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除夕夜11點半,我剛到名古屋市區,按照原計劃的一次旅行。
酒店旁有間藥店;中國旅客成箱地在搬口罩;我好奇走進店裡瞧了瞧,雖然被搬走很多,但架上基本還是滿的,店員正不停在補貨。
我腦子有些錯亂,那是魔幻的時刻;剛還在看熱鬧的春晚直播;另一邊是武漢宣布封城;農曆除夕,遠在日本的中國人正在搶口罩。
第二天一早,我也買了一箱12盒口罩,直接帶到隔壁郵便局往國內發,讓朋友再去分發給需要的人;這不是什麼麻煩的事,二十分鐘搞定。
我心裡想反正舉手之勞,這時我沒想到這趟旅程之後畫風突變,變成到處找口罩。
(
防槓提示:我幫朋友寄,僅收實價和運費,此外我已捐了1000隻口罩給醫護。)
這天,我去了離中部機場只有一站的常滑市逛逛,常滑這隻巨大招財貓相當有名。
常滑過去是個燒窯出口的城市,現在積極轉型為產業觀光,走在老街中,到處可以見到這樣的小瓷貓裝飾。如果以後有空,專門來寫篇常滑。
這天在車站,遇到了EVA塗裝的名鐵列車,一堆人等著攝影;好怕它突然暴走起來。
回到名古屋市區,再回到原來的藥店,已經不能成箱買了;已經被貼上」一人限購五盒」。
其實我對口罩的需求不太大,一月17號左右我就在上海準備了一些;請臺北的父母也準備一些;但看著已經限購,我還是忍不住拿了一盒;這時我想的是,一開始就買太多帶一路很麻煩,不如一路各買一些,不會太重。
先簡單說說日本超市賣的口罩吧!這對之後我說的事會有些基本概念:日本口罩款式功能相當多,大多基於日本人防花粉防飛沫等需求開發;在基本功能上又開發了如保溼發熱、漢方養顏、顯示小臉、系帶舒服等附加功能。
你在市面上能買到的防花粉飛沫病毒的主要有兩種:類似這種一盒60-65片裝的,基本是中國制出口,一盒含稅約550日元,相當實惠便宜,一般家庭的最愛。
另種好一點的,約5-7片一包,含稅450日元左右,大多是日本制;主要勝在造型和舒適度。
第二天我要離開名古屋,我又去藥店看了下,嚇然發現,已經限購三盒了;當然這時候貨架上還是滿的;一有缺店員又給馬上補滿。
這次我沒買口罩,站在架前研究款式;一位日本老歐巴桑湊過來挑了兩包,對我說」中國可要加油啊!」我點點頭,她轉身離去,自言自語地說」傳到日本可就麻煩了啊!」
這天早上,我去熱田神宮看了一眼,人潮擁擠,參拜的人群排得老長;現場不少中國觀光客,基本都戴了口罩;然而排隊參拜的日本人,戴口罩的比例,跟平常差不多。
然而這天,日本宣布第四例新型冠狀病毒,就在名古屋所在的愛知縣,是武漢訪日遊客,當天很明顯感覺到,買口罩的人忽然變多。
我原計劃搭乘駿河灣輪渡去伊豆半島的土肥,所以往西來到靜岡的清水,呆一天順便逛逛,遠處已經可眺見富士山。
小丸子的家就是清水,爺爺經常說」我們清水的人啊!抬頭就能見到富士山!」
清水的超市裡,口罩還沒限購;我心一懶也就想之後再買吧!第二天我來到清水港準備搭乘輪渡,結果到輪渡站才知道,這個月輪渡停駛檢修。
