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哥在之前的文章裡就不斷強調要提高對門窗五金件的重視程度。
也有不少求知若渴的鵬友想要超前點播,紛紛提議加課:鵬哥,我是知道了購買五金時要相信一定的品牌力量,要挑選質量好的,可感覺還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你能不能再詳細的講講?
秉著寵粉第一的鵬哥,怎麼能無視大家的呼聲呢?
本期,我們就從五金中的細節出發,帶著「螺絲」來了。
01 門窗上的螺絲
如果有人問,這世上有多少種螺絲型號啊?
鵬哥只能默默搖頭,長嘆一聲——那可謂是多如星鬥,星光璀璨啊。
光是按照它的頭部造型,就能分成圓柱頭、半沉頭、沉頭、圓柱頭、六角頭……更別說,還有眾多的螺紋樣式,如果真要將它們全部總結成文,鵬哥怕是說上個三天三夜都嘮不完。
那我們還是把目光放得「狹隘」些,門窗界的三大「螺絲」巨頭分別是什麼呢?
首先,有請膨脹螺絲。
此膨脹可不是字面所聯想的那樣,釘好螺絲後,它就會突然的脹大,以此來加強連接強度。
膨脹螺絲的原理,是通過螺紋的移動,進而使膨脹管對周圍形成很大的壓力,達到固定的作用。
跟普通螺絲相比,它的鑽孔小,拉力大,又可隨意拆除,因而頻頻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但也容易發生失誤,安裝時對於孔的深度要特別注意,或深或淺,都會影響到它的固定能力。
接著是自攻螺絲。
這個名稱就已經將它的能力給很好的定義出來—擅長自我攻擊。
相比於普通螺絲這位「平頭小子」,自攻螺絲就是個「刺頭」。
它的尖角外形,可以不用在型材上打眼,直接鑽進型材內部,光是聽著就顯得殺傷力驚人。
質感高、強度高以及自身又帶著很強的耐腐蝕能力(多暴露在外),讓它一舉成為巨頭之一。
最後,是鑽尾螺絲。
它的特點是尾部呈鑽尾或尖尾狀,無須輔助加工,可直接在材料上鑽孔、攻絲、鎖緊,所有工序一氣呵成,大幅度地節約了施工時間。
比較普通螺絲(再次躺槍),其韌拔力和維持力高,組合後時間長也不會鬆動,穩固性能更高。
自攻螺絲跟鑽尾螺絲的特點和不同之處,都位於尾部。
自攻螺絲的尾部是尖頭、粗牙並且質地偏硬,帶有一定的錐度,但不能鑽孔,而鑽尾螺絲的螺紋頭部是宛如帶有一個可以鑽孔的鑽頭。
兩者還是較好區分的。
既然已經介紹了門窗界的三大巨頭,那讓我們再來分析一波,看似簡單又普通的螺絲,又是由什麼製造而成的呢?
02 螺絲的材質
市面上常見的螺絲主要有碳鋼,不鏽鋼和銅,這三種主要材質。
因為銅材質的螺絲使用不如前兩者頻繁,被鵬哥無情 pass(改日再議)。
碳鋼材質的螺絲,也就是我們最為常見的鐵螺絲。
按照型材來劃分,大致可分為低碳鋼(最普通)、中碳鋼、高碳鋼(市場上基本沒有)和合金鋼。
原料中的化學成分比例,決定了它們的硬度區別。
而低碳鋼使用最為頻繁,主要用在沒有硬度要求的產品上,所以當我們生活中遇到需要敲敲打打,叮叮噹噹的情況,一般都是選擇它,至於其他類型的碳鋼螺絲都用於大型的機械製造中。
另一種常見的材質不鏽鋼,這可值得我們好好嘮嘮了。
主要的材質有三種,奧氏體、馬氏體和鐵素體,國內常見的系列有 SUS 200 、SUS 302 、SUS 304 等。
有些消費者會將不鏽鋼是否帶有磁性這一點當做判斷它的質量是否優劣的依據,這種說法其實並不科學。
這是跟材料中所含的物質含量,以及化學工藝都有所關聯。
目前市場流通常見的 200 和 302 系列不鏽鋼就不帶磁,但其性能與 304 的差距很大, 304 經過拉伸、退火、拋光、鑄造等工藝處理也會微帶磁性,因此認為它帶有磁力,就來評判它的質量,這個想法過於片面。
我們將不鏽鋼的防鏽能力作為評判它質量的依據,我們可用不鏽鋼識別劑來識別。
材料的防鏽性越差,變紅速度就越快,顏色也就越深;防鏽性越好變紅速度就越慢,顏色越淺。
看到這裡,或許有鵬友就會有這樣的疑惑了。
既然兩種類型的螺絲都是我們所常見的,那它們間有好壞之分嗎?
鵬哥認為並沒有多少的可比性,兩者的材質不同,使用的環境也不同,無法客觀的進行對比,都是各有優點。
碳鋼:我比你便宜!
不鏽鋼:我防腐。
碳鋼:我的強度比你高!
不鏽鋼:我防腐。
碳鋼:……
這題的答案,鵬哥雖然判定無解,但在我們的家裝門窗的螺絲選擇中,務必要選用不鏽鋼螺絲。
能夠確保五金的防腐耐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延伸了門窗的使用壽命。
03 在門窗中的使用規範
1. 門窗常見三種螺絲的使用位置
鵬哥在上頭嘮了這門窗界的「三大巨頭」螺絲,那麼它們又是如何在門窗中各守其職的呢?
