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懷」,還是要「環」?關於樂清女性放置宮內節育器情況的調查

2020-12-22 浙報融媒體

近日,43歲的王女士為了懷二胎,到樂清市婦幼保健院取環,結果發現,因沒有定期檢查,圓環嵌入肉裡還變了形,需要手術取出。王女士和閨密們說了此事,大家有被提醒到的感覺:身體裡放了多年的宮內節育器,還好嗎?

就王女士一事,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市婦幼保健院,對女性放置宮內節育器的情況進行了調查採訪。該院婦科醫生陳慧丹告訴記者,16年前,王女士上的圓形環沒有年限,但不等於不管不問可以放一輩子,每年需要定期檢查,才能避免移位、嵌頓等放環併發症,必要時還需更換。

隨著二胎政策放開,越來越多的女性想要二孩,取出了宮內節育器。同時,近兩年,很多已生二孩的媽媽趨向於選擇上環來避孕。從2017年3月15日起,樂清對實施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的對象按醫院收費標準實行診間實時減免,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樂清免費上環女性5973人,免費取環女性6644人。

放置宮內節育器(上環)是我國育齡婦女使用最多的長效可逆避孕方法,但也有不少已育女性想上環卻擔心環置放在體內對身體不好,心存疑慮而不敢嘗試。對此,記者採訪了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醫生。醫生建議,已有小孩的女性,或者在一年以上時間內不考慮生育的女性,具備放置宮內節育器條件的,可以上環,此外每年的定期檢查和及時更換節育環能科學避免併發症。

宣傳現場。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市衛健局提供

取放環數增多 部門呼籲普及

「從2017年3月15日起,樂清對實施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的對象按醫院收費標準實行診間實時減免,解決對象報銷煩的問題,實現報銷『零』跑次。」市衛健局婦幼健康科科長連克琳告訴記者,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診間實時減免,實現全市有資質的公立醫療機構全覆蓋,這項舉措在全省率先;自二胎政策放開後,相關部門不再要求上環,避孕方式改為自主選擇,不過越來越多育齡女性對宮內節育器有了更客觀的認識,主動採取上環來避孕,不少想要懷二胎的女性則取環備孕,樂清免費上環、取環人數逐年增多。

記者了解到,2017年,樂清制定免費放(取)宮內節育器術定點服務機構有市人民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第五人民醫院、北白象中心衛生院。2019年,樂清為國家規定的免費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基本項目覆蓋率要達100%,新增定點服務機構中,免費放(取)宮內節育器術定點服務機構有:取得計劃生育專業項目《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各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此外,醫護人員對育齡婦女實施計劃生育術後(人流、上環、取環、結紮等)隨訪率達95以上。

上門普及知識。

在市人民醫院婦科診室,「85後」盧女士正在諮詢放環問題。「生了二胎後不想再生了,去年意外懷第三胎,無奈採取無痛人流,但人流對身體損傷很大,我一直在想要不要採用宮內節育器來避孕,可上網查發現有人放了環後出現腰酸和月經淋漓不盡的症狀,怕痛,怕有後遺症,遲遲下不了決心。」盧女士告訴記者。

婦科醫生沈豔丹告訴她,宮內節育器術在術前術後都有相應指標,只要定期複查就可以科學規避併發症……盧女士聽後點頭贊同,決定下周來上環。沈豔丹告訴記者,這兩年,像盧女士這樣的女性越來越多,身為女性,愛自己,保護好自己,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宣傳活動。

隨著衛健部門對宮內節育器推出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和醫護人員的主動宣傳,樂清醫院放環、取環人數逐年增加。據統計,2018年,樂清免費上環女性1985人,免費取環女性2542人;2019年,免費上環女性2421人,免費取環女性2469人;2020年第一季度,免費上環女性425人,取環265人……」

每年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目前避孕措施主要有:結紮(女或者男絕育術)、上環(女性宮內節育器)、短效避孕藥、保險套以及事後緊急避孕藥等。宮內節育器的避孕原理是把節育器放入宮腔後,改變宮腔內環境達到避孕目的。

市衛健局非常關注女性避孕。這幾年,除了下鄉抽查,向市民開展講座、發放資料,在鄉鎮(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宣傳,還組織醫務人員學習相關知識,呼籲更多女性採用科學上環理性避孕,關愛自己的身體。5月29日,是樂清市計劃生育協會會員活動日,每年這天,他們組織活動向市民普及優生優育、避孕節育和生殖健康保健等知識,倡導新型婚育文明和健康生活方式。

