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最新研究:昆蟲世界發現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的工蟻,盔甲可保護後者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Carlson。自然科研 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該論文稱,這種裝甲在海洋生物中大量存在,但在一種切葉蟻身上發現這種盔甲或對科學家理解盔甲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並能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據了解,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逾5.5億年前就開始了。人們在甲殼類動物身上發現了這種盔甲,如龍蝦等海洋動物,但之前在昆蟲中從來沒見過。

根據論文通訊作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卡梅隆·柯裡(Cameron Currie)和同事的研究,一種的切葉蟻工蟻的外骨骼上覆蓋了一層富含鎂的方解石盔甲。他們發現,這個盔甲會隨著切葉蟻的成熟而生長,增加它們的外骨骼硬度,並近乎覆蓋整個身體。

他們還觀察到,有生物礦物外骨骼的工蟻在遇到巨首芭切葉蟻時,存活的可能性比沒有生物礦物外骨骼的工蟻更大;這種盔甲還有助於保護它們不被金龜子綠僵菌這種致病真菌感染。

論文作者總結認為,在一種研究較為透徹的昆蟲物種中發現這種盔甲,說明它比之前認為得更加普遍。(完)

相關焦點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所謂的生物礦物,是指動植物體內的無機礦物材料——骨、牙、軟體動物殼、植物維管束等。
  • 首個被「礦物」包圍的生物被發現,真正的身披盔甲,可惜是害蟲
    據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在英國的《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昆蟲世界裡,發現了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次發現對於研究生物演化來說,意義重大。什麼是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通過化石研究,最早出現生物礦物身體盔甲的動物,早在5.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海洋之中了,那麼,除了海洋生物,自然界中是否還有其它生物也擁有這個技能呢?
  • 切葉蟻身上發現首個生物礦物盔甲
    切葉蟻能夠種植真菌,最近科研人員在這種昆蟲的外骨骼上發現了一種新型生物礦物,它的作用類似盔甲。一路上,這些昆蟲要勇敢對抗各種捕食者,還要經常與其他螞蟻交戰。新的事實證明,切葉蟻要比我們之前想像的還要頑強。一項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天然的甲殼。這種類似盔甲的塗層由鎂含量很高的方解石構成,這種塗層在之前只被發現存在於另一種生物結構中:海膽的牙齒,它可以磨碎石灰石。
  • 科學網—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
    切葉蟻工蟻(左)身上有一層富鎂方解石「盔甲」,保護它們免受對手(右)襲擊。圖片來源:Caitlin M.Carlson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領域研究員李鴻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者合作,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首個昆蟲生物礦物盔甲。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 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新聞—科學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切葉蟻工蟻Acromyrmex echinatior,而後者主要工蟻身上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保護它們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 4.25億年前昆蟲化石被發現,證明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昆蟲」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稱,距今4.25億年前的一具千足蟲化石在蘇格蘭克瑞拉島被發現,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昆蟲」。從化石中發現該千足蟲比任何已知的昆蟲、蛛形綱動物以及其他的爬行動物化石都要古老,有很大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存在。
  • 對黏土礦物的研究,或許可助人類進一步發現火星上是否有生物存在
    這些科學家在海洋深處的玄武質熔巖中發現了這些單細胞生物。他們花費了超過十年的時間,才想出鑽探玄武巖心找出這些生物的辦法。他們估計,這些巖石裂縫中每立方釐米含有100億個細菌細胞,其密度大約相當於人的腸道。相比之下,在海底的泥漿中,每立方釐米大約只有100個細胞。這些細菌在粘土中瘋狂生長,好像是要填滿這些微小的縫隙。
  • 以色列研究員發現首個無氧呼吸的已知多細胞寄生動物
    但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團隊發現了地球上首個不需要氧氣就可以生存的已知多細胞寄生動物。這種名為鮭生粘孢子蟲的動物是一種生活在鮭魚肌肉中的寄生蟲,由不到10個細胞組成。特拉維夫大學動物學家多蘿泰·於雄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對鮭生粘孢子蟲基因進行檢測和測序時發現,與其他所有已知動物不同,這種寄生蟲不具有與呼吸作用相關的線粒體基因組,而且丟失了幾乎所有參與線粒體基因組轉錄和複製的核基因,這意味著它們不具有進行有氧呼吸的能力。
  • 我的世界:1.16首個快照曝光新礦物,而鑽石被削弱?裝備差距大!
    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中,Mojang正式曝光Java版1.16首個快照20w06a,終於能讓玩家們提前了解到新版下界的相關情況。除了新生物Hoglin、Piglin和新地形Soul sand valley、Crimson forest和Warped forest之外,還有新礦物Ancient Debris,暫時還沒有譯名!
