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學位超5000個、兩校改辦九年一貫制…三水教育有這些新變化!

2020-12-27 澎湃新聞

「我們開學啦!」9月1日,佛山市三水區超11萬名幼兒及中小學生迎來新學期。三水區思賢小學啟用,樂平鎮中心小學分校區揭牌,西南街道金本中學新教學樓落成……這個新學年,三水區通過高標準新建、擴建、改建,增加學校的建築面積,學位供給能力大幅度提升,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擴大,增量提質齊頭並進。

思賢小學落成啟用當天,259名一年級學生成為該校首批新生。

近年來,三水區全方位啟動教育綜合改革,先後開展教育「提質創優建高地」行動、「築基強腰樹品牌」行動,全區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增強。尤其是今年,三水區在基礎教育領域持續集中進行高端發力,面對社會關切積極統籌,強化基層創新,狠抓落實,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三水區在基礎教育領域上持續發力

那麼目前取得那些成效呢

跟著發布君一起來看看吧

��

新建擴建一批中小學(幼兒園),擴充公辦優質學位資源

9月1日正式迎來開學,對三水區思賢小學的同學們而言,則意味著將在一所全新的學校開啟自己的學業起點。8月31日,該校正式啟用,259名一年級學生成為首批新生。面對美麗的校園環境和先進的配套,孩子們都很喜歡。「新學校很漂亮,有遊泳池有運動場,老師們也很可愛。」一年級學生蔡彥東開心地說。

更令家長開心的是,孩子可以在家門口讀名校。據了解,思賢小學將辦成傳統強校三水區實驗小學分校,著力打造區域品牌名校。學校採取「名校+新校」的模式,通過區實驗小學輸出學校品牌、行政幹部、教師團隊、管理模式、辦學理念、文化內涵等,帶動思賢小學快速發展,使其成為三水區新的品牌學校。

三水區思賢小學啟用,該校將辦成傳統強校三水區實驗小學分校,著力打造區域品牌名校。校方供圖

9月1日一早,學生家長黃女士將小孩送到思賢小學門口之後仍不舍離去。今年開學她比以往都要開心,因為她的孩子剛好趕上思賢小學投用,終於能在家門口上學了。「孩子的新學校很好,我們又住在北江新區,就在家門口上學很方便。」她說,不僅上學距離近,還上的是一所新學校。

思賢小學由西南街道投入1.8億元新建,建成後移交區直管理。該校佔地面積近3萬平方米,多功能教學樓、體育館、室外運動場等教育教學設施一應俱全,運動場所、綠化區間合理布設,儼然是一個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現代化校園。該校全部投用後可開設36個教學班,新增學位1620個,全區公辦優質學位資源將得到進一步擴充。

據了解,今年秋季新學期,三水區48所公辦中小學共招收14670名新生,較去年實際招生增加2088人。其中,36所公辦小學共招生8208名,比2019年增加學位662個;初中階段,12所公辦初中共招生6462人,比去年增加1426人。

為了讓「有學上、上好學」成為每一個三水孩子的生活現實,事實上,在過去這半年,從區一級到鎮街層面對基礎教育領域的大動作都不敢懈怠。通過加快建設,三水區樂平鎮中心小學分校區2號教學樓在新學期正式投用,此外,3號、4號教學樓及綜合樓預計本月底全部交付並投入使用。全部投用之後也將可提供1620個優質學位,將為該鎮教育資源優化和樂平學子就近入學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此外,三水學前教育資源供給也將得到有效擴充。今年秋季新學期,雲東海街道中心幼兒園、樂平鎮幼兒園、白坭鎮中心幼兒園三所新建成的公辦幼兒園也將陸續開園。其中,雲東海中心幼兒園坐落於水秀荷香的雲東海街道三水新城板塊金融街融璟花園住宅小區內,佔地面積7877平方米,建築面積5323平方米,可開設15個教學班。

在三水區中心幼兒園,孩子們開心地享受著「開學第一課」!

