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聚焦「城市更新」 打造「更」美玄武

2020-12-22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當城市從增量擴張向存量提質轉變,實施城市更新已是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12月16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玄武分局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更」美玄武的開放日活動,聚焦城市更新,展示城市建設成果。圍繞城市功能升級和品質提升,注重歷史風貌保護和文化傳承,為推進「美麗古都」建設、打造大美玄武發揮規劃資源部門擔當。

  城市更新,玄武區開啟南京試點

  開放日活動邀請了市規劃資源局、玄武區政府辦、區建設局、區城建集團等相關部門和新聞媒體等人員到場。通過觀摩該區規劃城建圖片展、城市規劃沙盤模型等,展示了玄武區「十三五」以來的發展成就和未來的規劃藍圖。而參觀百子亭歷史風貌區,則呈現了歷史建築在城市更新模式下激發出的新活力。

  市規劃資源局玄武分局局長劉光治表示,以「更」美玄武為主題一語雙關,既代表了對玄武區發展更美更好的期待,也暗含著當下城市更新。城市發展已經進入存量更新時代,相較於傳統的大拆大建模式的「舊城改造」,城市更新涉及城市發展理念和發展思路的重大轉變,從追求經濟效益向兼顧社會、環境和文化效益轉變,從單一的徵收拆除向精細化的「留-改-拆」轉變。

  今年5月,南京市規劃資源局、市房產局、市建委聯合印發《開展居住類地段城市更新的指導意見》,玄武區衛巷片區是南京第一批啟動的4個險房消險試點之一。據介紹,實際上早在2019年,玄武區就已先行先試。從片區整體空間環境提升、歷史記憶留存、鄰裡關係延續、戶型設計優化等多方面進行了改造更新工作探索。玄武區在市規劃資源局有關處室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下,目前已完成了規劃設計方案,並於6月24日獲市政府同意。目前,正在進行產權人(使用人)意見徵詢工作。此次更新,居民不僅可以留下來參與改造,過去逼仄的生活環境,將通過公共空間挖潛,實現品質升級。

  結合此次衛巷片區改造試點工作,分局也積極研究城市更新相關政策要求和先進經驗,初步判斷玄武區內城市更新可採取危舊房改造、低效用地再開發、功能置換等更新方式。在實施層面,初步確定採取片區統籌、分板塊實施、試點先行的發展思路。

  通過試點工作,市規劃資源玄武分局與區房產部門、玄武城建集團等相關部門就城市更新路徑形成了共識,並結合「十四五」棚改計劃梳理工作超前謀劃全區城市更新工作,走出一條適合玄武區的城市更新新模式。

  百子亭,歷史保護更新的玄武名片

  玄武區位於南京老城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文保建築、歷史建築眾多。百子亭歷史文化風貌區,曾經是民國政府要員和文化大家的集中居住片區。在過去的保護思路中,更多的是養在深閨人未識。許多建築在封閉中不斷老化,也難以彰顯其歷史文化的價值。

  如何讓這樣一座歷史街區恢復昔日榮光?劉光治表示,南京市和玄武區自2013年便開始謀劃百子亭片區的保護與利用,逐漸形成了片區整體打造、文化與旅遊功能串聯的發展思路。尤其是2017年,國家文物局印發《文物建築開放導則(試行)》,指導文物建築合理有效利用,進一步促進文物建築對社會開放,市規劃資源局玄武分局對百子亭風貌區項目進行了深化研究。2018年12月,南京市政府批覆《百子亭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及周邊地區城市設計》,規劃確定了「南京民國時期重要近現代風貌展示區、南京重要的文化藝術創意區、具有南京特色、功能複合的時尚休閒街區」的發展定位。

  據玄武城建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百子亭歷史片區更新分為四塊,目前正在實施的為名人故居片區。保護修繕嚴格遵守「修舊如舊」,對牆面、屋面、門窗、木樓梯、木地板等要素的樣式和施工技藝進行深入的研究。如外牆塗料,是通過取樣在實驗室通過都卜勒、紅外分析等手段推測其成分,並複製出了塗料。目前已完成12棟中的9棟保護修繕工作,傅抱石故居、徐悲鴻故居,通過更新獲得新生。今年國慶節期間,為呼應長江路文旅集聚區的建設,百子亭天地項目一期南側地塊作為第四屆玄武國際城市休閒旅遊節的主會場,舉辦了展示區開街活動。活動期間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到這打卡,並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迅速成為網紅地。

