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寧說教育
若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明·胡居仁《自題》
高中的3年時間,是整個學生階段最為重要的時期,若能在高中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成績,就可以考進一所不錯的大學,提升自我價值。
高中的3年也是學習最苦、最累的階段,不僅要學習的科目眾多,而且學習的內容的難度也提升了不少。
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班級都存在著學霸和學渣這樣的「群體」,而在這兩個群體中的學生,都有著各自的「特徵」,很多同學對學霸是又敬佩、又羨慕,為什麼人家的學習就能那麼好,自己卻怎麼努力也做不到呢?
學霸們的學習是如何進行的?
其實學霸也不是天生的,只不過他們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而且他們懂得變通學習方法,知道怎樣做才能讓學習這件事達到最高的效率。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了解過,班級裡的每一個學霸,其實各自的學習方式都是有所不同的,但卻又有所相同,比如:課堂認真聽講、課後鞏固複習。
而且,學霸們對待事物永遠是充滿好奇心的,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的探索答案,其實這種好奇心就是促使學習進步的一個要素。
主動學習、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困難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知識學到手之後,就可以自己靈活的運用了。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就是在學習中,如果不去思考的話,就沒辦法辨別,那就更別所是學以致用了。
但是學霸們普遍存在一個「通病」,在這一點上,想必很多同學都有所體會,但是很多人卻不明白為什麼?
高中階段的學霸,普遍不愛與人溝通,原因有些「戳痛」學渣的心
之所以說學霸們普遍存在這樣的「通病」,是因為在我上高中的階段,遇到的「學霸們」幾乎都是這樣的,很少跟人交流,「侃侃而談」的時候一定是在討論問題,其實導致這樣的原因存在幾種原因:
原因一:忙於學習新知識
其實現在的學霸已經不是通俗說法中的「書呆子」了,現在成績好的學生不是一味的只知道死讀書,而是懂得讓自己全面發展。
學霸更加知道時間的寶貴性,會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學習更多的新知識,除了文化課知識外,還有自己的興趣方面,他們可以自己把時間安排的妥妥噹噹,這也是為什麼老師從來不會對學霸做出過多的約束,因為老師知道學霸們自己已經安排好了。
原因二:沉迷於知識的世界「不能自拔」
在學霸的世界裡,其實知識往往是佔據全部的,平時的課餘時間都用來做題了,除了上課的時間,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相比用這些時間跟人交流,倒不如自己多做幾道題。
之前我聽到過一位來自清華學霸的「事跡」,因為圖書館有一位同學用一本習題冊佔座,結果一上午這位佔座的同學也沒去,但就是這一上午的時間,習題冊就被寫完了,這就是學霸的「能力」。
原因三:和他人的共同語言太少
可能初中階段的學霸,還會在課餘時間跟同學們聊聊天,畢竟初中階段的知識更容易理解,但是進入高中之後,知識點加深、知識量增加,學生們之間的差距也會明顯的拉開,這個時候學霸們的話題幾乎都是學習。
但是學渣甚至是成績一般的學生中,不會永遠把學習掛在嘴邊,這樣一來學霸們和同學之間的共同語言就少之又少了。
原因四:交朋友會考察「價值」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霸們交朋友是會考慮「價值」的,他們的朋友不在多,只要有一兩個好友可以滿足自己的表達欲就好,而且你會發現學霸是不會主動和自律性差的同學交朋友的。
如何在高中階段努力提升自己?
提升方式一: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
高中階段的學習,如果沒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其實提升成績是比較難的,所以要想讓自己有所改變,首先要把基礎知識學好。
提升方式二:充分利用預習和複習
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課後總結複習這是每一個學習好的同學,都能做到的學習步驟,對於成績不好的同學,這一點更為重要,預習後就清楚自己不懂得知識點在哪,課堂上就會有重點的進行聽講了。
提升方式三: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很多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喜歡採用別人的學習方法,但是並不是別人的就一定適合自己,所以要懂得自己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只有找對方式方法之後,學習才能更高效。
最後,送給高三學子的一句話:
現在距離2021年的高考其實不遠了,希望大家能在高三階段認真複習,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定位,然後有針對性的進行複習。
今日話題討論:你覺得學霸還有哪些共同的「特徵」,他們不愛與人溝通是什麼原因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