三水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

2020年三水區新、改、擴建中小學校5所,總投資約6.4億元,擬新增學位5055個。其中,三水區思賢小學建設、樂平中心小學分校建設、金本中學擴建工程均順利完工並投入使用;雲東海博文小學、河口中學改建工程正加快推進,預計明年完工並投入使用。

實施「名校+」工程,推動新校短期內形成品牌效應

通過新、改(擴)建學校增加學位,僅僅是教育綜合改革的一個方面。很多新建學校零起點辦學,如何讓新校跨越艱難摸索的起步階段迅速起航?今年,三水區將「名校+」工程列入區委、區政府年度重點工作、民生實事來抓緊抓實,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思賢小學建設是三水區教育綜合改革結的又一個碩果,也是三水教育名校帶動、區域發展、「名校+」重要工程之一,該校將辦成傳統強校三水區實驗小學分校。三水區思賢小學校長鄧妙珊表示,作為實驗小學的分校,學校將傳承實驗小學優秀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與實驗小學攜手同進。接下來全體教師將腳踏實地上好每一節課,用心帶好每一位學生,以培養面向世界,具有中國靈魂、世界視野、創新思維的現代化青少年為辦學宗旨,實現學生的知識、素養綜合發展。

開學前夕,「名校+」工程再取得新進展!三水區以「特色高中+小學」模式,將西南街道第十小學辦成區華僑中學附屬小學,實施小升初直升招生政策,推進學校書法、足球等特色一條龍延續發展。通過學校資源共享,小、初、高教育教學無縫對接等,迅速提升小學的教育質量和知名度。

華僑中學附屬小學舉行升旗儀式。(來源:範寶欣)

今年9月,華僑中學附屬小學正式實行區一級辦學,華僑中學開始探索十二年一貫制辦學模式。三水區華僑中學附屬小學校長張鳴明表示,乘著三水區教育綜合改革的東風,西南十小更名為僑中附小,作為華僑中學的小學部,該校將與僑中共享教育資源,使得學生能夠享受到十二年一貫制的教育。學校將站在更高的維度提前鋪排,加強優質生源的培養力度,為廣大三水區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

三水區華僑中學相關負責人:

接下來將發揮學校教育教學的優勢,設計小初高中一體化特色建設方案,形成小初高中融合貫通的教育教學整體化培育模式;並通過小學部和中學部教育資源共享、師資隊伍共建、校研一體化,有效解決小初高中課程銜接的問題;同時實施學校書法、足球等特色一條龍延續發展培育模式。

今年9月,華僑中學附屬小學正式實行區一級辦學,華僑中學開始探索十二年一貫制辦學模式。李周秦/攝

近年來,三水打出集團化、學區制、合作共同體、「名校+」等教育改革創新組合拳,推動學校抱團發展、協同提升,促進了管理、師資、設備等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實施『名校+』工程是三水教育實施『築基強腰樹品牌』行動中最亮眼的舉措。」

三水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水區在2016年全方位啟動新一輪教育綜合改革,並於去年9月提出實施「築基強腰樹品牌」行動。其中,在小學階段開展實施「名校+」工程,以一體打造、一體發展的理念,努力探索「以帶促優—捆綁整合—打造名校」的創新工作模式,推動新校短期內形成品牌效應,力爭實現「每一所新學校就是一所品牌學校」,讓三水教育優質均衡真正「跑起來」。

接下來,三水區還以「名校+集團」模式,將西南街道中心小學、西南街道第八小學組建成教育集團,探索橫向式教育集團辦學模式,實施以強帶弱抱團結對發展,促進區域內學校優質均衡發展。

兩校改辦九年一貫制,全面打通優質教育資源鏈條

近日,三水區教育局印發《關於三水中學附屬初中與三水區實驗小學申請合併辦學的批覆》《關於西南中學改辦成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批覆》,同意三水中學附屬初中和三水區實驗小學合併成為九年一貫制學校,三水區西南中學改辦成為九年一貫制學校。

批覆稱,同意三水中學附屬初中與三水區實驗小學合併,兩校合併保留使用三水中學附屬初中名稱,辦學層次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原三水區實驗小學調整為三水中學附屬初中小學部,繼續在原址辦學;同意西南中學改辦成九年一貫制學校,保留使用三水區西南中學名稱,在原址辦學。

三水中學附屬初中將與三水區實驗小學合併,辦學層次為九年一貫制學校。校方供圖

這一消息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這也意味著,繼2018年三水首間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雲東海學校落成後,三水將再添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三水區將積極探索優質學校九年一貫制辦學模式,推動三水中學附屬初中與區實驗小學合併辦學,西南中學開設小學部、改辦成九年一貫制學校,全面打通優質教育資源鏈條。

新探索必然帶來嚴要求,落實到具體操作會碰到許多難題。要順利實現教育對城市發展的支撐作用,探索新學制辦學只是第一步,還需要一系列政策配套方面的變化和調整。三水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從2020年秋季新學期開始,三水中學附屬初中與三水區實驗小學合併辦學將有實質性動作。

