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動物有多大?蜻蜓1.2米蜈蚣3米,雙腔易碎龍達58米

2020-12-22 科普探空使者

筆者:三體-小遙

對人類文明來說,我們在地球漫長的生物歷史上只能算是「後起之秀」,能夠順利佔據食物鏈的頂端其實也是憑藉一定的運氣。藉助於發達的科學技術,我們有了更多機會去了解遙遠的史前世界,這裡的一切都將令人感到無比吃驚。

人們很難想像史前世界究竟有多麼神奇,畢竟這時的各個板塊與我們如今所處的的世界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加上,特殊的氣候環境,這裡生存的動物們也會擁有獨特的形態。

之所以說史前世界「大」,並不是這時的地球體積大,由於史前世界的含氧量較高,動植物種類也十分豐富,這也為它們擁有較大的體積提供了充足的條件。

首先來看昆蟲,在人們印象中只有十幾釐米大的蜻蜓,這時可能會是「龐然大物」。科學家們表示,如果生活在史前世界,人們會看到張開翅膀可達1.2米的巨型蜻蜓,而小小的蜘蛛也將有一個足球那麼大,更有甚者,史前3米長的蜈蚣也可能對人類造成致命威脅。

其次,是史前的飛禽。這些現代鳥類的祖先很有可能是體積巨大的翼龍,而風神翼龍是目前公認的體積最大的飛行動物。根據相關研究,風神翼龍的翼長可達10米,可以輕而易舉地將一棵小樹環抱起來,遠遠看去,它們飛行的身影就像一架小型的滑翔機。

如果將風神翼龍與現代動物相比的話,它們就相當於一隻長頸鹿大小,人類的身高甚至還沒有它們的一條腿長。

最後,是龐大的恐龍家族。雖然它們早已經滅絕,但是根據目前已知的恐龍化石進行分析,世界上最大的恐龍是雙腔易碎龍。科學家們表示,這種恐龍比藍鯨的體積還大,保守估計的話應該有35米長。而有一部分觀點認為,最大的雙腔易碎龍身長可達58米,比梁龍還要大出許多。

如此一來,人們對整個史前動物世界的想像也被徹底更新。而科學家們發現,史前植物世界同樣會讓我們刮目相看,正是因為無數植物十分茂盛,這些巨大的動物們才有了更加豐富的食物。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另一個嶄新的世界也將呈現在我們眼前。

