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2020-12-24 悅讀c位

剛剛好,看見你幸福的樣子,於是幸福著你的幸福。

村上春樹,

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

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

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

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其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

2017年2月24日,村上春樹出版兩卷本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小說上卷命名為「念頭顯露篇」,下卷命名為「隱喻改變篇」。 該作品的中譯本首印達70萬冊,由於預售反響不俗又進行了加印 。

1979年以創作《且聽風吟》走向文壇的村上春樹,曾連續在2006年和2007年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的有力候補。

所以,誰都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村上春樹不只在「日本」,甚至已經成為「世界」級的知名作家。

在他的作品裡,通過某種事物的缺失而表達出來的「失落感」、「孤獨感」以及「絕望感」,是世界上獲得了「富足」的物質生活之後的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共同感受。

就此而言,村上春樹在1979年步入文壇,這具有十分特殊的象徵意義。

無論多少評論員指責村上缺乏擔任社會引導者的勇氣和縱容年輕人逃避現實,無論多少研究者批判村上的文學作品在不斷倒退,思想迷失,但擁有世界廣泛讀者的作品才是村上最王道之處,作者寫的書就是要大眾喜歡看,否則一切都是徒勞。

成長、尋找、錯失、背叛、傷痛、孤獨……與村上小說中這些主題詞透露出的清冷氣息相反,現實生活中的村上春樹,是一個溫暖、陽光、幽默、豐富的人,過著讓不少人羨慕的自由生活——既有自得其樂的精神世界,又有世俗意義上的絕對成功。

他是作家,筆耕40餘年,出版14部長篇小說,有超過50種語言譯本;他又是翻譯家,翻譯過雷蒙德·卡佛、菲茨傑拉德、愛麗絲·門羅等人的60多部作品;

他還是長跑者,年年參加世界級馬拉松賽事,酷愛鐵人三項,引領數以萬計的伏案工作者拋棄沙發、踏上跑道;他更是收藏上萬張黑膠唱片的古典樂迷、爵士樂迷,走遍世界的旅行達人、無人不知的資深貓控……

希望你可以記住我,記住我這樣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呆過。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希望你可以記住我,我對你那麼好,好到可以忘記自己,處處為了你,時刻為了你,每分每秒都為了你。

和你分開一分一秒都覺得很難熬,是多麼多愛你。

虛無,是村上的遊戲規則。

村上的故事無非當事人在未知的前路上陷入龐大的孤獨,而或往前走觸及連孤獨都不可能出現的虛無中。

這是一個玩味孤獨的男人,總帶著一點撩撥的意味。

這是一個聽爵士樂的日本男人慣常的姿態——孤獨、虛無、為一種懷念、甚或為著虛無生活著。我想村上的姿態當如這個天才創造的人物一樣。

習慣了零零碎碎的敘事和斷裂的句子、顛倒的詞彙,也鍾情於對物態細微質感的把握和操控。

這一切卻和村上不期而遇。最短的花期,最美的綻放,日本最殘忍也最燦爛的櫻花哲學。也是吟詠不斷地愛情走向。

如果說青春正因為遭受到挫折,經歷精神的磨練才會絢爛多彩的話,那麼這種挫折並非=非是表面上對青春幻想的放棄,也不是改變初衷轉而對社會遊戲規則的屈從。

而是在個人的內心深處感到某種缺失,卻發現無力去填補那種空洞時的一種精神狀態,並且,這是所喪失的東西,對於個人而言必定是直接而具體的。

村上更像是在廣場上享受迷路的人,不急於找出口,而是痴迷於這種漫無目的的盲目的行走,欣賞多於救贖。

村上可以用喜劇的語調調侃悲劇,生活化的描寫,日常化的記敘,疏離的姿態,類於張愛玲,只是沒有張的高姿態,也少了細膩、冷漠和那份寂靜的華麗。

毫無疑問,虛無主義如實傳達出了這個時代的氣息。

年輕人透過安定富足的社會表象,通過其父母的生存方式很早就領悟到了自我「生存」只不過是龐大的社會體系的一個齒輪,因此對於他們來說,虛無感就更為強烈。

西方的虛無,如《還鄉記》、《城堡》、《笑忘書》、《局外人》,都有一個現實的物質的託付,「沒有藩籬交錯的愛敦荒原」、「神秘的未知城堡」、「骯髒的社會大背景」。

西方人慣於用或虛或實的不可知龐大意象表現一種未知的虛無,反射一種貧瘠的精神狀態,而東方作家長於用禪、道的玄理來解脫龐大的虛無的精神困境。

傑魯賓評價村上的虛無說:

村上春樹在記憶的內部世界進行的冒險目的就是步普魯斯特之後塵力圖捕獲時間之流,

但有一個至關緊要的不同:村上一點都不沉悶。

你可以輕鬆地讀完全書。是為我們這個高度商業化、低膽固醇的時代提供的一種清新的低卡路裡式的普魯斯特趣味。

他處理的都是那些根本性的問題??

