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嶽謙:島內行會焦急又不好明說,於是蔡英文又畫一張餅

2020-12-15 騰訊網

編者按:RCEP籤署,亞洲乃至全球貿易格局面臨重塑格局,沒能融入RCEP「朋友圈」的臺灣淪為經濟「孤島」。外貿環境的改變將怎樣影響臺灣經濟?面對島內行會苦諫,蔡英文的投機回應有何盤算?為此,觀察者網專訪了臺灣中時電子報社長賴嶽謙教授。

採訪全文整理如下,供讀者參考。

中時電子報社長賴嶽謙 圖自 社交媒體

【採訪/觀察者網 白紫文】

觀察者網:RCEP籤署,臺灣面臨的外貿格局會發生怎樣的轉變?

賴嶽謙:RCEP籤署後,臺灣會面臨很嚴峻的廠商出走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臺灣跟大陸之間的貿易額。

臺灣一年進出口額大概在6000多億美元,這6000多億美元中,我們跟大陸的貿易額是2000多億,跟東協國家的大概是1000多億美元。所以,RCEP一旦籤署並開始執行,中國大陸會下調日本韓國的汽車零組件、石化、紡織等很多產業的關稅。

原本兩岸之間由於有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的早收清單10年前就對臺灣的紡織、石化、船廠、機械以及農產品的關稅降到了零。因此由於零關稅,一下子使臺灣相關產業的廠商在大陸市場很有競爭力。

而一旦RCEP開始執行,一旦大陸同時也對日本、韓國等國的關稅也逐步下調到零左右,對臺灣廠商競爭力的壓力就出現了。這是對臺灣廠商第一個壓力。

第二個壓力在於,臺灣的產品也會賣往東協,正如我前面所說,每年大概的進出口貿易額在1000億美元左右。如果在RCEP框架下,東協與日本韓國的相關產業、尤其是貨物貿易的關稅也都降到零左右,那麼臺灣廠商在東協就會面臨日本、韓國還有大陸廠商的巨大競爭壓力。

這樣下來,臺灣相關產業的廠商就必然會思考,如果要繼續生存下去,就只能遷廠到大陸或東協國家去。而一旦發生臺商出走潮,臺灣的進出口貿易當然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與衝擊。

觀察者網:此次RCEP籤署,東協確實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年開始,東協已經成為大陸第一大貿易夥伴。此前東協一度曾是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蔡英文上臺也曾試圖在東南亞著力布局。這次RCEP的籤署是否也預示臺灣東南亞政策的失敗?

賴嶽謙:可以這麼解釋。臺灣對東協布局得很早,我們當初透過華僑、透過臺商的辛苦努力,臺灣很早就開始經營東協,確實臺灣過去比如在機械產業對東協也是重要的出口國,臺灣在東協的國家裡面也扮演過最重要的角色。

在東協「10+1」(東協10國+中國)發展起來,東協跟中國大陸的經濟貿易一直在上升的時候,臺灣就已經發生過第一波出走潮,也就是由於「10+1」發展,而臺灣沒有跟東協籤這樣的FTA(自由貿易協議,Free Trade Agreement),所以臺灣很多產業已經在第一波出走潮中就去往了大陸市場,再從大陸出口到東協。

隨著東協經濟發展,到了東協「10+3」(東協10國+中日韓)的時候,臺灣更多的產業不但進入中國大陸,而且隨著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經濟帶,進入了東協國家發展。

現在是東協「10+5」(東協10國+中日韓新澳)的時代,臺灣已經錯失了最好的時機,而對於仍然留在臺灣的企業來說,當他們面對韓國、日本還有大陸這些強大的競爭力的時候,他們錯過了好的時機,就只能被迫選擇離開臺灣。對於臺灣就業而言,這是一個很不好的消息。

當然這是蔡英文對形勢的誤判造成,蔡英文不太關心和在乎臺灣產業的生存,一心只想競選連任,對於臺灣的產業本身並不十分關心,這也是造成臺灣今天在經濟發展上出現很大困局的原因。

觀察者網:您覺得臺灣哪些產業受影響不大,哪些產業會受影響比較大?

