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還記得老戲骨杜雨露,79歲因病痛折磨在家中去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在他去世之後,在媒體上有一個專題叫做"宇宙這麼大,我們還會遇見",以此來悼念老戲骨的離世。
杜雨露對影視圈、對觀眾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他自從哈爾濱藝術學院畢業之後,就走進了哈爾濱劇院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然後參演了很多經典舞臺劇《松濤曲》、《死環》、《夜幕下的哈爾濱》。
之後發生了很多的波折,也就只能暫時放棄了表演去扛麻袋,直到哈爾濱話劇院恢復之後,才回去演話劇。
演話劇其實是非常考驗演員演技,也是打磨演員演技最好的方法。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他轉向影視圈發展。
從此以後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影視表演生涯。
早在二十年前,杜雨露就憑藉著《突出重圍》獲得第20屆電視劇"飛天獎"最佳男演員獎。
其實杜雨露出道多年,一直到了晚年才逐漸被大家看到、認可,甚至獲得的獎項也並不多,但他早在觀眾心中就是一個實力演技派。
因為豐富的演戲經驗,他還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他的地位和當然是很多演員都是比不了的,這是用幾十年的經驗換取來的,就好比蘇舟導演曾經說過的那樣:
"杜雨露對作品非常認真,在拍攝過程中從來沒有離開過攝製組一步,沒串過一部戲,他對角色也極其認真的對待,一個演員付出多少就有多少回報"
這段時間,演技競技類節目《演員請就位》備受大家的矚目,從一開始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的時候就被爭議。
其實節目本身就存在問題,一個從沒有演過戲的藝人,竟然和那麼多有著幾十年戲齡的演技派同臺競爭,這不是節目效果是什麼?
當然,我們可能會說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能夠想辦法讓自己發展才是硬道理。
如今的娛樂圈的確是這樣,目的往往比過程還要大,但是所有人都忘記了一個事情,那就是沒有這個過程,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結果?
杜雨露用一生詮釋了,演戲就是一個演員這輩子需要去做的事情。
這也是那個時代下,大家對演員這個職業的理解。
杜雨露生前最後的一部電影是《爸爸的木房子》,電影講述了一個老人在晚年最後的心路歷程、一個退休軍人最後的倔強。
這部電影很適合杜雨露來演,就好像是一個演了一輩子戲的老戲骨,看著如今變化莫大的演藝圈,表達自己最後的倔強和尊嚴。
他一輩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自己演過很多戲,將每一個人物都塑造的非常成功。
不過這個世界變了,演藝圈的江湖也變了。
很少有人記得杜雨露,甚至是在他的葬禮上,也僅僅只有6個人到場,這是令人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情。
在所有的粉絲都在追捧小鮮肉的時候,可有人記得他在崢嶸歲月裡,為演藝事業付出的努力?
我們在說著悼念老戲骨的同時,又有多少人真正的記得他們?
——END——
【文 / 檸檬渣】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