  按照規劃,百子亭未來還將繼續北延至玄武門廣場,通過挖掘地下空間、優化交通組織等方式釋放地面公共空間,為市民提供一個休閒遊玩的新地標。百子亭一期計劃2022年夏秋之際全部對外營業。

  通過保護和更新,百子亭歷史風貌區將成為精緻的生活微縮名片、展示精品金陵文化南京窗口,激發歷史文化片區活力,打造歷史保護更新的玄武名片。

  未來5年,謀劃新玄武幸福打開方式

  玄武區正深化建設南京創新名城中心區、美麗古都展示區、省會城市標杆區。市規劃資源局玄武分局副局長明敏表示,玄武區山水資源豐富,今年以來,圍繞空間利用,強化規劃引領。牽頭推進《鐘山風景區北入口旅遊服務中心項目規劃及方案設計》《鐘山風景名勝區東入口詳細規劃》《紫金山山北民風區城市設計及太崗路地下通道接北環線道路方案》等規劃編制工作。主動對接服務鐘山風景名勝區,配合紫金山玄武湖規劃保護建設指揮部相關工作,積極推進鐘山風景區旅遊服務中心項目、鐘山山莊東側地塊旅遊配套設施等項目落地實施。目前北入口項目已獲市政府批准,東入口項目已上報待批覆,山北民風區城市設計已通過市規委會和名城委審議。

  面向「十四五」,市規劃資源局玄武分局將結合三調、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梳理和指導今後五年的城市更新工作。依託項目逐步在更新政策、更新方式、項目運營、融資渠道等方面積極探索,並不斷完善形成常態化發展路徑。在「十四五」期間,努力確立城市更新多部門協同機制,形成城市更新的建設開發、投資運營的玄武方案,力求將城市更新工作中的「難點、痛點」轉化為「重點、亮點」。

  接下來,玄武區城市更新將覆蓋七大類型:繼續推動以百子亭、梅園新村為代表的歷史地段保護展示和活化利用;以衛巷為代表的老城危舊房、棚戶區改造更新;以雙拜巷、黃家圩為代表的老城周邊棚戶區改造更新;以徐莊高新區存量工業用地提容改性為代表的工業改科研增加創新載體的更新工作;以花園路公交場站複合利用為代表的低效用地再開發;以南京捲菸廠、南京師範大學紫金校區為代表的功能置換推進工作;以紫金山、玄武湖、紅山動物園風貌提升為契機,周邊地區功能、形態、環境提升工作。

  玄武分局將圍繞「以人民為中心,讓人民有獲得感」初衷,謀劃未來五年新玄武的幸福打開方式。城市更新也將在推動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格局優化、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產業創新中,為山水城林交相輝映的玄武注入新活力、彰顯新魅力。  何子 張愷 張昊 項闖

