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兄弟》是浙江衛視引進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推出的大型戶外競技真人秀節目。2017年2月13日,《奔跑吧兄弟》正式更名《#奔跑吧#》。這檔綜藝節目自播出就具有很高的熱度,幾季下來收穫了一大批粉絲,甚至成為「綜藝之最」。但自從鄧超、陳赫退出《奔跑吧》之後,從此再無「伐木累」,該檔綜藝節目的收視率也一度跌到谷底。
在《奔跑吧第三季》中,朱亞文、王彥霖、宋雨琦和黃旭熙加盟。雖然節目主題積極向上很有教育意義,朱亞文和王彥霖的表現也起到比較好的喜劇效果,但還是無法和前幾季相比,因此許多觀眾並不買帳,收視率也一度下跌。
然而就在觀眾認為《奔跑吧》已成回憶之時,第四季它來了,它帶著久違的溫馨快樂和新鮮感走來了!在先導片中,李晨、楊穎、鄭愷仍在,黃旭熙和宋雨琦回歸,沙溢、郭麒麟、蔡徐坤強勢加盟。之前有傳言說鄧超將回歸《奔跑吧》,目前來看確實是謠傳,雖然有些失望,但並不影響觀眾們對《奔跑吧第四季》的喜愛。尤其是第一期播出之後,更是讓娛者眼前一亮:啊,這熟悉的感覺,笑到停不下來!
從以下三點來看,這一季的《奔跑吧》起了一個好頭,或許會收視長虹、再回巔峰。
常駐嘉賓綜藝感在線
首先來說李晨、楊穎和鄭愷這三位常駐嘉賓,這幾年來《奔跑吧》成員不斷變換,只有他們三人始終堅持在這裡。第三季鄧超、陳赫等人退出,是他們頂住了壓力將節目錄下去,這才有了現在的第四季。
在第三季中,李晨成為了跑男的「大家長」,儘管他在很努力的協調成員關係、製造包袱,但不難看出他還是有些吃力,就連baby和鄭愷的表現也略顯僵硬,給觀眾留下一個尷尬的印象。
經過了第三季的鍛鍊,在第四季中李晨帶動氛圍時明顯輕鬆許多,甚至很多時候不需要他去帶動,成員們自帶綜藝感。比如鄭愷那句「大痣上面加一根自來卷」,眾人直接笑噴。郭麒麟的歐式大平行有沒有閃到你的眼睛呢?還有蔡徐坤的大鵬展翅,配上后羿的大招特效音,簡直帥爆了!說到這兒也不得不提沙溢這位綜藝老將,從《武林外傳》到《王牌對王牌》,再到《奔跑吧第四季》,他的喜劇效果從來沒讓人失望過。和沈騰互相甩包袱毫無壓力,造梗接梗已經成為他的自帶屬性,有沙溢在節目從來不會冷場。
不再硬凹人設
綜藝節目最重要的就是新鮮感,如果一檔綜藝節目進入模式化,那麼距離收視率下跌也就不遠了,這也是所謂的「興久必衰」。曾經《奔跑吧》也是如此,前幾季也明顯存在人設,但因為剛剛興起所以備受歡迎,到了前兩季時這個路子基本走到盡頭了。baby的「女漢子」人設,李晨的「體力擔當」人設,新成員總是丟不掉偶像包袱,有時候還亂組「cp」……幾個字眼被反覆提起,一遍又一遍模式化的表演,擱誰誰都感覺膩味得慌。
或許總導演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許這季的嘉賓本就不想落入俗套,所以《奔跑吧第四季》並沒有出現硬凹人設的現象,起碼在第一期沒有給人留下這種印象。就連郭麒麟也表示:「我是一個『沒有擔當的人,誰幹不了的事兒就都我來負責。」
觀眾心態與上一季發生變化
鄧超、陳赫、王祖藍是《奔跑吧》的元老,就連後來加入的鹿晗也具有很高的熱度,在觀眾心裡他們幾乎成了跑男的象徵。因此當他們宣布退出第三季的錄製時,粉絲們大失所望,認為沒有他們的《奔跑吧》就失去了靈魂。再加上第三季確實沒那麼驚豔,觀眾自然對這檔節目失去信心。
經過第三季的「大換血」之後,許多觀眾也是鍛鍊出了平常心,接受了成員更替的現實。並且第三季在後幾期還是挺有看頭的,情況在慢慢改善,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尷尬,於是觀眾的信心又回來一些,對第四季開始抱以期待的態度。萬事開頭難,第四季第一期也著實令人驚喜,打響了第一炮,後面的幾期必然會跟著火起來。
其實綜藝的靈魂並不是某個人本身,而是它所傳達的快樂和信念感。期待《奔跑吧第四季》,我們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