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知名足球記者陳永在其社交媒體上如此寫道:
「1,裁判的水平一般都是沒問題的,都是可以吹出高質量的比賽的。大部分裁判,只要認真去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比賽本身,都會吹得很好」。
「為什麼幾個什麼國際級、亞足聯精英級吹得狗屁不是,幾個年輕裁判反而吹得好呢?因為年輕裁判剛上來,想表現,想吹好比賽獲得認可,還沒那麼多心眼」。
「2,點球的判罰,其實未必就是裁判偏袒,不少點球確實是存在空間,每個裁判的尺度也不一樣,不過,單單獨立的事件,不太容易分辨裁判的想法」。
「其實,評判裁判的尺度,平常的判罰可能更重要,不管是嚴格還是寬鬆,沒有壞心思的裁判,自然都會尺度一致,只有那些有壞心思的裁判,才會選擇性判罰」。
「3,馬寧吹得好,個人意見是他功成名就,很愛惜羽毛;年輕裁判吹得好,是想表現。還有幾個裁判不錯,雖然也有爭議,但普遍問題不大;還有幾個裁判很差勁,完全應該驅逐出裁判隊伍」。
「4,裁判找平衡,有的時候可能是心軟了,但更多的時候是他內心有愧」。
「5,本土裁判是一個很特別的圈子,有點以往木匠師傅帶徒弟,徒弟帶徒孫的意思,然後再和各級足協聯繫在一起,大圈套著小圈,大勢力裡有小勢力,很不容易打破,麻煩」。
……
從陳永的分析和判斷中,我們不難得出幾個結論:
一是中國大部分裁判水平並不差,只是沒用好心思、心有沒有沒用正的問題!
二是大部分中國裁判還是可以的,水平與良知俱在;但確實也存在「壞心眼、心中有愧」的個別裁判。
三是這些個別不良裁判存在的原因,陳永認為是「裁判與各地足協、球隊等存在勢力與利益共同體現象,且這種利益的互相輸送非常不易打破」。
四是陳永認為「還有幾個裁判很差勁,完全應該驅逐出裁判隊伍」——對此此類裁判,有關部門是不是應該嚴格監管和查處呢?
從這位名記的陳述與觀點中,不能發現,我們在肯定中國裁判整體水平和公正度上,有了很大進步,但也不能諱疾忌醫——對於個別心眼沒用正,存在利益輸送嫌疑的裁判,也應予以嚴格監管與查實,並像這位名記所言:「完全應該驅逐出裁判隊伍」!【原創評論: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