相關焦點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玄武城建:「繡花」精神描繪「匠心」玄武
    「微更新」「微改造」  城建「盆景」變「花園」  城市更新是老城區完善功能、改善風貌的必由之路。在玄武區城建集團各項工作中,城市更新始終是重要的一環。作為中心城區的玄武區,土地資源尤為稀缺,絕大多數項目並不具備「白紙作畫」的條件。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打造「二十四節氣」品牌 彰顯「城市客廳」魅力
    有關專家表示,「詩禮中的四時八節——建鄴區廿四節氣主題活動」,在文脈傳承中,以文化涵養城市精神,用文化塑造城市品牌,為城市建設注入了全新的靈魂,為「建鄴速度」注入了全新的文化品質,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又一創新之舉。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璀璨文化星光照亮城市精神家園
    本報評論員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城市發展的內在驅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的發展、社會的繁盛、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文明的滋養和引領。」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壯美的山川形勝、繁盛的文化遺產,造就了她獨特的文化基因和城市氣質。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寧聚第一資源 潮湧創新名城
    作為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南京科教人才密集,創新資源豐富,創新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南京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創新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聚焦「創新名城、美麗古都」願景,實施創新驅動「121」戰略,把人才作為建設創新名城的重要戰略資源,強化人才工作頂層設計,構築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人才治理體系,通過集聚和用好人才「第一資源」,全面激活城市創新動力。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南京「智博會」 展現「智生活」
    昨天,2020南京智博會在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圖為市民體驗參展企業推出的AI表情遷移技術。 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文雙攝  攝像頭只能記錄影像?  18日,2020年第十三屆南京國際智慧城市、物聯網、大數據博覽會在國展中心開幕。安裝「智慧大腦」的攝像頭,不僅可以進行人臉、車牌識別,體溫檢測等,還能進行老人跌倒、陌生人徘徊等檢測,並將「報警」信息發送給小區保安,或通過自帶喇叭緊急呼救。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用實幹扛起責任擔當
    市政協委員、香港南京總會創會會長、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副會長張心瑜等在香港《大公報》《文匯報》《星島日報》等報刊刊載廣告,向堅守崗位的醫護人員致敬,呼籲各界人士配合政府齊心防疫抗疫、共建美好家園。  據統計,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市區政協委員多達1439人。截至2月20日,市區政協委員累計捐款9570多萬元。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高淳:小城圓了「大學夢」
    目標:打造高水平高等職業教育集聚區  小城心心念念的大學夢,既源於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更源自南京、高淳建設高水平高等職業教育集聚區的前瞻布局。  南京作為省會城市、教育大市,綜合性大學數量在全國城市排名前列,卻尚未建立起自己的職教園區,職業教育布局上的空白亟待填補。經過廣泛深入調研,市委市政府重點支持高淳辦好「一件大事」,規劃打造了南京高職園,並於去年7月正式啟動建設。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不一樣的「畫」
    上周日,我們南京日報小記者,有幸向非遺葫蘆畫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高飛爺爺學習製作葫蘆畫,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來到活動場所,我就看到桌子上擺著一個特別大的紅色葫蘆,這個葫蘆有72釐米高,底色是中國紅,表面有綠色的文字和黃色的圖案。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幕燕濱江將再現「永濟江流」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何鋼 通訊員 陶樂 楊丁丁) 復建永濟古寺、再現「永濟江流」,打造燕子磯濱江古鎮,形成自然風光帶和人文休閒帶。昨天,在市委網信辦、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舉辦的「長江大保護和魅力濱江2035」主題宣傳活動中,棲霞區規劃資源部門披露了幕燕風貌區城市客廳的建設計劃。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生態科技島:新發展理念引領「生態文明之舟...
