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城堡、護城河,查士丁尼一世為何在希臘做起了「建築設計」?

2020-12-17 史來賞鑑

如果說,古羅馬建築突出的是框架和拱卷結構,那麼古典建築,則呈現的是柱式風格。但對於拜佔庭建築而言,"集中式建築形制",高大的穹窿頂,才是建築史上的偉大發明。它解決古羅馬建築師沒有解決的問題,在色彩的使用上,更加彰顯宗教信仰。

聖索菲亞大教堂——拜佔庭建築最經典的代表。公元395年,輝煌一時的羅馬帝國遭遇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國家,拜佔庭式的建築,就是誕生於這一時期拜佔庭帝國的建築文化。

拜佔庭帝國

羅馬尼亞的一座東正教教堂裡,有這樣一幅古老而神秘的壁畫:風煙滾滾、戰火連天,人們置身其中好像能聽到炮聲動地喊殺震天。畫面表現的是1453年5月29日那場激烈的戰鬥,那是一場實力相關懸殊的戰鬥。

數百年後,學者們在大量文獻中發現了這段塵封的歷史,拜佔廷帝國輝煌的歲月和燦爛的文化,重新展現在人們面前。

一、查士丁尼一世通過一系列活動建造他的帝國之路

拜佔廷帝國在公元五世紀後期和六世紀初期實力大為增強。518年,在拜佔廷帝國皇帝——阿納斯塔修斯去世後,近衛軍將領查士丁尼開始了他的帝國之路,稱查士丁尼一世,開創了查士丁尼王朝。為了穩固自己的疆土,查士丁尼王朝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最為突出的三項是:

1、驅趕駐守的匈奴遊牧部落對其進行直接統治

在查士丁尼王朝之前,沒有人對希臘進行直接統治。島上的博斯普魯斯王國保持著很大程度的自主權,拜佔廷帝國的軍隊並沒有在半島上駐紮。在公元六世紀初期,博斯普魯斯王國的實際當權者,他不是當時的國王,而是在其僱傭軍首領、匈奴人酋長戈爾德。

查士丁尼王朝統治階級

拜佔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邀請戈爾德前往拜佔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在這裡,查士丁尼一世皇帝熱情的款待戈爾德,並勸說其接受基督教的信仰。戈爾德也誠然的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並做出承諾:回到其部落後將率領他的臣民接受洗禮。克裡米亞半島屬於查士丁尼一世皇帝的統治的時代到來。

2、興建一系列城市與要塞

查士丁尼一世在奪取了希臘的克裡米亞半島之後,查士丁尼王朝的歷任皇帝都十分致力於城市與要塞的建設。拜佔廷軍隊剛剛佔領軍事要地——赫爾松之後,就立馬重建了城牆以及其他防禦建築。

在已經完全被匈奴人破壞的城市附近,拜佔廷帝國建立了新的城市。為了防止遊牧民族的再三入侵,他還命令在該地區的山區興建了長城以阻塞道路。

3、在統計地區推廣基督教

公元一世紀在巴勒斯坦地區起源的基督教,不久就傳入了希臘的克裡米亞半島。公元四世紀時,克裡米亞半島上的基督教團體活動較為頻繁。但是匈奴人的入侵改變了這種局面,大量基督教的教堂建築被毀壞。

基督教教堂

在查士丁尼一世皇帝出兵克裡米亞半島,對其進行直接統治之後,羅馬柱廳式的基督教教堂建築在克裡米亞半島上大量興建。在查士丁尼王朝推行基督教的政策作用下,克裡米亞居民大量受洗入教。公元六世紀後期被史學家視為絕大多數克裡米亞人接受基督教的時代。

二、查士丁尼一世在希臘大肆開始建築活動

希臘地區對於拜佔庭帝國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這一地區主要建築了許多重要的軍事設施,比如,軍事要塞的建設,城堡加固,防護塔修建,護城河拓寬等防禦設施,以保衛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地區的安全。

