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恐怖電影探析:殭屍片該如何定義?

2021-01-09 圈外扒姐

香港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在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激蕩中發展。因此,香港電影呈現出了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不同風貌。香港恐怖電影屬於香港電影的一個次文化類型,折射出了港人對生活的體驗和社會意識。

然而,恐怖電影畢竟是一個冷門、小眾的電影題材,儘管香港恐怖電影從出現到發展已經有80多年,但隨著時代的變更、商業經濟的變化,再加上香港電影的整體沒落,這個本身具有豐富文化資源、地域特色的電影類型,卻一直得不到重視。

香港恐怖電影的種類繁多、作品質量良莠不齊,再加上早期的很多電影或是找不到片源,或是未進行分級,這將給現在的研究者,特別是扒姐這樣的自媒體作者,研究起來帶來極大的困難。

但是,在香港恐怖電影中有一個分支——殭屍片,它的發展脈絡卻特別清晰,片源也很好找。所以扒姐這個「香港電影探析」系列,將著重研究香港的殭屍電影。「窺一斑而知全貌」,但願這個系列寫完,能讓你對香港電影有個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希望我們能夠通過這些探析,看到香港恐怖片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一篇,我們將著重搞懂香港殭屍片的定義。

香港殭屍電影的研究對象

搞懂香港殭屍片的定義之前,我們先要確定香港殭屍電影的研究對象。

香港殭屍片是恐怖片中的一個亞類型。1922年,英國電影字幕設計員阿爾弗雷德·希區柯特轉行執導了一部《第十三號》,他首次把驚悚、幽默、懸疑、推理、動作等元素雜糅進了電影裡,隨後又接連使用這些電影元素先後執導了《房客》、《訛詐》、《三十九級臺階》等同類型電影。這些電影傳到香港之後,1937年,馬徐維邦從這些影片中獲得了靈感,拍攝出了第一部中國恐怖電影——《夜半歌聲》。然而這部「效顰」之作,儘管集結了當時如日中天的金山、胡萍、蕭英等天王巨星,但是沒有做好「西學中用」,最終影響甚微。

1939年,徐卓呆編劇、鄭小秋導演,周曼華、尤光照、龔稼農、鳳凰、蒙納、徐天任等人主演的《李阿毛與殭屍》上映之後,香港的首部殭屍電影誕生了(一說是1936年的《夜半殭屍》,但那是一部純粹模仿吸血鬼電影《德古拉》的作品,扒姐不認可其是一部殭屍電影,下面會有解釋)。

通過這兩個關鍵的時間點,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香港的殭屍片是後於西方恐怖電影出現的,同時它也借鑑了本土其它恐怖片中的電影元素,「土洋結合」、「西學中用」,最終才成為恐怖片中的一個亞類型,但這並不動搖其原本類型的屬性。

要在內容和情節上甄別真正的香港殭屍片。從1939年香港第一部殭屍片上映以來,使用實地考察或是現場實現拍攝的關於殭屍的電影層出不窮。比如《湘西趕屍大揭秘》、《趕屍人》等等紀實類、解讀類、科普類的電影,在做電影類型研究上,都不屬於殭屍片。扒姐所做的香港殭屍電影探析,並不是單以記錄和羅列歷史事件的資料電影做為佐證,而純粹是以中國傳統殭屍為角色形象的殭屍電影做為研究對象。

殭屍片中的主要敘述性角色必須是面目可怖、青面獠牙的殭屍。殭屍在電影中的角色可以不是最主要的,必須是最重要的。我們看到很多香港電影中,它們用殭屍最為噱頭,或是露露臉,或是次要甚至輔助性敘述角色,而也被冠以「殭屍片」。這種殭屍不擔綱主要敘述性角色,對電影情節內容不產生明顯作用的電影,不能稱之為殭屍片。

殭屍片是一個具有文化含義的符號(1)

甄別類型的關鍵因素不僅依靠影片自身固有的特徵,而且有賴於我們棲息其中並在不斷創造的特定文化。——安德魯·圖得

殭屍片做為類型電影,也是一種文化涵義的展示。但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導致了人們對殭屍片產生差異化的理解。比如,西方的電影研究者會按照好萊塢的類型標準給予地型類分化;比如內地的很多影評人喜歡將殭屍片歸類於「披著恐怖外衣的喜劇片」。所以,相同類型的電影放在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歷史時期,都會呈現出差異化的特殊屬性和創作風格,同時,由於殭屍片吸收和借鑑西方吸血鬼電影的創作方式和敘事風格,又導致了很多人誤以為殭屍片和吸血鬼片屬於同類型電影(廣義上是,狹義上不是),這是殭屍片難以定義的一個主要原因。