    圍繞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建設,生態科技島積極聚焦科學技術研發、綠色低碳發展、高端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創新,整合45家生態環保及相關領域新研機構,與數十家境內外高校和國家級科研平臺開展交流合作,組建了綠色低碳戰略智庫;同時聚焦科技研發、場景應用和產業發展,組織相關新研機構、龍頭企業,協同建設智慧「生態眼」等重大平臺,為長江生態環境的實時監測、智能分析和預報預警提供智力支持;並圍繞破解重化圍江等難題,集成開展重大核心技術攻關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數字經濟」崛起 頭部企業落地
    莫德來說,過去的「菜園子」,如今到處是數字經濟企業。據介紹,阿里巴巴、小米科技兩個項目落戶後,迅速產生虹吸效應。去年,建鄴區地區生產總值跨過1000億元大關,其中數字經濟佔比達50.3%,超過全國約15個百分點。  「是『數字經濟』的發展,讓我們從菜農變成了城市居民, 過上了幸福生活!」莫德來說。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雨花:「軟硬」雙輪驅動,進軍都市工業
    按照「全面創新、全域高新」的總思路,雨花以數字產業化為著力點,實現軟體和信息服務業高端化發展,以產業數位化為新方向,加快發展新型都市工業,聚力打造區域創新體系。   為此,該區今年以來持續發力,召開多場推介會。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停電計劃
    12月1日  8:30—15:30停寧雙路1#線,範圍:賽克科技公司、城邁科技公司、南京軟體谷信息安全科技產業發展公司L棟、易思拓軟體科技公司、安迅科技公司、嘉環科技公司、賽思騰信息技術公司、國瑞信安科技公司、偉思醫療科技公司等。9:00—15:00停曉莊線、南塑線,範圍:合班村;合班村#2、邁皋橋村委、金浦東部房地產公司等。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打造「紅芯引擎」 助推企業發展
    軟體谷企業運滿滿打造的「紅色方向盤」黨建品牌,引領全國數千卡車司機黨員貼心服務客戶。通訊員 唐霽供圖   本報訊(通訊員 莊雷 林園園 融媒體記者 於潔塵) 運滿滿的「紅色方向盤」,帶動全國數千卡車司機黨員紮實服務客戶;偉思醫療等3家上市企業,積極成立黨組織,打造企業發展的「紅芯引擎」……8日下午,中國(南京)軟體谷「雨花紅谷」黨建項目推進會上傳出信息,一批科技企業打造的特色「科技黨建」品牌,正為軟體谷的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一二三產融合,農企「換道快跑」
    企業活力強、成長快,但公司董事長張建文心中依然像扎了根刺,「南京鹽水鴨已有2500多年歷史,久負盛名,但目前產業集中度低,生產相對落後,產業發展落後於其他城市。」武漢周黑鴨、長沙絕味、江西煌上煌等異軍突起、成功上市,而南京鹽水鴨因保質期等種種原因,還處在「看不起、丟不下,拿得出、走不遠」的尷尬境地。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公司註冊在園區 辦公城市可「隨意」
    本報訊(通訊員  建萱  融媒體記者  衛凌雲)  公司註冊在園區,辦公城市地點可「隨意」。記者近日獲悉,建鄴區攜手小米科技華東總部,於去年10月開始,利用小米集團豐富的生態鏈企業優勢,集聚網際網路頭部企業的上下遊關聯企業入駐,共同打造的江蘇省首家「網際網路虛擬產業園」,已先後吸引華米、綠米等多家小米科技生態鏈頭部企業入駐,虛擬產業園漸成氣候。  據悉,入駐虛擬產業園的企業無需整體落戶,可將與頭部企業相關聯的業務率先落地,並享受與園區其他企業同等的產業優惠政策。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總投資10億元的綠色智能家居體驗館落戶潤泰市場
    12月21日上午,南京市交通集團與紅星美凱龍集團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暨南京潤泰集團與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項目合作意向協議籤約儀式在南京舉行。  在合資共建家居體驗中心的基礎上,未來南京市交通集團與紅星美凱龍集團將在城市綜合體項目開發布局、存量資產盤活等領域開展更深更廣合作,進一步加快打造全國一流千億級交通企業集團步伐,為提升南京省會城市首位度和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貢獻交通力量。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神奇的糖果
    公主不死心,偷偷地溜進廚房,找啊找,終於發現最裡面的柜子裡放了幾顆糖,五顏六色的,上面還標著數字。她急切地拿起一顆標有「5」的數字糖果,剝開糖紙,粉嘟嘟的,小公主一口就吞下了這顆糖,她立馬長大了五歲。她又吃了一顆標有「10」的數字糖果,瞬間又長大了十歲。
  • 南京玄武:擰緊主城高質量發展「安全閥」
    近日,家住南京玄武區嚴家橋小區的赫靜,對改造後的公共自行車棚豎起了大拇指。今年以來,玄武區深入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對轄區566個小區進行地毯式排查,全面清除隱患,贏得居民一片叫好。 安全是城市發展的基石。
  • 『玄武寶龍城』開篇玄武芯格局,誰為引擎?
    △圖源網絡香港IFC的建築師嚴迅奇說過:「當我們開始處理在城市中的項目時,與其說是在城市中建造建築,我們更傾向於在建築中建造城市這裡不僅坐擁著曼哈頓的所有資源,更有著紐約為其傾力打造的交通、商業、商務、生態、產業等配套,承載紐約新的繁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