1、建立軍事要塞,防範外敵入侵

查士丁尼在戰略要地溫泉關進行了大規模的建築活動,在該地所建的城牆上,有的甚至建了雙倍的城垛,而且他也對那裡的古代要塞進行了同樣的改進,以前人們對該地建造的工事太過於粗糙。因此,他下令將要塞增加到足夠的高度,並建了雙層的城牆。

再者,由於該要塞根本沒有水,他也下令為這個要塞設計建造了一座儲存雨水的蓄水池。此外,他在通往山脈的多條道路上,築起防護牆,以加強防守。

軍事要塞

查士丁尼還在塞薩利的皮裡翁山和佩紐斯河畔進行了大量的建築活動,這個要塞和附近尤裡麥尼要塞的城牆都塌成了一片廢墟,查士丁尼皆對這些城牆進行了重建並增建了要塞的防禦設施。

2、修建護城河,增建防禦措施

希臘的雅典和馬拉松附近的埃維厄島也是查士丁尼重點建築的地區。這個埃維厄島位於雅典東部的大海附近,它看起來仿佛從西部大陸上切下來似的,兩者由一道海峽將其分開。大陸上的卡爾基斯城附近的海灣兩岸收縮成一道很淺的、只有一條小溪寬的海峽,這個水道叫作埃夫裡普海峽。

陸島兩岸之間的橋梁由一根獨木飛架而成,這是兩岸當地人多年如此的過橋方式。另外,兩岸之間還有小船穿行。海峽之間的這根獨木橋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自然也給過往的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另外,查士丁尼還興建了卡爾基斯、埃維厄島以及希臘東部其它地方的眾多要塞,查士丁尼曾經提到過哈爾基季基半島軍事設施薄弱的狀況。查士丁尼下令在這個半島最狹窄的部分建造了一道橫牆,這樣就將塞爾邁灣和帕勒涅海灣的東部連接起來,這道橫牆為帕勒涅提供了很大的安全。

哈爾基季基半島

3、建造城堡,佔領軍事要地

在塞薩利有一座以戴克里先命名的城市,曾經是一座繁榮的城市,但是,由於時間的流逝和蠻族的入侵破壞,它已經衰敗不堪。該城附近有一個叫卡斯託裡阿的湖,湖的中央有一個島嶼;不過,有一條穿過湖面通往島嶼的小道,這是一條不超過五十英尺寬的狹窄道路。

島上矗立著一座山,山的一半沉浸在湖水裡,而另一半則坐落在島嶼之上。查士丁尼認為該島居高臨下,地勢險要,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不過,該島原有的防禦設施早已坍塌,因此他在島上建了一座非常堅固的城市,該城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將這裡諸多的城市防禦設施修建的很堅固。

總之,在整個伊庇魯斯和埃託利亞以及阿卡納尼亞的南方,查士丁尼修建了數量驚人的、帶有護城牆的城市,並派兵防守。治理這些地區彰顯了查士丁尼的遠見卓識,對於拱衛帝國的政治中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至今有的地方仍存有這位皇帝當年建築的痕跡,這些建築有的成為拜佔庭建築的精品。

戴克里先宮

三、為什麼查士丁尼一世要在希臘大規模的開展建設活動?

1、修建防禦工事對鞏固疆土來說必不可少

海洋文明是人類歷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經濟發展、社會制度、思想、精神和藝術領域等方面領先於人類發展的社會文化。海洋文明的存在有它獨特的魅力,一是它要位於人類社會發展前列,二是這種領先主要得益於海洋文化,兩者缺一不可。古希臘山多、地少、三面環海、港灣眾多。

拜佔庭帝國想要守住自己的疆土,就得打造一個易守難攻的。查士丁尼利用當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大肆修建城堡、護城河以及圍牆等。一方面是戰爭的後遺症使得使君士坦丁堡強大的城防工事不敵數千西歐十字軍騎士的攻擊,必須要加大防禦工程的建設,另一方面也是戰爭後的城市重建。