避孕講座。

節育環種類多 選擇因人而異

在市婦幼保健院婦科診室,國家免費避孕藥具展示柜上擺放著避孕藥具,其中展示著三種宮內節育器。該科醫師陳慧丹正在和一名想上環的女性做講解:「上環時,醫生會根據每位女性子宮情況,選擇適合的環。符合個人體質所需的就是適合自己的,子宮情況較好的,醫生會選擇放免費環。宮內節育器分傳統宮腔內節育器和新型宮內節育器——曼月樂。各種環連續使用年限不同。傳統的圓環沒有年限、元宮環9年、T型環9年、記憶環9年,吉妮環10年,曼月樂是5年。放環的優點是長效安全,取出即可恢復生育能力,對性生活無影響,對內分泌系統無明顯影響,缺點可能會引起月經異常、疼痛等。」

陳慧丹告訴記者,很多女性對節育環有抗拒心理,其實上環並不可怕,這需要醫生的耐心講解。她還說,現在的環雖然和以前的環外形差不多,但增加了含銅量,女性使用出血少。

二胎政策放開後,不少女性生了二孩後,為如何避孕而困擾。市民鄭女士是一名33歲的二孩媽媽,今年1月,她因為意外懷三胎而做無痛人流。她說,手術前兩天,市婦幼保健院的醫生建議已剖宮產兩次的她,在做無痛人流時一併放入宮內節育環。鄭女士說,早在三年前做二胎剖宮產手術時,醫生就建議上環避孕,但當時她頗有疑慮,怕引起婦科疾病,怕取出困難等。但是在聽完醫生講解後,覺得一些問題的發生是可以科學規避的。

「醫生對我做了子宮檢查後,診斷子宮情況良好,放了沒有期限的免費圓環。剛放環後,腰疼了一段時間,偶爾有幾滴血,但一個月後就恢復正常。」鄭女士說,醫生也提醒,放環後,出現分泌物增加明顯、強烈腹痛,一周後還是出血過多等情況,要及時就診。鄭女士術後一個月來醫院檢查,環的位置非常好。令她意外的是,困擾她十來年的痛經症狀因放環減輕了。

在市人民醫院人流室的宣傳欄上張貼著避孕器具的講解資料,正好做完人流和安裝宮內節育器術的李女士說,相對其他避孕用具,宮內節育環有保障,還經濟實惠,之前她想採用收費節育器,醫生說她子宮條件較好,暫時不需要,放了免費環。

節育器品種。 董露露 攝

定期檢查更換 避免高危取環

因為對節育環的定期檢查和更換疏忽,有的女性遭遇不愉快經歷。45歲的張女士曾以為節育環可以放一輩子,沒有定期檢查,給人生造成遺憾。「我24歲生了兒子後放環,18年後出現月經不調的現象,前幾年一個月有20來天淋漓不盡。我前後去杭州、溫州等醫院看了三年,婦科B超做出來都是好的,因為節育環是沒有期限的,放到絕經前取出,就沒有懷疑是它的問題。後來,身邊朋友提醒我,我去醫院專門做了節育環的B超,才發現原來圓形的節育環嵌進肉裡,擠成一團,變成三角形。」張女士說,這是三年前的事情,當時做了兩次取環手術,也因子宮內膜受損,提前絕經,這件事讓她深感節育環要及時複查和更換的重要性,不是要到保質期才檢查、才取出。張女士告訴記者,如果能及時發現問題,就可以避免。現在她也常提醒放了20多年節育環的女性朋友要定時檢查,這是對自己身體的負責和關愛。

從事婦科工作20多年,陳慧丹也接觸了不少來取環的女性。一些女性因環放的年限久了,產生子宮內膜炎症,或嵌在肉裡,她建議上環後第一個月月經過後複查,之後每年複查一次,這樣能及時發現環有沒有粘連、移位、嵌頓,出現問題能及時取出換新環。

「每個月免費來醫院取放環的有三四十人。一些上了年紀的女性上的環是沒有期限的,不知道什麼時間取出來,我們建議她們絕經半年內來醫院取環。因為時間久了,子宮、宮頸會萎縮,可是節育環不會萎縮,這樣增加取環難度,有可能取不出來,或出現殘環。」沈豔丹說,年齡大於50歲,絕經後超過一年或未超一年伴宮頸萎縮等,都屬於宮內節育環取出術高危因素。

