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豹和獵豹有什麼不同?10個方法教你輕鬆區分這兩種大貓

2021-01-09 大貓來了

花豹和獵豹有什麼不同?10個方法教你輕鬆區分這兩種大貓

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肉動物中,如果說哪兩種食肉動物容易被人弄混淆,肯定非花豹和獵豹這兩種貓科動物莫屬了。由於這兩種貓科動物外表十分類似,體型差別也不是特別大,因此常有人把獵豹說成花豹,把花豹說成獵豹。其實,只要對它們足夠熟悉,就不容易把它們弄混淆了。下面,本文為你詳細介紹區別這兩種貓科動物的10個方法。我們只要了解了其中的任何一個,就可以輕鬆地把它們區分開。

1.看體型

圖:花豹(上)和獵豹(下)的整體對比。

為了便於比較,我們拿花豹和獵豹同一角度的照片進行對比。整體上來看:花豹的頭部較大,四肢較粗短,腹部較寬,看上去更「壯實」;獵豹的頭部較小,四肢較細長,腹部較窄,看上去較「瘦弱」。

2.看面部

圖:花豹(左)和獵豹(右)的面部特徵。

花豹和獵豹的面部特徵有很多不同,但最明顯的是:花豹眼睛下方沒有黑色「淚紋」,而獵豹的眼睛下方有十分明顯的黑色「淚紋」。「淚紋」可以起到保護獵豹眼睛的作用。通過有無「淚紋」這個區別,我們能輕易將它們區分開。

3.看斑紋

圖:花豹(左)和獵豹(右)身體兩側斑紋的差異。

花豹和獵豹身上的斑點也有較大的差異:花豹身上的斑紋是由幾個斑點組成的大斑塊,大斑塊呈玫瑰花狀,中間是「空心」的;獵豹身上則到處是「實心」的小斑點。

4.看尾巴

圖:花豹(左)和獵豹(右)的尾巴特徵。

花豹和獵豹的尾巴都很長,這有助於在攀爬或奔跑時維持身體的平衡。花豹尾巴上布滿了黑色的大斑塊,而獵豹的尾巴末端則是環狀的黑色斑紋。從這一點我們也能輕易地把它們區分開來。

5.看進食地點

圖:花豹(左)和獵豹(右)進食地點的差異。

花豹和獵豹的獵物有很多重疊,但它們進食的地點卻有很大不同。當花豹成功捕殺了獵物後,它往往會把獵物拖到樹上或巖洞裡,這樣能減少獵物被獅子、鬣狗等對手搶走的機會。獵豹則不擅長爬樹,也沒有太大的力氣把獵物拖到樹上,所以它的策略是在比較隱蔽的草叢裡快速進食。被花豹藏在樹上的獵物往往能讓花豹吃幾天;而獵豹的獵物則更容易被競爭對手搶走,很多時候它們能飽餐一頓就很不錯了。

6.看養育幼崽的地點

圖:花豹(上)和獵豹(下)養育幼崽的地點差異。

花豹媽媽一般把幼崽產在洞穴裡,當小花豹長大一些後,花豹媽媽就會將其帶到樹上。當花豹媽媽去捕獵的時候,小花豹就會等待媽媽把食物帶回來。生活在樹上的好處就是可以躲避很多掠食者的攻擊,因為很多掠食者不擅長爬樹。

而獵豹媽媽則習慣在地勢凸起的地方安家,如蟻丘。站在蟻丘上,獵豹媽媽或其幼崽可以更容易觀察周圍的狀況,一旦發現有敵人逼近,它們就會逃跑;若實在不能逃跑,獵豹媽媽就會試圖把敵人引走。在平地上生活是很不安全的,據統計一半以上的獵豹幼崽會被獅子、鬣狗等殺死。

7.看睡覺地點

圖:花豹(上)和獵豹(下)睡覺地點的差異。

雖然限於身體及爪子的構造,獵豹的爬樹能力不如花豹,但獵豹偶爾還是會爬到高高的樹上的,所以我們不能得出「爬到樹上的就是花豹」這個結論。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區分它們:花豹通常趴在樹上睡覺,而獵豹通常躺在草地上睡覺。

8.看有無「群居」習慣

圖:花豹(上)一般單獨狩獵,獵豹(下)會共同狩獵。

我們通常認為獅子是唯一的群居性貓科動物,其實獵豹也會群居,只不過獵豹的群居不像獅子的群居那樣具有嚴格的社會屬性。當一窩獵豹幼崽長大並離開媽媽後,無論雌雄,它們往往會形成「獵豹聯盟」,一起捕獵,一起休息,一起抵禦敵人——形成團體的好處就是可以增加生存的機會。獵豹聯盟中的雌性到了交配期後會脫離團體,而獵豹兄弟之間的友誼可以持續一生。

