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喜歡用木枕、石枕?硬邦邦的,能舒服嗎?

2020-12-22 深耕文化

枕頭記憶

小時候,家裡有一個木頭枕頭,祖母告訴我,在很久以前,祖母就是枕著這個枕頭,一用好多年。後來隨著生活的改善,都開始用蕎麥皮枕頭了,這種木頭枕頭就被取代了。我常常會疑惑,以前木頭做的枕頭多麼硬啊,人用這樣的枕頭會舒服嗎?

後來祖母告訴我,在我太姥姥家裡,有流傳下來的一個石頭做的枕頭,這讓我更加的好奇了。相比現在的枕頭,木頭枕頭已經很硬了,如果是石頭枕頭,那豈不是更加硬了,萬一不小心碰一下,把腦袋都敲壞了。

在我上學的時候,母親給我縫製了一個小枕頭,裡面裝滿了玉米粒,從小學一直到高中,陪伴了我很多年,長大後我才知道,原來枕頭的說法還有很多,裡面裝著什麼樣的東西對人的身體還有很大的影響,這讓我想起來祖母說的話,以前的枕頭還能長壽呢,這是怎麼回事呢?

枕頭來源

從很多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在很久以前,人們是不用枕頭的,晚上睡覺的時候,往往會用胳膊支著腦袋就睡著了。直到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發明了「枕頭」。

據說有一次曹操在夜晚讀書,到了深夜還在讀,曹操對書童說道:近日總是失眠,輾轉反側睡不著,索性就夜起讀書吧。書童只能安安靜靜地在一邊陪著,不一會,曹操越看越困,倒頭就睡,不料正好倒在了床上的一摞書上。

第二天,曹操伸個懶腰表示睡得很舒服,書童發現,原來曹操的腦袋下墊著一摞書就可以睡個安穩覺,於是就模仿書的高度做成了一個木匣子,這匣子中間凹陷兩邊高,深受曹操的喜歡。曹操也不知道這為何物,只覺得是用來墊腦袋睡覺的,就叫它枕頭。

此後,人人都認為,睡覺墊上枕頭,就可以睡一個好覺。所以枕頭也便流傳在了民間,而且枕頭的各種各樣的做法也層出不窮,至於與流傳到了現在,至今已經有1000多年。

枕頭歷史

在我國古代,枕頭的樣式可謂是多種多樣,有石頭做的、玉做的、瓷做的,還有竹子做的,那麼這種「硬邦邦」的枕頭,真的很適用嗎?

1957年,在河南的一個戰國楚墓中,出土了一個完整的木床,在床上就有竹子做的枕頭,通過大量的史料可以發現,在古代尋常百姓家,大多數用的枕頭都是竹枕,只有皇宮的皇帝用的枕頭才是面料所做,往往是金絲做面,雍容華貴,被稱為「玉枕。」

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只有非常富貴的人家才會在枕頭裡裝入棉花,還會在枕頭外面套上一層枕頭套,並且把刺繡繡上去。每當遇到結婚這種喜事的時候,會把枕頭打扮得非常的漂亮,因為在古人眼裡,枕頭代表著「同床共枕」的意思,寓意著新人纏纏綿綿。

在唐朝,枕頭變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唐朝美女無數,俗話說,人若心飛揚,人去枕留香。當年,高陽公主嫁給了宰相房玄之子,可謂才子佳人,但是高陽公主芳心他許,與辯機和尚偷偷相愛,在長達八年的「地下」戀情中,把自己的「玉枕」贈給了辯機,不料招來了殺身之禍。「玉枕」被盜,辯機和尚是罪魁禍首,被腰斬於西市。當年的「愛情聖物」,卻血染春秋,可見枕頭在古代具有非常大的價值。

枕頭作用

在古代,枕頭作為人們極其看重的睡眠工具,究竟有什麼作用呢?那些「石枕」「玉枕」在我們看來冰涼而發硬,怎麼會舒服呢?其實,這其中別有趣味。

清涼避暑

要知道,在古代,沒有空調沒有電風扇,古人想要避暑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在夏天。所以這枕頭就派上了用場,不管是瓷枕還是玉枕,甚至是石枕都可以在炎炎夏日帶來些許的清涼啊。在李清照的《醉花陰》中就有寫: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透過這唯美的詩詞,也可以領略到那一絲的清涼。

保持髮型

古人常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古人對自己的髮型也是非常在乎的。尤其是很多男子,因為自己的頭髮都是紮起來的,如果早上醒來自己身上亂糟糟的,那形象真是大跌一截。所以古人在睡覺的時候,無論男女,都可以把頭髮往後一撩就可以了,早上醒來頭髮並沒有被壓壞,看來還是很方便呢。

警戒自己

古代《冷廬雜識》中曾寫道:錢武肅王用警枕,司馬溫公亦用警枕。警枕也被稱為「醒枕」。從《聊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進京趕考的學子背著的枕頭都是圓形的,這些學子背著的就是「醒枕」,睡覺的時候,只要動作太大,頭就會從枕頭上滑下來,此時就會立刻驚醒,然後開始發奮讀書,類似於懸梁刺股,用功不淺。