我只好回到清水市區,倒了兩趟火車一趟大巴,花了三小時才到達土肥;先搭JR東海道三島站下車,轉伊豆箱根鐵道至修善寺,再轉乘東海巴士,路費是2400日元;然而坐船船票也是2400左右,只要70分鐘。
伊豆半島的土肥主打日本本土最早開櫻花的地方,一月底就盛開了,但櫻樹也不是太多;零星的遊客,加上這天下著大雨,海風猛刮,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海邊溫泉小鎮,基本都在室內,看海,睡覺,泡溫泉。
這天28號,日本確診第一例本土感染者,是位載過武漢旅行團的司機;隔天29號,該團的日本女導遊也確診,新聞滾動播報。
酒店旁邊有個超市,去買吃的時候,留意了一下口罩,一盒盒被擺在很顯眼的地方;到這天為止,在這海浜小鎮,口罩只不過被當成流感季節的熱銷品擺上檯面。當晚,我順手買了一盒。
第三天,放晴了,土肥風光明媚,約15六度的氣溫,海風和煦且溫暖。
土肥櫻除了比較大規模種植在海濱公園外,大多散落在鎮上的寺廟神社中,規模不大,倒適合住個兩三天散散心。
我又回到超市買東西,瞄到兩位中國人一次搬了五箱口罩,也就是100盒共六千片;我震驚了,口罩代購終於也掃到這個鄉下地方了嗎!!昨天晚上來看,本來這個架下還有七八箱的,現在都沒了。
急迫感一下上來了!快速計算國內大概有多少朋友需要,我直接拿一箱;這時店經理跑了過來,他以為我可能會拿更多,帶著歉意說:很抱歉無法滿足我的購物需求,但他們來不及補貨,可不可以先留一些。
我聽了感到很羞愧,只想到了國內急需要,沒想到這季節日本人也很需要,急忙道歉;這是我最後一次買成箱口罩,其實後來,也買不到成箱的了。
這幾天新聞裡,中國疫情的報導,越來越排前,明顯感受得到日本也開始焦慮;越來越多朋友請我幫寄,從在土肥起,每到一個地方,我就去不同超市搜集口罩,兩三包兩三盒地買,集滿一箱後就寄往國內,分別寄往廣州浙江重慶。
本來是來賞櫻的,忽然就走上了口罩代購之路
小鎮上藥妝店旁邊就是郵便局,藥妝店已經開始限購三盒,再加上之前幾天見到順手買的,集了一大箱約兩千片往國內發。
走進郵局,我用不怎麼熟的日文說要往中國寄EMS,郵局人員直接問」是口罩嗎?可是最近寄到中國有點久喔!」」沒關係沒關係!」,他們熱情地拿出快遞單及資費表,還有箱子;我心想,這鄉下地方的郵局對寄口罩業務如此熟練,肯定之前也有很多人中國人在這寄過口罩啦!
寄完口罩,坐車去離土肥鎮上有四站路的八木澤,這是個能見到櫻花和富士山的地方。
天氣很好,隔海遠眺巍巍富士山,以前看圖片總不覺得富士山有多美,看幾百次圖不如現場看一次」我草!好美!」
那批口罩,快遞費用是1W日元,於是郵局送了兩條保鮮膜做禮物,特此留念。
要回土肥鎮上,在一個叫」富士見橋」的站等大巴,故名思意,就是能望見到富士山的橋;我瞄到旁邊有間コメリ。
コメリ城裡比較少見,是間專門賣園藝資材、農具、木工器具的大賣場,經常開在鄉下的縣道邊上;我看到那隻熟悉的公雞,心想裡面該不會有賣工業用口罩吧!趁著車還沒來我進去逛一圈。
但豈止有賣工業用口罩,外科醫療用口罩也是成堆!
