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死不屈 浩氣長存——濟南市「四五」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2020-12-14 大洋網

在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槐蔭廣場,有一座青松翠柏環繞的「四五」烈士紀念碑。該碑是為紀念1931年4月5日在緯八路刑場英勇就義的鄧恩銘、劉謙初等22位革命烈士而修建,1989年4月正式落成。

紀念碑由3塊長方形灰白色花崗巖石互相垂直聳立而成。前方石碑鑲嵌反映烈士英勇就義的銅質浮雕,下刻烈士犧牲日期「1931.4.5」。側方石碑上刻中共山東省委原書記梁步庭題詞「垂範後來」,下刻少年兒童獻詞。後方主碑高4.05米,象徵4月5日,正面上端刻著原國家副主席王震題詞:「寧死不屈浩氣長存」。背面刻寫碑文800餘字: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後,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鎮壓和叛徒的出賣,中共山東省委及各地黨組織,屢遭破壞,大批黨員和幹部被捕。在獄中,他們不屈不撓,多次組織越獄和絕食鬥爭。一九三一年四月五日,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將二十二名中共山東黨的領導幹部殺害於濟南緯八路刑場(在今青年公園附近),史稱濟南「四五」慘案。犧牲的烈士有:

鄧恩銘,水族,一九零一年生,貴州荔波人,中共山東省黨的創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中共山東省委書記。

劉謙初,一八九七年生,山東平度人,中共山東省委書記。

吳麗實,一八九九年生,江蘇沭陽人,中共山東臨時省委書記。

雷晉笙,一八九八年生,陝西長安人,中共山東省委秘書長。

郭隆真,女,回族,一八九四年生,河北大名人,中共山東省委委員,青島市委宣傳部長。

黨維蓉,一九零八年生,陝西富平人,中共山東省委領導人之一,青島市委書記。

劉曉浦,一八九八年生,山東沂水人,中共山東省委秘書長。

於清書,一九零二年生,山東濰縣人,中共山東臨時省委秘書。

李敬銓,一九零四年生,山東歷城人,中共濟南市特支書記。

宋佔一,一九零六年生,山東聊城人,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

劉一夢,山東沂水人,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

朱霄,一九零七年生,山東肥城人,中共青島市委組織部長。

紀子瑞,一八九五年生,山東膠縣人,中共山東省委委員。

車錫貴,一八九八年生,山東淄川人,中共山東省委工運特派員。

王鳳岐,一九一一年生,山東德縣人,中共山東省委巡視員。

孫守誠,一九零一年生,山東淄川人,中共青島市委常委。

孔慶嘉,一九零六年生,山東曹縣人,曹縣農民武裝暴動領導人之一。

任守鈞,一九一零年生,山東曹縣人,曹縣農民武裝暴動領導人之一。

趙鴻功,一九零零年生,山東蓬萊人,中共蓬萊黨支部書記。

王錫三,一八九零年生,山東長山人。

李華亭,一九零零年生,山東昌樂人。

陳德金,一九零八年生,安徽懷遠人。

同期前後被害於此的共產黨員還有多人,為了緬懷和發揚烈士精神,一九八八年,共青團槐蔭區委在原刑場舊址特立此碑,以永志垂念。

(一)

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軍隊於1928年5月進入濟南,此後國民黨勢力控制山東,對共產黨組織和黨員進行瘋狂破壞和抓捕。自1928年冬至1931年春,中共山東省委共遭到5次大的破壞,鄧恩銘、劉謙初、吳麗實、郭隆真等大批黨員幹部被捕。

鄧恩銘等被捕後,國民黨反動當局妄圖通過長期監禁,摧殘其肉體,銷蝕其革命意志,動搖其革命信仰。但是,鄧恩銘等共產黨人,沒有被敵人的威逼利誘所嚇倒,他們團結起來,成立獄中黨組織,同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其中1929年7月組織的一次越獄,共有18人逃出監獄大門。但由於長期遭受關押甚至嚴刑毒打,大部分越獄人員身體孱弱,加之省委剛遭破壞,獄外黨組織未能派人接應,最終只有6人逃脫。

