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一次性看懂星戰,星球大戰系列劇情全解析(下)

2021-01-19 追劇者聯萌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2016-12-16上映)

在《西斯的復仇》與《新希望》之間,有一部上映於2016年的外傳《俠盜一號》。

在1977年《新希望》的開篇字幕裡有一句話:

「反抗軍的間諜竊取了帝國的終極武器『死星』的設計圖。」

《俠盜一號》的全部劇情,即來源於此。

這部裡的絕大多數人物都與星戰的主軸故事無關,觀者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

銀河共和國變成獨裁帝國之後,各地出現了很多反抗軍,帝國製造了一種叫「死星」的終極武器,一炮就能消滅一顆恆星,《俠盜一號》就是一群反抗軍去偷死星的設計圖,然後在電影的結尾裡乾淨利落的全體掛掉,不給主線上的人物添亂~

死星的設計圖被送到了萊婭公主手上,完全和接下來的《新希望》對上,《俠盜一號》裡的萊婭公主是照著演員凱利費雪的容貌,用CG技術還原的,當時出場的時候影院裡基本都是一陣轟動。

星球大戰:新希望(1977-05-25上映)

外傳《俠盜一號》後,進入到從故事上來說是第四部,但卻是最早拍攝的並且讓喬治·盧卡斯一炮而紅的《新希望》。

1977年的時候還沒有數字特效技術,《新希望》中大部分的太空鏡頭都是用道具模型實拍的,人稱「古典主義特效」~

雖然看起來沒有數位技術精細炫目,但模型實拍有一種特殊的「呼吸感」,從這層來講並不比數位技術差,這部電影現在看來,都是非常精良的。

故事緊跟《俠盜一號》,萊婭公主就是達斯·維達的女兒,她一出生就被歐比旺交給奧德朗星系的總督收養,但她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達斯·維達攻入飛船,抓到了萊婭,但死星的設計圖被萊婭放到了機器人R2身上,R2和C3PO乘坐救生艙逃脫,迫降到塔圖因星球。

還記得這個星球的名字吧,這裡就是阿納金的故鄉。他的兒子盧克出生後,也被歐比旺送到這裡,給了一戶人家收養,歐比旺則在暗處守護著盧克。除了死星的設計圖,R2還有一個使命,就是找到十幾年前失蹤的絕地武士歐比旺,讓他參與到反抗帝國壓迫的事業中。

R2找到了歐比旺,也找到了已經長大的盧克,兩個人現在的目標是搞到一艘船,去營救萊婭公主。

這時候,另一個重要人物,哈裡森福特飾演的韓·索羅出場。他是個走私犯,沒啥理想,只為錢賣命,談好價錢後幾個人踏上了徵程。他們到了萊婭公主的故鄉奧德朗星球,卻發現這麼大一顆星球竟然完全消失了,帝國軍用「死星」摧毀了它。

《新希望》裡爭奪的焦點就是這個叫「死星」的終極武器,它的外形像一枚小行星,其實是個空間站,具有瞬間毀滅星球的可怕能力,帝國之所以要建造它,是為了對反抗力量形成碾壓優勢,這樣就可以廢掉很多官僚機構,降低帝國的治理成本。

但反抗軍肯定是不滿這樣的安排,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陳勝吳廣們活不下去就要揭竿而起。

逃回到反抗軍基地的眾人拿回了死星設計圖,由此發現了死星的弱點,這時候帝國軍隊趕到,雙方在雅文星球附近激戰。

這也是整個星戰故事中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大規模的特效鏡頭把七十年代的觀眾看得眼花繚亂,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場戰役,《星戰》不會取得當年一炮而紅的效果。

影片結尾,盧克在關鍵時刻運用歐比旺教給他的原力心法炸掉了死星,反抗軍取得了暫時性的勝利。

在下一部中,盧克的身世即將揭開,同時這個身世揭開的戲也是影史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大梗。

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1980-05-21上映)

接下來是1980年的第五部《帝國反擊戰》,這部電影的導演並不是喬治·盧卡斯。

在星戰紅了之後,盧卡斯瞬間成為超級大紅人,有很多公司的事務需要處理,所以他找了一個南加州大學的老師厄文·克什納來代替他當導演,自己只當編劇與製片人,但沒想到克什納超額完成任務,把《帝國反擊戰》拍成了一部星戰迷公認的全系列最佳作品。

