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一位好基友向小萬推薦了一部灰非常帶感的電影,據說全程第一人稱視角拍攝,主角各種花樣作死追逐暴擊,不是撕自己就是撕別人,暴力血腥一個不落。
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小萬邀另一位好基友陪同觀看,結果好基友5分鐘之後果斷棄片,留小萬獨自堅持到最後。
所以說好的陪看呢?
總之,關於觀影之後的評價,推薦的好基友表示刺激到飛起,陪看的好基友表示眩暈到飛起。如此強烈的反差,也是沒sei了。
這部又黃又血腥又硬又暴力又刺激又眩暈全程使用第一人稱視角拍攝小萬估計你想看又不敢看的電影名字叫——《硬核亨利》
《硬核亨利》由俄羅斯導演伊利亞·奈舒勒執導,戰鬥民族拍出來的電影,如片名所示,硬到不能再硬。
影片的靈感來源於伊利亞·奈舒勒之前拍攝的第一人稱視角短片《Bad Motherfucker》。
強烈逼真的視覺衝擊讓《Bad Motherfucker》收穫無數好評的同時,也得到著名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的高度評價。
這激發了伊利亞·奈舒勒將這創意做成電影的欲望,最終用120天左右的時間創作了這部長達90分鐘的動作電影。
影片大概講的是一個「首款製作英雄」對抗邪惡製造企業的故事。
主角亨利被女友艾絲黛爾重塑喚醒,然而還沒等亨利被安裝上語音系統,反派邪惡製造企業的頭兒阿肯就帶著僱傭兵闖進實驗室大肆殺戮。
亨利和艾絲黛爾僥倖從空中實驗室逃到地面,結果還是遭遇到阿肯另一波僱傭兵的襲擊,混亂中艾絲黛爾被抓走,亨利在陌生男人傑米的幫助下得以逃脫,自此開啟救妻之旅。
戰鬥力爆棚,一個抵一堆,不恐高不暈血,拳拳到肉槍槍致命。
上能夾掉敵人的鼻子,下能捏碎壞人的dan dan。
全程不露臉所以太想看到臉是小萬堅持到最後的唯一動力。
終於在快結束的時候,刀面上反射出亨利的臉,雖然面目模糊,但是帥到沒朋友!
因為科研失敗被阿肯打到坐輪椅的科學家,為自己做出N個替身無限續命。
為亨利治療充電,幫他了解當下情況,指出戰鬥方向,並肩作戰共同復仇,實力推動劇情發展。
一個腦洞大開個性豐富的角色,片中各種cosplay,每個傑米基本出場完成充電指引講明原因等任務就撲街,讓小萬看得一臉懵逼:
哎我去,剛不是被爆頭了嗎?哎我去,剛不是又被燒死了嗎?哎我去,剛不是光著身子喝醉酒嗎?哎我去,這長頭髮的又是誰……
正經出場次數不多,臉蛋驚豔身材性感。
看到後面劇情大反轉才明白過來的小萬,覺得這姑娘一開始也是夠拼的。
騷紅的高領秋衣,毫無理由的特異功能,挾持男主女人的庸俗手段,明明可以靠技能影響世界,偏偏要費勁製造一批機器軍隊。
毫無特色的制杖反派,恕小萬無能想不出他能有個啥擔當。
論劇情,這是一部再普通不過的爆米花電影;但是論觀感,你不可能真的在看的時候吃爆米花。為什麼?因為炫酷的第一視角可能會讓你眩暈到嘔吐。
影片使用極限運動自拍攝像機GoPro Hero3 Black Edition拍攝,從頭到尾都是第一人稱主觀鏡頭。
導演伊利亞·奈舒勒拍攝此片的目的,就是要帶給世人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很顯然,單從動作片的角度來看,他做得非常成功。
類似於FPS遊戲,近距離的肉搏、槍戰、跑酷等畫面讓人血脈僨張,但真人上演的《硬核亨利》,其逼真程度比遊戲更讓人感覺親臨現場。
主觀鏡頭的拍攝無疑給了觀眾極強的代入感——你就是亨利,亨利就是你。
雖然沒有一句臺詞,但你可以從亨利的動作及捕捉的畫面,腦補出萬種語言。
對此,甚至有資深影迷表示,《硬核亨利》是電影史上首次全程使用第一人稱攝影敘事的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劃時代的動作片。
你也許很難想像,這部靠朋克樂隊主唱非專業執導,極限運動自拍攝像機搭配SM用具拍攝,發起眾籌才完成後期的電影,竟能獲得如此大的成功。
得益於導演的音樂出身,除了極佳的拍攝創意以外,《硬核亨利》在音樂和音效的處理上也顯得非常專業,尤其是後面亨利奮起對抗眾多敵人時,配上皇后樂隊那首堪稱70年代洗腦神曲《Don't Stop Me Now》,簡直燃到爆。
或許綜合劇情、人物塑造、核心思想表達等方面來看,《硬核亨利》的確算不上一部精良之作,但單就別出心裁劍走偏鋒的拍攝手法與激情四溢恰到好處的配樂來看,卻絕對算得上是一部風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