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文學一時火遍網絡,繼陰陽家之後凡學家又是大家調侃的對象。不太衝浪的人,應該還不清楚什麼是「凡爾賽文學」?簡而言之,凡爾賽文學指那些明貶暗褒、自問自答、裝腔作勢,秀優越的言語。
為什麼要用「凡爾賽」來概括這種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耀的行為呢?凡爾賽(Chateau de Versailles)原本是巴黎著名宮殿的名字,後經由博主小奶球從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中提煉為「凡學」,漫畫主要講述了法國上流貴族的奢靡生活。
這些貴族就像凡爾賽的玫瑰一般,永遠美麗,永遠優雅。
「凡學」不是指貴族優雅,而是泛指一種精神。使用者通過奇特的角度、不經意的炫耀、在不情願與為難中標榜自己是個優於常人的存在。最早的凡學是常被人調侃的「朋友圈凡學」。
有人還調侃佟掌柜是老凡學家了哈。
明星中的凡學家也不少。記者問鞠婧禕:現在脫髮禿頭的人很多,小鞠的發量很多,你有什麼增發量的方法啊 ?鞠婧禕答:發量是天生的,為什麼會有人禿頭啊?年紀輕輕還禿頭?
凡爾賽玫瑰們之所以惹眾嘲,還是因為先凡後翻車。自打說了發量是天生的,網友們就開始了扒鞠婧禕髮際線粉的行動。
以及微博上的蒙淇淇,這位女作家寫了許多自己與丈夫的生活故事,四捨五入就是電視裡的霸道總裁愛上我戲碼。
不過她的凡爾賽文學要比鞠婧禕的更婉轉更暗秀一些。心情不好?不礙事,直接讓老公定去維多利亞港的機票哭。
明指心情不好也要浪漫,暗指伴侶真的很寵,老娘也超有錢。
面試住家保姆,保姆英語六級,本科學歷,上一任僱主是法國人,中式西式面點什麼都會做,月薪兩萬五。中間還要拉踩一下普通的保姆。
人口普查時,用懵懂又無措的口吻描述自己家是別墅。大概就像《公主小妹》裡管家告訴小麥,這一整片都是皇甫家,想逛完需要開車,走路逛的話也許要走到晚上。
其實,蒙淇淇的微博內容遠不必這樣被全網嘲笑,只是有心人又扒出她的一切炫耀似乎是虛構的。先炫耀再翻車,從拼多多名媛,到每個人朋友圈裡暗暗秀優越的人,再到某書上的假名媛。
大眾對炫耀的行為似乎需要一個很強的出氣筒,凡爾賽文學正是這樣一個情緒發洩口。
每個人都有輸出的權利,也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不論是真有實力的炫耀,還是凡爾賽玫瑰,只要不傷害他人,只要自己樂意,也不是什麼大罪過。只是當凡爾賽被大眾所提起時,不是討論美而是討論炫耀,還是很惋惜的。下面,一起來看看真正的「凡爾賽」美吧~
真正的凡爾賽玫瑰
凡爾賽宮位於巴黎的凡爾賽鎮,是世界著名五大宮殿之一。17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三,買下了凡爾賽宮所在的位置,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兩層紅磚的狩獵行宮。雖層數不多,凡爾賽宮真正美在它內部的裝潢與設計。
圖源@獨角鹿西洋古董
古典主義風格的宮殿,魅力在於四處陳設的奢華非凡,卻獨有協調美,不土不俗,每一個刺繡和擺件都有巧思存在。(官網可以VR看宮殿以及一些館藏)
凡爾賽宮就是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格宮殿,立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輪廓整齊大氣,正面看有雄偉又端莊的美。內部風格則與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為主。