而實際上,我們看到大多數的殭屍電影不僅具備吸血鬼電影中的恐怖、驚悚元素,它還雜糅進去了很多喜劇、懸疑、推理、動作、靈幻等等其它電影元素。同時,這些雜糅進去的很多其它電影元素甚至所佔比重超過了恐怖元素。比如「開心鬼」系列中的喜劇元素,「靈幻先生」系列的靈幻元素,「殭屍先生」中的動作元素等等。

縱觀殭屍片的發展歷程,它具有了很強的時代性、社會性和文化性。它將主題的表達與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緊密相連,有著強烈的地域性。這種強烈的地域性導致了不同背景下的觀眾由於認知差異,無法給殭屍片下一個完整的定義。比如,《殭屍系列》在北美、日韓地區上映的時候,那裡的觀眾完全就把其當作喜劇片來看;而東南亞地區的觀眾卻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把它當作恐怖電影中的一個重要類型。

殭屍片是一個具有文化的符號(2)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經濟開始騰飛,文娛行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與之伴隨的,卻是與日俱增的社會壓力。港人們一邊在壓力之下締造香港經濟神話,一邊苦苦尋求著通過電影來釋放壓力和放鬆。這是香港電影能夠輝煌的根本原因!

但老套的武俠片、生硬的喜劇片、壓抑的文藝片,當時已經無法滿足港人們的觀影需要。於是,香港電影由單一類型朝綜合了鬼神、喜劇、動作、懸疑等元素的殭屍片出現了。但殭屍片做為文化符號,在文化表現上又是怎麼樣的呢?

一方面,殭屍片在故事情節上滲透出了傳統思想。具體表現為傳統儒家文化的表現——人倫孝悌,自我約束、為人處世的禮儀等等;傳統宗教文化的表現——「紙筆墨刀劍」的道教文化,死者為大、超度眾生的佛教文化等等;人物設置上的文化表現——道士形象、女鬼形象、殭屍形象等等。

另一方面,殭屍片中滲透出了很多西方文化。這一點本身就是由於香港特殊的歷史背景導致的,具體表現為殭屍片拍攝的背景既紮根於封建制度之上,又展現了西方文化對香港的洗禮。

殭屍片的定義

殭屍片是以面目可怖的傳統殭屍形象、驚險刺激的打鬥場面和幽默詼諧的話語方式為核心的恐怖片。它不再單純營造生理上的恐懼來吸引觀眾,而是用殭屍的恐怖醜陋形象直接刺激觀眾的感官使之產生恐懼感,讓精神高度緊張的觀眾得以減壓放鬆,從而獲得內心的愉悅感。

香港電影曾有著「東方好萊塢」的美譽,殭屍片曾做為香港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成為了香港文化輸出、藝術表達的一個重要形式。然而遺憾的是,殭屍片隨著香港電影的整體沒落而沒落了。

我們給殭屍片下定義,並不僅僅是規範人們對它的認知,而是通過定義的過程,不斷地探析殭屍片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詮釋,對優秀外來文化的借鑑和創新,對本土文化的認知和輸出。這對香港電影,乃至華語電影未來方向的引導,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這是扒姐寫這個系列的初衷,也是對香港電影能夠重新崛起的殷切期望。

下一篇預告:「紙筆墨刀劍」為什麼能成為殭屍道長手中的制勝法寶?

