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展出嫦娥五號模擬月壤 同時陳列珍貴的月球隕石和火星隕石

2020-12-14 瀟湘晨報

湖北日報訊(記者龔雪、通訊員徐燕、彭磊)12月7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推出《九天攬月·築夢蒼穹--嫦娥五號模擬月壤及隕石展》,向大眾科普天文知識。

月面採樣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研製出與實際月壤性質相似的模擬月壤,以確保鑽取工程的科學性和安全性。該校行星科學研究所的肖龍教授作為嫦娥五號鑽取子系統飛控專家組成員參了與此次計劃。肖龍教授介紹,其團隊近10年為「嫦娥」系列任務,提供了近100噸的模擬月壤。團隊全面調研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採集的月壤樣品性質,獲得了實際月壤的相關參數,以及隨深度變化的月壤剖面結構。根據實際月壤的可能狀態和月面低重力的工作環境,選取了多種與月壤性質較為相似的地球巖石,選擇特定的工藝,對巖石進行破碎加工,製造出成分、顆粒形態等都與實際月壤相似的原料,經過大量試驗和迭代,研製了不同密度、不同級配、不同成分等十多個系列的模擬月壤,被工程單位用作地面鑽探試驗,確定各項鑽探參數,再根據這些參數設定月面鑽探取樣的工作模式。

在肖龍教授及行星科學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地大逸夫博物館策劃了此次展覽,重點展示系列模擬月壤,同時陳列珍貴的月球隕石、火星隕石,揭示太陽系原始成分的奧爾蓋碳質球粒隕石模擬樣品、協助NASA勘探任務的Orbi Tech模擬火星壤、墨西哥奇瓦瓦州上空墜落的阿連德隕石、2018年6月降落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曼桂隕石等,拉近公眾和月球的距離。