相關焦點

  • 史前恐怖「巨蟲時代」:蜻蜓比鳥大,蠍子近1米,「蜈蚣」2米多!
    1、中突蜘亞目,猥瑣流打法鼻祖?這種蜘蛛存活在石炭一種大型節肢動物,體型和亞馬遜巨人食鳥蛛差不多。它們有較窄的胸板,在背部和腹部吐絲器有背片、沒有毒腺、共有四對吐絲器。2、普莫諾蠍,雨林恐怖殺手!普莫諾蠍出現在3.5到3.3億年前,也叫肺蠍,所以又被譽為「會呼吸的蠍子」。其外表和現在的蠍子差不多,但體長將近1米(70釐米左右),屬於超大plus版。
  • 石炭紀昆蟲大的驚人蜻蜓體長2.4米~蜈蚣體長更是達到驚人的2.6米
    距今有3億年的古生代石炭紀地球上還沒有開花植物,那時到處是繁茂叢生的巨大的羊齒類植物形成的森林。在沼澤旁邊,巨大的蜻蜓盤旋飛翔,此番情景蔚為壯觀。巨脈蜻蜓捕食從化石的考證我們得知,蜻蜓的翅膀的長度都在30釐米以上,雙翅展開時,翅寬達65~70釐米,體長在2.4米左右,那時的空中沒有鳥,也沒有空中飛的爬蟲類,所以那時的天下是巨大蜻蜓的天下
  • 遠古蜈蚣接近3米?石炭紀的蜻蜓賽老鷹,蠍子都有2米5
    「巨型蜈蚣」是石炭紀的霸主,就像如今地球上的人類一樣,那時候不僅「蜈蚣」很大,空中霸主蜻蜓都接近1米。它們源於3.6億到3億年前,大氣含氧量不斷升高,而脊椎動物還未「上線」,沒有競爭與氧氣,造就了「巨蟲時代」,就像白堊紀氧含量升高造就了恐龍一樣。
  • 石炭紀真的有3米長的巨型蜈蚣嗎?為什麼?
    現存最大的蜈蚣最長也只有36公分,它就是秘魯巨人蜈蚣,儘管如此,它依然成為了蜈蚣中的巨無霸,而且它甚至能把食物鏈「逆襲」,以青蛙、蝙蝠、蛇這種原本作為天敵的動物為食。由此可見,一條3米的長的巨型蜈蚣的話,加上它的毒液,殺一頭牛都不是太大的問題。那麼,考古學家挖掘出了3米長的巨型蜈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石炭紀會出現身長接近3米的巨型蜈蚣?真是太可怕了?
    作為五毒之首的蜈蚣一般長度也就在10釐米左右,即便是這樣看上去也會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世界上最大的蜈蚣是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體長可達30釐米!然而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和地球歷史上的石炭紀額蜈蚣比起來可就差遠了。石炭紀的蜈蚣竟然長到了近3米長。真是太可怕了。
  • 史前動物大都高大威猛,為何現代生物,體型卻變小了呢?
    史前動物大都高大威猛,為何現代生物,體型卻變小了呢?隨著對於史前生物的了解變得越來越多,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史前生物不管是恐龍還是鱷魚,它們的體型都非常巨大,傳聞中曾經地球在阜陽階段,昆蟲的翅膀在展開之後可以長達幾米,而現在的很多動物身邊的一些寵物貓貓狗狗,它們的體型都非常的小,即使是大型動物老虎和獅子,它們的體型也遠遠不及恐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史前動物的體型為何會如此巨大?
  • 2.4米長的蜈蚣,大如老鷹的蜻蜓,「巨蟲時代」為何迅速消亡?
    石炭紀約處於地質年代兩億八千六百萬至三億六千萬年前,是古生代的第5個紀,開始於距今約3.55億年——2.95億年,延續了6500萬年。這個地質年代時期,地球上的陸地面積持續增加,氣候溫暖溼潤,森林、沼澤遍布,陸生生物空前發展,石炭紀有一個別稱——「巨蟲時代」。
  • 2米x2.3米被套用多大被子 如何選擇優質的被套
    如果被套的尺寸是2米×2.3米,選擇被子的時候應該選擇多大的尺寸?一、2米×2.3米被套用多大的被子1、如果確定了被套的尺寸長是2.3米,寬是2米,選擇的被子就要稍微小一些,長度可以選擇2.1米或者2.2米,寬度基本上是1.8米,這樣就比較適合。
  • 俄羅斯的「地獄裂口」,1公裡長800米寬,還有「復活」的史前動物
    在俄羅斯就有一個神秘的「地獄裂口」,外表看上去像蝌蚪,內部有很多滅絕的史前動物。在西伯利亞的雅庫特地區巴塔蓋村,俄羅斯的專家學者就發現了一個「地獄裂口」。從高空俯瞰它的全貌就像是一個大型的蝌蚪,只不過它長約1公裡寬約800米左右,而且有著30米左右的深度。整個裂口就像是突然出現在大地之上,猶如狂風過境之後的樣子。
  • 2米*2.3米的被套要買多大的被芯 應該怎樣挑選優質的被套
