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9日,中巴「雄鷹-IX」空軍聯合訓練在巴基斯坦空軍位於信德省的博哈拉利空軍基地正式拉開帷幕,這也是中方和巴基斯坦在2020年中最後一次大型聯合軍演。此次聯訓是2020年中巴兩軍合作計劃內項目,對於推動兩軍關係發展、深化兩國空軍務實合作、提高雙方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具有積極作用。巴基斯坦空軍在一份聲明中說:「此次聯合軍演將提高實戰化訓練水平,加強兩國空軍的務實合作。」此外,有軍事專家也表示,中巴「雄鷹」系列訓練已經常態化,在中巴境內輪換舉行。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聯合演習取消,「雄鷹-IX」空軍聯合訓練雖然較往年演習時間有所延遲,但能照常舉行表明中巴之間的深厚友誼,兩國對兩軍之間的交往也非常重視。
每一次的「雄鷹」空軍聯合訓練,巴基斯坦方面在都會專門為參演人員定製專用臂章,臂章上會紋上雙方的參演飛機。而從此次「雄鷹-IX」上的臂章來看,中巴雙方一共出動了50架戰鬥機參加,其中中方派出空軍的殲-10C戰鬥機、殲-11BS戰鬥機及海軍航空兵的殲-11BH戰鬥機共三種機型參加,而巴基斯坦空軍則出動JF-17「梟龍」戰鬥機、「幻影III」戰鬥機和殲-7P戰鬥機。值得注意的是,「雄鷹-IX」空軍聯合訓練除了單純的單機對抗之外,還將在戰鬥機對戰中加入預警機情報支援和電子幹擾機後勤輔助,其中中方派出運-8電子幹擾機和空警-500空中預警機,而巴方則派出ZDK-03空中預警機。有意思的是,儘管中方出動殲-10C參加此次演習,但在附近的相關空域,印度的最新「陣風」戰機卻遲遲看不到身影 ,而只是派了一架偵察機前來查看。據報導,12月8日,也就是參加「雄鷹-IX」演習的戰機集結的第二天,印度空軍一架由波音707客機改裝而來的電子情報偵察機從新德裡附近基地起飛,並轉向西南方向飛往旁遮普省,以附近刺探中巴「雄鷹-IX」空軍聯合訓練的電子信號。
對於這種情況,有分析認為,中方空軍殲-10C戰鬥機裝備的國產相控陣雷達有1200個T/R模塊(所謂T/R模塊,是指發送與接收模塊,其廣泛用於各種相控陣雷達,每一個T/R模塊都構成一個獨立的收發單元,通過改變內部電流的相位,進而改變其發射的電磁波參數),而印度空軍從法國購買的「陣風」戰機裝備的是RBE2有源相控陣雷達,但只有883個T/R模塊。為此,印度一開始便孤注一擲的把客機改裝成預警機。而就在近期,據印度ANI新聞網報導,為大力推動印度國防工業本土化,同時提升印度空軍對印度與中方和巴基斯坦接壤的邊境地區的監控能力,印度計劃建造6架由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研製的新型預警機。經改裝後,這些飛機將能搭載雷達為印軍提供360度全方位覆蓋的監視能力。消息稱,由於改裝預警機所需的飛機會從印度航空現有的飛機中獲得,也意味著印度可能不會繼續推進從歐洲購買空客A330飛機的計劃,DRDO早前曾計劃以空客A330客機為載機平臺發展預警機。此外,消息人士還透露,從印度航空獲得的6架飛機將被送往歐洲的製造商那裡進行改裝以安裝雷達。
按照消息人士的說法,印度這一計劃旨在促進印度製造在國防領域的發展以及「自給自足的印度」的能力。目前,印度空軍擁有3架「費爾康」預警機,「費爾康」預警雷達系統購自以色列,而載機平臺則為購自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此外,印度空軍還有2架搭載DRDO研發的「Netra」機載預警和控制系統、載機平臺為巴西航空工業 ERJ 145客機的預警機,印媒稱這款預警機在最近的衝突中表現出色,一直頻繁飛行監測敵方動態。不過,有分析人士卻認為,印軍什麼武器都靠買買買,註定是一條失敗的道路。事實上,大把砸錢買來的「武器進口世界第一」頭銜並不能讓印度真正高興起來。西方與印度國內均有評論指出,同處後發行列的中方和印度在軍事現代化上走了不同的道路。中方走自主道路而印度走引進道路,目前已初見高下。分析稱,中方之所以能在短短20年內依靠自身力量變得強大,原因之一是國家重視自主軍事工業的進步。而除去創新意識不強、機制落後外,常年大量外購武器還是印度軍隊的風紀面臨外國軍火商侵蝕。總之,印度當局光靠一個「買」字是無法保證永遠的國防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