拜佔庭時期的君士坦丁堡

2、希臘承載著拜佔庭的政治、經濟

深厚的古希臘文化底蘊,羅馬帝國的政治傳統和地中海地區多樣性的文化環境,成為拜佔廷文化發展的基礎。拜佔廷帝國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它佔有國際商業的優勢地位,工商活動極為活躍。君士坦丁堡地跨歐、亞兩洲,成為中古東西方貿易的各類商品集散地和地中海世界最大的商業中心、歐洲的首富。

一直以來拜佔廷的對外交流十分活躍,因為在地中海這一地區,拜佔廷文化、經濟、政治一直在中世紀期間是處於中心位置上。查士丁尼一世在希臘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建築活動是將該地視為自己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中心,方便對外交流。

3、修建教堂,借用上帝來彰顯帝王統治的權威性

這座現存的聖約翰教堂極其神聖, 是為聖徒約翰這位早期基督教理論家而建造的。和查士丁尼修建的很多其它教堂一樣, 普羅柯比在《建築》中將它原來的樣子描述為佔地狹小, 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查士丁尼下令將原來的教堂徹底拆除, 按照新的建築風格, 在原基址上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大、十分豪華的教堂。

紐約聖約翰大教堂

牆上壁畫的題詞顯示, 這是耶穌正在為查士丁尼和塞奧多拉加冕。查士丁尼和塞奧多拉在一起的圖像, 對一性論者有很強大的宣傳攻勢, 它表明帝國對該城的守護神的恩惠應該受到充分的尊重。

查士丁尼希望建造大量的樣式統一、豪華壯觀的教堂, 以此獻給那些能夠給庇護羅馬帝國和他本人的神居住, 簡言之, 該神就是上帝之母。而他是上帝欽點來進行統治的帝王,進一步為自己的統治蒙上神的色彩。

查士丁尼一世統治時期, 在希臘等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建築活動, 其中當屬宗教建築規模最大,他的建築活動既對疆土的鞏固起到強大的作用。

對當時的文化也是一種承載,同時也極力彰顯了帝王統治的權威性。查士丁尼一世的建築活動基本上符合他統治的實際情況, 有效地配合了其總體治國戰略方針的實施, 有利於維護帝國的統治。

查士丁尼一世

四、結語

古希臘文化在拜佔庭帝國基本特徵的形成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查士丁尼一世在希臘的建築活動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當時文化的影響,這一系列建築活動不僅對固守疆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人類的建築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拜佔庭建築水平極高,對周邊各民族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各國遊客爭相參觀的寶地。歷史終究會成為過去,但是歷史遺留下的精品則成為人類永遠的財富。

參考文獻:

《建築》、《拜佔庭一千年》、《戰爭》

相關焦點

  • 農家子的「帝王之路」:查士丁尼一世到底是明主還是昏君?
    518年,拜佔庭帝國皇帝阿納斯塔修斯一世駕崩,查士丁尼策劃了一個「黃袍加身」,擁立他叔父查士丁為拜佔庭皇帝,史稱查士丁一世。在查士丁一世統治期間,拜佔庭帝國政務大多由查士丁尼負責。527年,查士丁尼繼位,史稱查士丁尼一世,後人稱其為查士丁尼大帝,並認為他是拜佔庭帝國最偉大的皇帝,但也有人認為他行徑惡劣,窮兵黷武,統治嚴酷而無能(孟德斯鳩)功過是非,首先論功:其一:查士丁尼一世將當時混亂、繁雜和相互矛盾的法律一一作出詳細的整理,查士丁尼一世查閱了從羅馬共和國時期累積的法典,
  • 古代中國城市防守靠的是城牆,而西方靠的是城堡,二者有何差異?
    古代中國靠馬面角樓防守城池,歐洲靠城堡稜堡防守外敵。馬面和角樓是軍事建築中比較前期的建築,因為中國的工程量浩大,所以在軍事建築上沒有西方進化的快,所以明清主要城池防禦停留在這個階段。福建的圓形土樓建築就是這個特點的體現,這個沒有出現在中國的大型防禦體系中。再往後是稜堡防禦體系,用突出牆體的三角形來替代馬面。就是說,把馬面建成尖的,可以和城牆實現無死角的互相掩護,中國在明末遼東出現過類似的軍事建築。
  • 盤點10座位於威爾斯的城堡
    三、卡菲利城堡面積僅次於溫莎城堡的卡菲利城堡,是英國第二大城堡。兩層護城河團團包圍著中間的城堡。古堡始建於1268年,是英國迄今為止最古老、最堅不可摧的城堡,它見證了中古時代威爾斯的抵禦侵略歷史。四、科奇城堡(Castle Coch)修建於19世紀的科奇城堡,修建在一座13世紀的古堡廢墟之上,具有典型的哥德式風格,是英國的一級保護建築。城堡的四周樹林密布,從遠處看去,像是靜靜躺在山林間的一頂王冠,美不勝收。
  • 開創黃金時代,「復闢」古羅馬帝國,查士丁尼一世的內外政策
    在這種野心的感召下,查士丁和查士丁尼,這兩個名字都極度相似的叔侄一起投身了軍隊,在當時戰爭其實是最好的晉升階梯,他們通過鮮血往上爬,最終查士丁爬上了東羅馬帝國皇帝的寶座。而查士丁尼,由於叔父對他的積極培養,在公元527年成功繼位。
  • 歐洲古堡之「著名」城堡
    舍農索城堡 Chteau de Chenonceaux,又稱雪儂梭城堡或女人城堡,位於法國安德爾-羅亞爾省的羅亞爾河流域,靠近雪濃梭小村落,建立在羅亞爾河的支流謝爾河上,11世紀時初見於歷史記錄。現在的城堡是由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菲利伯特·德洛姆所設計的。
  • 攀登城牆:8次失敗的君士坦丁堡圍攻
    敵人只能從西邊的陸地進攻,西邊有強大的狄奧多西城牆保護。海堤阻止了潛在的入侵者將這座城市橫渡水面,傳說中的武器希臘火在危機時期幫助了拜佔庭人。在這篇文章中,我來看看以失敗告終的八次君士坦丁堡圍攻。查士丁尼皇帝以試圖擴張帝國而聞名。他想恢復羅馬世界的偉大和重建它的力量。傳說中的貝利薩裡烏斯將軍曾兩次奪回羅馬,但拜佔庭人卻無法長期佔領羅馬。
  • 用40頭肥豬攻下城堡?聊聊中世紀城堡攻防戰
    至於攻城錐,使用的則是一種裝有鐵製尖頭的木樁,靠著尖頭把石頭一塊一塊的擊碎,最後在城牆上鑿出一個圓形的破洞。攻城錐的尺寸要小一些,更容易運輸和操作,不過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因為中世紀城堡一般城牆又高又厚,不管是攻城錘還是攻城錐,就算守城方不阻止,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砸開缺口,效率非常低。
  • 《法國尚博爾城堡建築風景》跳澗虎-協助拍攝
    這裡最初是布魯瓦伯爵的狩獵場,後被弗朗索瓦一世看中,於1519年在此修建了尚博爾城堡。弗朗索瓦一世是一個英明有作為的君主,受到當時文藝復興的影響,他在迷戀上龍巴託式建築風格之後,決定在這個自己及許多貴族都喜歡的地方修建城堡。城堡的設計者至今是一個迷,據傳弗朗索瓦一世專門把著名畫家達文西請到法國宮廷,設計了城堡草圖,但目前並沒有確鑿證據。
  • 《王國與城堡》正式版全基礎建築功能詳解
    導 讀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王國與城堡正式版全基礎建築功能詳解,下面一起來看看王國與城堡建築有哪些吧!
  • 古城牆城市設計_2020年古城牆城市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現存較完整的中國城牆有北京城牆、西安城牆、南京城牆、荊州城牆、襄陽城牆等多處,它們都見證著一段段不可磨滅的歷史。        1、西安城牆陝西省西安市古城牆,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在唐代和元代城牆基礎上擴建。平面呈長方形,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約13.7公裡。城牆外有寬20米、深10米的護城河。牆面用青磚包砌,厚重堅實,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城門。