膨脹螺絲大多使用在窗跟牆體之間,從而起到兩者的連接作用,而自攻螺絲跟鑽尾螺絲,大多運用在框扇之間的連接。
不過有一點要多加注意:鑽尾螺絲的尾部在擴孔過程中,會比普通螺絲對材料的損壞更大,不太適合在滑撐部位的拼接。
2. 螺絲錯打
有些安裝師傅在打螺絲時,會因不專業的操作而將螺絲打在隔熱條上…這種「神級操作」每年都屢見不鮮,甚至變得習以為常。
此刻,鵬哥就要告訴大家,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我們最好在師傅安裝的過程中多加留意,謹防出現這種情況。
很多安裝師傅都熱衷於將螺絲打在隔熱條上做固定,就是因為隔熱條的質地很軟,打一圈螺絲輕鬆又省力。
看似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隔熱條它不受力啊,不能保證安全性,並且破壞了斷橋鋁的隔熱保溫性能。
話又說回來,已經打進隔熱條中的螺絲,鵬哥並不建議重新拔出來,倒是可以在旁邊的鋁合金上再補打幾顆,來彌補因這一失誤而產生的問題。
在螺絲的錯打中,還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破壞了材料表面的完整度,需要做到彌補。(但現實往往很難做到一比一還原)
比如有些師傅會操作失誤,在安裝時打錯了孔,只要它不出現在外露面,問題並不大,只要能穩固好門窗的整體就可,但若是錯孔出現在表面,這可就是事關顏值的「大事」了。
3. 門窗螺絲間距
主要由門窗框的型材為判斷依據,雖說打得螺絲越多,那對門窗的穩固能力就更強,但螺絲的間距我們也有個大致的規劃,40 - 60 公分以內的間距便可。
04 門窗螺絲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我們所面對的都是不鏽鋼螺絲,在此鵬哥也只說明材料是不鏽鋼的螺絲的解決方法。
1. 門窗螺絲的鬆動
鵬哥「馳騁」門窗界多年,對於外開窗的滑撐螺絲鬆動,這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
長此以往,可能會引發掉扇危機。
對此,鵬哥給出的建議是,我們用電鑽檢測,一旦發現螺絲有鬆動的跡象,就要及時給它擰緊,又或是更換咬合力更強的螺絲,將危險扼殺在搖籃裡。
而另一種常見的螺絲鬆動,則是發生在門把手上,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兩點:長時間的受力導致鬆動又或是固定底座上的螺絲長度不夠所引發的鬆動。
在這鵬哥也將大多數撥叉執手的 DIY 式維修方法:其中螺絲的鬆動只要找到固定位置,隨後用工具將螺絲擰緊便可。
而若是擰緊螺絲的效果不佳,那就可能是螺絲的長度不夠,我們可以採取更換更粗的螺絲,如將 4.2 規格的換成 4.8;又或是更換更長的尺寸,如將 2 cm 換成 5 cm;當以上兩種方法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鉚釘螺絲。
2. 螺絲的斷裂
螺絲會產生斷裂的這種情況,雖說是個小概率事件,但卻有多種可能會造成這一問題的發生。
原材料的質量不好,導致它的整體硬度不達標;生產螺絲時的工藝問題,下衝作業時,設計和操作的失誤;在安裝過程中扭動力量過大,超過了所能承受的能力,這三種可能都會導致螺絲的斷裂。
而想要將斷裂的螺絲,也是極具挑戰的一件事。
當螺絲的斷裂發生在窗框位置,如果實在難以弄出,我們哪怕將它留在框中,在旁邊重新補打一個,那麼問題也不大,可如果斷裂的位置發生在把手處,此類不可逆轉的地方,那就「完了」,只能進行整體的更換。
3. 螺絲生鏽
螺絲的生鏽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有人奇怪於為何都命名為「不鏽鋼」了,卻仍然會伴隨著生鏽的問題?
再好的產品都離不開一個使用環境,這一隱形因素。
如市面上常用的不鏽鋼螺絲,304 系列中的鎳佔含量在 8 - 10 %,鉻的含量達到 18 - 20 %,這樣的配置在乾燥清爽的空氣中,它確實具有優秀的抗腐蝕能力,但若是將它轉移到靠近海岸的地區,空氣中所含有的大量鹽分,逐年累月中也會導致它被腐蝕。
因此,不是不鏽鋼就能永久地保證「不鏽」。
在前期我們看到門窗的生鏽,在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或許並不會過多的在意,但當它真的鏽跡斑斑時,你哪怕是想要更換,都會變得異常困難。
特別是推拉門的滑輪生鏽,不僅嚴重影響門窗的使用,當鏽跡到一定程度時,只能進行拆窗更換。
那如果我們想要在最大程度上確保它的不鏽,又能做哪些處理呢?
首先,可做沉孔設計,直接讓螺絲不與外界相接觸,從根源上解決了問題;其次,就是做好養護,對於外開窗上的滑撐做好塗油處理,又或是用除鏽劑(萬能某寶,值得擁有);最後,露在室外的螺絲要做好防鏽處理。
05 最後的話
本期的門窗五金之螺絲篇就要到此結束了,最後再念叨幾句。
愚蠢小豬在《大國之道》裡寫道:傳統產業哪怕是加工一顆螺絲釘,實際都是高科技。生產螺絲釘需要鑄、鍛、焊、車、磨、銑、刨等等處理工序,這些工序都需要掌握恰當的火候,非熟練技術工人不能完成。
現代工藝中,製作一顆螺絲早已不是一件難事,但它雖小,卻仍舊帶有巨大的潛能,在家裝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