巴洛克風格的宮殿內部多以雕刻、巨幅油畫以及掛毯,配以17、18世紀典型造型的家具、和來自世界的珍貴藝術品為主。凡爾賽宮共有五百多間大殿小廳,如果肉眼見過這座宮殿,真的會被這樣的金碧輝煌所震撼,那種溢出空間的美與精緻。
五彩的大理石閃耀奪目、巨型的水晶燈如瀑布般傾瀉而下。
臥榻處的流蘇也極盡女性的柔美,天花板上有鍍金雕花淺浮雕,牆壁為深紅色金銀絲鑲邊天鵝絨,每一處的奢華似乎都在靜靜的述說昔日王國的鼎盛與輝煌。
凡爾賽宮內有許多名勝,不過去古典主義風格的宮殿,私以為最妙的地方是天花板。
由皇家大畫家、裝潢家勒勃蘭和大建築師孟沙爾合作建造的鏡廊,連結兩個大廳。長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園開的巨大的拱形窗門,另一面鑲嵌著與拱形窗對稱的17面鏡子,這些鏡子由400多塊鏡片組成。
外景圖很少,找了一些內飾圖給大家看
鏡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巨幅油畫,油畫裡的希臘神話故事生動而優雅,在水晶燈的映照下,閃耀著古典醇厚的美。
這座世紀性宮殿的園林景致也是極美的,凡爾賽宮的外圍是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繁茂的紅色玫瑰、兩側蔥蔥鬱鬱的大樹、如玉一般的河流、靜靜矗立的嫵媚銅雕。
Dior的「秘密花園」香水曾取景於凡爾賽宮,《絕代艷后》為了拍出風華絕代瑪麗皇后的傳奇一生也少不了凡爾賽宮的背景支持。當年很多人詬病《絕代艷后》的服裝太過樸素,可每當人物走在凡爾賽宮時,時光就仿佛倒流回瑪麗皇后時期。
皇宮的陰謀與深宮的寂寞、貴族們的夜夜笙歌、王朝的鼎盛與衰落、人來了又去、花開了又謝,這座宮殿在輪迴中靜靜地看著見證一切。
時光流逝,承載歷史底蘊的美還有人在精心維護。法國官方宣布,在經歷987天的修復工作後,凡爾賽宮博物館中王家禮拜堂的修復即將完成,這也算這座宮殿幾十年來最大型的修復工程。
古典主義的叛逆之美
欣賞完真正的凡爾賽宮的美,再來看看現代時尚與凡爾賽宮的結合。07年vogue凡爾賽宮大片,模特身穿Dior、Chanel等華麗裙裝,浮誇的妝發與雕梁畫壁的宮殿融為一體,時裝的用色像極了古典主義時期裡肖像油畫的色彩。
巴洛克藝術把宗教主義與享樂主義神奇的結合在一起,「它將戲劇性以及誇張的激情、過於渲染的輝煌作為自己的美學準則,把華麗的裝飾堆砌到了極致。」。
華麗、復古、離經叛道,當時的設計對美與藝術有一種神聖的嚮往感,放眼當代,許多設計都不再有那時的光環。
上世紀末的Christian dior也別有古典主義的美。綢緞連衣裙與復古碩大的珠寶首飾,頂級品牌對經典的致敬總是最有誠意的。
這場巴黎時裝秀很像19世紀末的大劇場世代,上流貴族把劇院作為正式而莊重的社交場合對待,優雅時髦的太太們坐在劇院二樓的臺上,悠閒地看著臺上的名伶,扇扇子的空隙眼神偷瞄旁邊包廂的帥氣男士。
上世紀超模穿高定的群像,也別有一種經典美。就像有人評價Chanel就是優雅本身,而那時仿佛整個年代都透著優雅的氣質。
有點遺憾是,目前一搜「凡爾賽」各大論壇上全是凡學,少有討論宮殿美的內容。把具有時代性的審美都看作是「裝x」是非常二極體的思維方式。
大部分的軟體在發家時都基於人性最底層的欲望來吸引用戶,炫耀也是其中一種。人的許多欲望並非存在即罪惡,欲望的火苗燃起,比起直接吹滅,到底該如何控制與釋放才是我們一生都要修習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