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來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大多是被「奇」和「淫」這兩個詞所吸引。但這也很正常,好奇的心,人皆有之,獵奇是人類的天性。或曰,男女節食,人之大欲存焉。熱衷於"奇"淫",這也是熱愛生活的一種表現。
然而,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在這裡所說的「奇技淫巧」中,「奇」與「淫」的含義,與我們所理解的並不完全相同。古代的人說「奇」,就是「不尋常」;古代的人說「淫」,就是「過分」,當然,也有一些「好色」的意思,但這個意思比較薄弱,主要講的,還是「過分」。
也許每個人都注意到了一個現象,那就是中國古代並不熱衷發明。古時候,人們喜歡把所有新奇的發明創造,都稱為「奇技淫巧」,所表示的,都是否定的意思。所以,中國古代一直沒有出現過像愛迪生那樣的人物,沒有出現過更多的發明創造,工業革命在中國古代也沒有興盛起來。那為什麼中國古代會如此憎恨發明創造呢?把所有新穎的發明創造都稱為「奇技淫巧」?
那和中國古代的傳統觀念是分不開的。在我古老的傳統觀念中,有一些很明顯的特徵。
第一,堅守傳統,不創新;在古代中國,祖先崇拜是一件大事。古代人認為祖先的一切都好。老人所說的話都是至理名言,祖傳下來的東西也是最地道的。因此,後代如果換了祖宗,換了祖宗,就不能被接受了。
第二,提倡中庸,公正;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人。若能做到中庸,則能保持與周圍人的團結,則不傷和氣。古時候,中國是一個大一統的社會,強調團結,強調集體主義,強調中庸之道,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是十分重要的。人既然要做中庸之道,那麼做事也要做中庸之道。要搞發明創造,要提倡創新,這顯然不是一個中庸之道。
崇尚政治,輕視百工;發明創造,都是那些巫醫百工,引車賣漿的流人所做的事。由於這些東西都是用紙漿引來的流民所做的,那麼他們的那些發明創造,顯然也是被人瞧不起的。這些巫醫發明出來的東西,自然也是被人瞧不起的,所以把這些東西稱為「奇技。」
「四大發明」在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它促進了西方思想文明的迅速傳播,促進了西方航海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西方熱兵器的興起。這一切都最終導致了西方的工業革命,以及西方對世界的殖民統治。
然而,中國的「四大發明」並沒有催生出這些東西。那麼,「四大發明」在中國古代是如何孕育出來的?
造紙和印刷,當然也催生了知識文明在中國的快速傳播,但中國也同時在搞焚書坑儒,也在搞文字獄,而且還在與之相牴觸。發明火藥,首先是為了追求不朽「煉丹術」的副產品。這一副產品的出現,又在中國孕育了鞭炮。羅盤在中國孕育而生,它被用來觀察風水。總而言之,火藥和羅盤關注的,是中國人的生存問題,讓中國人永生,讓中國人永遠幸福。總而言之,都是「人員」的問題。
因此,古人認為奇技淫巧之物,如果用我們現代的眼光來重新審視,其實並非奇技淫巧,而是一種絕妙的發明創造。
例如,被認為是古代奇技淫巧的「萬人敵」,其實是一種極佳的熱兵器,在古代冷兵器戰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上古時期受正統思想觀念的影響,所以這一「大敵」並未發展成為炮火飛彈,中國最終也未由冷兵器時代,發展為熱兵器時代。
不過,並非所有的奇技淫巧都是最合適的發明創造。古時候畢竟是個階級社會,一方面大力提倡禁欲主義,另一方面又搞出各種玩意兒來玩樂。所以古時候就有了一切「奇技淫巧」,的確是為尋歡作樂而發明的。如所謂的「春椅」「吉車」等。這一切,無不是為了壓榨女性,以女性的痛苦為基礎。這一點很明顯應該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