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可市區有這樣一處「隱秘的角落」:東湖區三經路41號樓屋頂塌陷,住在老舊房中的居民天天心驚膽戰。
去年6月,連續的強降雨給住房安全帶來極大隱患,三經路41號樓屋頂部分坍塌,瓦片紛紛掉落。坍塌至今,居民稱,社區讓找學校,學校讓找房管局,問了一圈至今沒有結果。
現場
屋頂部分坍塌 瓦片掉落一地
三經路41號樓(八一中學、南昌十中教工宿舍)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末,屬三棟三層混合結構住宅,樓齡超50年。一半為八一中學教工宿舍,一半為南昌十中教工宿舍,裡面居住多為60歲以上退休老職工。據了解,屋頂坍塌之處屬八一中學教工宿舍範圍內。
1月5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棟房屋結構老舊,因年久失修存在各種安全隱患。居民樓間隔狹窄,通風採光條件差,終年昏暗度日;牆皮脫落嚴重,牆上有不少水漬,黴斑點點;屋頂部分坍塌,漏頂見天,瓦片掉落一地,一旦颳風,屋頂上隨時可能有瓦片掉下;一樓的電錶箱由於線路老化曾引發過火災,牆面黑漆一片。
「一下雨,我們就拿水桶接水。還要擔心屋頂瓦片亂飛,砸傷人。」半年多以來,他們每天都擔驚受怕。「這樣的屋頂難以抵擋雨季及惡劣天氣,要是遇上狂風暴雨,屋頂有可能被掀翻。」居民稱,他們反映半年卻遭遇各單位「踢皮球」。
八一中學
房改後產權歸個人所有 校方愛莫能助
就此事,記者來到八一中學了解情況。該校一劉姓副校長在受訪時多次表示,宿舍樓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但校方愛莫能助,「2005年房改之後,產權歸個人所有,某種程度上來說,房屋出現問題,跟學校沒多大關係。」
劉副校長坦言,宿舍樓改造翻修,需要大筆資金。再者,這已經不是翻修的問題,不管是用電,還是屋漏,都存在重大隱患,按理說應該拆除,「我們已將問題反饋給南昌市教育局,站在我們的角度,已經盡了最大努力。」
南昌市教育局
房屋出現問題 房改後確實沒辦法解決
1月5日下午,記者從南昌市教育局得到的答覆與校方回復一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產權在學校肯定會修,房改之後確實沒辦法解決。「大家都各掃門前雪,要分清責任。我們沒有義務去維修。」
隨後,記者致電南昌市房管局,辦公室人員表示,一般來說,房改之後,房屋出現問題,由個人負責,業主可以申請住房維修基金。目前,裡面仍有10餘戶住戶,大部分為60歲以上老人。受訪居民稱,維修屋頂至少需要20餘萬元,住戶意見不統一,啟動維修基金難,自籌資金更難。眼瞅屋頂「窟窿」越來越大,居民更加擔憂生命安全。「哪天真出人命了,就為時已晚。」
社區
維修基金很少不夠用 申請拆除也遇阻
不過,這項工作推動起來很難。東湖區豫章街道四經路社區負責人雷燕禕告訴記者,居民意見不統一,很難啟動維修基金。據她了解,維修基金很少,遠遠不夠用來修繕整個屋頂。「街道和社區沒有這筆資金,他們只能自籌,我們監督施工。」
記者從社區了解到,宿舍樓歸南昌市教育局所有,裡面有幾戶沒有進行房改,出了問題還得去找教育局。
宿舍樓屋頂脫落,社區是否可以向上級申請拆除?對此,雷燕禕也給出了說法,「我們領導本想趁著老舊小區改造,看能否採取『特事特辦』的方式逐級上報,但上個月我們摸排,有幾間店面不肯拆,只能作罷。」
記者手記
破解難點 最大力度紓解民生痛點
寒潮入侵,朔風凜冽。對於三經路41號樓的居民來說,這個冬天還很漫長,因為「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樣的窘境,每天都在上演,安全隱患何時解除尚未可知。年關將至,早日消除安全隱患是他們眼下最大的心願。
住房是民生,事關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針對老舊樓房各種隱患及住戶的實際困難,政府相關部門理應將居民住房保障作為重要民生問題,以群眾滿意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特事特辦,排查安全隱患,破解整治難點,最大力度紓解民生痛點。
來源:信息日報
編輯:範俊傑、實習生 張福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