  • 稀土礦床年代學研究的開路先鋒-國際首個氟碳鈰礦U-Th-Pb年齡標準...
    我國內蒙古包頭的白雲鄂博礦區是目前發現的全球最大稀土富集區,儲量和產量均佔全球相當大的比重。1927年7月,地質學家丁道衡隨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考察途中,首次發現白雲鄂博主峰鐵礦體。1933年,前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的何作霖研究員對白雲鄂博礦石進行研究,發現了兩種稀土元素來源的礦物,分別以「白雲礦」和「鄂博礦」予以命名,後經驗證,分別為氟碳鈰礦和獨居石。
  • 世界十大稀有寶石-矽硼鋁鈣石,已知礦物寶石中克拉單價最高約6萬...
    是1951年在緬甸抹谷地區砂礦中發現的新的寶石礦物,1957年被國際上確認為新寶石礦種。 它有以下一些性質特徵,它是一種鈣鋯的硼鋁酸鹽礦物。礦物呈透明的暗紅色晶體,硬度8,比重4.01,折射率1.787-1.816,重折率0.029。一軸晶負光性,具多色性,平行於光軸方向為鮮紅色,在垂直於光軸振動方向上呈微褐淡橙黃色。
  • 中科院地質地球物理所李金華團隊最新研究:趨磁細菌生物與礦物多樣...
    通過礦化作用,微生物直接參與地球上至少六十餘種礦物的形成和轉化。研究自然界中能夠礦化的微生物及微生物形成的礦物對認識現今和地質歷史時期的微生物參與及微化石記錄的地球與生命演化過程具有重要指示意義。然而,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一般多雜居混生,且超過99.99%的微生物還不能在實驗室實現純培養。
  • 四川發現「侏儒蜻蜓」,是世界上最小的蜻蜓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負責人,在整理新收集到的一批蜻蜓標本時,竟然意外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小蜻蜓——侏紅小蜻的身影,這也是在我國四川地區第一次發現這種蜻蜓界的迷你限量版。這種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小的蜻蜓,外表還是非常漂亮的,它們的雄性和雌性的眼睛顏色不同,非常容易辨認,雄性的侏紅小蜻包括眼睛在內,都是亮眼的鮮紅色,而雌性的侏紅小蜻除了鮮紅色的身體之外,它們的眼睛是黃褐色的。
  • 人類已知的最大胡蜂個體被發現
    新華社成都3月5日電 體長超過6釐米,翅膀展開達9.35釐米,遠遠超過了過去翅展7.6釐米的世界最大胡蜂紀錄,而尚未找到的蜂王個體應該更為巨大……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昆蟲專家,在雲南省普洱市與緬甸交界的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大胡蜂個體。
  • 動物所奇翅目Alienoptera昆蟲奇特交配行為研究獲進展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最多的動物群體(已知超過一百萬種),在所有生物種類如此繁多的昆蟲依據形態上的差異,被歸併為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等30多個目級分類階元。2016年初,中德合作研究團隊在緬甸琥珀中(約一億年前)發現了一個滅絕的昆蟲綱新目——奇翅目Alienoptera昆蟲。在昆蟲綱中,奇翅蟲屬於異類,具有非同尋常的特徵組合,又被戲稱為「四不像」昆蟲。
  • 昆蟲究竟有多少種(科技雜談)
    不久前,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周興苗在一次科學夏令營上說,昆蟲學家預測我國有80萬至100萬種昆蟲,但迄今已知的昆蟲種類僅10多萬種,兩者相距甚遠源於昆蟲分類研究的不足。他為此呼籲,我們應出臺政策,鼓勵相關科研人員開展昆蟲分類研究和昆蟲資源的發掘與利用研究。  目前全世界已知昆蟲有100多萬種,是地球上物種數量最多的一個類群,約佔已知動物種類的75%。
  • 昆蟲專家在滇發現體長超6釐米的超級大黃蜂
    ……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昆蟲專家,在雲南省普洱市與緬甸交界的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大胡蜂個體。這種中國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科種類,常常被人們叫做大黃蜂或大馬蜂。主要棲息於亞洲東部和南部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西方國家叫它亞洲巨蜂。維基百科等多種資料記載,世界已知最大體型胡蜂的蜂王身體長達5至6釐米,翅展最大為7.6釐米。
  • 《當代生物學》:首張全球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問世
    這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及合作單位最近的一項研究,作者通過對2萬多種蜜蜂的數據分析,繪製出了首張全球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該成果於2020年11月20日在線發表於《當代生物學》。目前中國統計已知蜜蜂類昆蟲1400餘種,「相關數據主要來自標本館館藏定名物種,信息分布也不均衡。要研究中國蜜蜂,有必要先了解全球多樣性及分布格局。」本文的通訊作者之一、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朱朝東說。
  • 創新|科學家可能發現首個外星生命存在證據,地球也許並不孤獨
    創新|科學家可能發現首個外星生命存在證據,地球也許並不孤獨 2020-09-17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知識: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昆蟲?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昆蟲都突然變大了,並且決定要與我們開戰,人類會毫無疑問地被打敗,我們會被它們龐大的軍隊擊潰。據統計,世界上約有一億億億(或一千萬兆)只昆蟲個體,那代表1 後面有19 個零。地球上有超過60,000 種無脊椎動物,然而昆蟲綱涵蓋了一百萬種已知物種,且還有許多物種尚未分類。事實上,這些生物佔據了地球上約75% 的動物數量。那麼,昆蟲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昆蟲的物種豐富度可歸因於許多方面,且共同使昆蟲成為最具適應能力、最能抗壓的生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