三水中學附屬初中開學現場,師生精神振奮。校方供圖

近年來,三水區實施初中振興工程、強腰工程,公辦初中實現區一級管理,組建初中校際教研共同體,建立「北部教育聯盟」,研發「教育督導評估綜合應用系統」,採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初中學校辦學水平發展性考核評價,引導中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成績顯示,一系列措施之後,三水初中教育挺起「腰杆」。全區公辦初中總體成績明顯提升,中考自2017年起連續四年誕生高分屏蔽生(2017年1人、2018年2人、2019年1人、2020年5人),高分段和單科滿分考生人數等硬指標大幅增長,公辦、民辦學校均出現單科滿分考生。

「三水中學附屬初中、西南中學是全區初中的佼佼者,在多年發展中逐步走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辦學路徑,兩所學校嘗試設立小學部,優質資源往小學下沉,有利於提升小學的辦學質量。」三水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水中學附屬初中、西南中學改辦成九年一貫制學校後,初中部的文化元素將提前植入小學高年級段,小學生也可提前到初中部感受校園生活,幫助學生從小學順利過渡到初中。

西南中學初一、初二的學生分批返校。校方供圖

重視教師隊伍建設,65名新老師研究生學歷過半

開學第一天,各校紛紛開展多種形式的「開學第一課」。在三水中學,為學生講授「開學第一課」的不是學生的班主任,也不是校領導,而是2020年三水區高層次引進人才、中學英語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湖北省政府津貼專家孫如鏡。

今年,三水區實施2批次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共確定3名引進對象,孫如鏡則是其一。「如今,市民對教育質量非常看重,除了硬體配套要跟上現代化教育的步伐,師資配備也很重要。」 三水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三水區重視教師培訓培養,實施「卓越校長培養計劃」「千百十人才培養計劃」「教師綜合素質培養計劃」三大項目,近三年投入教師培訓區級資金共1300萬元,培訓人數達2.5萬人次。

除學位問題外,學校的師資力量也備受關注。今年三水區教師招聘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65名新教師中研究生學歷人數為35人,超過擬錄用人數的50%,大大提升了三水區教師隊伍的整體學歷水平,改善了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教師隊伍得到了有益補充。

2020年三水區高層次引進人才、中學英語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湖北省政府津貼專家孫如鏡為三水中學學子上」開學第一課「。校方供圖

新學期,「95後」教師吳曉莉告別自己的研究生身份,踏上三水區樂平鎮範湖小學的講臺,正式開始了她在三水的教師生涯。開學首日,為了準備迎接新生,吳曉莉起了個大早,儘管一整天忙個不停,她依舊笑稱「忙碌並充實著」。這個學期,吳曉莉任教五年級語文,且兼任(5)班班主任,除了教學,還要處理許多班級管理工作。「我想儘量把我的愛分給每一個學生。」

吳曉莉表示,從自己的實習經驗來說,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當下最期待的是通過科學專業的教學和愛心的呵護帶領學生成長,與家長和諧相處,給予學生更多的愛,也收穫來自學生的愛。吳曉莉對自己的教師角色有著更多的思考。目前,吳曉莉已經在進一步學習教育類的書籍。

強國必強教,強教先強師。三水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水全面啟動教育綜合改革工作,將強師工程列入其中,先後制定實施「卓越校長培養計劃」「千百十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師綜合素質培養計劃」,推動三水教育提質創優建高地。近年來,三水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逐步凸顯,目前,全區有市、區兩級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共300多人。