賴嶽謙:對於IT產業的影響就不大,因為IT產業在ITA(信息技術協定)之下,本身都是屬於零關稅的,都有關稅優惠制度,但是在石化、紡織、機械製造以及農產品等產業,對臺灣的衝擊就很大了。

目前來講,臺灣製造業佔臺灣就業人口大概在34%-35%左右;而臺灣的經濟主要依靠服務業,(服務業)大概佔比60%左右。一旦這些傳統產業,如食品、化工、塑膠、紡織、機械、農產品等都受到影響的話,失業率就會升高,製造業失業率升高,很有可能會往服務業轉移,就會衝擊到臺灣的服務業薪資水平。所以對臺灣的整體影響是很大的。

觀察者網: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11日建議蔡英文建立兩岸都能接受的互動模式,蔡英文回應時則強調,20日舉行的臺美經濟戰略對話也是臺灣機會。您覺得,此次臺美之間經濟對話能取得什麼成果?

蔡英文出席臺灣工業節大會並接受王文淵遞交白皮書 圖自工商時報

賴嶽謙:臺美經濟對話要發展出一個良好的關稅模式,路還長得很。

因為以美國現在的情況來說,他們當然希望製造業能回到美國去,而臺灣現在對於美國是順差,每年順差100多億。所以對美國來說,經濟談判一定是以減少對臺逆差為目的,怎麼會對臺灣出口有幫助呢?

目前臺灣希望的是,在出口不減少的情形下,縮小對美的貿易順差。美國人希望的是,更多的產品能賣到臺灣來。這次美國要賣含瘦肉精的豬到臺灣,就是要縮短臺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現象。所以臺灣跟美國之間談雙邊貿易協定,對臺灣而言不見得有利。

另外,雖然美國佔臺灣外貿的第二位,但是問題在於比重已經沒有很大。我們最大的比重在於跟大陸的貿易,我們跟大陸的貿易佔45%左右,跟美國的貿易不到20%(據臺灣「行政院」統計,2019年臺灣對美出口佔比14%,觀察者網注)。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擴大跟美國的貿易並不能夠解決、也不能改善臺灣面對的RCEP衝擊,所以蔡英文這樣的講話是在自欺欺人,並沒有把真正的實情告訴臺灣的民眾。

原本臺灣是可以加入RCEP的,但是由於當初蔡英文他們所發動的反對服務貿易、貨物貿易運動(即「太陽花運動」),導致我們的ECFA本身沒有辦法走完,而且蔡英文又不承認「九二共識」,所以中國大陸沒有辦法把臺灣納入RCEP,這對臺灣來講當然是不利的。

觀察者網:王文淵的建議在談兩岸,蔡英文的回應卻在談臺美,您覺得蔡英文在迴避什麼呢?

賴嶽謙:蔡英文不願意面對九二共識,因為對於王文淵的提法,我們都很清楚知道,兩岸要正常的交往交流,一定要回到「九二共識」這個基本框架。

蔡英文上臺以後否定了「九二共識」,造成兩岸之間的經貿及各種社會交流沒辦法正常往來,導致很多本能夠繼續發展的商務合作幾乎全部中斷。

在這個背景下,王文淵他們本身代表工商界,壓力非常的大,因為他們確實是熱愛臺灣這塊土地,他們也不願意他們的產業被迫必須要外移,造成臺灣產業真正空洞化。所以他們希望蔡英文能夠思考,為臺灣2300萬民眾的利益福祉來著想,應該要回到兩岸可以磋商的前提下。

臺灣工業總會白皮書2020截圖

當然王文淵本身也考慮到了蔡英文的反應,所以並沒有把話說透,但是蔡英文是聽得明白的。由於她聽得明白,所以她就必須要「裝睡」,要裝糊塗。因此她迴避了王文淵的提法,取而代之的是給臺灣再畫另外一個餅。

但問題就在於,臺灣廣大的民眾並不知道,我們跟美國的貿易額已經不像過去三四十年前那樣巨大了,臺灣跟美國的貿易額其實已經遠遠不如跟中國大陸的貿易額了。這一點蔡英文也一直沒有明白地告訴臺灣民眾,臺灣的民眾也並不全然、應該講是絕大部分都不知道,我們跟美國貿易額事實上已經沒有那麼大了,跟大陸的貿易額才是最大的,並且我們跟美國的貿易還不到跟大陸的一半。

在這樣的情形下,蔡英文還要創造一個假象,說我們跟美國的雙邊貿易談判可以談出結果來,好像美國更為富有、更為強大,所以臺灣的經濟未來前景很大,這都是製造一種假象,那也都在愚弄臺灣的民眾。

觀察者網:最後想問您一個比較開放的問題,您覺得如果拜登上臺,臺美關係會有怎樣的改變嗎?