在這方面,花豹和獵豹就不同了。花豹之間不會形成團體,它們會各自生活,各自捕獵,相對更獨立。

9.變種的差異

圖:花豹的變種黑豹(上)和獵豹的變種王獵豹(下)。

很多貓科動物都會因基因突變產生白色或黑色變種,如白虎、白獅等,花豹和獵豹也不例外。花豹中可以產生黑豹(注意,美洲豹的黑色變種也叫黑豹),它的毛色為黑色,隱約可以看到身體的斑紋;獵豹中可以產生王獵豹,它的斑點面積較大、顏色更深,背部還有幾條較長的帶狀斑紋,體型也比一般的獵豹略大。

不過,從本質來講,它們還分別屬於花豹和獵豹,只不過我們不能像一般個體那樣比較它們的花紋了。

10.對人的態度的差異

在對人的態度方面,花豹和獵豹也有很大不同。獵豹一般不會攻擊人,也容易與人親近;而花豹要麼喜歡躲避人,要麼就對人展示出極強的攻擊性。動物學家、攝影師或遊客在非洲大草原上觀察野生動物時,獵豹往往會跳到觀光車上,或者在觀光車下方乘涼,有時還會和野生動物攝影師互動(如下圖)。

如果上圖中攝影師旁邊的獵豹換成了花豹,估計攝影師會嚇得一身冷汗。之所以在歷史上曾有人把獵豹馴化成捕獵用的「獵貓」,而沒有人去馴化獵豹,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吧!

除了以上這些外在的、容易被我們觀察到的差異外,這兩種貓科動物還存在著分類上的差異。

根據最新的貓科動物分類標準,貓科動物分為豹亞科和貓亞科(曾經還有獵豹亞科)。在分類上,花豹屬於貓科、豹亞科、豹屬,獵豹屬於貓科、貓亞科、獵豹屬,它們是不同的物種。還需要注意的是,花豹的學名叫豹,「花豹」只是我們的習慣叫法,也可以被稱為豹子;而獵豹也叫印度豹,稱為「豹子」是不對的。另外,生活在美洲地區的美洲豹(也叫美洲虎),也不能被稱為豹子。

怎麼樣?本文介紹的這10種區別花豹和獵豹的方法,你都了解了嗎?你還知道哪些區別它們的方法呢?

