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是個圈,兜兜轉轉又回到這裡。
今天我們就聊聊一部由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裡曼主演的經典的犯罪電影《七宗罪》。
電影長達兩個多小時,但整部片子的高潮都在後面半個小時。影片的最終以皮特親生殺掉兇手,自己也被拘捕而結束。
那麼為何最後皮特一定要殺掉兇手?而摩根也一定無法阻止?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為何皮特一定要,也一定會殺掉兇手。最簡單直接的第一點,在影片最後皮特得知盒子裡裝的是自己妻子的人頭。這兇手殘忍的殺掉了自己無辜的妻子崔茜,甚至自己的妻子還懷有自己的孩子這一事實後。(皮特甚至還沒有知道妻子懷孕的事)在那一刻,皮特已然徹底奔潰,徹底憤怒了,所以他明知道這是兇手的計謀,自己寧願中計也要親生擊殺兇手。
這是最直接的原因,憤怒。
其次,影片中的皮特作為一名警察,負責這一連環殺人案。他和摩根一直辛苦追查這系列兇案,在明明得知兇手是誰卻又沒有證據逮捕兇手,他已然感到憤怒。最後,兇手還選擇自首來羞辱作為警察的自己的同時,還殺了自己最愛的妻子。所以皮特不可能不殺掉兇手。如果皮特不親生殺掉兇手,他也無法找到證據讓兇手繩之以法。這也註定了皮特一定會開槍打死兇手的原因。
沒有證據和妻子慘死必然導致皮特明知道中計,但他還是依然會選擇擊殺兇手的重要原因。
而同樣的皮特一定會擊殺兇手,摩根也沒有辦法阻止皮特。
首先,摩根和皮特一樣參與了整個案子。當他打開盒子看到裡面裝著是皮特妻子的頭的時候,他就明白了一切都無法阻止了。摩根了解皮特的脾氣,他也明白皮特和妻子的感情。
其次,同樣的摩根也明白,如果皮特不殺掉兇手。兇手大概會因為沒有證據,或者是證據不足而逍遙法外。作為朋友,摩根肯定想救皮特。但他也明白,可能皮特殺掉兇手是最好的結果了。
有人可能會說,影片中摩根的角色有機會阻止皮特殺掉兇手。的確,摩根一直比皮特早一步察覺真相或結果。
但是,摩根更像一個局外人,而皮特和兇手一直都是局內人。作為局外人的摩根,他肯定看出了兇手一直在激怒皮特。但是,摩根依然是沒有辦法阻止的。因為兇手一直在暗,而作為警察的他們在明。我們就和摩根一樣是旁觀者,一直全程目睹這整個悲劇的發生。
所以,到了最後,我們明明知道兇手殺了人卻沒有證據指控兇手。如果皮特不殺兇手,兇手就會逍遙法外的時候。我們自己都會恨不得親生擊殺兇手,所以摩根阻止不了皮特,並不是一種冷漠,更是一種同情。
最後,摩根目睹皮特被帶走,無奈的說了一句「儘量滿足他的要求。」這是一種同情,也是一種無奈。
這部電影的結局,不僅僅讓我們看到了罪惡的強大還有正義的無奈。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作為一個人,最真實的人性。
如果你是影片裡的皮特,你會親生殺掉兇手嗎?
如果你是影片中的摩根,你會阻止皮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