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古代那些才情出眾絲毫不遜於男子的女佳人們,東漢末年的蔡文姬絕對在其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位女子的才華不僅在戰亂之中迎來了外敵首領的青睞,甚至還讓曹操都為之傾倒,不惜大費周章且拋擲千金將其從匈奴外域裡迎接回來,使其安度晚年。
然而,如此才情不俗的蔡文姬其實也有一個不俗的出身。原來,她的父親就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大家蔡邕。
對於,蔡邕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東漢時期學術界大師級別的人物,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學界泰鬥卻沒有迎來安享晚年的結局,而是命喪他人之手一代文學宗師就此潦倒收場,令人唏噓不已的同時也讓人忍不住發問究竟是何緣故讓王充對他有了殺意。
蔡邕字伯喈,東漢時期陳留人。早期的蔡邕頗有一股子隱士風範,即使在面臨朝廷的徵召也能將其拒之千裡。而自出世後卻也為國為民殫精竭慮。
令人無奈的是,在四分五裂的東漢末期,像蔡邕這樣一心向民的官員卻一直不斷地遭受到來自朝廷其他官員的排擠和誹謗。最為嚴重的一次誣陷甚至致使蔡邕慘遭流放。
而在熬過了那些流放的時間後,蔡邕也終於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轉折點。恰逢董卓掌權,而對於精通音律又才華橫溢的蔡邕,董卓也充當了一回伯樂的角色,不僅使他重新入朝為官,甚至還為其加官進爵,一直做到了左中郎的位置。
說了這麼多與董卓有關的事,這些到底和蔡邕的死有什麼關係呢?事實上董卓對於蔡邕來說,不僅有知遇之恩也是加速他死亡的催命符。
眾所周知,董卓最後是被曹操和王充等人聯合誅殺的,據傳聞,董卓死後蔡邕曾抱著他他的屍體上痛哭不已這一幕恰好讓他的上司王充看到了,心裡對他產生了懷疑於是對其痛下殺手,一代宗師就此喪命。
然而事實證明,王充等人比傳聞中的更加狠辣。因為在正史中,蔡邕並沒有對著董卓的屍體痛哭,只是在與王充等人一起聚會時,聽到他們談論到董卓,而曾受過董卓知遇之恩的蔡邕也只是在自己座位上,在聽到了董卓死亡時嘆息了一聲而已,由此就觸怒了王充還將其關押了起來。只是一聲嘆息,就能如此小題大做不得不說,王充此人真是十分的敏感多疑。
然而,蔡邕此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牢獄之災雖然悲憤不已卻也是無可奈何,為了保住性命好能夠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漢書只好低頭道歉,為此更是寫了一篇言辭懇切的道歉信懇求王充的寬恕。
甚至不惜祈求用類似在臉上刺字和砍掉雙腿這種處置低級犯人的刑罰,來換取自己的性命好能夠讓自己繼續完成漢書的修訂,造福後人。
蔡邕被關進牢獄還將被處以死刑這件事一經散開,就引來了眾人的爭議,許多文人仕士都為其求情,奈何王充卻是鐵了心的要處死蔡邕。而自蔡邕的道歉信一出,連當朝的太尉也坐不住了,他認為蔡邕本就是曠世奇才雖感念舊主卻罪不至死,再加上蔡邕此人在民間也十分的有威望還身負編撰漢書這一重任,實在不能輕易處死。
面對太尉大人的一番忠言勸誡,王充卻是全然不顧,甚至還大放厥詞說昔日就是因為漢武帝一念之仁沒有將司馬遷殺死,所以才讓他寫出了史記這種誹謗他的書籍,一直流傳於世間。而現在他一定要殺死蔡邕,免得他在漢書裡寫出什麼不好的言論被世人得知。
面對鐵了心要取蔡邕性命的王充,太尉也是別無他法,而被關在牢中的蔡邕不久後也只能迎來死亡的結局。聽到蔡邕的死訊,太尉大怒說,像王充這樣殺害賢才,毀壞典籍的人是長久不了的。果然,王充在不久後也迎來了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