賴嶽謙:拜登上臺以後,我認為他會延續歐巴馬時代的中美關係,因為臺美關係事實上是建立在中美關係基礎上的。對拜登而言,會在一個基本框架,也就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三個公報、還有臺灣關係法這個框架下跟中國大陸互動。

從美國國家安全與利益來講,對拜登來說,兩岸之間的九二共識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為什麼?因為在過去,九二共識帶來的是外交休兵,一旦外交休兵,大陸就不會與處於戰略位置要地的國家進行建交。確保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相關國家不與中國大陸建交,這是有利於美國的。所以在歐巴馬時代,九二共識是有利於美國的。

而如果中國大陸繼續比如跟海地、或加勒比海、南太平洋的其他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那麼透過外交發展經濟關係,再由經濟發展到未來港口的軍事上的合作都是有可能的,這些都不是美國人所樂意見到的。

所以拜登在大戰略上來講,應該會比較傾向於兩岸有九二共識所帶來的外交休兵這樣的一個對於美國來講有利的政策。當然美國到底會怎麼做很難說,但是中美關係一旦和緩,美國打臺灣牌的力道就會減弱,臺美關係也就不會像川普時代那樣「緊密」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名嘴」賴嶽謙:臺灣一些人過於相信美國
    大陸網友喜歡賴嶽謙,不僅僅因為他的觀點和立場,更因為他在不同場合說的話是一致的,「不搞兩面派」。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大陸民眾對臺灣島內的輿論情況有了更多了解,綠媒關於大陸的各種歪曲報導、造謠誹謗往往會在第一時間被轉發過來,成為網友的笑料。同時,很多人也注意到,賴嶽謙常常會向臺灣民眾澄清關於大陸的謠言。
  • 賴嶽謙:蔡英文只敢打「擦邊球」,不會加快「武統」進程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正式落下帷幕,蔡英文憑藉817萬的歷史最高票數,成功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這樣的選舉結果即便在意料之中,但也依然讓人感到憤懣,如何看到這次選舉結果?未來兩岸關係又將何去何從?有記者專門採訪了臺灣中時電子報社長賴嶽謙教授。
  • 賴嶽謙:李登輝死前早已失勢,蔡英文現在只想保住權力
    蔡英文現在腦海中的兩岸政策,究竟是啥?觀察者網就這些問題對臺灣中時電子報社長、私立實踐大學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副教授賴嶽謙進行了專訪,邀請賴教授對李登輝之死的意義以及當下的兩岸關係進行解析。】
  • 島內「秋鬥」:蔡英文,下臺
    怒火中燒 島內民眾高呼:下架蔡英文活動現場,憤怒的民眾高舉「英獨買毒豬、舔美」「食安變萊胺、賣臺」等旗幟、標語,表達訴求。有民眾製作一隻充氣豬氣球上,寫有「蔡英文下臺」字樣。也有民眾高舉蘇貞昌照片並諷刺其「賣臺、吃毒胺」。
  • 海峽論壇引發島內熱議 賴嶽謙:兩岸間和平往來要繼續下去
    臺灣中時電子報社長賴嶽謙認為,海峽論壇舉辦十二年來,對於兩岸民間交流的貢獻非常大。汪洋的談話也使他更加堅定了這一點,他說,臺灣海峽並不寬,兩岸間和平往來要繼續下去。賴嶽謙中時電子報社長 從青年的交流 基層組織的交流農民的交流 宗教會社等交流學者媒體還有甚至政黨交流對兩岸之間從認識到了解然後到兩岸的和平跟發展有很大貢獻汪洋的講話中很清楚地告訴臺灣民眾
  • 島內民意明確,蔡英文還能「堅持」多久?
