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最中國」的西安為何被日本念念不忘,今天來帶大家領略一下西安這個世界名城對日本的深刻影響,西安是中國陝西省的省會,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除了是我們開頭提到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之外,西安還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就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有名的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都能勾勒出最具中國風的長安情結。
現在咱們先回答標題上的第一個問題,「最中國」的西安他為什麼在中國呢?
首先西安真的算是中國的最佳旅遊景點之一了,同時它還是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作為多朝古都,這裡最有中國特色,現在西安就有共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建都大城,當然其實除了這些西安值得看看的地方也還有很多,今天就不列舉了,如果有朋友知道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接著咱們就先說說西安在小編看來最中國的地方,這第一當仁不讓的就是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也絕對是大多數去西安的人都想要去的地方,就說小編自己也一直念念不忘,也覺得必有迴響,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寢,當時的嬴政覺得自己功在千秋,即便是死後也該受萬人朝拜,就找了一批工匠在當時遠離鹹陽的驪山之中建造了這麼一個恢弘地宮,秦始皇陵是我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千米處的驪山北麓。
這座陵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整個陵墓結構完整,兵馬俑個個栩栩如生,你說它是一座地下秦王宮也不錯,而這正是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在以這種方式記述了中國的悠久文化,歷史久遠卻蜿蜒綿長,而這座皇陵也在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如果有人去到西安一定不要錯過。
第二個小編選擇介紹一下的「最中國」是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它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太華南路,是現今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皇家宮殿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千米,大明宮遺址的整個建築風格都是盛唐時候的樣子,南部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為中心組成,北部的內廷中心為太液池,關於太液池小編又想起一句詩來「太液芙蓉未央柳」,其實除了繁華,大概也有人想到馬嵬坡的楊貴妃。
大明宮最初是初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原來叫做永安宮,是唐太宗李世民為太上皇李淵避暑而建的夏宮,說起來在當時這絕對是天家父慈子孝的好表率,但是當時的工程未能完工,因為李淵這個皇帝他沒命享受了,他在貞觀九年就病逝了,自此營造工程也就停止了,後來在唐高宗繼位之後他就嬌氣了一些,認為原來居住的太極宮過於潮溼,對朕的龍體不好,於是龍朔二年他就對大明宮進行了大規模擴建,並且更名為蓬萊宮,完工後就迫不及待地遷進居住了,而在唐高宗以後的唐朝皇帝也就大多都在這裡朝寢了,所以大明宮可以說是唐帝國200餘年間的統治中心了。
接下來咱們就回答今天的第二個問題:日本為什麼會對西安念念不忘呢?
首先來說一下日本這個國家是見過我們的大唐盛世的,那個時候的日本還叫倭國,而那個時候的日本就被我們唐朝璀璨的猶如一顆明珠的文化影響了,甚至有人直言說看到日本文化就仿佛看到了我們大唐的縮影,大唐時代日本見識到我們中國的盛世就起了學習的意圖,而這時候漂洋過海而來的那些遣唐使們是幸運的,他們最先真實地接觸了盛唐文化,也將我們的制度、語言文化、服飾、生活習慣都帶回了日本,從此學習中國就在日本捲起了狂潮。
而因為有不少前堂時都會說漢語,而且還會寫唐詩,所以後來的日本國內貴族都會以寫唐詩為榮,包括現在日本的和服,所謂的日本妝容文化貴族禮儀,其實都可以看出來我們中國盛唐的影子,可能也就是因為這些吧!日本人對於我們的西安始終帶著一種念想,畢竟其實也算是他們所謂民族文化的根源地,但是小編真的很想說,中國的國土真的你們別惦記,惦記也沒有用,而且你們要是真記得中國曾經的傳教恩情還幹得出來近代的那些事兒。
最後小編還有一個問題想要問問大家,大家覺得日本還有沒有什麼別的緣故而盯上我們的西安呢?有想法的可以後臺留言,但是千萬別忘了給小編點讚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