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霸王別姬》真是陳凱歌拍的嗎?為何他一做編劇,就變成郭敬明
自從李誠儒老師退出《演員請就位2》後,這部節目就像是沒有了水花一般,按觀眾們的話來講,都沒人說實話了,還會有幾個人看啊?陳凱歌導演在這檔節目上也被吐槽了太多次,《無極》再度被拉出來挨批,原本覺得陳凱歌有點慘,但後面一連串節目下來,真的想問一句,陳凱歌應該就是另一個郭敬明吧,這兩人真的太像了。
在某一期battle上,陳凱歌自編自導了一場戲《F小調幻想曲》。胡杏兒出演帶資進組的富婆,王鏘飾演和富婆對戲的小鮮肉,張海宇飾演的是拍他倆這場戲的導演。
這個短片的故事主要就是講富婆帶資進組瘋狂加戲,最後遭到小鮮肉diss,富婆還先發制人說批評小鮮肉不要耍大牌,結果卻被小鮮肉說你帶資進組也不是為了高人一等嗎。導演想盡辦法勸和,結果富婆又開始作妖,要加吻戲。就在富婆以為自己要圓夢的一刻,兩個法院的男人過來找富婆。
原來富婆自己知道自己要破產了,但是一想到自己這輩子從來沒有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於是就賭上剩下的全部身家,想在電視劇中獲得一份真摯的感情。最後反正是給富婆成功洗白,小鮮肉和導演幫她圓了夢。看完這個故事小編再三確認了一下是誰導的,陳凱歌的名字赫然在列,凱歌導演這是怎麼想的導出這麼一部戲來?
換個角度看這部戲,這不就是資本進軍影視壓迫藝術嗎?這不就是職場x騷擾嗎?這不就是一場意淫嗎?刻意的洗白就差打在屏幕上了。不過話說回來,這不就是郭敬明慣用的套路嗎!無論前期撕得有多厲害,後期就是死活都能洗白和解,瞅瞅《小時代》4部曲的套路,可不就一樣一樣的嗎。
郭敬明和陳凱歌身上最共同的特點就是「理想化」,他們對劇本、鏡頭、故事都太過理想化。就拿陳凱歌之前導的《我想有個家》來講,這部戲主要講的是房產中介老闆讓自己公司破產幫助小年輕兩口買房子的故事,反正全程bug戲中的演員也沒人質疑。
最後大結局揭秘,這一片區的房子都是我家的,我出來開房產公司是因為我和我家裡人對家的理解不一樣。愣是要給你升華個主題,大哥!這不就是富二代出來體驗生活嗎?
對於美的詮釋郭敬明和陳凱歌也很相似,但是郭敬明還是太過理論化,和陳凱歌對美的把控有很大的差別,細細品兩版不同的《妖貓傳》,場景美細節美,但是郭敬明輸就輸在不懂調教演員,不懂挖掘美而是用胭脂去改出另外一層美。
這一差別也造成了郭敬明和陳凱歌另外一個不同之處,就是郭敬明是把想賺錢寫在臉上的。陳凱歌的理想化更像是一個藝術家對美的追求,郭敬明也想,但他更多時候更像一個商人,他深諳市場之道,觀眾想看啥,他就給拍啥。
回顧郭敬明和陳凱歌的一生,其實也是有相同點的,一個靠著小時代開啟了影視的「流量時代」,一個用《無極》打出了中國首部魔幻電影的旗號。他們是有過巔峰的,但是也同樣忌諱別人對自己作品的不滿,陳凱歌在面對李誠儒關於《無極》的點評時,那姿態真夠不好看的。
《無極》的爛也讓陳凱歌在這些年一直備受質疑,《霸王別姬》那麼好的片子真的會是陳凱歌拍出來的嗎?很多人猜測這部影片是他爹拍的,最后冠上了陳凱歌的名字。但是小編覺得倒是沒必要有這種猜想。《霸王別姬》拍攝於1992年2月-7月,那時候的陳懷皚已經重病纏身了,只能說陳懷皚對陳凱歌的影響太大,長年在傳統戲曲藝術的薰陶沉澱下,肯定是有啟發的。
至於為何陳凱歌能在《霸王別姬》後難保水準,只能說還是問問他本人了。小夥伴們如何看呢?快來評論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