    而另一方面在臺灣島內,以反對美國含瘦肉精豬牛進口以及捍衛新聞自由為主題的「秋鬥」活動也正在進行的火熱。島內「秋鬥」正火熱,痛批民進黨當局政策此番2020年的臺灣地區「秋鬥」是由島內的五十餘個社會民間團體發起的,依照議論的主題分為三支大隊,整個抗議的主要中心就設立在民進黨的黨部前面。
  • 蔡英文拋「震撼彈」,島內企業界憂心忡忡
    臺灣「大華網絡報」18日發表臺灣資深媒體人韋灝文章指出,這透露出島內市場對蔡英文連任後看衰觀光產業的悲觀預期。而這個訊息也顯示,島內相關業界憂慮未來4年在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之下,兩岸僵局恐難以化解。&nbsp&nbsp&nbsp&nbsp面對選後新局,島內業界對兩岸旅遊市場走出冰冷寒冬,似已不抱任何期待。據估計,今年1月大陸遊客來臺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至2萬人次。
  • 臺中時電子報社長:蔡英文連任 離"武統"更近一步嗎?
    (原標題:賴嶽謙:蔡英文連任,離「武統」更近一步了嗎?)觀察者網:最終蔡英文獲817萬票(57.1%),韓國瑜砍下552萬票(38.6%),宋楚瑜得60餘萬票(4.3%),這選票結果在您意料之中嗎?賴嶽謙:我原本的預料就是蔡英文佔優勢地位;但贏這麼多選票,這在意料之外。
  • 蔡英文視察雷達站,身後卻出現美國人?島內民眾:引狼入室!
    編輯:青蓮根據海外網報導,在10月13日,民進黨當局蔡英文到了臺軍雷達站進行視察,但是讓媒體驚訝的是,在公布的影視照片中,居然出現了美方人員,這是蔡英文第一次公布了美國軍方人員進入雷達站的照片。而當時蔡英文視察的雷達站屬於臺軍的高度機密,嚴重關係到臺軍方的安全部署問題,而且此次的軍事視頻影片,是經過了嚴密審核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基地內部的軍事信息洩露。而這次公布的照片中,出現美國軍方人員,媒體猜測這可能是蔡英文故意而為之,目的是讓別人知道自己與美國在軍事方面有「密切合作」。
  • 蔡英文在島內營造「綠色恐怖」,國民黨先忍不了了
    這種嚴重損害臺灣島內普通民眾生命健康的行為,自然遭到反對聲一片,加之近期民進黨當局對中天電視臺的封禁,島內的民意已經接近沸騰。 放開對美含瘦肉精豬肉進口限制,賣臺媚美 蔡英文當局早前為了討好美國政府,獲得美國政府對其支持,放開了臺灣對於美國含瘦肉精豬肉的進口限制。 而這種豬肉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不被批准進口,島內的民眾對此反對聲相當的大。
  • 說謊,欺騙,在一起,蔡英文與蓬佩奧一唱一和,遭島內網友嘲諷
    據環球網6月20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6月19日晚參加「哥本哈根峰會」視訊會議。蔡英文在視訊會議中稱,疫情引發全球供應鏈及經濟策略重新布局,「全球所有理念相近國家」應密切合作,她宣稱,洽籤臺歐盟投資協定就是絕佳的合作起點。
  • 島內「獨派」丟出燙手山芋喊話求「赦扁」,蔡英文如何接招?
    蔡英文將於520展開第二任領導人任期,而在她就職前就傳出,島內所謂「獨派」通過各種管道醞釀部署所謂「特赦」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一事,讓所謂「赦扁」議題再掀爭議。蔡辦發言人張惇涵13日對此強調,現階段最重要的還是確保陳水扁獲得最好的照顧,疫情期間當局則是專注投入防疫相關工作。
  • 踹「慰安婦」銅像的日右翼竟還狡辯 島內痛批蔡英文「軟腳蝦」