目前,我市基層醫療機構對圍絕經期和絕經後的婦女實施取環術前,必須通過全面詢問病史、常規檢查並進行取環前全面風險因素評估,甄別服務對象是否具有發生困難取環的高危因素,落實分級診療。

無痛人流傷身 科學安全避孕

市衛健局還提供了一組數據。2018年全市助產機構分娩產婦為12362人,公立醫院流產女性10750人。2019年公立醫院流產女性10301人,其中藥流3770人,無痛人流6531人,而2019年全市助產機構分娩產婦為11661人。近兩年,樂清女性流產數大於分娩女性。隨著無痛人流的普及,很多女性把流產當避孕方式。在市婦幼保健院人流室,一名20多歲的未婚姑娘做完人流後獨自走出,也詢問是否可以上環,醫生表示如果近一年要懷孕的不太建議使用。

「人工流產是非意願妊娠後的補救措施,對女性健康和生育能力存在損害,可能發生近期和遠期併發症,特別是重複流產和高危人工流產對生育能力有較大的不良影響,可導致流產併發症或繼發不孕……」陳慧丹告訴記者,每天她都要和一些就診女性介紹人工流產基礎知識,指導女性選擇適宜的流產方式,講解術前術後的注意事項,同時建議已有小孩的婦女,或者在一年以上時間內不考慮生育的女性採取放環來避孕。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推進人工流產後即時落實高效避孕節育措施,切實減少重複人工流產,保障女性生育能力和身心健康,組織制定了《人工流產後避孕服務規範》,其中提到如無可疑或確診的手術併發症,排除手術禁忌症後,早孕人工流產(負壓吸宮術、鉗刮術)手術和中期妊娠引產後均可及時放置宮內節育器,藥物流產在使用米索前列醇當日清宮後也可同時放置宮內節育器。人工流產術後即時放置宮內節育器,在一次手術過程中同時解決人流和避孕的問題,既可落實長效可逆避孕方法,又可減少施術次數。已診斷為感染性流產或流產前存在潛在感染風險的,均應當延遲放置宮內節育器。

但陳慧丹也提醒女性:妊娠或妊娠可疑、生殖道炎症、性病未愈、生殖道腫瘤,月經頻發、宮腔小,嚴重全身疾患、盆腔結核,宮頸過松、重度裂傷或子宮畸形等情況不宜放置宮內節育器。同時,宮內節育器也不能防止性傳播疾病,存在性疾病風險,仍需使用安全套。

醫生提醒

沈豔丹:

相較於吃避孕藥、戴保險套等避孕方式,上環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簡便、經濟等優點,也是我國女性普遍選擇的避孕方式。好處雖然很多,但是不少女性還有很多疑問,不清楚自己身體是否適合等,這都要前期向醫生諮詢。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上環前首先要了解其利弊,上環取環前後的注意事項,也需要重視。在上環前需要提前做好身體檢查,選擇適合自己子宮大小的節育環,在放置節育環的時候,要定期去醫院進行身體的檢查,以免放置節育環期間出現節育環脫落、移位的情況。如果節育環已到期限,或者上環後感到明顯不適應,應該及時取環。

陳慧丹:

某種避孕方法每百名婦女完美使用一年,發生非意願妊娠的人數<1,即為高效避孕方法;發生非意願妊娠的人數在2-9之間,則為有效避孕方法;發生非意願妊娠的人數>9,則為效果較差的避孕方法。宮內節育器屬於高效避孕,男用保險套、安全期法等屬於有效避孕,但必須堅持和正確使用,否則失敗率較高。另外,外用避孕藥屬於效果較差的避孕方法。