《帝國反擊戰》在各方面都對上一部《新希望》有所超越,特效更加精細,場面更加宏大。

在敘事上也是別具匠心,商業類型片的故事線一般採用高潮層層遞進的模式,但在這部裡卻反其道而行之,在第一幕裡就安排了一場讓人血脈僨張的大戰——帝國偵測到了反抗軍的蹤跡,派大軍前來圍剿,盧克帶領兄弟們英勇掩護大部隊撤離。

這段戲全部在挪威的雪原上實拍,環境把戰役襯託得極具張力。帝國拿出了一種新式的陸戰武器,AT-AT Walker,這是一種仿生學的機器移動堡壘,成為星戰中最具標誌性的武器之一,它們的行走是特效人員用定格動畫的笨方法拍攝而成,費了很大的勁兒。

在大戰之後,電影的敘事突然慢了下來,盧克真正開始了他的成長之旅,他找到了隱居的絕地武士尤達大師,跟他學習如何駕馭原力。另一邊,達斯·維達也從西迪厄斯口中得知,盧克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達斯·維達只有兩個選擇,要不殺了他,要不策反他。

《帝國反擊戰》的內核其實是父子關係,最後達斯·維達與盧克的光劍之戰與其說是決戰,不如說是父親在教導兒子,達斯·維達想把盧克體內原力的黑暗面給逼出來,所以他才會說,只有你的憤怒可以殺死我。

決戰時盧克碰到了當初和阿納金一樣的困境,光明或者黑暗的抉擇,尤達大師要把他引向光明與正義,但他身上又流著達斯·維達這個邪惡父親的血,這種宿命般的衝突是星戰故事裡最具深度的表達。

其中盧克身世被揭開時的那個梗,之後被無數的影視作品借鑑、致敬、甚至惡搞。

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1983-07-01上映)

1983年,星戰迎來了正傳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絕地武士歸來》。

帝國軍與反抗軍的互掐還在繼續,這部裡主要講了兩個事兒。

一是解救在上一部中被冰凍住的韓·索羅,他被關在塔圖因星球英俊瀟灑的頭目賈巴那裡,R2和C3PO上門去找他談判,賈巴很喜歡這張索羅壁畫,所以拒絕了盧克的請求;

無奈萊婭公主只好假扮成賞金獵人去營救索羅,就在逃跑的時候,卻被賈巴抓住,這個賈巴不光英氣逼人,還很有娛樂精神,他把萊婭變成了自己的泳裝Showgirl~o( ̄▽ ̄)d good!;

接下來盧克趕來,一番折騰之後一樣被抓住,賈巴決定對他們實行斬立決,送他們去餵蟲子,最後還是機器人R2出現,及時送來了光劍,讓一夥兒人成功突圍,我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R2拯救絕地武士了。

第二件事是盧克與維達之間的父子糾葛,西迪厄斯不斷的催促維達把盧克招安,歐比旺的靈魂告訴盧克,他的父親已經徹底的扭曲並無可救藥,而盧克卻相信,維達身上依然殘存著善良的人性。絕地武士團是一個很正統的組織,之前還沒有黑化之後再洗白的先例,但盧克決定試一試。

最後的大高潮是西迪厄斯、達斯·維達與盧克的三角對決,這個互相牽制的人物關係設計很經典,達斯·維達很清楚盧克的弱點,每一句話都直抵他內心的痛處,把他的憤怒勾引出來。

陷入狂怒中的盧克迸發出強大的小宇宙,一劍砍斷了父親的手臂,站在一旁的西迪厄斯出來,給盧克點讚,並讓他殺死自己的父親,成為自己的新一代徒弟。

但盧克沒有走他父親的老路,他拒絕了西迪厄斯的誘惑,重新聲明了自己絕地武士的信念。在關鍵時刻,達斯·維達心中的父子情覺醒,他把西迪厄斯推下了深淵,不過自己也命不久矣。

接下來就是這個史上最著名反派的悲情謝幕,這個被黑暗原力誘惑的天選之子終於卸下了他的面具,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