    但是他不但不「悔改」,還在網上狡辯稱自己「腳麻」,被「惡意截取照片」……想知道日本右翼的「挑釁」在島內引發怎樣的怒潮,請看下面視頻~今天(9月11日)上午,島內國民黨團及婦女團體舉行記者會,要求蔡英文不要「神隱」、噤聲,站出來,並要求臺當局將右翼團體代表藤井實彥列為不受歡迎人物,拒絕其再入境臺灣。
  • 蔡英文連任,離「武統」更近一步了嗎?
    1月11日,臺灣地區領導人及臺灣地區民意代表兩項選舉落下帷幕,其中蔡英文憑藉817萬選票成功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韓國瑜以265萬的選票差距位居次席。如何看待此次選舉結果?未來兩岸關係又將何去何從?觀察者網為此採訪了臺灣中時電子報社長賴嶽謙教授。
  • 蔡英文拋「震撼彈」,兩岸旅遊市場難出寒冬?島內企業界憂心忡忡
    臺灣地區領導人與民意代表選舉結果揭曉後的第一個股市交易日,島內觀光股一開盤就在利空衝擊下多檔重挫,旅行業與飯店股股價也幾乎全倒。臺灣「大華網絡報」18日發表臺灣資深媒體人韋灝文章指出,這透露出島內市場對蔡英文連任後看衰觀光產業的悲觀預期。而這個訊息也顯示,島內相關業界憂慮未來4年在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之下,兩岸僵局恐難以化解。
  • 若兩岸發生衝突,美會派兵援臺?島內有人說出實話,令蔡英文絕望
    除先後派遣衛生部長阿扎和副國務卿克拉奇抵臺,還陸續批准多筆對臺軍售案,與此同時,美軍艦機頻繁來臺海周邊炫耀武力,向島內「臺獨」勢力傳遞錯誤信號。據臺媒報導,21下午,美國海軍兩架P-8海上巡邏機進入臺西南空域,其中一架通過無線電廣播,別有用心的宣告所謂「國際空域自由飛航權」。
  • 島內這一社交網站率先出手,蔡英文"網軍"被滅
    蔡英文(圖源:臺媒)【環球網綜合報導】島內網友常用的論壇「批踢踢實業坊」(簡稱PTT)於陸續清除異常帳號,自10月7日起至11月2日已清除多達1154個帳號。網友deann在10月30日發文稱,因為民進黨施政太爛,「網軍」也無力辯護,於是用「小英好棒」、「難道你要投KMT(國民黨)」等等的無意義回應,然後聚集網軍至文章底下留言帶起輿論風向。環球網記者查詢PTT網站發現,確實有多篇署名「站長」的用戶在PTT發出公告,列舉清除帳號名單,稱這些帳號「現為或曾為同一人或同一集團持有或使用。」「 砍除下列所有帳號並拒絕其申訴。」
  • 島內要求對日本強硬,蔡英文卻還在吸著飲料吃湯圓……
    島內網民對此潑冷水說,「一個跪拜日本的政府,還有什麼好期待的」。對此,臺媒9日刊文指出,相對於島內民間抗議的大動作,蔡英文當局卻是一如既往的冷回應,民進黨當局長期的不作為,已然讓釣魚島淪為「口頭上的主權宣示」。▲圖源:基隆市政府民進黨一碰美日就龜縮綜合臺灣聯合新聞網等媒體報導,聲稱擁有管轄權的日本石垣市9日在議會投票表決,要把釣魚島更名為「登野城尖閣」。
  • 蔡英文又宣布將捐出1000萬隻口罩 島內網民怒了
    蔡英文3月31日又宣布將捐出1000萬隻口罩,島內網民怒了【環球網報導】民進黨當局因口罩政策曾多次引發島內輿論爭議。3月31日,蔡英文又宣布,將捐出1000萬隻口罩。消息一出,島內網民「炸鍋」了,有人反問,當初說禁止出口?
  • 對美卑躬屈膝,蔡英文惹眾怒,島內有人受不了了,數萬人上街遊行
    蔡英文是當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是一個堅定的「臺獨」分子,她公開拒絕「九二共識」,宣揚各種「臺獨」言論,是一個破壞兩岸和諧統一的關鍵人物。蔡英文底氣很足,很大原因是有美國在背後撐腰。美國一些極端政客為了遏制中國的對外發展,將「臺獨」分子作為棋子,不用自己動手就可以幹擾中國的發展步伐,堪稱一箭雙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