往期內容

1、

2、

3、

資料:南方日報李周秦、王伯樂,通訊員陳伊萍

原標題:《新增學位超5000個、兩校改辦九年一貫制…三水教育有這些新變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佛山新增多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會上,禪城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區柱明表示,目前城南片三塊教育用地均取得實際有效的進展,環湖小學西校區正有序施工中,鐵軍小學東校區、惠景中學附屬小學2個項目用地已明確歸禪城區所有;綠島湖片區規劃建設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佛山市實驗中學附屬學校),正開展前期工作,下一步將通過創新管理模式,縮短新園、新校成長周期等手段,繼續加快學校建設,提高學位供給速度。
  • 五區都有!購房新風向...
    南海區德勝學校選址示意圖廣東德勝教育集團投資超10億元,南海區德勝學校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並進入裝修階段,預計2021年9月正式啟用,初步計劃招收小一和初一新生,目標打造成為一所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融合於一體的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
  • 新增學位超2萬個,2021年徐州東區教育配套全面爆發!
    通常,我們判斷一個樓盤、區域值不值得入手,市場熱度無疑是最好的試金石,而通過近日透露出的規劃數據顯示,徐州雲龍區在教育資源規劃方面領跑全城,多所學校迎來新改擴建,據官方數據預測,算上今年,未來兩年雲龍區將累計新增學位超過2萬個!
  • 五區都有!
    根據此前披露,佛山市第四中學附屬學校規劃為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規模為48班,其中小學24班,初中24班,規劃學位2400個。根據官方透露,項目力爭2020年年底前動工建設、2022年投入使用。選址就在九龍新天地旁!南海區德勝學校選址示意圖廣東德勝教育集團投資超10億元,南海區德勝學校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並進入裝修階段,預計2021年9月正式啟用,初步計劃招收小一和初一新生,目標打造成為一所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融合於一體的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
  • 成都三年新增10萬個學位,好學校為啥頻頻落戶成華區?
    ▲成華區成都市石室小學、成都市雙林小學、成都市成華小學、成都市建設路小學四所學校上榜「溜爸最喜愛的40個學區」但隨著成華區2017年啟動的「優質教育倍增工程」的推進,成華區的教育配套已經在數量上有了明顯突破,且隨著新一批的學校建成使用,質量或將也有實質性的提升。
  • 新增1680個位!中山又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今年9月開學
    近日,中山市神灣鎮崇正學校順利交付使用,中山又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來了。陳福興書記表示,崇正學校的交付使用是神灣教育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大盛事。遠洋集團繁花裡項目部積極搶工期、抓建設,保質保量完成各項代建工程,確保崇正學校9月如期開學。他勉勵崇正學校抓住機遇,立足實際,從新時代出發,在教學教研等方面加大力度、持續創新,努力打造一所特色鮮明、管理規範、質量一流的現代化示範學校。
  • 2020海澱教育將有這些規劃!附海澱17個區教育資源分配表
    西三旗地區經過近兩年布局,北大附中、北師大二附中三帆中學、十一龍樾學校等一批優質學校已經進入,基本解決了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其中,北大附中西三旗學校已經於2019年開始招生,通過登記入學和派位入學方式招收小學和初中一年級學生。據透露,北大附中新馨苑學校也要求2020年實現開工建設。
  • 求是教育集團將接管西溪九年一貫制學校?官方回復來了
    前段時間,杭州老牌教育集團——學軍教育集團官宣接管未來科技城板塊的第三初中、第四小學和第五幼兒園。這消息爆出,羨煞眾人……  近日,網絡上有消息稱目前正在建的西溪九年一貫制學校將被求是教育集團接管。上周,就有不少網友在問政平臺上求證這一消息。  遺憾的是,相關部門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
  • 上海浦東新區25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 你知道幾所?
    九年一貫制是指該校的小學和初中施行一體化的教育,小學畢業後可直升本校初中,上海浦東新區教育局公布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目前共有25所,下面為大家進行了整理,便於有意向選擇浦東新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家長了解。上海市浦東新區第三少年兒童體育學校(東城學校)浦東新區第三青少年體育學校是一所體育特色學校,建於1972年。
  • 2020年教育大爆發!株洲9所新學校扎堆來,從小學到高中都有!
    除了長江小學外,2020年株洲還有這些學校迎來爆發!這些學校規劃9月開學市二中附一小二中附一小自2019年10月底正式開工,現主體工程已經完成70%教學樓封頂在即。南方中學南方中學新校區佔地面積217畝,總投資約9.5億元,計劃在2020年開學。共設72個班級,提供學位3600個,原來的老校區將用於蘆淞區義務教育辦學。
  • 西安高新區50所新建學校最後衝刺 今秋將新增學位70260個