比起保險套和短效避孕藥,節育環的優點就是放置後不需要每次夫妻生活都考慮使用避孕方法的問題,也不需要每次記著服藥。

相關焦點

  • 節育環,選擇含銅的還是含藥的?各自的適應症有哪些?
    宮內節育環的「雛形」來自於駱駝子宮內的小石頭,當時的人們為了讓駱駝不懷孕,在其子宮內放置小石頭以此達到避孕的效果。一直到今天,宮內節育器已經有了 100 多年的歷史,當把全世界各地的宮內節育環放到一起後,視覺衝擊力還是有些震撼的。
  • 【阿佳講堂·女性健康知識】避孕究竟有沒有百分百有效的方法?
    節育環通常以不鏽鋼、塑料、矽橡膠等材料製成,不帶藥的節育器稱惰性宮內節育器,如宮內節育器加上孕激素或銅,可提高避孕效果,稱之為帶藥或活性宮內節育器,是我國普遍使用的節育器械種類之一。 宮內節育器的種類很多,國內常用的有金屬單環、麻花環、混合環、節育環、T形環等。
  • 為何明明上了環還是懷孕了?孩子還能要嗎?有啥危害?孕媽需了解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雖然現代社會在進步,人們推崇男女平等,但在避孕方式上,尤其是中國,最具代表的還是女性上環
  • 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要當心!可能是子宮肌瘤,這5種疾病女性一定要...
    常見的原因有: 子宮肌瘤; 子宮內膜息肉; 子宮腺肌病; 子宮內膜病變; 宮內節育器所致; 婦科炎症; 血液性疾病
  • 越南寶寶手握節育器出生,醫生稀奇稱讚:好小子,幫媽省了取環痛
    這個男寶寶出生時手裡握著一個「T」字型的東西,身為醫生的Phuong一眼就看出來,那是一個IUD,俗稱「宮內節育器」。為何這位男嬰會手持「節育器」出生呢?原來男嬰的母親是一位34歲的高齡產婦,在生下這一胎前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出於不想再要孩子的想法在兩年前去佩戴了IUD。
  • 科普|放進去的環,何時取,怎麼取?取環有「道」!
    科普|放進去的環,何時取,怎麼取?取環有「道」!哪些女性需要取環呢?◆ 宮內節育器異位◆ 帶環妊娠◆月經淋漓不淨的患者在診刮術中需同時取環◆絕經後 1 年◆ 宮內節育器超出有效期限 含銅宮內節育器有效期限為 7-10 年;曼月樂有效期限為 5年。
  • 內置節育環後,很多女人反悔了,這是為什麼?男人也該了解
    男女結婚後,如果生完孩子後不打算要二胎,為了有效的避孕,醫生就會建議女人在宮內放置節育環,可以長效而便捷的達到防止懷孕的目的。節育環,深受避孕夫妻的推崇與喜愛,不過,不少的女性在放內置節育環後,卻吃盡了苦頭,表示很後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要二胎妻子取環沒幾天,丈夫「同房」大出血,醫生的警告讓人後怕
    近幾年,由於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對於二孩開始抱有希望,想著自己一個孩子確實有些孤單,女性們就紛紛決定取環,備孕二胎。上環容易取環難,有部分女性在取環之後,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甚至有出現大出血的情況。
  • 可能是這4種情況,千萬別大意
    女性一般是一個月來一次月經才會有出血的情況,正常情況下除了月經期外,應該不會出血。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為非經期出血的女性去看病的越來越多。出現非經期出血的現象,很多女性都很惶恐,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疾病了。
  • 生完孩子之後要不要上節育環?關於取環的這些知識你了解多少?
    生完孩子之後要不要上節育環?關於取環的這些知識你了解多少?如果女性不想生孩子的話,有很多的避孕方式,比如說服用長期避孕藥物,使用保險套或者在體內放節育環。上環的女性不要忽視了這個問題,放置節育環後要定期檢查自己的身體情況,如果現在不打算生孩子,想通過節育環來避孕的女性,首先需要清楚其中的利弊。
  • 兩位寶媽真實扎心經歷:錯過取環「末班車」,多逃不過這幾種結局
    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調查顯示,在中國,約有40%的女性使用宮內節育器來避孕,佔全世界上環比例的60%,但不少女性在上完環之後,就「忘了」這回事,導致自己的節育環「超刑服役」。這是一种放置在子宮腔內的避孕裝置,主要是通過改變宮腔內環境和宮頸粘液形狀,緩慢釋放藥物來達到避孕作用,避孕成功率高達99%。
  • 那些遺忘在媽媽體內的節育環,猶如一個「定時炸彈」,該取出來了
    這是藝術家周雯靜陪媽媽取環的親身經歷,後來,她開始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2012年對身邊的女性做了訪談,涵蓋了各個年齡段戴過環的女性。周雯靜這才發現,媽媽的情況不是個例,許多女性都有腰酸背痛的毛病。那些遺忘在媽媽體內的「節育環」,是時候取出來了對此,很多網友分享了她們或者身邊媽媽的「節育環」故事。正如藝術家周雯靜所調查的那樣:女性帶環長時間未取出現後遺症的情況,對於中國女性來講已經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