1931年4月5日凌晨,國民黨山東省當局將鄧恩銘等22名共產黨員從獄中押出,用汽車載往緯八路刑場,槍殺於緯八路東南草地上。其中郭隆真才出監獄大門,因高呼口號,被押回獄內殺害。犧牲的22名烈士,年齡最大的41歲,最小的才20歲,平均年齡28歲。

(二)

「四五」烈士中,有3位曾擔任過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鄧恩銘於1921年春與王盡美等共同創建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7月與王盡美赴上海參加黨的一大。1925年8月任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1927年8月、11月兩次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劉謙初1927年入黨,曾專門拜訪毛澤東,請他講述農民運動與中國革命的問題。1929年4月,劉謙初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8月,其在明水車站遭特務抓捕。吳麗實1923年入黨,後到哈爾濱工作,為黨組織在東北的創建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1929年冬,吳麗實到山東,任臨時省委書記。然而,工作不到兩個月,臨時省委遭破壞,吳麗實被捕。

郭隆真是「四五」烈士中唯一的女共產黨員。1919年9月,郭隆真與周恩來、鄧穎超等在天津組建覺悟社,後與周恩來等赴法勤工儉學。1925年回國後,在李大釗主持的北方區黨委領導下工作。1928年底,受黨組織委派到東北從事職工運動。她不知疲倦,忘我工作,被劉少奇評價為「在工作上最積極,在政治上又最正確的大姐」。1930年秋,郭隆真被派到山東工作,曾任省委婦委書記,11月初在青島被捕。還有黨維蓉、雷晉笙、劉曉浦、劉一夢等烈士,他們雖然工作經歷各不相同,但都有著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和對共產主義事業的追求。

(三)

烈士已逝,精神不朽。敬讀碑文,我們要學習先烈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砥礪前行。

學習「四五」烈士百折不撓、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鄧恩銘曾3次被捕入獄,第二次出獄時,因多次受刑,臉色蒼白,步履艱難。堂弟媳忍不住流下眼淚。鄧恩銘安慰說:「不要難過,我不是好好的嗎!坐牢算啥,往後還得同那些狗鬥一鬥。」劉謙初被捕後,敵人發現他與張文秋是夫妻,決定同案審訊。張文秋見劉謙初遍體鱗傷,忍不住泣不成聲。劉謙初抑制住感情,安慰妻子說:「在敵人面前,我們只能流血不能流淚啊!」郭隆真曾5次被捕入獄,第五次被捕後,多次遭敵人嚴刑拷問。但她「寧可犧牲,決不屈節」,直到被害,也沒有洩露黨的任何秘密。

學習「四五」烈士視死如歸、前僕後繼的意志品質。鄧恩銘犧牲前,曾寫下一首《訣別》詩:「卅一年華轉瞬間,壯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後繼頻頻慰九泉。」劉謙初犧牲前,得知黨組織正在積極營救,於是給黨中央寫信說不要進行營救,「我心裡很平靜,正在加緊讀《社會進化史》,爭取時日,多懂一些道理。」劉曉浦和劉一夢是叔侄,二人被捕後,家人曾變賣田產,攜巨款到濟南營救。但劉曉浦說:「不要再花錢了。我和他們是死對頭,不是魚死,就是網破。如果自首才能出去,那是永遠也辦不到的。」

學習「四五」烈士忠誠於黨、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鄧恩銘投身革命後,再未回到故鄉,對此他賦詞明志:「長期浪跡在他方,決心腸,不還鄉。為國為民,永朝永夕忙。要把時潮流好轉,大改造,指新航。」劉謙初在寫給妻子的遺書中說:「我現在臨死之時,謹向最親愛的母親和親愛的兄弟們告別,並向你緊握告別之手。望你不要為我悲傷,希你緊記住我的話: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都要好好愛護母親!孝敬母親!聽母親的話!」劉謙初把黨比作親愛的母親,囑咐身邊的同志在任何時候都要愛護「母親」,聽「母親」的話。