  • 不同於童話故事中的城堡,古代西方歷史上真正的城堡
    城堡牆壁周圍一般都設有溝渠,名為護城河,裡面灌滿了水,這樣敵人就更難接近城堡了。和平時期,人們無仗可打,就會耕種城堡外的土地,可如果領主開戰了,所有人就會帶上全部食物、家畜和家當,躲進城堡的城牆內。這樣一來,就算仗打起來沒完沒了,他們也能在裡面住上好幾個月甚至幾年。因此,城堡必須很大,能容納很多人和動物住上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城堡一般都像設有牆壁的城鎮。
  • 千年拜佔庭:古典與現代、希臘與拉丁在這裡交織
    439年,狄奧多西二世任命的城市長官塞勒斯(Cyrus)建造了巨大了三層城牆,它全長5英裡,建於三面環海的海角之上,為擴建的郊區提供了防禦,至今依然屹立於此。與此同時,對耶穌基督位格的界定正反映著這個國家的政治變遷。在對東方精神上的偏愛以及希臘對作為天國中心的上帝的哲學價值的關注面前,西方則堅持認為馬利亞只是生育耶穌肉體。
  • 印度著名的城堡琥珀堡,即是皇宮又是堡壘,歷史上因它從未被攻破
    齋普爾是一座歷史古城,始建於1727年,為當時的統治者賈伊·辛格大君設計建造,這個城池為長方形造型,並分為六個區域。至今在這裡保存有數量眾多的歷史遺蹟,除了城市中的風之宮殿、城市皇宮、簡塔曼塔天文臺外,位於齋普爾北部山上的琥珀堡可以說是到齋普爾必打卡的景點。
  • 世界上18個最迷人的城堡
    在世界各地,宮殿和城堡在講述該地區的豐富歷史方面發揮著引人注目的作用。他們寓言中的大廳和高聳的塔樓彰顯了統治者的勝利。此外,由於其華麗而永恆的設計,它們還提供了深入的建築課程。 埃及亞歷山大蓋特貝城堡
  • 環遊世界29座華麗城堡,看看有沒有十一你去的城堡?
    ,他親自參與設計了這座城堡。,盛產木材、葡萄酒,是十分鮮明的具有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特色的建築。世紀,由英國國王威廉一世著力建造。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堡(表面積),也是歐洲最大的紅磚建築。
  • 【英國歷史】英國那些不得不去的城堡
    卡那封城堡(威爾斯文:Castell Caernarfon)是西北威爾斯圭內斯郡境內的一座中世紀建築。公元11世紀末期到1283年,卡那封鎮內矗立著一座土崗-城廓式城堡,之後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將其更換為如今的石結構城堡。在愛德華時代,小鎮與城堡充當了北威爾斯的行政中心,因此防禦工事規模宏大。
  • Best home帶您走進希臘-第三站羅德島
    羅德島是希臘第四大島,,也是愛琴地區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更是希臘最大的旅遊中心。羅德島地處愛琴海東南部,希臘十二群島的首府,也為希臘最東邊的城市。全島面積為1,398平方公裡,居民約為125,000人,其中約一半人口住在島北部的羅得市,羅得市也是島的首府和旅遊中心。羅德島是愛琴地區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相當古老的關於忒爾喀涅斯的神話。
  • 西安城牆世界上歷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
    西安城牆,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西安城牆周長13.74公裡,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城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西安城牆的歷史變遷隋唐:隋朝建立大興城,唐代改名為長安城,唐末長安節度使韓建改築長安城;宋元 :宋元兩朝中城市的名稱和建制數次變更,但城牆規模無變化;明代:在明太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指導下,依託隋、唐皇城的基礎
  • 曲雷作品:常德老西門 / 2017-2018年度建築設計獎·建築創作銀獎
    -2-建築設計常德老西門:中國四線城市老街區城市更新設計的典型案例自改革開放以來,30年的城市實踐,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大多呈現出以資本逐利為發端廣場的存在與設計提供城市交往的聚合空間。文化建築的植入促發居民的文化身份認同。文化引領與文化簇群現象的孵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