兩個大反派都掛掉,帝國軍也被摧毀了,銀河共和國又回來了,《星戰》的正傳三部曲到此終結,後傳要再次開啟,已經是三十多年後的2015年,星戰的第七部《原力覺醒》。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2015-12-18上映)

在這三十多年裡,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實地球上喬治·盧卡斯把自己的盧卡斯影業賣給了財大氣粗的迪士尼。

在星戰的世界裡,則繼續著戰爭與和平的博弈,帝國軍被消滅後,共和國是回來了,但還並沒有形成碾壓性力量,所以又打了N場大小戰役,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賈庫之戰,帝國軍再次潰敗,殘部韜光養晦盼望登山再起。

這三十年的事情在星戰的小說裡講得比較詳細。等到這部《原力覺醒》的時候,銀河系裡存在著三股力量,一是整編後的新共和軍,二是帝國軍殘部發展起來的「第一秩序」,三是萊婭公主組織的反抗軍,她這時候已經是萊婭將軍,這部的宇宙架構顯然更複雜一些。

星戰的故事已經發展到第三代,最後一個絕地武士盧克·天行者已經失蹤多年,這部的主線就是幾個小字輩兒去找尋盧克的下落,敘事模式上跟1977年的《新希望》很像,都是開始有一個秘密,放到了機器人的身上,不過在這部裡R2換成了BB-8。

隨後影片通過失蹤的機器人引出了撿破爛的女孩兒雷伊,叛逃的風暴兵費恩,順便還把韓·索羅與王牌座駕千年隼給帶出來。老星戰粉時隔三十年又在大銀幕上看到了一頭白髮的索羅,應該會勾起無限的情懷。

反派那邊出現了一個全新的人物凱洛·倫,他是萊婭與索羅的兒子,師從於盧克學習原力,但他卻不學好,崇拜他的外祖父達斯·維達,投靠到「第一秩序」的帳下,想復興黑暗的力量。

不過他還比較稚嫩,凱洛·倫的光劍形狀是十字形的,而且有明顯的不穩定抖動,說明他還無法自如的控制自己的原力。

這部《原力覺醒》雖然在故事線上沒什麼創新,甚至有人說導演艾布拉姆斯一筆一畫地抄了《新希望》,但它還是很好的開啟了全新一代的星戰故事。

結尾處韓·索羅被自己的兒子殺死的一剎那,仿佛一個時代的落幕,同時,它也挖了新的坑。片尾盧克·天行者終於在千呼萬喚下出場,但他沒有說一句話,雷伊這個90後絕地武士的身世,也亟待下一部去揭開。

雖然我覺得星戰系列有6部主線劇情長片已經很足夠了,之後拍多一些外傳或開啟支線劇情就行,這樣既可以無限帶起觀眾的情懷,很好的延續星戰這個IP,同時不至於會出現因主線劇情延伸設計得不合理而導致口碑下降或引起消費情懷吐槽等的情況。

但《原力覺醒》的上映代表著迪士尼依然想延續星戰的主線。新時代下星戰的世界會如何走向?新的星戰系列能不能吸引住在當今成熟的電影工業發展下長大的00後、10後觀眾呢?我很期待迪士尼如何處理好每年一部星戰電影的承諾,起碼《原力覺醒》完成得還算中規中矩。

一口氣講了這麼多,也不知道自己講明白了沒有,我並不是研究星戰的專家,以上僅作為一個普通影迷的認識與感受。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相關焦點