長壽

據史料記載,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活了102歲,就是因為自己有一個「藥枕」。所謂藥枕,就是在枕頭裡放進去中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苦蕎皮、黑豆皮、綠豆皮、決明子……作枕頭,至老明目。可見,古人就掌握了在枕頭裡放藥的方法來養生,在今天看來也大有說法,況且現在我們所用的大多數枕頭都是蕎麥皮所做。

藏私房錢

《越絕書·外傳枕中》寫道:以丹書帛,置於枕中,以為邦寶。在古代,大多數的枕頭中都有一個小匣子,而且石枕看似小,實際上很重,很多男子藏私房錢一般都藏於枕中,不失為一個好地方。

枕頭傳承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枕頭在當今社會已經千變萬化,不僅僅裡面的物料裡進行了改進,而且枕頭套上都製作了豐富多彩的畫作,甚至在枕頭上安裝了電子產品,都可以自動按摩了。現在的我們更多講究的是好看和舒服,不曾想在古代,我們的祖先為之付出了多少智慧。

隨著當今社會變得越來越浮躁,枕頭也僅僅成為了我們晚上睡覺的工具而已,其實我們忘記了,堅持每一天陪著我們的正是枕頭啊。無論工作多麼忙碌,都要記得好好睡覺,別「落枕」了。

