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出家的人不外乎三種,第一種是家庭貧困,吃不飽飯,無法維持生計,最後被迫出家,在寺院混口飯吃;第二種是經歷大是大非、生離死別、人情冷暖、世事百態後的大徹大悟,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第三種幾乎是一種天性,他們自出生之後,就非常青睞善法,嚮往清淨的修行生活,嚮往出家人塵世的那份大自在、大自由,追求心靈的寧靜和愉悅。
釋正孝同,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面容清秀,天生麗質,眉宇間透著一股靈氣,就是這樣一位美女,在人生最好的年華,卻選擇了出家,從此青燈古佛一生。
1989年,釋正孝同出生在一個佛化家庭,母親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從小受母親耳濡目染的影響,孝同漸漸喜歡上了佛學,她平時不善言辭,喜歡待在清靜的地方。長大之後,塵世的是是非非、紛繁複雜、世事無常讓她頗感人生的沉重,她經常想:為什麼不能選擇過一種自己嚮往的生活呢?
高考完的暑假,父母帶著她來到了天台山遊玩,天台山上有一座寺廟——天台寺,這裡群山環繞、松林疊翠、煙霧繚繞、梵音陣陣,恰似人間仙境,孝同被這樣的景色深深吸引,內心充滿了嚮往。其實,那一刻,她已經與天台寺結下了一生的緣分。半個月後,她的錄取通知書下來了,成功被985高校山東大學錄取,四年後,她順利完成了學業,畢業之後,她沒有去找工作,而是直接來到了她嚮往已久的聖地——天台寺,並在這裡剃度出家。
天台寺有一位音樂才僧悟樂法師,他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小提琴專業,他第一次在教堂聽到基督教歌唱時,心中就萌發了一個想法:如果能有一隻佛教樂團,用音樂傳播佛法該有多好。於是,2004年,悟樂法師創立了一種禪樂,它是目前為止,中國第一個全僧人演奏的交響樂團——廣玄藝術團,通過西方古典交響樂的形式來演奏禪樂,目前寺院有一個能容納200人的小劇場,每個月都有禪樂活動在這裡舉行,而精通琴棋書畫的釋正孝同是這裡的臺柱子,經常上臺主持、表演小提琴、朗誦和情景劇等。
剛出家時,孝同的父母遭受極大的輿論壓力,怎麼能讓985畢業的高材生女兒出家呢,太丟人了。但是後來,父母看到孝同在這裡,每天過得很開心,感覺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往後也就慢慢釋懷了。
提到出家,孝同本人說:我們的人生無非就是要追求快樂和幸福,我在這裡有新鮮的空氣,可以學習禪樂,修身養性,這樣的生活簡單自然,這就是我的幸福人生。
確實是這樣,人的一生究竟該怎麼過,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但是有多少人是聽從內心,為自己真實的活著呢?恐怕很少,所以,無需羨慕,無需抱怨,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不失為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