相關焦點

  • 寧死不屈 浩氣長存
    寧死不屈 浩氣長存  ——濟南市「四五」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在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槐蔭廣場,有一座青松翠柏環繞的「四五」烈士紀念碑。該碑是為紀念1931年4月5日在緯八路刑場英勇就義的鄧恩銘、劉謙初等22位革命烈士而修建,1989年4月正式落成。
  • 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革命意志堅如磐石——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碑矗立在革命老區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南郊的茅家嶺
  •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新圩酒海井紅軍烈士紀念碑碑文...
    原標題: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新圩酒海井紅軍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酒海井,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灌陽縣新圩鎮的北部,因形狀類似一種大型盛酒容器而得名,井口直徑約2米,上小下大,下有一條地下暗河相通。1934年,100多名紅軍在這裡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沉寂在冰冷而幽暗的酒海井裡。
  • 唐家灣解放萬山群島烈士紀念碑
    建於1957年,由珠海縣人民政府為紀念解放萬山群島犧牲的烈士而建。坐西向東。由階梯、瞻仰臺和紀念碑組成,佔地面積約340平方米。 紀念碑為磚石混凝土結構,方形柱狀,兩面飾龍骨,碑基座長3.6米,寬3.6米,碑高7.6米,正面草書陰文:「解放萬山群島烈士永垂不朽」,碑座後面嵌有碑記。
  • 宣城市舉行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
    核心提示:9月30日是國家「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我市黨政軍領導與全市各界代表一起來到宣城烈士陵園,懷著崇敬的心情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深情寄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哀思。
  • 風雪祁連山 浴血河西廊——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碑碑文敬讀
    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碑坐落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內。該紀念園由紀念廣場、紀念館和碑廊三部分組成。紀念廣場正中矗立著紅軍西路軍進疆戰士銅像,銅像高6.2米,重約5噸,身背大刀,右手握鋼槍,目光炯炯注視前方,充分顯現了西路軍戰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
  • 泉州市舉行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
    泉州市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在革命烈士陵園隆重舉行。(陳曉東 攝)少先隊員為革命烈士紀念碑獻花(陳曉東 攝)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和全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9月30日上午,泉州市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在革命烈士陵園隆重舉行。
  • 「鎮江城下初遭遇 脫手斬得小樓蘭」——韋崗戰鬥勝利紀念碑碑文敬...
    「鎮江城下初遭遇 脫手斬得小樓蘭」——韋崗戰鬥勝利紀念碑碑文敬讀學習時報  作者:  2021-01-16 在江蘇省鎮江市西南15公裡的高驪山上,聳立著一座巍峨的紀念碑——韋崗戰鬥勝利紀念碑。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鴻翔部隊」抗日烈士紀念碑在衡陽落成
    通訊員 鄭鵬 攝「鴻翔部隊」抗日烈士紀念碑揭幕儀式現場。通訊員 鄭鵬 攝華聲在線8月5日訊(記者 龍騰)紀念碑頂,中間為降落傘、兩邊為鴻雁羽翼的金色徽章,在藍天白雲之下,更顯熠熠生輝。今日,「鴻翔部隊」抗日烈士紀念碑在湖南省衡陽縣洪市鎮明翰村落成。
  • 《檢察時間》第22集 | 革命烈士紀念碑旁,建違章鐵塔、機房?拆!
    《檢察時間》第22集 | 革命烈士紀念碑旁,建違章鐵塔、機房?拆!烈士紀念碑記錄著一段段紅色故事革命先烈的精神在這裡傳承當英烈紀念設施沒有得到妥善保護他們,
  • 尹靈芝:寧死不屈的女英雄