我倒抽了好幾口氣,想到一些醫師朋友可能需要,直接買了10包500片。
各種功能的口罩
但架上基本是工業N95口罩,我問了醫師朋友,如果最後真沒口罩用,工業N95能不能簡單改造用;他問了群裡,一致的回答頗無奈:真的沒得用的時候,胸罩都得用;於是我也把工業N95買了,後來他們的方法是,外面再罩一層普通防飛沫口罩,只換外層口罩。
店員看到我買那麼多口罩,顯得很吃驚,完全沒有超市店員見過大陣仗的那種淡定;大概是還沒人想到來這種賣場買口罩。
回到土肥港,海角邊的藥店,這裡的六十片裝基本也賣完了,還有一些七片裝口罩;然而我再回到超市,已經開始限購五盒了。
對於下一站要去哪裡,心裡都沒有方向,想著一路往東,要不去有名的溫泉鄉熱海吧!當晚從土肥,又坐了兩個多小時的車,回到靜岡縣的沼津。
沼津這座城市比我想像的還要大,最熱鬧的車站前超市和藥店基本買不到口罩了,晚上逛了城裡四五間超市,雖然都一次限購三盒,但貨源還算充足;集滿了快20盒,第二天一早,又拿去郵局寄。
30號這天,是口罩變難買關鍵的一天,當天日本各大報的頭條都是這件事。
上午去了沼津港,看了那扇有名的巨大水門,從車站前一路走過來花了一小時。
沼津本來也是個普通城市,2016年大火的動畫《LoveLive!Sunshine!!》帶動了這座城市的觀光,整座城市各處都是動漫形象。
我用地圖查到港口附近有超市,走過去看,旁邊還有藥房,雖然限購三盒,也就是我在這裡能買到六盒,加上走到港區一路買的,又給籌到一些,但明顯感覺到,口罩越來越少了。
一直在幫買口罩心裡有點煩,畢竟我從來都是直接拒絕幫代購的;但現在朋友圈裡也只有我還能到處亂竄,能比較容易買到口罩;想著能寄回多少是多少吧!另一方面心裡又頗矛盾,拿著一堆口罩在路上走,迎面而來路人瞄了一眼袋子,明顯就是」口罩都被你們買走了」的眼神,而感到滿是歉意。
我終於活成像一位代購的樣子
下午我搭乘御殿場線往北,坐約40分鐘的車,去看一眼富士山;這條鐵路線等於從富士山的南邊繞到東邊,會見到富士山慢慢出現在眼前,越來越近的場景。
御殿場是離富士山南口登山客聚集的城市,所以還頗熱鬧,為了找一個能拍到街道與山的機位,我一直延著路往前走,看到了一個大大的」藥」字;我真沒想到,都到了富士山下,我竟然還在想著買口罩的事。
店裡的六十片裝都已經空了,只剩一些7片裝的日本制口罩,後來想想,從這時候開始就應該買7片裝的,可是一直嫌貴沒買誰知道,後來連7片裝的都很難買到了;我學到一件事,遇到口罩就是緣份,要馬上收了。
我在御殿場站前,見到有前往山梨縣河口湖的車,立馬決定熱海不去了,去河口湖,於是當晚還是回了沼津;當晚,去了四間超市找口罩。
31號一早,超市一開門就去看口罩;日本人似乎也意識到了口罩缺貨而搶購;超市十點開門,儘管每人限購三盒,貨架上的口罩十點半就賣光了。
據這幾天日本的相關新聞,在年初時,日本還有十億片的口罩儲備,但一月中起兩周,口罩基本消耗殆盡。
終於又集滿了一箱,拿去郵局寄;郵局人員看我抱了一箱口罩進來,苦笑地直接拿出一張中文告示,大慨寫著」因為春節與其他原因,寄往中國的EMS大規模延遲云云....」,沒明寫其他原因是什麼原因,但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原因;總之,我在沼津兩天,一天各寄一箱。
一月29號從土肥,30,31從沼津各寄一箱,三箱都寄往重慶;29號的在二月8號寄到了;然而30.31的件13號才到廣州;再往前推,25號從名古屋寄往廣州的,2號也到了;看來日本發往中國的EMS是越來越擁堵。
我又去了御殿場,在站前轉公交車前往河口湖,時間約莫70分鐘;公交車在山路上行駛,大多朝著富士山的方向往處盤旋而上,開始有些許積雪,只不過越過隘口,到了山梨縣那邊,開始下坡,山坡已經是銀白一片的積雪,見到了山中湖。
