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由於破壞力巨大,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今年決定將「玉兔」從颱風命名表中刪除,並提請我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補空缺。為做好颱風命名工作,中央氣象臺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面向社會公眾徵集新的颱風名稱。
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使用140個名稱來給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颱風循環命名。命名表首先給出英文名,各成員國家可以根據發音或意義將命名譯至當地語言。當一個颱風給某個或多個成員造成巨大破壞或損失,遭受損失的成員可以向颱風委員會提請撤換,這個名稱將會被永久刪除並停止使用,旨在避免提起該颱風時引起混淆。
超強颱風「玉兔」於2018年10月嚴重影響美屬北馬裡亞納群島天寧島全島和最大島嶼塞班島的大部分地區,據當地氣象機構報告,「玉兔」在北馬裡亞納群島登陸時,中心最強平均風速達到280公裡/小時,成為2018年最強颱風。之後「玉兔」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之後進入南海減弱消失。
當某個颱風的名稱被從命名表中刪除後,颱風委員會將根據相關成員的提議,對颱風名稱進行增補,該名稱一般由原提供成員重新推薦。本次活動將通過公眾網絡投票和專家評選等形式,確定新增的颱風名稱。據介紹,新的颱風名字應符合以下要求:
1. 中文名2~3個漢字,其對應的拼音不超過9個字母;
2. 朗朗上口易於媒體廣播;
3. 無不恰當的含義;
4. 不能使用商業品牌名稱;
5. 不能與曾用和現用颱風名稱重複。
據了解,颱風命名表使用以來,已有51個颱風被除名,其中有43個是因為颱風造成嚴重的災害。中國提供的颱風名字已經有三個名字被替代,分別是「海葵」替代「龍王」,「白鹿」替代「海燕」,「木蘭」替代「海馬」。(總臺央視記者 任梅梅 董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