    尹靈芝機智地將群眾轉移到村外,為保護村裡的9000公斤公糧她不幸被捕,敵人對她使用了釘竹籤、絞手指等殘酷手段,逼她說出藏糧的地點,在整整15個晝夜的酷刑折磨中她寧死不屈。11月3日,閻軍在宗艾鎮瑞祥寺設下刑場,年僅16歲的尹靈芝英勇犧牲在敵人鍘刀之下,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拂去歷史的塵埃,1965年3月,山西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尹靈芝為「革命烈士」。
  • 精神昭世人,英名耀千秋——高金城烈士紀念館簡介
    高臺烈士陵園由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紀念亭,烈士公墓,紀念碑等紀念建築物組成。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坐落於有「塞上水鄉、北涼古都」之稱的高臺縣城,前身為高臺烈士陵園,始建於1957年,現佔地面積200畝,館內掩埋著紅西路軍轉戰河西、血戰高臺而壯烈犧牲的紅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等3000多名紅西路軍革命烈士。
  • 維和勇士浩氣長存一路走好
    本報訊(記者劉巍)白山黑水,萬眾同悲;英烈忠魂,浩氣長存。6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吉林市殯儀館隆重舉行申亮亮烈士遺體告別儀式,送黨的好戰士、祖國的好衛兵、「四有」的好軍人、我們的好戰友申亮亮同志最後一程,表達最深切的緬懷,致以最深沉的哀思。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副司令員尤海濤出席遺體告別儀式,副省長隋忠誠參加告別儀式並代表省委、省政府進獻花圈。
  • 扭轉被動形勢 堅定必勝信心——魯南戰役紀念碑碑文敬讀
    來源:學習時報魯南戰役紀念碑於2020年1月落成,矗立在山東省蘭陵縣新興鎮大青山魯南戰役紀念廣場上,主體部分高度為19.47米,象徵魯南戰役勝利時間為1947年。在魯南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碑文生動呈現了魯南戰役的過程,科學評價了魯南戰役的地位,主題鮮明、行文樸實、意蘊深遠,給人以教育和啟迪。
  • 淚目,這名新兵給烈士外曾祖父寫了封信……
    這是一封永遠不能到達的信因為,收信人是一名光榮烈士他在革命戰爭年代犧牲了自己寄信人是某武警總隊新兵團桂林承訓點的一名2020屆新兵這封信讀意味雋永、催人奮進話不多說,一起來讀讀看外曾祖父!您好!我是您的外曾孫黃厚華,我沒見過你,但我卻是聽著您的故事長大的。
  • 一草一木一忠魂 一山一石一豐碑——新圩酒海井紅軍烈士紀念碑碑文...
    光陰荏苒,86年過去了,但井口之外和平而幸福生活的人民並不曾忘記他們,為感懷先烈,弘揚紅軍長徵精神,灌陽縣於新圩酒海井紅軍傷員殉難處修建紅軍烈士紀念碑,碑文如下:   由於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保存革命力量,紅軍被迫退出贛、閩蘇區,進行戰略轉移。1934年10月,中央紅軍8萬多人,從江西瑞金、於都和福建長汀、寧化等地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徵。
  • 【英雄烈士譜】顏昌頤:為國盡忠立志破舊換新天
    革命烈士顏昌頤(圖片來源於網絡)。革命烈士顏昌頤的故居所在地。顏學旺老人帶來了族譜,告訴記者顏昌頤烈士一家人的具體情況。安鄉縣修建的革命英雄紀念碑,顏昌頤烈士赫然在列。紅網時刻常德4月28日訊(記者 黃剛)1929年9月14日,周恩來撰寫了一篇紀念革命烈士的文章,他指出:「彭、楊、顏、邢的犧牲是中國革命、中國黨之很大的損失!」其中的顏就是革命烈士顏昌頤。顏昌頤,1900年出生於常德安鄉縣白螺灣(今安豐鄉)。1917年進入長沙明德中學,不久當選為學生會負責人。
  • 成昆鐵路的沿途是一座座肅穆的烈士陵園和高聳雲端的烈士紀念碑
    趕快請人來給我們犧牲的戰士和民工立塊石碑吧,碑上要刻上他們的姓名、年齡、籍貫,烈士的親人們也好來看看他們呀!」成昆鐵路不但以它的險峻著稱於世,其地質構造也極其複雜,山洪、泥石流、塌方、山體崩塌等時有發生,被稱為世界地質博物館。同時沿途各地的氣候也是千變萬化。
  • 烈士紀念日丨無名英雄,永遠活在父母記憶深處
    原創 管蘇魯 軍嫂微平臺 收錄於話題#烈士紀念日1#英雄1#新四軍2#軍嫂11《軍嫂》雜誌為您推薦溫暖故事9月30日,烈士紀念日。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日。
  • 省黨政軍領導向烈士敬獻花籃
    今年的9月30日,是我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省和杭州市黨政軍領導與社會各界代表一起,在杭州雲居山浙江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敬獻花籃儀式,深切緬懷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金秋的雲居山上,天高雲淡,秋色漸濃。蒼松翠柏掩映下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莊嚴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