相關焦點

  • 香港恐怖電影分析:如何定義殭屍電影?
    香港恐怖片種類繁多,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此外,許多早期電影要麼找不到來源,要麼沒有分級,這給當前的研究者,特別是像皮基這樣的自媒體作者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然而香港恐怖電影有一個分支——殭屍電影,他的發展脈絡卻特別清晰,而且電影來源也很容易找到。因此這個「香港電影探析」系列將聚焦於香港殭屍電影。
  • 香港殭屍片最後的輝煌!
    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恐怖片,這部電影上映後廣受好評,獲得了像東京國際電影節提名、臺灣金馬獎等眾多國內外多項電影獎項的好評,甚至有人說,這是香港殭屍電影最後的輝煌。影片集結了多位曾出演殭屍片的老戲骨,還有一眾我們熟悉的臉龐。
  • 香港殭屍片的輝煌與落寞
    港片中有各種各樣的類型,喜劇片、武俠片、動作片、槍戰片,每一類型都佔據著香港影壇的一處江山,而在其中,更是少不了以林正英為代表的殭屍片。而《殭屍先生》更是殭屍片時代的一把鑰匙,該片的上映之後,殭屍之風席捲香港影壇。今天我們就從該片出發,探究香港殭屍片為何興盛以及當下國產恐怖片為何江河日下。
  • 盤點五部香港經典殭屍片,這部殭屍電影居然有成龍
    殭屍片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整個亞洲風靡的類型片,鼎盛時期曾一度和警匪片、賭片一起稱霸整個華語電影圈。自《殭屍先生》大火之後,投資人看準了商機以流水線的方法拍攝製作了一大批類型不一的殭屍片,有恐怖為主的也有喜劇為主的甚至還有一些限制級的,類型不可謂不豐富。
  • 盤點五部香港經典殭屍片,成龍居然也演過殭屍片?
    殭屍片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整個亞洲風靡的類型片,鼎盛時期曾一度和警匪片、賭片一起稱霸整個華語電影圈。自《殭屍先生》大火之後,投資人看準了商機以流水線的方法拍攝製作了一大批類型不一的殭屍片,有恐怖為主的也有喜劇為主的甚至還有一些限制級的,類型不可謂不豐富。
  • 殭屍究竟是真實存在,還是憑空虛構?香港殭屍片為什麼如此經典
    在香港電影的類型中,有一種電影讓人既害怕又覺得搞笑,在緊張刺激之餘,還能感受到中國傳統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就是以林正英為代表的殭屍片,從1936年香港南粵影片出品的《午夜殭屍》到1984年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再到2013年麥浚龍拍攝的《殭屍》,我們可以看到這類電影在長達七十多年的時間跨度裡
  • 香港經典搞笑恐怖殭屍片,看著超有感覺,沒看過的夥伴,值得一看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是一部香港經典搞笑恐怖殭屍片《霸王花遇鬼》這部電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關人鬼事》,劇情很不錯,演員的演技也都在線,值得回味,這部恐怖片當時可是讓很多人嚇到了,但是其實也不是那麼的恐怖,其中還帶有許多笑點呢,特別是劇中的殭屍挺搞笑的後面。
  • 江湖的懷舊不見恐怖,一個屬於香港電影的回憶,《殭屍》影評
    這次偶然地看了2013年上映的香港電影《殭屍》(又名《七日重生》),我久違的被恐怖劇情所驚嚇,懷念情感所觸動,更為其精雕細琢的質量所嘆服,因此寫下為這篇影評,旨在安利這部年輕的殭屍電影。影片講述過氣演員錢小豪搬進一幢陰森破舊的大樓後,遭遇各種陰森怪異的事件,發現厲鬼與殭屍後,與曾是道士的友叔一同收服鬼怪的故事。
  • 近20年評分最高的鬼片,香港殭屍片最後的輝煌
    殭屍片絕對是在香港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傳統的殭屍片風格大多都是詼諧幽默,劇情輕鬆搞笑,以林正英系列為代表尤是如此。13年上映的《殭屍》,一反傳統殭屍片的風格,基調哀傷壓抑,憑藉導演麥浚龍的個人風格和原創性,使它成為了香港殭屍片最後的輝煌,豆瓣7.8分,在所有恐怖片中排第13。恐怖片得分向來就特別低,能夠獲得7.8分,也說明了這部片子的含金量。
