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冰箱可以保鮮,延長了食物的保質期,減緩了食物因腐敗變質而造成浪費,也是絕大部分的家庭必備家庭電器之一。但冰箱也被很多人當成保險箱,但它真的不是保險箱,使用不當,存在很多食品安全風險。
看看這幾個錯誤的使用方式,你家還在用嗎?
一、食物放涼了才放進冰箱,這是錯誤的,應該在熱的時候就放進去
我們一直認為,食物在熱騰騰的時候放進冰箱,食物和冰箱都會變壞,食物在熱的時候放進冰箱會縮短保質期,也就是老百姓口中說的,會很快變壞。這個說法是錯誤的,相反的是放在室溫下,食物變質更快。原理就是當食物降到室溫時,正是適合細菌生長繁殖的時候,在室溫下放2小時的食物就有可能存在細菌過度繁殖的情況。
而趁熱放在冰箱中,在你還沒放到冰箱中時,食物是熱的,溫度很高,細菌無法在這個「高溫」下生存,這個時候的食物相當於「無菌」的狀態一樣,放到冰箱後溫度會迅速降低溫度,在細菌還沒來得及大量繁殖的時候,食物溫度就能降到4℃左右的安全溫度了。
低溫狀態下是不適合細菌生長繁殖的,在你把食物吃掉之前它就還沒變質,這就是冰箱的功能。而不是食物一放冰箱就安全,冰箱並不能殺菌,而是給微生物的生長環境製造了一個障礙,就是把溫度降低,它就長得很慢了,食物的保質期也能得到延長了。
第二個疑點是把熱騰騰的食物放進冰箱會導致冰箱變壞,其實並不會,頂多就是多耗點電而已。在「魏老爸」的測評中也一再地肯定了這個答案,耗電也差不多相當於我們打開一次冰箱門一樣。
二、冰箱不分區,食物混合放置,正確的做法請看下面
食物隨意往冰箱裡一塞是很多人的習慣,生熟混合是最危險的行為之一,特別是沒有太多相關安全知識的中老年人,還不聽勸。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1)生熟分開儲存:同是冷藏室或者冷凍室,熟的食物放在上層,生地放在下層,避免有些生的食物汁液會往下流,汙染到熟食,所以遵循上熟下生的原則更安全。(2)乾濕分儲:比如儲存一些乾糧、如果和帶有多水分的食物混合一起存放,很快會吸潮發生黴變。(3)魚肉分儲:魚肉是味道比較大的食物,如和其他食物一起儲存,容易串味。還有如果不密封好,也是很容易造成食物串味。
三、冰箱塞得太滿
冰箱保持一個恆溫的低溫環境,是通過壓縮機源源不斷地製造冷氣來使冰箱中的溫度保持在一個設定的範圍內,如果冰箱塞得太滿,冷氣無法進行順暢的循環流通就會導致溫度不均勻,食物容易提前腐敗變質。
正確的做法是:儲存區域不要超過冰箱容積的80%為宜。
四、沒有定期清理
冰箱是長期儲存食物的地方,盛裝食物的袋子、漏出的汁液、食物的殘渣等,是很容易滋生細菌的地方,如果哪天你吃了冰箱裡沒有加熱透的食物就可能中招了。
而李斯特菌就是是一種可以在低溫下生長繁殖的菌,每年夏天的時候總有孕婦因食用冰箱中未加熱或者加熱不透的食物而導致流產的事發生,罪魁禍首就是食物被李斯特菌汙染了,孕婦吃了被李斯特菌感染的食物就容易造成流產,所以定期清理和消毒冰箱很重要,不要讓細菌無限的在裡面繁殖生長。
除了以上這些,放在冰箱裡的食物久了也是不新鮮的,乾耗、脂肪氧化等,食物的風味和口感會變差、花大價錢的買食物放在冰箱裡那麼久,既浪費電又吃不到新鮮的食物,不如一次少買一點,吃完再買,不要盲目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