  • 讓你一次性看懂星戰,星球大戰系列劇情全解析(上)
    ,很多中國觀眾對《星球大戰》只有比較碎片化的認識,不少人只是把其當成好萊塢特效大片來看。為了想了解星戰系列的發展歷程但不想花費太多時間觀影的人群,也為了照顧當男朋友每次直男癌發作對星戰侃侃而談時一臉尷尬的女生,我會對《星戰》的8部作品做一次詳細的劇情梳理(最新的星戰電影《最後的絕地武士》屬於新時代下的故事延伸,先不作介紹)。
  • 星球大戰系列劇情全解析(下)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2016-12-16上映)在《西斯的復仇》與《新希望》之間,有一部上映於2016年的外傳《俠盜一號》。在1977年《新希望》的開篇字幕裡有一句話:「反抗軍的間諜竊取了帝國的終極武器『死星』的設計圖。」《俠盜一號》的全部劇情,即來源於此。
  • 星球大戰系列劇情全解析(上)
    星球大戰——這個科幻電影史上最大的IP從1977年誕生以來早已經超越了單純電影的範疇,而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文化,但因為國內接受星戰文化比較晚,很多中國觀眾對《星球大戰》只有比較碎片化的認識,不少人只是把其當成好萊塢特效大片來看。
  • 《星球大戰8》中那些彩蛋,帶你回顧星球大戰系列電影!
    星球大戰8劇情簡介《星球大戰:終究的絕地武士》承受前作《星球大戰:原力覺悟》的劇情,敘述榜首軍團全面侵襲之下,蕾伊(黛西·雷德利 Daisy Ridley 飾)、芬恩(約翰·博耶加 John Boyega 飾)、波·達默龍(奧斯卡·伊薩克 Oscar Isaac 飾)三位年青主角各自的抉 擇和冒險故事。
  • 俠盜一號和星球大戰主線有什麼關係?能看懂嗎?
    1月6日,《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正式在國內開畫,首日零點場票房收368萬,目前實時票房已超2000萬,再次展現了《星戰》系列電影的高人氣。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已經出了7部,很多觀眾可能很想知道《俠盜一號》和《星球大戰》主線劇情是否有關係,之前沒有看過《星球大戰》系列電影能看懂麼?
  • 星球大戰8片尾有沒有彩蛋?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星戰8所有彩蛋...
    星球大戰8劇情簡介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承接前作《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劇情,講述第一軍團全面侵襲之下,蕾伊(黛西·雷德利 Daisy Ridley 飾)、芬恩(約翰·博耶加 John Boyega 飾)、波·達默龍(奧斯卡·伊薩克 Oscar Isaac 飾)三位年輕主角各自的抉 擇和冒險故事。
  •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星戰宇宙」開啟「外傳」系列
    自從迪士尼買下盧卡斯影業,重啟《星球大戰》系列後,北美票房又多了新的「爆棚級」增長點,世界影迷也多了「有生之年」系列。2015年末上映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以下簡稱《原力覺醒》)大賣9.3億美元,將《鐵達尼號》創造的6.5億美元北美票房紀錄提升了將近3億美元。
  • 《星球大戰8》引爭議,這可能是最不一樣的一部星戰!
    作為新系列第二部的《星球大戰8》沒想到與前作風格完全不同爭議不小,讚賞也不少不破不立,也許這才是新時代星戰的開始呢?一方面作為星戰粉絲,很想把這個在全世界都影響深遠的經典系列推薦給大家,另一方面,我又十分清楚星戰在中國的群眾基礎。借用朋友的說法,在美國,《星球大戰》可能就像《西遊記》在中國一樣家喻戶曉,無數演員、導演、甚至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都是它的粉絲,詹姆斯·卡梅隆、彼得·傑克遜更是因為星戰才走上導演之路。
  • 星球大戰系列劇情全解析——天行者崛起
    星戰系列第九部——《天行者崛起》,這部電影在內地市場無論是從口碑或者票房都全面崩塌,可以說是星戰系列拍到現在被吐槽得最多的一部。故事開頭行星表面下,轟隆聲逐漸變大,然後龐大的西斯艦隊和星際驅逐艦從黑暗中出現,艦隊逐漸從行星的地下,升到空中,一股未知而龐大的黑暗力量,從黑暗中誕生……。
  • 《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非典型星戰的另類重啟
    美國東部時間12月15日,由迪士尼出品,萬眾期待的「星球大戰「系列最新作《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在全美上映。「星球大戰「系列原本就是美國本土最具票房號召力的電影IP,而這一部在公映前就已經得到了影評人和媒體的交口稱讚,在權威影評網站「爛番茄「上獲得了超過95%的絕贊好評。此時此刻,迪士尼可謂是春風得意,雙喜臨門。評價兩極化: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 《星球大戰》全系列劇情梳理,看這一篇就夠了