相關焦點

  • 精美絕倫的古代石枕、瓷枕、玉枕,魅力與功效兼具!
    你看現在我們使用的枕頭,哪個不是鬆軟又舒服的。所以當我想到每晚都要枕著這些冰涼涼又高又硬的枕頭時就不由打了個寒戰。為此,我想要對古人的枕頭進行一番細緻的探究,看看古人何以選擇這些又硬又冷的玉枕、瓷枕等作為枕頭,這樣的枕頭枕起來真的舒服嗎?
  • 古代的枕頭又高又硬,真能「高枕無憂」嗎?
    那麼,為什麼我們所了解到的古代的枕頭又高又硬的,古人睡覺舒服嗎?這個完全不符合我們所說的人體工程學,為什麼呢?估計好奇的人有很多,也會猜測:古人是不是很多人頸椎都有問題。也不用瞎猜了,筆者跟著大家一起古人的這些小常識!
  • 古人睡覺時,靠的是石枕,他們的脖子不疼嗎?我們被電視劇誤導了
    你會看到它們後面有一套瓷枕,以至於現在的人們認為古人一直用的都是這樣硬的枕頭。估計很多人還會疑惑,古人是不是沒有想到隔膜人?其實,這是對歷史的誤讀。在真實歷史中,瓷枕雖然是用來睡覺的,但並不總是枕頭。畢竟古人也不傻。如果有軟枕頭,誰還會用硬枕頭來玩呢?。據說,古人之所以使用瓷枕,是因為先民使用的是石枕。
  • 看完這些瓷枕,才發古人真會睡覺!
    在古人眼中睡覺也是件大事兒,雖然沒有現代人那樣舒服,不過比現代人舒心,在一些細節上的講究更是叫現代人驚嘆以黃楊木枕饋贈親友,可以說是上乘禮物。
  • 古人睡覺時靠在石枕上,脖子本不疼嗎?是不是被電視劇誤導了?
    ——阿倫·尼文斯(美)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572,閱讀約2分鐘電視劇裡,總有男女主角突然從床上醒來,你會看到他們身後是一套瓷枕,以至於現在的人都以為古人一直在用這種硬枕,估計很多人都會驚訝,古人會不會覺得人?
  • 古人為什麼喜歡吃「蟬」?
    《莊子·達生》篇裡記載了一個故事:孔子到楚國去,走出樹林,看見一個駝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蟬,(他動作嫻熟)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容易)。孔子說:「先生真是巧啊!有什麼門道嗎?」駝背老人說:「我有我的辦法。這個駝背老人為了粘蟬而練出一身絕技,目的是為什麼呢?是用來玩嗎?是鍛鍊身體嗎?是在養神嗎?其實都不是,他是用來吃的!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中,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知了猴的有很多,但吃蟬的很少見了。但是吃蟬在古代極為常見,甚至奉為美味佳餚。
  • 古人為什麼喜歡在中秋節拜月? 中秋節真正的來源你造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人為什麼喜歡在中秋節拜月? 中秋節真正的來源你造嗎? 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8年起國家開始把中秋節列為法定節假日之一,每年中秋在外工作的人都會趕回家和家人團聚。
  • 為什麼男性不喜歡「戴套」,有什麼原因?古人是如何避孕的?
    對於原始社會的古人來說,對「性」是充滿了崇拜;到了後來有了國家,各種文化、禮儀產生,人們就對「男歡女愛」看法轉變成保守思想,是羞於提起的;直到現今人們認為「男歡女愛」是一件雙方愉快的事情。在現今,人們能正確地認識看待男女之事,男女之事是一種帶有關心愛護並使雙方愉悅的行為。現今的人們從傳統、保守的思想轉變為樂觀、開放的思想。
  • 酷暑來襲,到博物館裡看古人如何消暑納涼
    例如,湖北隨州曾侯乙墓曾出土戰國早期的冰鑑,是古代暑天用來盛冰的容器,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發冷氣,使室內涼爽。古人戶外納涼,往往喜歡環境優美之處,如荷塘邊、竹林裡、涼亭水榭、泛舟湖上等。風亭水榭是中國傳統式建築,建於水邊或水上,以供人休息、觀賞風景,古人往往喜歡在水榭邊乘涼,進行戶外活動。
  • 古人為什麼喜歡屠龍,龍究竟是神獸還是兇獸?你真的了解龍嗎?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炎黃子孫,你真的了解龍這種生物嗎?龍,在辭書之祖《爾雅》中記載了龍的形象:「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說白了就是九種動物混合在一起組成的形象,就是一個九不像。
  • 古人怎麼禦寒?宋朝之前沒有棉花,那古人用什麼做衣服被子?
    如果有人能在棉花剛傳入宋朝時,就告訴宋朝人,棉花可以用來保暖,那得有多少人能免受寒冷的威脅呀!明朝的時候,開國皇帝朱元璋有一天偶然發現,堆在身上的棉花,讓自己很暖和。於是,朱元璋就先讓身邊的人是試著做了棉布。驚訝棉布的好用之餘,朱元璋就讓全城的婦人都用棉花做棉布。從此之後,棉花開始在我國被普及開了。
  • 古人跪坐的秘密:為何大家寧願不舒服也要正襟危坐般「跪坐」?
    這種跪姿坐,是不夠舒服的,而且很不科學,如果青年少經常這樣坐,會妨礙腿的正常發育。但是在古代中國,以跪姿坐卻是最符合禮儀的,婦女更是必須如此。在日本,這種坐姿一直延續到了近代。二戰前日本女子的腿有點彎,除了有可能是缺鈣外,這種坐姿也起了很壞的作用。為什麼要這樣坐呢?這與古代人穿的褲子有關。
  • 狗狗為什麼總是發出哼哼唧唧的聲音?是不舒服嗎?
    當狗狗對著您大聲地吠叫時,試著去了解它,花一點時間搞清楚狗狗想說什麼,為什麼,然後再考慮您下一步會怎麼做。小聲哼唧和嗚咽聲通常和應激或者興奮有關。有些犬種更容易發出嗚咽聲,比如德國牧羊犬,因為在長期馴養的狀態下,它們發出嗚咽的聲音就會得到人類的安撫,久而久之這種行為不斷地得到強化。這種嗚咽行為類似於有要求的吠叫,最好的方法還是忽略它,不要給它任何注意力,等它安靜下來再去安撫它。
  • 非洲人硬邦邦的頭髮拉直有多難?看理髮師的操作,忍不住笑出了聲
    非洲人硬邦邦的頭髮拉直有多難?看理髮師的操作,忍不住笑出了聲網羅天下奇聞怪事,根本停不下來,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發形,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外在形象,提升一個人的氣質。找到一個技藝高的Tony老師,可以讓你年輕十歲。
  • 莆田鞋能實戰嗎?什麼類型的莆田鞋舒服
    今天就給大家繼續科普 1 莆田鞋穿著舒服嗎 這個問題就要看款了,取決於你買什麼款。你要是拿著一個AJ,一雙籃球鞋,天伯倫這種來問,我可以告訴你,正品都硌腳的鞋,你問我舒服不?現在火爆全網的AJ,這個鞋是出了名的外觀好看,花樣多,酷,你要說舒服,笑死人。aj是沒有舒適度可言的。
  • 古人鑄劍時為何用活人「祭劍」,這其中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導言:古人鑄劍時用活人「祭劍」,這並不是瞎胡鬧,而是有科學依據的。血煉之術,神兵百出,祭劍為先,神兵有靈。執意為此,貪嗔痴醉。那麼為什麼很多匠人都喜歡「祭劍」呢,到底是盲目追風,為的是增加什麼色彩,含是真的有什麼具體的科學依據小編查詢了有關資料,其實「祭劍」並不是瞎胡鬧,而的確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血煉法在古代,人們認為人乃萬物之靈,而人的血液是精氣神的載體,因此血液對於古代的人們來說是一種特殊的東西,也流傳出了許許多多的習俗。
  • 思考過嗎?我們為什麼要用「床」來睡覺?
    同時也希望你能從本文中有所收穫,否則不但會浪費了你的時間,而本文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床,可謂是人們平時接觸的最多的東西了。人的一生中,人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而睡覺,一般都在床上進行。由此可見,床對一個人的一生而言,有多麼的重要。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睡覺為什麼要用床呢?
  • 古人說的「背井離鄉」怎麼來的?為什麼背「井」而不背別的呢
    從字面來看,難道是背著水井離開家鄉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水井是在地面上的取水用的坑,是地上的洞,怎麼可能背得走呢?那麼為什麼古人說背「井」而不背別的呢?「背井離鄉」怎麼理解「背井離鄉」這個成語,有人把「背」字念成一聲,這個成語就成了「背著水井離開故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