生與死的意義、真實的本質、對時間的感覺與記憶及物質世界的關係、尋找身份和認同、愛之意義??但採取的是一種易於消化的形式,不沉悶、不冗贅、不壓抑,但又十足真誠,絕不故弄玄虛。

他面向現今的我們講話,用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語言,對丁活在這個世上所具有的全部好處和樂趣既敏於感受又秉持一種虛無主義的態度。

村上在《海邊的卡夫卡》裡面寫,

早上六點多睜眼醒來。

鳥們的叫聲如淋浴噴頭洶湧地傾注下來。它們在樹枝間勤快地飛來飛去,以清脆的叫聲彼此呼喚。

它們所發的信息裡沒有夜間的鳥們所含有的渾厚回音。 我爬出睡袋,拉開窗簾,確認昨晚的黑暗已從小屋四周撤得片甲不留。一切輝映在剛剛誕生的金色之中。

偏午,我試著走進森林。

大島說了,走進森林深處是非常危險的。他告誡我「要時時把小屋留在視野內」。

問題是往下我要一個人在這裡生活幾天時間,對於這座如巨幅牆壁把我包圍起來的森林,較之一無所知還是略有所知為好,這樣才能安心。我完全空著兩手,離開灑滿陽光的空地,踏入幽暗的林海之中。

「之所以有眾多讀者從這部長篇小說中感受到了『療愈』,恰恰是因為這不小說在故事各關鍵之處,暗示讀者可以不去面對那些象徵了我們身處的現實狀況的『暴力』,並且暗示出了轉而從中『逃遁』的可能性」。

回想一下,田村卡夫卡的離家出走,中田在殺死瓊尼沃克後的似逃非逃,佐伯最終選擇遁入自我的世界等等,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感受了這種——只要離開便可相安無事的——「療愈」。