    建設中的高新區第三十小學 記者 翟小雪 攝本報訊 (記者 馬相) 記者6月28日獲悉,高新區50所新建學校正在加緊建設,將於今年秋季開學投用,新增70260個學位,進一步保障區內群眾子女入學需求,滿足高新區發展需求。
  • 2020年北京各區新增學位情況最新消息匯總
    2020年北京各區新增學位情況最新消息 你家附近有好消息嗎  東城區  東城區2020年將加快發展普惠優質學前教育,新增學位供給2000個。  天永、和平裡學區將增設二中、匯文教育集團內的優質學校校區3個。  將積極探索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校園中的融合應用,建設5到10所「未來學校」,引領區域的智慧教育發展。
  • 無錫又一所 九年一貫制學校
    無錫再添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南京師範大學濱湖實驗學校官宣,真的來了!昨天(11月24日)下午,南京師範大學—無錫市濱湖區人民政府共建「南京師範大學濱湖實驗學校」籤約儀式正式舉行。南京師範大學教育合作管理處處長熊鴻生和無錫市濱湖區副區長徐新宇籤署共建協議根據協議,濱湖區人民政府與南京師範大學將合作舉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定名為「南京師範大學濱湖實驗學校」,辦學性質為公辦,由小學部和初中部組成。
  • 石門實驗小學獲得九年一貫制辦學資質,直升初中穩了!
    11月24日,據石門實驗小學官方發布宣布,為滿足廣大家長對優質教育一體化的需求,石門實驗小學於2020年11月成功獲得九年一貫制辦學資質,將成為小學、初中一體化的九年一貫制學校!石門實驗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將本著「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思想,秉承石門教育集團的優良傳統,發揮集團化辦學的優勢,加強與石門中學的銜接,與石門中學管理同步,資源共享,學科共建,文化共生,品牌共鑄,為高中輸送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優秀學子,打造一體化的優質教育,為南海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新政下,九年制、十二年制學校更吃香
    廣州有19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2016年出臺的《廣州市中小學發展策略研究與布點規劃》(草案)提出,要提高新建學校中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比重,廣州將多出11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各區學生都有機會在「家門口」就讀九年一貫制學校。規劃還明確了九年一貫制學校的設置要求,新建地區可考慮小學、初中合併,設九年一貫制學校,規模應為36個班以上。
  • 2020年北京市重點工程計劃!22個大中小學校教育項目北京家長值得...
    海澱外國語教育集團京北校區共佔地1000餘畝,由河北懷來和延慶張山營兩個校址組成,可容納5000名學生,是集學習、運動、生活、休閒為一體的綠色生態校園。同時,國家體育總局為奧運儲備中國國少隊人才的冰雪項目基地也落戶於此。4一零一中學懷柔校區擴建建設規模約9萬平方米,建設36個教學班的高中部。
  • 今年新增34350個幼兒園學位 超額完成任務
    昨天,市教委發布數據,截至上個月,本市今年通過新建、改建、擴建幼兒園及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辦園等方式新增34350個幼兒園學位,超額完成新增3萬個幼兒園學位的年度任務。雙方各展所長,區教委發揮專業優勢,給予企業辦園支持和指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用教育經費、不用教育編制,實現為地區增加一所優質普惠公辦園」。11月中旬,北京一零一中實驗幼兒園新園開園。這是海澱區海澱鎮攜手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在樹村地區建立的一所配套幼兒園,有效緩解了周邊適齡兒童的入園需求,讓回遷小區居民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 新增兩萬學位、三千套保障房、建長者食堂……深圳福田推十大福禮
    這些發展成就、環境福利以及整個民生事業、基礎設施的改善是全體福田市民、全體建設者共同創造的成果。8月24日下午,福田區委區政府推出囊括教育、醫療、民生等方面的十大「福禮」,通過新增超2萬個學位,長者食堂覆蓋10個街道,擴展超過3000套保障性住房等舉措,為百姓帶來實在的民生實惠。
  • 番禺新增公辦學位10699個!落戶搶佔教育紅利「頭啖湯」
    據悉,2019年番禺區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共計10699個。2019年,番禺區新開辦公辦幼兒園共8所,包括廣州教育實驗集團番禺實驗幼兒園、南村鎮碧桂園翠山藍天幼兒園、鍾村街祈福智慧幼兒園、廣州市番禺大學城幼兒園、南村鎮雅居樂實驗幼兒園、化龍鎮實驗幼兒園、石樓鎮南派幼兒園、石樓鎮沙南幼兒園。
  • 中山華附:強勢打造十二年一貫制教育高地
    中山華附,這所由小學、初中、高中組成的高端民辦名校,正在強勢打造十二年一貫制教育高地,為家長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優質學位,也為中山乃至全省民辦教育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旗幟。學校發展:小學中學合併十二年一貫制更具優勢2020年6月,華南師範大學中山附屬中學、華南師範大學中山附屬小學兩校正式合併,合併後新的校名是「華南師範大學中山附屬中學」,其辦學範圍涵蓋小學、初中、高中。新建成的小學校區擬計劃招收60個教學班,共2700名學生,將於202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