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何處消暑?已經退休在家的臺北市民黃先生通常是這樣做的:上午在家看電視或看書,下午搭捷運(即地鐵)到臺北車站逛地下街,晚上若還有精力,再乘捷運去淡水或新店散心。他笑著說,「臺北有一點比較好,如果遇到酷暑或下雨,可以一整天都呆在地下,吃喝以及休閒娛樂都能解決」。 黃先生所說並不誇張,不少臺北市民都在過著這種「地下生活」。大臺北地區四通八達的捷運捷運系統,可以輕鬆將你帶至100多個站點;數量眾多的地下街,更是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休閒需求。 臺北也許城建比不上大陸一二線城市,但若比拼地下設施的發達程度,恐怕大陸很少有城市拼得過臺北。也正因如此,臺北的地下竟成為深受遊客青睞的一道風景線。
捷運站:一座地下的生活驛站
黃先生目前和老伴住在臺北EAT時尚館,一棟和捷運站共構的住宅樓。走出一樓大堂,左拐再走10多米就是捷運永春站的1號入口。即便是烈日當空也不怕,因為這棟大樓是騎樓構造,大門與捷運入口有走廊相連。進入捷運站,中央空調送出冷氣,讓你片刻忘記站外是35°的酷暑。
據黃先生介紹,EAT時尚館是與捷運站同時蓋的,他十幾年前買的時候,就是看中這裡交通便利,雖然價格比周邊住宅要高,但交房後升值很快,容易出租也容易售賣。導報駐臺記者查了一下,目前EAT時尚館一平方米的報價相當於人民幣8.5萬元,在臺北可排中上水平。
事實上,臺北市面積不大,大部分居民區離捷運站都不太遠,捷運已成市民最喜愛的出行工具。「我最愛去的地方有兩個,淡水和新店,一個在最北一個最南」,黃先生說,雖然從地圖上看上去很遠,但坐上捷運從永春站出發,不管去淡水還是新店,全程也都不過40分鐘左右。
在黃先生看來,捷運一定要形成網絡才會很便利。他家以前住在木柵線沿線,這是臺北首條捷運線,其實一開始並沒覺得搭捷運很方便,大部分時間仍依賴公車(即公交車)。
自1996年至今,臺北捷運系統已從最初的一條線路,發展到五條主線、兩條支線,像是中正紀念堂、西門町、龍山寺、臺北101、士林夜市等知名景點,都在捷運站旁。
更讓黃先生高興地是,去年大臺北地區出售定期票,每月只要出1280元新臺幣,便可不限次數乘坐檯北和新北的捷運和公車,他現在每天花更多時間在地下穿梭。
除了出行的功能,各個捷運站還像是一座地下生活驛站。一般的捷運站都會擁有公廁、取款機、飲水機等設施,部分人流量較多的站點則有各類商店,在中正紀念堂站、臺北車站等地甚至設有藝文廊,定期舉辦藝文活動。
地下連通道:把公共設施串起來
由於採訪關係,導報駐臺記者經常搭捷運前往新北市政府,雖說已經跨市了,其實從臺北永春到新北市政府所在的板橋站,僅需要20多分鐘。
板橋站擁有龐大的地下空間,除了捷運站,通過地下通道可以直達高鐵站、臺鐵站、板橋汽車站。在通道部分區域的牆壁上還掛著有公車站牌,搭乘一旁的電梯來到地面,這裡就是公車站點。
捷運板橋站跟新北市政府也是相連的,按照指示牌,大約在地下通道內走十多分鐘,就可以來到市政府門口。沿途有便利店、飲料店、小吃店、藥妝店等。前來新北市政府辦事,都可以順便把街給逛了。
讓導報駐臺記者印象深刻的,是靠近市政府的那段地下通道,被設置成「新北市行動博物館」。市內各地的元素,像是坪林茶博物館、滬尾炮臺、林本源府邸等知名景觀,都被濃縮到通道兩旁的櫥窗裡,遊客可以通過這座微型的博物館,一睹新北市風採。
跟板橋站類似,捷運市政府站也通過地下通道與臺北市政府站相連。不過該站的最大特色,是跟統一時代百貨大樓、微風信義廣場、信義新天地、信義誠品等知名商業地標相連通,成為臺北市民乃至海內外遊客必逛的商圈。
臺北車站,則是集交通樞紐、商場、地下街於一體的超級綜合體。走出捷運臺北車站,通過地下通道可以達到臺鐵站、高鐵站、臺北轉運站(巴士)、桃園機場捷運站、四條地下街、京站時尚廣場、君品酒店等。有大陸朋友來到臺北車站,直言這裡就像一座地下迷宮,幸好指示牌做得好,否則很容易迷路。
各類交通站點、政府機構、商場大廈在地下相連,讓出行、逛街變得很方便,即使在惡劣天氣下也可以輕鬆應對。
地下街:吃喝玩樂一次搞定
來臺北,不能不逛地下街。
「臺北車站周邊的地下幾乎都是空的」,臺北市商圈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周勝祥告訴導報駐臺記者,這一帶光地下街就有四個,即臺北地下街、中山地下街、站前地下街、誠品地下街,其中誠品、中山以書街為特色,手創市集、高端飲食也是一大賣點。臺北地下街、站前地下街的定位則更「生活化」、「庶民化」,平價商品、特色美食、遊戲娛樂應有盡有,如果你想一次把生活用品買齊,預算又不多,這裡是不錯選擇。
周勝祥表示,臺北土地資源稀缺,為了產業發展只能向地下要空間。20多年前,臺北市政府拆除中華商場,就把數百名租戶安置到臺北地下街,類似的情況還有東區地下街。
東區地下街位於捷運忠孝敦化站和忠孝復興站之間,你如果不想搭捷運,就可以步行在兩站之間往返。導報駐臺記者在一個周末的下午來到這裡,發現這裡有便利店、小吃店、服裝店、百貨店等,部分區域還貼心地放置長椅,供市民休息之用,有人甚至在這裡靜靜地看書。有受訪的市民民眾表示,天氣炎熱,地下街是個理想的去處,搭捷運過來,完全不用曬到太陽,在地下就能逛街了。
此外,臺北還有龍山寺、行天宮商場、西門等地下街。西門地下街因為招商不佳,僅有臺北市立圖書館西門智慧圖書館使用其部分店面,還有部分區域作為捷運公司辦公室。
據周勝祥表示,臺北地下街大多與捷運站相連,行天宮商場則是唯一的例外,這裡與龍山寺地下街為臺北市兩大命理商區。行天宮商場其實是一條地下過街通道,其「命理街」的名聲尤其在日本打的很響。
至於龍山寺地下街,導報駐臺記者注意到,這裡除有卜卦、算命、八字、測字、看手面相等攤位,另有服裝店、佛具店等,有周邊的民眾前來納涼、看電視。據臺媒之前的報導,該地下街一度淪為遊民棲身甚至私娼拉客的場所,不過經整治情況已好轉。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