  • 關於香港恐怖電影的往事,為大家進行一些簡單回顧
    當香港功夫片、動作片、愛情片、無釐頭喜劇片在華語文化圈中大肆流行時,香港的神怪恐怖片自然也成為港片黃金時代重要的組成部分。 美國電影學者大衛·波德維爾在評價香港電影時曾說道「盡皆過火,儘是癲狂。」中元節前後,就和大家聊聊香港恐怖片的這股「鬼火」,曾經如何癲狂。
  • 1991年香港經典電影《殭屍至尊》再次掀起殭屍片熱潮
    《殭屍至尊》是由劉偉強執導的恐怖電影,由林正英、吳家麗、錢小豪、劉洵主演,於1991年1月1日在香港上映。   該電影主要講述了茅山派幾個徒弟被鬼迷惑,為營救徒弟與人間的阻力和陰間的殭屍展開了諸多鬥智鬥勇的故事。
  • 近幾年最恐怖的七部香港臺灣電影,你看過幾部?
    一些恐怖題材的電影為了跳脫大陸審查制度打了擦邊球,硬是把恐怖驚悚片拍成了科普片,所以,恐怖電影一直是大陸電影裡的一塊短板,優秀的國產恐怖片就更是鳳毛麟角了,每年也只有港臺地區有所產出。所以今天,我們要盤點的就是最近幾年在香港臺灣地區上映的最優秀的七部恐怖片。1:《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 一部殭屍片,一聲「九叔」,一位見證香港電影興衰的「教父」!
    其中就誕生全世界只有香港獨有特色電影領域的「靈異動作片」,洪金寶拍攝《鬼打鬼》、《人嚇人》算是開創靈異動作片的先河,但是真論起來將靈幻動作片發揚光大的人,那就不得不提「九叔」林正英繼洪金寶之後又獨創「靈幻殭屍動作片」轟動整個整個香港,開創全世界殭屍電影題材的先河,算得上是殭屍片的鼻祖。
  • 這部「粗糙」的電影,開啟了殭屍片的大時代,也讓洪金寶一戰成名
    70年代末、80年代初,千篇一律的武俠電影、動作電影,讓香港諸多的觀眾出現了審美疲勞,電影產業陷入低潮。 此時,必須要有一部新穎的作品問世,才能夠為市場打開一個缺口。成龍用「功夫喜劇片」,麥嘉用「最佳拍檔」,而洪金寶也開創了一個題材——靈幻片。
  • 喝過「洋墨水」的殭屍片為什麼成為絕唱?
    這種香港殭屍片如果說是恐怖片,不如說是喜劇片,但是我們會發現西方有《生化危機》、《活死人之墓》等系列電影並且將輝煌保持到現在,而香港殭屍片我們只記得《殭屍叔叔》、《殭屍先生》,而如今談起殭屍片只剩一片唏噓。
  • 《殭屍》:殭屍片最後的榮光,也是港片最後的驚豔之作!
    《殭屍》是導演麥浚龍的電影處女作,這個從小看著殭屍片長大的年輕導演,用這樣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表達了對香港殭屍電影黃金歲月,以及一代巨匠林正英的深切緬懷與致敬,不僅如此,麥浚龍還大膽的將日式,及西方恐怖片元素,與香港本土殭屍片相結合,一改以往香港殭屍電影,戲謔幽默的風格,以極為嚴肅的形式
  • 10部經典香港殭屍片盤點,再難延續的時代烙印
    提起香港電影,很多都是想到警匪片、喜劇片、武俠片,然而有一個獨特的類型片卻在香港80、90年代突然興起,那就是殭屍片。提起殭屍片,則不得不提起殭屍片的代表人物,林正英。那個手持桃木劍、身穿道袍,一身正氣的茅山道士形象。
  • 殭屍片鼻祖,這三部影片一定要看
    想必提到殭屍片,我們第一個都能想到鼻祖林正英,都說林正英後再無殭屍片,喜歡這口的朋友如今也會重溫經典,這是對一代電影宗師的稱讚,更是一種緬懷。1985年林正英推出了自己主演電影《殭屍先生》最終票房狂收兩千多萬,掀起殭屍片熱潮,僅1986年就有十多部跟風上映。他該如何面對呢?
  • 殭屍電影新時代最後的輓歌——《殭屍》
    但或許很多人都已經遺忘,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曾崛起過一種電影類型——殭屍。談起香港殭屍電影,人們立馬會想到林正英所塑造的道長形象和身穿清朝官服,青面獠牙的殭屍,哪怕現在也百看不厭。由此可見,殭屍題材電影在香港電影發展史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你看過最恐怖的殭屍片是哪一部
    說起殭屍片,大家一定會想起林正英,和錢小豪主演的殭屍先生,影片雖然很經典,但並不怎麼恐怖,只是搞笑,而林正英主演的殭屍片有很多,但大多數都是殭屍喜劇片,如果說到真正的殭屍恐怖片,不得不說2013年上映的殭屍片由錢小豪主演的(殭屍),據說這部電影是紀念林正英而拍的,電影的恐怖氣氛和恐怖場面都是請日本人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