我忽然想在山中湖停留看一下,中途下了車;山中湖第一印象,竟然有些像美國中部公路穿過的湖濱小鎮,延著公路都是些美式小屋,不少間美式餐廳,反倒是日式民居,都在後一排。
在公路邊美式餐廳裡吃飯,索性直接訂了隔壁一間溫泉酒店住一天,今天就在山中湖待著。
山中湖在行政規畫裡算是個」村」,圍繞著湖畔相當大的村子;村子後面富士山下那塊光禿禿的區域,就是有名的富士演習場。
比較起來,山中湖比河口湖靜謐許多,觀光客也更少,大多是住在河口湖的過路觀光客;但這裡住宿約是河口湖的60%,離河口湖只有40分鐘車程而已。
山中湖待了一天,有種無比的安心感;對遊客而言,美中不足的是今年雪下的不多,沒能見到印象裡那種日本雪中小村。
山中湖村子中心的一間家庭小藥局,也用中文貼出告示」口罩賣完了」;中國觀光客走到哪裡,口罩就買到哪。
我問了正在日本各處的朋友各地的狀況,大城市基本已經很難買到;有位在京都留學的朋友,她已經買了張公交一日票,全市到處找口罩。
第二天去了河口湖,與山中湖」工整的富士山」稍微有些不同的是,你可以從很多不同角度看富士山,即使在一些小湖灣裡,稍被擋住,都有不同的韻味。
老有人說去看富士山是件老土的事;完美圓錐型的富士山那麼多面,即使東西南北坡居民看到的風景都不一樣;有湖、有海、有樹林、或有城市做前中景,心境感受都不同,無怪日本還有專門拍各個角度富士山的攝影師聯盟,可說是百看不厭了。
河口湖更擅長觀光,世界各國的觀光客都見得到;每個周末都在辦花火大會,當然啦!周末的旅館房價也是X2起跳。
這幾年山梨縣非常積極在吸引中國觀光客,走到哪都能見到成群的中國人;所以面對這次的新冠疫情,明顯可見他們心中的微妙情緒。
2月3日,朋友聯絡我說家人上醫院急需口罩,正好明天有另一位朋友要從東京回上海,我手裡還有一批沿路採買的口罩可讓他先帶回上海寄,決定今晚回東京;但早上我還是去了離河口湖有四站路的新倉淺間神社。
新倉淺間神社需坐到下吉田站,富士急行線下吉田到月江寺這一段正對著富士山,應該是圍繞著富士山周圍的鐵道中,唯一筆直向富士山前進的一段,景色特別。
新倉淺間神社的鳥居這兩年突然在ins上火了起來,不過你要拍空無一人的景色,最好早上八點前就來,並且要一下車就往神社方向跑,不然拍照就要排隊了。
也算是意外來了淺倉神社,既然來都來了,就拍一張大家都有的照片吧!周圍的中國遊客,幾乎都在發抖音。
回到下吉田站,離下班車還有一些時間,我走到街上去看看,沒想到一拐彎就一個大大的」藥」字,索性走進去看看還有沒有口罩。
簡直是奇蹟!竟然還有,店員一定是剛補貨;索性也不上架,放在地上自己去挑,不過60片裝的連補貨都沒得補了,只有7片裝的,限購三包。同時在購買的也是中國遊客,能找到這種鄉下藥店也太厲害了。
下午抽空去了ins上也很火的忍野八海,不過現場是這樣....人人人...九成以上都是中國遊客,人人都戴著口罩。
我查了一下附近超市,離開忍野八海有段距離的忍野村,有幾間大賣場聚集;日本鄉下一定會有的購物點,心想,這裡也該夠鄉下了,應該還有口罩....吧!
走進去藥店一看,口罩架都已經空了,連七片裝的都沒了;到這個時候,要找口罩放在哪很容易,看哪個架子是空的,就是放口罩的地方;至於旁邊的コメリ,連工業用口罩都快空了。
河口湖回到東京新宿,坐大巴約兩個小時車程;當晚,我就已經提著一整袋口罩,來到紙醉金迷的銀座。
請朋友明天先將一批口罩帶回上海,約的地點在他住的銀座凱悅,送貨員廖某進到裡面見了世面,特此留念。
我特別將這批口罩放在酒店的窗邊,傲視銀座;感覺自己就像在高級酒店裡進行啥啥啥秘密交易,能用這批珍貴的物資在這換一夜住宿。
這一路寄了四箱口罩,趕回東京把這批口罩託付給人後,忽然就沒有目標了,像皮球洩了氣一陣空虛;這才意識到,原來我看似熱血到處奔走只不過是喜那種被人需要的感覺。