    在選擇被套的過程中,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不能夠隨便忽略掉,包括產品質量、表面質感、組成成分以及各方面的細節等等。下面就是關於2米*2.3米的被套要買多大的被芯,如果想要挑選比較符合自身標準的配套,可以學習一下應該怎樣挑選優質的被套,以後使用的質量才會有更好的保障。
  • 考古學家發現7000年前人類腿骨,長1.2米!正主身高超5米
    得出這樣的觀點:古人之所以會描繪出巨人形象,除了對神靈的崇拜,另一方面,地球上極有可能真有身高近3米~5米的巨人存在過。比如,距今7000多年之前的蘇美爾文明,便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蘇美爾文明留下相關文物表示,蘇美爾人基本上身高超過4米;國王吉爾伽美什身高更是達到了近5米。苦於考古專家並沒有發現,類似其他蘇美爾文明相關證據。
  • 澳洲發現新種史前巨鱷,至少5米長,可捕食巨型有袋動物!
    在更新世時期,澳大利亞的陸地上曾生活著三噸重的袋熊、站起來身高3米的巨型短面袋鼠和不會飛的牛頓巨鳥等大型動物,同時河流裡也有巨鱷橫行,伏擊前來喝水的巨型動物。後來科學家在研究更新世的鱷魚化石時,因化石碎片過於多樣最後歸為馬氏鱷亞科沼王鱷屬(Pallimnarchus)。
  • 3米長的史前巨龜,死前背部被咬了個窟窿,什麼生物牙齒如此鋒利
    筆者-小文龜的種類有很多種,而在現實中我們常見的龜類體型都比較小,屬於觀賞性的寵物之一,但在自然界中,受到環境和食物的影響。一些看似渺小的生物體型或許可以得到成倍的放大,而就在2億年前,地球還屬於富氧狀態,據了解,當時的地球上僅僅是一隻蜻蜓就有兩米大小。而在中國古代神話的四大神獸中,玄武的長相則是最接近現實生物的,但有兩點不同之處在於,玄武的體型很大,在神話當中,一隻玄武的體型堪比一座大山。
  • 2021江面風箏首秀,真是「好傢夥」丨長50米、直徑3米「大蜈蚣...
    3日11時50分許,在道裏區九站公園內松花江冰面上的天空中,一條名為「蜈蚣」的長達50米、直徑3米的大風箏正在迎風飛舞,仿佛在向冰城市民祝賀2021年新年的到來。
  • 史前巨鱷中的最強者,咬合力約7噸,硬啃3米巨龜似餅乾!
    現存體型最大的鱷魚是鹹水鱷,不過無論野生的還是圈養的,它們的體長最多只在6米左右。而追溯其祖上那些史前巨鱷,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若看過探索頻道《Discovery》的同學,或許都以為帝鱷是史前第一巨鱷吧?但事實上,普魯斯鱷才是真正的「鱷魚之王」。
  • 俄羅斯「地獄裂口」:1公裡長800米寬,其中找到滅絕的史前動物
    如今我們生活在科學時代,自然不相信這些,不過地球上有些地方由於太奇特怪異,就有可能會被命名為地獄,比如俄羅斯「地獄裂口」。實際上它當然不是神話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款地獄,不過它足夠的神奇,擁有1公裡長800米寬,從上空俯瞰,它長得像極了一隻蝌蚪,而在其中,還能找到大量滅絕的史前動物!
  • 20張「活久未見」的對比照,遠古生物有多大,現在終於有概念了
    三角龍 這麼看起來還是很壯觀的,奔跑起來兩隻尖尖的犄角,殺傷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巨脈蜻蜓 巨脈蜻蜓生活在3億年前,沒想到,原來蜻蜓居然在幾億年前就有了
  • 3.1米、2.2米 臨滄一農戶家2 條大蛇接連闖入 場面驚險……
    4月8日,臨翔區森林公安局接到文偉村南崍組一農戶報警,稱家中再次進入大蛇,請求抓捕,這是臨翔區森林公安機關接到同一農戶的第3次報警。經多次出警,先後將兩條眼鏡王大蛇抓捕歸案,並暫交由臨翔區動物園寄養觀察,待評估狀況再作進一步處理。
  • 農地裡有1種綠植,人稱「鋪地蜈蚣」,有1米長,如今不多見,值錢
    其實是土壤裡有大量的雜草種子,這些種子有可能一年後才會發芽,而雜草的種子又非常多,有時候一棵雜草都可以掉落幾千粒種子下來。不知道花友們都看到過哪些雜草或者野草呢?我覺得野生的車前草和許多花卉盆栽一樣,有觀賞價值。另外,在農地裡還有1種綠植,這種綠植的生長速度同樣很快,以往有不少的花友將它稱為「鋪地蜈蚣」,我覺得這個名稱不是很好聽,但是記住它還是比較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