我們領教了世界是何等兇頑,同時又得知世界也可以變得溫存和美好。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驚豔時光的句子:「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村上...
    村上春樹驚豔時光的句子:「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村上春樹1.「曾經以為走不出去的日子,現在都回不去了」——村上春樹2.「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村上春樹3.
  • 村上春樹經典語錄: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村上春樹,1949年出生於日本京都市,父親和母親均是日文教師。村上春樹自小特別愛讀書,尤其是喜歡西方文學類的書籍,他熟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託馬斯、巴爾扎克等西方作家的各類作品,可以說對他本人的文學生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 村上春樹: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記得第一次認真嘗試理解「孤獨」是因為村上春樹的作品《挪威的森林》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挪威的森林》因害怕失望,所以只能選擇孤獨。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
  • 諾貝爾文學獎陪跑者——村上春樹三十條經典語錄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2009年榮獲耶路撒冷文學獎。2011年榮獲西班牙卡塔龍尼亞國際獎。2015獲得丹麥最高文學獎——安徒生文學獎。
  • 村上春樹最溫暖的句子,打動每一個孤獨的人
    點上方藍字關注修心商學院,陪你有品位地閱讀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其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
  • 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者回憶,村上如何成為世界級作家?
    《村上春樹和我》內容簡介本書寫了傑伊·魯賓和村上春樹因書結緣的種種趣事,一切從村上春樹打給魯賓的一通電話開始,延及兩位的文學交往,比如兩位的初次見面竟是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上,第一次拍到的照片竟然只拍到了魯賓的兩隻腳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魯賓在翻譯村上小說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件,也有文學觀的交流
  • 村上春樹:廚房中誕生的作家
    1987 年,以代表作《挪威的森林》的問世為標誌,村上春樹完成了一場小說藝術的「個人革命」。村上文學被提升到「後戰後」的日本精神史的高度,受到了不同國別的讀者的廣泛關注,引發了久盛不衰的「村上現象」。村上春樹對戰後日本社會現存精神危機的藝術揭示,顯示出戰後日本、乃至整個文明人類的某種革命性的文學變革與走向。
  • 傑伊魯賓:來自村上春樹的電話改變了我的人生
    編者按:《村上春樹和我》的作者傑伊·魯賓是哈佛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村上春樹英文版最重要的譯者,曾翻譯過《挪威的森林》《1Q84》等多部村上春樹代表作,可以說是村上春樹在英文世界最有力的推手。他不僅研究翻譯村上春樹,還對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三島由紀夫等日本文學大家有深入了解。
  • 村上春樹的最新作品:終於完整談起了父親、自我與貓
    村上春樹與父親絕交二十多年,父親人生中經歷過的動搖與恐懼,也成為了他對世界的迷茫與不安。在2021年出版的這本新作中,村上春樹冷靜地書寫父親的整個人生,將自己與父親漫長的隔閡、決裂與和解轉換為看得見的文字,毫不避諱地向讀者展示。書中也有真實的歷史,思考個體與集體間的對立,找尋單個人生與世界歷史間的關聯。同時,這本書也講述了村上生命中與貓相關的重要回憶:「貓和書就是我最珍貴的夥伴。」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於是就有了所謂「村上現象」。在這個據說文學越來越低迷的時代,一個作家,尤其是一個日本作家能受到這樣的愛戴,實在是件稀罕事。    了解作家的最佳途徑是閱讀作品。如今村上春樹的主要作品幾乎都已譯成中文或正在譯介中。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譯文出版社陸續推出的17卷本《村上春樹文集》。
  • 2020等到「等待整個冬天」,確認過眼神是從小就很俊的林彥俊!
    當《等待整個冬天》的第一個音符響起,仿佛拉扯著故事回到那個冬季。 關於1995,關於《等待整個冬天》: 2018年在《偶像練習生》節目裡第一次聽你唱這首歌,,沉澱了兩年的作品,今天終於上線。
  • 值得摘抄的神仙句子
    ——耳東兔子《他從火光中走來》 3.與歲月對望,所有人都老了,再沒人死於心碎。 ——高曉松《如喪》 4.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村上春樹 5.你說你孤獨,就像很久以前,火星照耀十三個州府。
  • 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因為作品太火?
    9日一大早,#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衝上了熱搜。一些網友感嘆村上春樹再一次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還有人曬出其作品中比較經典的句子。也有不少人在討論,村上春樹啥時候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獲獎的可能性有多大?「陪跑」文學獎的村上春樹最近幾年,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但基本次次落空。所以,也有人戲稱他為「萬年陪跑」。
  • 「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村上春樹說,少年與年齡無關,只關乎三件事:穿運動鞋、每月去一次理髮店而不是美容室、從不一一自我辯解。在29歲之前,他從未寫過小說,也從沒產生過要寫小說、要當作家的念頭。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樹出生於日本京都,父親是一名語文老師。村上春樹12歲時,他父親和家附近的書店打了招呼,讓他能夠去書店自由地賒帳買書,每月給他結算一次。
  • 這一次,村上春樹終於寫了他的父親
    封面來源:電影《小偷家族》 村上春樹的創傷與戰鬥 文|鄧安慶 村上春樹終於寫他的父親了,既意外,也不意外。
  •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01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1、你的未來藏在你現在的努力裡。 2、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3、你喜歡的人那麼優秀,你就不要墮落了。
  • 30句村上春樹經典語錄,總有一句溫暖到你
    最近在看村上春樹的書,看到裡面很多句子都是深受觸動,或溫暖或治癒,或給人力量,在這個註定難忘的2020,希望這些句子也能給予你溫暖和力量。1、我就是我,不是別人,這於我乃是一份重要資產。心靈所受的傷,便是人為這種自立性而不得不支付給世界的代價。
  • 村上春樹:自曝家族黑歷史,我父親可能殺害過中國戰俘
    但是提到諾貝爾文學獎,就不得不令我們想起一個人,那就是日本的著名作家村上春樹,說起來有點心辛酸又有點搞笑,村上春樹已經連續十五年都陪跑了諾貝爾文學獎。直到2020年文學獎公布,人們又一次感嘆村上春樹再次遺憾陪跑。有人說,村上春樹的作品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卻太過「流行」,不符合文學獎評判標準的世界化。
  • 日本最厲害的生活方式KOL,當然是村上春樹
    作為全球聞名的作家,村上春樹一反常態地離讀者很近。他很樂於在自己的書中、公眾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聽爵士樂、喝威士忌,每天堅持跑10公裡,開敞篷車還換過三輛。飲食少米飯、少肉,多蔬菜多魚,調味料都用天然的,最愛還是義大利麵。村上春樹和譯者林少華穿衣上也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