相關焦點

  • 獵豹和花豹的5個主要區別,你了解多少?
    作為大型貓科動物的兩個主要成員,獵豹和花豹經常被人們弄混淆,有的把花豹當成獵豹,有的把獵豹當成花豹,下面,小編帶你從5個主要方面分析獵豹和花豹的不同點。如果你已經可以從外表上輕易區分它們,那麼,相信經過一個比較系統的對比後,會對它們的認識更深刻。
  • 花豹和獵豹至少能單挑幾隻非洲野犬?為什麼?
    不過,從體型上看,非洲大草原上的獵豹和花豹都比非洲野犬要大,那麼,「非洲三哥」的稱號為什麼被野犬搶走了呢?一隻花豹或者是獵豹能對付多少只非洲野犬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這兩個有意思的問題。從體型上看,非洲野犬並不大,體長僅有1米左右,體重平均在27公斤左右,與大多數的犬科動物不同是,非洲野犬有四條修長的腿,這使得非洲野犬的平均肩高達到了75公分左右(灰狼的平均肩高在70公分左右,但是在體長和體重上,灰狼比非洲野犬要大很多)。
  • 獵豹、美洲豹都不是豹,嚴格意義上的豹只有一類
    在貓科動物裡面,花豹、美洲豹與獵豹是經常被人們弄混的三種動物,可能獵豹還好認一點,畢竟它在外形上與另外二者有較大的區別,而美洲豹與花豹之間,如果知識儲備不夠的話,是很難將二者區別開來的。雖然這三種動物長得很像,而且名字也帶有一個「豹」字,但是你知道嗎?
  • 花豹和獵豹有什麼區別?走進肯亞續
    Circle Of Life04:52來自隨心旅行隨心攝影肯亞花豹善爬樹獵豹的屬名Acinonyx,源自希臘語,意為「不能動的爪」,獵豹是貓科動物中唯一無法伸縮爪子的物種,可增加獵捕時的攻擊力。獵豹常被誤認為花豹,但獵豹並不擅長上樹。外貌上,除體型比花豹小許多外,獵豹還有兩條由其金眸通過鼻翼兩側直達嘴部的淚滴型黑色線條。豹生性機敏,進攻時有如利箭離弦,但靜臥時卻也會顯出一派酒足飯飽後的悠然自適。
  • 收養馬戲團退休獵豹,年紀不小還有白內障,主人往死裡寵
    等等,這位作者,您的標題寫的不是獵豹嗎?是這樣的,因為接下來要講的這頭獵豹,也是梅西的主人亞歷山大·德米特列耶夫收養的。01初來乍到,小心翼翼這頭雌性獵豹叫做伊切爾,它已經10歲了,是個老奶奶了。梅西會和亞歷山大一起生活,但獵豹會獨自待在它的領地裡,這也是根據它們的生活習性選擇的結果。唯一的缺點是美洲獅梅西現在經常能聞到亞歷山大身上有其他猛獸的味道,因為吃醋而倍感不快,經常跟亞歷山大撒嬌耍潑。不過梅西再怎麼不高興,也是和亞歷山大生活了這麼長時間的,而且還是在訓狗學校正式學習過的優秀學員,倒也不會鬧出什麼出格的行為。
  • 有三種帶有斑狀花紋的「大貓」經常容易和豹混淆,知道是哪三種嗎
    廣泛分布於非洲和亞洲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環境適應能力強,行蹤隱秘,總體生存狀況好於它的貓科親戚獅和虎,但是有些豹亞種的現狀並不容樂觀。不同亞種的豹毛色有淺黃,金黃,黃褐等不同。因為其渾身布滿圓形斑紋,所以又名金錢豹[4]或花豹。花豹有時會有黑化現象,即為黑豹,皮膚及毛髮上出現大量黑色素,但還是可隱約見到斑點。
  • 草原一花豹和獅子相距6米,才知雌獅如此兇猛,嚇得花豹爬樹逃生
    在動物世界中,貓科都是無情的獵手,特別是大貓,殺傷力非常強,但由於獅子是唯一群居的大貓,通常都被認為戰鬥力有限,可實際上獅子由於體型佔據優勢,即使是雌獅遇到花豹,雌獅敢襲擊花豹,而花豹不敢反擊。近日在非洲大草原上,有攝影師就拍攝到:一頭花豹遇到一頭雌獅的偷襲,幸虧花豹發現得早,及時爬樹逃生,才躲過雌獅的追捕。在攝影師的抓拍中,在一片土坡中,這頭花豹慢慢行走,比較放鬆警惕,而在土坡另一邊的雌獅,則匍匐靠近,這是食肉猛獸狩獵的技能,悄悄靠近獵物,然後發動致命一擊,當雌獅這樣匍匐靠近花豹時,不是驅趕花豹,反而是準備獵殺花豹。
  • 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種貓科動物嗎?
    《大貓Big Cats》中的精彩鏡頭,既動靜結合又遠近相宜,不知花費了攝影師多少心血。一個家族,40種不同面孔。BBC紀錄片《大貓Big Cats》將帶您走進野生貓科動物的世界。獵豹 Cheetah獵豹是獵豹屬中的唯一種類,兩條從眼角蜿蜒而下的長淚痕是區分它們與花豹的重要標誌。
  • 花豹慘!數據顯示殺死獵豹最多的就是獅子、同類,怎麼罵名全給他背了
    本文通過南非20個圍欄保護區25年獵豹死亡數據分析,究竟誰才是獵豹自然死亡最大兇手,死亡性別、年齡有差異嗎,什麼因素導致獵豹死亡,各年齡段的獵豹存活率有什麼規律,將一 一揭曉。 獵豹年齡不同,存活率存在顯著差異,最大捕食者為獅子,同類其次 在分析獵豹生存前,我們先將獵豹年齡分為三個不同的年齡組:青少年3—12個月,