    《星球大戰》系列,地球上最成功且長壽的IP。橫跨43年,全球票房超過80億美元。你很難想像一個誕生於1977的IP,時至今日依然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隨著去年12月《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也標誌著《星戰》系列走到了一個「階段性」的結束。
  •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震撼上映,同名漫畫《星球大戰》系列...
    作為《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第八部,《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自北美上映以來便實現周末票房「三連冠」,登上了北美2017年票房收入冠軍寶座,據悉本片將於1月5日正式登陸中國院線。自1977年問世以來,《星球大戰》已成為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科幻史詩電影。
  • 一篇文章看懂「星球大戰系列」,無劇透了解四十年的史詩
    《星球大戰》作為全球最值錢的經典IP之一,一直是好萊塢影迷的殺手鐧。這全都歸功於喬治·盧卡斯拍攝的《星球大戰:新希望》在全球掀起的星戰狂潮。由於該電影在上映的時候國內並沒有引進,而後續再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已無法感受其超前特效帶來的震撼感。因此國內的不少影迷完全無法理解這個系列帶來的那種狂熱。
  • 【樂高星球大戰】樂高星球大戰系列玩具系列熱賣產品
    以下中外玩具網小編將為您帶來樂高品牌星球大戰系列熱賣產品。    >>進入:樂高旗艦店 樂高 正品 LEGO 星球大戰系列 L10188 死星(收藏版)積木 玩具 ■ 樂高星球大戰介紹
  • 萌你一臉狗血的星球大戰8,光看特效就能值回票價
    所以其實,如果不是星戰迷,如果沒有完整看過星戰前面七部,要看懂《星戰8》不是件容易事!新舊政權交替,新舊人物交疊,新舊名字變換,都將成為看懂《星戰8》的障礙。所以,小魚在做過一些了解之後,今天就來告訴你們一些觀看《星戰8》之前必須知道的重要知識點。
  • 劇版《星球大戰》,北美第一IP星戰系列終於出電視劇了
    實際上,對於北美觀眾來說,《星球大戰》系列才是「宇宙第一大IP」。 1977年上映的《星球大戰》為世界電影史劃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劇的時間線設置在《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也叫《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結束的5年後。 那不可一世的「銀河帝國」已然覆滅,雖然劇集沒直接提及這個背景,但細節中還是暗示了帝國已經「過氣」。
  • 星球大戰8國內什麼時候上映 星球大戰8劇情介紹 星球大戰8好看嗎
    《星球大戰》系列第八部電影,《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近日公布了影片的片長:2小時30分鐘,創造了「最長星戰電影」的記錄。根據外媒的統計,從《星球大戰》的前傳三部曲到四部正傳,再到外傳《俠盜一號》,其片長分別為2小時16分,2小時22分,2小時20分,2小時1分,2小時4分,2小時11分,2小時16分以及2小時13分。所以,《星戰8》的2小時30分,創造了一個記錄。
  • 《星球大戰》系列的前世今生
    然而許多新生代觀眾並未生長在喬治·盧卡斯的六部曲時代,《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是他們第一次與星戰中那些富有魅力的角色們相接觸。那麼,《星球大戰》對於世界影壇有怎樣的地位?星戰粉為什麼會對盧卡斯40年前構建的這一獨特宇宙情有獨鍾?它何以能高出電影升華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今天我們就為您帶來獨家盤點:星球大戰的前世今生。
  • 成為星戰大師:樂高星球大戰UCS系列介紹
    星戰一直是樂高的版權系列裡的重頭戲,而重中之重,就是UCS這個星戰下的子系列。它的全稱是「ULTIMATE COLLECTOR SERIES」——終極收藏家系列。【本榜單來自值友:神月亮】這個系列專門出又大又重的星戰套裝,每個套裝都能搭建出堪稱藝術品的成品,系列中大部分套裝基本還會有一個專屬的銘牌,介紹搭建主體。
  • 《星球大戰9》完全觀影指南!1-8部全系列劇情詳解(上)
    隨著《星戰9:天行者崛起》於12月20日在中美同步上映,由迪斯尼投資開發的星球大戰「後傳系列3部曲」也將迎來其最終篇章。星球大戰作為影史最成功的科幻電影,其宇宙構建、人物刻畫、故事線索都極其龐雜。不過,一般影迷談論到星球大戰系列的宇宙設定,往往僅指美國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所拍攝的星球大戰電影1-6部,以及2012年迪斯尼收購盧卡斯影業後重新啟動拍攝的7-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