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這件事上,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只要你的另一半接受。大多數人都嚮往著與自己的愛人一起孕育兒女。但是也有少數人只希望和對方相守,他們就是丁克夫妻。
很多年輕人都嚮往丁克的瀟灑自在,但是又擔心自己晚年悽涼,讓我們聽一聽一對60歲丁克夫妻的心聲。
也許丁克在現在這個年代看來,不是一個多麼難以接受的事,但是在楊順和李媛那個時候,卻真的是一個十分大膽的行為。和大多數的丁克最終都向現實妥協了不同,他們把這件事堅持了下來。
現在他們回憶起來,只是說了句,後悔倒不至於,只有一件事有些遺憾。
生了孩子就是一份責任,能夠照顧好彼此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了,這是他們共同的看法。出人意料的是,他們很喜歡孩子,儘管自己沒有孩子,只是想用盡全力愛對方罷了。
人生百年,在楊順和李媛看來,是太短的時光。愛一個人已經足夠。李媛曾經不止一次地問過楊順:「你想要孩子的時候就和我說,我給你生。」
這個問題一直問到李媛過了女人可以生育的年齡。如果不是見到他們,我真的也難以相信,有一種愛情可以那般驚豔時光。
我不知道大多數夫妻在走過幾十年的光陰後會怎麼看待對方,是時光形成的溫馨,是柴米油鹽的平凡,還是在不知不覺間的習慣。
只有楊順和李媛,是遺憾,我以為丁克夫妻談到這個詞,一定是因為後悔,畢竟永遠享受不了兒孫滿堂的樂趣。
「萬一我走了,誰來照顧李媛呢?這樣看來,其實要一個孩子也有好處。」我一直試圖解讀愛情,但是事實證明,深愛對方的人和我們想的真的不同。
比如楊順,他總是希望自己以後會「走在前面」。想比對方先離開,也許是楊順在和李媛相戀這麼多年來,唯一一件自私的事,這個漢子覺得自己承受不了沒有李媛的孤單。原來愛到極致,孤單會只是因為世間少了一個人存在。
比如李媛,她坦然地接受楊順的自私,但是也遺憾於沒有孩子。「等我們都去世了,到了另一個世界,沒人為我們祭掃,或者說沒有孩子來見證我們之間的愛情,這點略顯遺憾。」
他們都覺得,沒有孩子是自己最大的遺憾,而這種遺憾都是圍繞著彼此之間的愛,但是兩個人都不曾為選擇這種生活後悔過。我們無權去評論丁克這種生活方式的對錯,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丁克一定會有遺憾,可生活中誰不曾有遺憾呢?
也許從客觀角度來看,婚姻中,真正的問題從來不是孩子,與其總是以孩子為藉口互相折磨,不如先學會好好的愛對方。孩子,從夫妻情感的角度來說,應該是一個增色劑,而不是禁錮彼此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