  • 獵豹叫聲竟然像貓一樣軟萌,說好的霸氣呢?
    說起獵豹,那也算是猛獸之一,和老虎、獅子一樣,都擁有矯健的身姿,超強的捕獵能力。不過,獵豹和森林之王老虎獅子,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其中叫聲就明顯不同…今天的「玩具明星愛動物」就讓我們去看看,獵豹的這些獨特之處吧!
  • |貓科|花豹|動物_網易訂閱
    猞猁是一種體型偏大的貓科貓亞科動物,而豹子則是一種偏小的貓科豹亞科動物,在整個的貓亞科下,猞猁的體型僅次於美洲獅和獵豹,排在第三位,而豹子在整個的豹亞科下體型比獅、虎、美洲豹都要小,堪堪排在第四位(雪豹與豹子的體型部分伯仲)。
  • 出來混早晚要還:捕殺藪貓、獰貓、獵豹的豹子,卻成了老虎的獵物
    豹子是一種全能的貓科動物:奔跑速度快,行動敏捷,善於爬樹,力量很大,咬合力驚人……在自然界中,一般也只有老虎和獅子之類的大型食肉動物可以將其制服。豹子的兇猛不僅表現在它們常常捕殺各種食草動物,還表現在它們會捕殺各種食肉動物,其中就包括不少貓科動物兄弟,例如藪貓、獰貓、獵豹等等。豹子捕殺獵豹。獵豹是奔跑速度最快的貓科動物,外表看上去和豹子很像,但沒有豹子健壯。
  • 把一隻經過訓練的比特犬和一隻野生花豹關在籠子裡,誰會先死?
    滅誰都輕鬆!別說豹子,就是老虎,獅子都要退避三舍! 在哪都是比特死翹翹,別忘了貓科動物的絕招是鎖喉。比特可能會兇猛的撲咬。花豹閃電般的鎖喉,只一個動作到位,比特犬立刻癱軟。這個是有視頻證據的。有個比特犬瘋狂撲咬一直小老虎,小老虎只一個扭頭鎖喉,兇猛狂叫的比特犬立刻沒氣了。
  • 分享一組力量與美同在的大貓圖集
    好東西,一定會分享給你們 介 紹 貓科動物( Felidae):分為3亞科,獵豹亞科(現已併入貓亞科)、貓亞科、豹亞科。共有14屬38種。體型中、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
  • 區分貓亞科與豹亞科動物的方法是看它能不能咆哮?這個說法不準確
    貓科動物發展到如今,就只剩下貓亞科和豹亞科兩大類了,雖然大多數時候單單從外形上就很容易將這兩大類的動物們區分開來,但也有例外的情況,比如獵豹、美洲獅,雖然屬於貓亞科的成員,但是其體型較大,看起來更像是豹亞科裡面的物種。
  • 有種小型貓科動物,有獵豹般的才能卻不去用,白瞎了這條件
    都說當今陸地食肉界裡面,貓科和犬科佔據了半壁江山,其實這句話並沒有多誇張,單單是貓科家族,就有40種動物,算上不同亞種的話,數量就多了去了。所有現代貓科動物裡一共可以分成兩大類:豹亞科和貓亞科,按照體型來劃分的話也可以分成大貓和小貓。
  • 《獅子王》中的鬣狗有多厲害,和花豹單挑誰強?
    鬣狗有三種,通常不難區分。顧名思義,斑鬣狗身上長滿斑點,縞鬣狗身上是條紋,而棕鬣狗是棕褐色的。斑鬣狗體重在50-80千克,棕鬣狗重40-45千克,縞鬣狗則是30-35千克。斑鬣狗的群體規模非常大,在東非每群有50多隻。花豹顯然鬥不過更大而且成群的斑鬣狗。斑鬣狗群經常搶花豹的獵物,在斑鬣狗繁盛的地區,花豹經常帶著獵物爬上樹,為的就是避開它們的騷擾。關於單只斑鬣狗與花豹的較量,目前還有爭議。有專家曾指出,斑鬣狗與花豹一對一的食物爭奪,花豹佔優勢。但單只斑鬣狗趕走花豹奪取獵物的圖片和視頻也有不少。
  • 蜜蜂和黃蜂有什麼區別?
    在自然界中,許多不同的動物有著相似的外表,比如獵豹和花豹、黃鱔和鰻魚等等,這些動物除了形態接近外,甚至連毛髮的顏色都很接近。但是,接近歸接近,不同動物之間即使再像也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比如獵豹和花豹僅從面部的「淚痕」就能分辨出,獵豹臉上有兩道黑色的「淚痕」,而花豹沒有。
  • 如何區分廣義上的四種猞猁?它們各自有什麼特徵與不同?
    ,現在有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喜歡它們。這四種猞猁雖然從外形上猛地一看差別並不算太大,但因其分布地區和長久以來對環境的適應性不同,所以被分成了四個種,種下面還包含了若干亞種。接下來我們就挨個介紹一下這四種猞猁,也講講它們的區分方式和各自的特徵。
  • 驚豹和鬣狗誰更厲害?為什麼?
    鬣狗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是看到驚豹這個名字,許多小夥伴可能一頭霧水,這也難怪,畢竟驚豹是已經滅絕超過1萬年了。那麼,驚豹與鬣狗這兩種跨越了萬年的兩個物種究竟誰更厲害呢?我們先來簡單的對比一下兩種動物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