據悉,本次展覽從12月7日持續到12月22日,觀眾可通過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官方微信公眾號惠遊武漢平臺免費預約參觀。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模擬月壤及隕石展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展出
    楚天都市報12月7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徐燕 彭磊)走進逸夫博物館,迎面即可看到四個明亮的展櫃靜靜佇立在大廳中央,原來,嫦娥五號落月取土的功臣之一——模擬月壤,正在逸夫博物館展出,為廣大觀眾揭開月球的神秘面紗。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展出嫦娥五號模擬月壤
    原標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展出嫦娥五號模擬月壤(記者龔雪、通訊員徐燕、彭磊)12月7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推出《九天攬月·築夢蒼穹——嫦娥五號模擬月壤及隕石展》,向大眾科普天文知識。月面採樣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研製出與實際月壤性質相似的模擬月壤,以確保鑽取工程的科學性和安全性。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之旅,取回的月壤很可能長這樣
    嫦娥五號11月24日凌晨奔月,目標是把月球「土特產」——約兩公斤月壤樣品帶回地球。月壤長啥樣?它究竟有多寶貴?「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很有可能是這個樣子,灰色或深灰色,很堅硬。裡面含有巖石碎屑、粉末、角礫等很多東西,就像混凝土一樣。」
  •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家,月亮的土壤裡有哪些秘密?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區現場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國家航天局)可能會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費這麼大力氣採集月壤,研究月壤呢?在嫦娥五號之前,中國還沒有去月球採過樣,是不是一直沒研究過月壤?其實不然,我們已經對月壤開展了不少研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4斤「土」,裡面有什麼寶?
    嫦娥五號返回地面動畫模擬畫面。(圖片來源:CCTV截屏)文/張淼12月17日凌晨,歷經19多天的太空工作,嫦娥五號攜帶來自風暴洋呂姆克山的2千克月壤返回地面。這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一次得到來自月球的「土」。
  • 今晨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4斤「土」,裡面有什麼寶?
    嫦娥五號返回地面動畫模擬畫面。(圖片來源:CCTV截屏)文/張淼12月17日凌晨,歷經19多天的太空工作,嫦娥五號攜帶來自風暴洋呂姆克山的2千克月壤返回地面。這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一次得到來自月球的「土」。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不能種菜?未必,滿足四大條件後或可種土豆
    17日凌晨,嫦娥五號順利返回地球,最大的成果就是從月球上挖了2公斤土壤,這是國內首次、也是人類44年來再一次從月球採樣帶回珍貴的土壤。不過對於月壤的研究,網上的討論卻歪了。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返回在當天的央視新聞中,就有專家對月壤種菜問題進行了專門的解答,他的答案是不可以。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月球土壤中不含任何有機養分,不能提供植物生產所需的各種元素和養料。當然這個回答其實一點也不讓人意外,因為月球上如果真的出現了有機養分,那麼很可能早就孕育出生命了。
  •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樣品,重量不到2千克,美國人給的月壤不對勁?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嫦娥五號此次帶回的樣品重量,與此前的預估有出入呢?今天我們就從技術角度來聊聊這個話題。如此珍貴的樣品,又不能墩一墩,壓嚴實了,所以只好原樣帶回,重量自然會比預計的小一些。旁邊這塊大石頭,能趕回來就好啊其次,我們在設計初級封裝器的時候,可能參考了美國贈送給我們的那1克月壤的密度和比重,換算過來,這麼大的封裝器,裝滿了剛好是2公斤。
  • 嫦娥五號,我們的月球夢
    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分析研究等任務目標。發射成功後,嫦娥五號將經過著陸器落月、月表採樣,月球起飛,軌道對接,樣品轉移,返回器返回等11個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長徵五號發射成功後,NASA在推特發了一段話,堪稱凡爾賽文學的高階選手。
  • 嫦娥五號奔月
    「胖五」主要服務於我國探月三期、載人空間站、火星探測等重大專項任務,也可用於不同地球軌道大型載荷及其他深空探測任務載荷的發射。此前,長徵三號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以及長徵三號乙火箭承擔了發射我國月球探測器的任務,相繼發射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
  • 嫦娥五號帶回的2千克樣品,有怎樣的價值?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傳播專家龐之浩介紹,月球沒有大氣層保護,所以月表的月壤是受地外星體撞擊,以及受到宇宙射線輻射和太陽風轟擊等空間風化作用後形成的。通過研究月壤,能進一步了解月球狀態、物質含量、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新的信息,這將幫助中國人在月球研究領域為全球做出貢獻。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催熱概念股
    在最後一棒,嫦娥五號返回器通過「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兩次進入大氣層,成功穿越了大氣層,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 對於此次採回的樣品,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取回的部分月球土壤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
  • 發現月球、火星隕石最多的地方
    1794年,德國物國學家Ernst Chiadni提出隕石是從宇宙空間降落到地球的證據,但當時人們還未認識到隕石的重要性和真實性,他的思想不僅未立即被人們接受,隕石來自宇宙空間說在當時還遭到了嚴厲的批評,直到在以後的幾十年,這個理論不斷被隕石隕落事件所證實,隕石才逐漸被視為珍貴的地外樣品,得到了廣泛的科學研究。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目前飛行狀態良好,兩次軌道修正均按預期達成。
  • 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未來中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品順利回家,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嫦五「挖」回來的月球樣品將如何利用?月球樣品是否會分享給美國NASA?載人登月何時能安排?為回應社會關切,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
  • 嫦娥五號完成交會對接,帶2公斤月壤返程,月壤輻射是否會有危害
    2020年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和軌道道返回器完成交會對接,成功將採集到的月壤轉移到返回艙,這意味著,本次登月的核心任務基本完成。這個時候有人開始關心了,月壤長時間收到宇宙輻射,會不會也帶有輻射?答案是月壤是一定會有輻射的,但是並不會很大,也能夠控制。
  • 嫦娥五號返航回家!該國卻再次強調,希望我國分享月壤技術
    近些年隨著我國的發展,不僅是在軍事領域突飛猛進,同時在航天領域也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在去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嫦娥五號重型運載火箭也發射成功,讓世界各國都看到了我國航天的強大能力,即便是這樣,我國相關領域的科學家還是不斷前進。
  • 美國人用月樣搞清楚了月球的起源,我們取回的月樣能幹啥?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撰文 沈夢溪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11月30日,嫦娥五號已經進入月球圓形軌道,將會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嫦娥五號的行蹤,為什麼會這麼引人注目呢?因為它將會執行中國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 北京天文館月球-隕石展區裡0.5克月巖成為「打卡點」
    北京天文館月球-隕石展區裡0.5克月巖成為「打卡點」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12月14日 13時4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