了新時代文明城鎮的精神風貌。
以文化人,
將文明新風傳到千家萬戶
安豐是一個有文化、有歷史、有故事的古鎮。從400多年前安豐籍著名哲學家王艮起草「淮揚鄉約」、教授民眾知書習禮時起,「善行天下、德潤安豐」便成為安豐人一種美德和文化,逐漸沉澱成為一種文化自覺傳承了下來。
進入新時代,安豐鎮利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契機,創立了示範講堂、實踐站、文明驛站、王艮研究會等,通過各類載體建設,將文明新風傳播到千家萬戶。目前,全鎮擁有各類志願服務隊伍29支,分設理論宣講、扶貧濟困、敬老助殘等志願服務小分隊,文明實踐在冊志願者7624人,平均每7人中就有一名志願者。當地還設立「百姓名嘴」工作室,傳播新思想,讓黨的聲音飛入到尋常百姓家。通過踐行善行義舉,營造濃厚的善行文化氛圍,鼓舞和激勵人們積極向上向善,爭做時代文明人。在安豐鎮「善行館」,全鎮獲得各級好人榮譽的市民已增至70人。
以文化人,潤物無聲。躍進村曾是一個經濟薄弱村,路、橋等基礎設施落後,村民怨聲多,村裡成立在外能人協會後,協會成員人人不甘落後,紛紛希望能為家鄉做點事情,最後通過捐資贊助的方式,解決了村內基礎設施落後的問題,一舉改變了村容村貌和投資環境。東旭村在建設村衛生室時遇到資金短缺問題,村民們聞訊後自發組織捐款,參與捐款人數達到383人,佔到總戶數的46%。像這樣的小故事,在安豐舉不勝舉。
創新治理,
構建安居樂業和諧社會
近年來,安豐鎮創新社會管理,注重社情民意,為社會穩定、百業興旺、人民安居樂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堅持自治為基。安豐鎮成立由基層管理服務組、農村公共事務管理組、鄉村社會治理組三支隊伍組成的鄉村治理綜合班子,推進社會治理;農村各類服務事項全部進駐便民服務站大廳,自主研發「豐雲黨建客廳」APP平臺,有效提高了為民服務的本領和效率;建立民主協商議事制度,完善村規民約,發揮道德評議會、鄉賢促進會等群眾自治組織作用,引導村民積極參政議政,民主參與村裡決策,規範村民言行舉止,促進民風向上向善。
強化法治保障。通過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和「法律進鄉村」活動,提高村民的法治觀念,增強法治意識。全鎮17個行政村有10個行政村建成「江蘇省民主法治示範村」,7個村建成「鹽城市民主法治示範村」。完善鄉村矛盾調處機制,每個村居均配備了法律顧問,建立了法潤民生微信群,常態化開展法律諮詢服務,建立矛盾糾紛數據採集、網上流轉、分流交辦的處置機制,使矛盾不激化,化解在萌芽狀態。
創新社會治理。該鎮設置110個綜合網格、7個專屬網格,每個網格配備2名網格成員,將綜治信息化列入季度工作考核。安裝「村村通」監控探頭252個,聯入公安機關網絡,形成點線面立體防控網絡,實現「天眼」全覆蓋,讓犯罪分子無處遁逃。發動老黨員、老教師、老幹部等,以人熟、地熟、情況熟等優勢參與網格管理和民事調解等工作。該鎮相繼獲評「江蘇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鹽城市網格化建設工作先進集體」。
環境整治,
展現美麗鄉村新模樣
近年來,安豐鎮通過服務外包的方式,建立了人居環境長效管理機制,做到日產日清。人口稠密、布局相對集中、已納入城鎮建設規劃的村莊,全部納入到鎮域汙水管網,統一收集,集中處理。對村莊內畜禽集中圈養和汙染綜合治理,鼓勵畜禽養殖戶、「農家樂」經營戶結合沼氣利用進行改廁,探索農村改廁新模式。紅安、洋窪、通榆、新榆等距離集鎮較遠的行政村,採用微動力汙水處理方式。截至目前,全鎮行政村生活汙水處理覆蓋率達76.47%。
改變農村衛生狀況,須從改變人們的生活陋習、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到今年9月底,全鎮無害化衛生戶廁已達15882座,普及率達到99.05%,提高了農村衛生水平。2019年-2020年市下達500座農村無害化戶廁達標完成率為100%。
為了治理農業農村面源汙染,安豐鎮多措並舉,抓細落實。設立廢舊農膜回收點3個,廢舊農膜回收率達99.1%;組織種植大戶和種植散戶對施藥包裝廢棄物收集帶回交銷售商收集處置,種植大戶收集率達100%,農戶收集率達85%;全面實施畜禽糞汙治理和綜合利用,全面開展生態健康養殖場認證,實施定時定點收集社會化服務,全鎮畜禽糞汙治理率達100%,其中認定省級生態健康養殖場2個,鹽城市級生態健康養殖場10個。此外,在堅持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的前提下,安豐鎮還加大力度實施重點交通沿線,骨幹河道的環境提升工程,打造人居環境亮點。
農村人居環境需要久久為功,常抓不懈。「擦亮生態環保這張牌,決不讓生態環境治理問題出現反彈,為綠色發展走在前列創造更優條件。」談到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時,安豐鎮黨委書記楊廉俊表示。
專家點評
打造農業農村發展樣板
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此基礎上,農村要向提高生活品質、實現鄉村振興方向發展,這是「十四五」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必然要求。完成這樣的任務,必須把新發展理念和安全發展理念落實到農業農村工作中去。安豐鎮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和安全發展理念,多措並舉,以文化人,讓道德新風引領社會風尚;創新管理,構建安居樂業和諧社會;抓細落實,建設美麗宜居家園。安豐鎮堅持生態宜居、鎮村融合發展,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著力打造宜居宜業新安豐……實踐表明,安豐鎮是踐行新發展理念和安全發展理念,實現鄉村振興的先進典型。
大力弘揚新時期「安豐精神」,鞏固「全國文明鎮」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成果,積極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緊密融合現代鄉土文化,做到傳承與弘揚、發掘與培育、保護與利用相結合,創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使安豐成為民俗追憶鄉愁的聖地。安豐鎮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安全發展理念的過程中,率先實現了鄉村振興,打造出了農業農村發展的一個很好樣板。
(文章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DF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