我漫無目地,去了淺草寺附近,東京已經幾乎都買不到口罩了;中國遊客比較多的地方,藥店都會貼出中文告示」口罩賣完了」。
中國人瘋狂掃貨,日本人感到恐慌開始跟著搶;在日本兩周,很明顯感受到,從貨架款式齊全,到限購五盒,限購三盒;後來六十片裝便宜的買不到了,接著連七片裝貴的也開始買不到了;再後來,消毒噴液,耳溫槍也開始缺貨。
二月初,電視節目上開始檢討是否該進行口罩管制,twitter也開始出現不滿情緒;日本的口罩大多中國進口,並且,二月底日本即將進入花粉季,如果到時本土口罩產量不足,加上中國無法出口,介時日本將無口罩可用,普通民眾購買口罩的成本將會大大提高。
我漫無目地的,又晃到東京站前
便利商店口罩架上大多時候是空的,但幸運遇上補貨就能買到,只不過現在補貨都是七片裝的;我住在涉谷鬧區附近,隔壁便利店一天去買好幾次,就剛好遇上一次補貨;一人限購三包,我自用買了兩包;結果後面來了中國遊客一家四口,架上立馬又空了。
到最後,我覺得我抽出一包口罩,都像抽出一沓鈔票。
隔天終於決定,去鎌倉住兩天;背著行李,提著剩下的口罩,在涉谷站前全世界最有名的十字路口拍張照。
全村的希望
這兩天關東地區天氣不錯,終於近距離見到鎌倉大佛。
鎌倉是古老的城市,而現在的鎌倉之所以是鎌倉;春有滿山櫻花爛漫;夏有鐵道邊紫陽花開,隱藏在小巷裡的寺廟神社,與路面交錯的江之島電鐵,有高中生,有湘南海岸,忽然來的澎沱大雨,有渾身上下散發危險迷人氣息的衝浪男子。
搭乘江之島電鐵,腦子裡響起的BGM是原由子1985年的名曲《鎌倉物語》,我特別喜歡電車從巷裡穿出,藍天大海豁然開朗。
坐電車到一半看到大大的」藥」字,又控制不了自己雙腳下了車;這裡已是一家限購一盒,但架上仍空了;剛出店外,就見到一群中國遊客拖著行李箱,也要進超市找口罩。
這幾天看到一些中國遊客,幸運搶到的口罩,提著好幾袋開心地招搖過市,頗引人側目;我覺得,雖然日本好意給中國加油,畢竟在日本大量買口罩,是佔用了日本的口罩資源,搞得日本人自己買不到;買口罩還是儘量低調一點,不要引起人反感破壞形象。
按日本人那尿性,他們現在給中國加油,當然是真心誠意在祝福你;但如果疫情開始影響到日本,口罩短缺影響到日常生活,那嫌惡感恐怕也會加倍。
在鎌倉住了一晚就回東京了,住在秋葉原;最近秋葉原最熱賣商品是switch健身環,購買的同樣也是中國人,也缺貨了;要不帶回去要不寄回去,用來度過無聊的居家隔離日子。
最後決定隔天一早回臺灣,舉棋不定,直到凌晨三點才買當天早上九點的班機。
秋葉原的藥妝店,當然都買不到口罩,只剩一些最貴的加熱蒸汽式口罩,也是可以防花粉飛沫,三片一包裝要賣500元;後來想想,還真應該買幾包寄回去,完全可以當做貴重的伴手禮。
第二天一早就去成田機場搭機,只要有電視的地方,全部滾動播報這條新聞;舉國譁然。
飛機路過富士山;上海以南城市往東京,去程左側靠窗;回程右側靠窗,天氣好基本都能看到富士山。
這班機上大多是在臺灣工作的日本人及家屬,臺灣遊客不多;日本人基本都戴上口罩了,倒是臺灣人都不怕死,戴口罩的還沒那麼多。
回到臺北我馬上檢查家裡的口罩有多少。
前面說了,我15號左右就打電話回家要父母準備口罩,當時我媽就虛應個兩句,我有些擔心,從日本又帶了僅剩的一盒回去。
我媽在家喜歡看電視購物,常買些不知所云的沒用玩意;每次回家都會為這事吵架;結果我回家一看!整箱各型口罩!驚呼:「你怎麼買得到那麼多!?」她邊洗碗頭也沒回,散漫又略帶些得意地說:「就去年看電視上買的啊!」
然鵝她還強調她已經送了一半給親友;我有種落魄到中年,突然發現家裡其實很有錢的感覺。
啊!媽媽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