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春有你2總決賽談起:女團選秀選出來的偶像打破單一審美怪圈了嗎?

2020-12-24 騰訊網

在女團選秀節目泛濫的今天,我們到底該用什麼標準衡量女性偶像?

《青春有你2》劇照。

昨晚,《青春有你2》總決賽落下帷幕,微博上該節目的話題閱讀量也早已超過150億。但隨著最終成團名單的公布,伴隨而來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虞書欣的實力不夠」、「劉雨昕陸柯燃的中性風格」以及「金子涵乃萬的落選」等一系列話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在定義「X(未知要素)女團」的道路上,節目再一次強調了初衷:重新定義女團標準。與此同時,《創造營2020》也在「敢,我有萬丈光芒」的怒吼裡開播。在女團選秀節目泛濫的今天,我們到底該用什麼標準衡量女性偶像?

「爹味十足」的《創造營2020》與大女主劇本下的《青你2》

最近,兩檔女團節目的熱播不乏觀眾們的一番比較。有業內人士說,《青春有你2》抄襲了兩年前《創造101》的開播海報和「重新定義中國女團」的標語。可當「女團鼻祖」《創造營2020》開播後,我們發現它依舊在召喚「傳統意義上」的標準女團。曾經的王菊在《創造101》裡的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當時每個人的朋友圈都充斥著她的拉票標語「你不投,我不投,王菊何時能出道」。可惜黑皮膚微胖的自信女孩最終還是沒有成功出道。在偶像工業化時代,女團的標準定義是流水線生產的芭比娃娃:甜美、窈窕、無戀愛醜聞的鄰家女孩。王菊「獨立女性」的人設為節目帶來的熱度像是一個為她人做嫁衣的笑話。

《創造營2020》第一期的節目中也不乏對於女性的固化認知。一開篇的「小蠻腰」破冰遊戲裡,女生們就開始比誰的腰細,甚至嘲笑著身材略微健壯的訓練生。對於這樣的身材攻擊(body shaming),微胖的女生也不生氣,同樣調侃著自己的身材。在舞蹈擔當表演完後,導師的評價也耐人尋味。導師黃子韜評價訓練生劉些寧:「不管前面的選手跳的有多好,目前她最適合女團的舞蹈。」有評論認為導師黃子韜像是一個 「昏庸無能的老皇帝在選妃」,看到普通選手就是「你達不到最高標準」,看到漂亮妹妹就是「心動的感覺」。在這樣的固化標準下,創造營的女孩們只能不斷向這些擁有標準偶像外貌的訓練生看齊。

黃子韜評價劉些寧:「不管前面的選手跳的有多好,目前她最適合女團的舞蹈。」

反觀《青春有你2》裡,那些訓練有素、符合傳統女團標準的選手卻並未得到最高評價。 對SNH48、AKB48以及樂華娛樂女團的初評級中,導師們的評價是:風格一模一樣,沒有個性。在這檔節目裡,「標準女團」的概念被「X女孩」所解構了:能唱能跳能Rap的全能短髮女孩劉雨昕用實力收穫了大家的喜愛。當109位訓練生詮釋同一首甜美主題曲的時候,她依舊能跳脫出嚴絲合縫的流水線製作,把自己擅長的popping (震撼舞)元素融合在歌曲裡,坦率地詮釋自己中性的形象。當導師問她為什麼穿褲子的時候,她說:「我們這樣的女生,能不能跳女團舞,已經是上個世紀討論的問題了。我就是要做我自己,所以我又換回了褲子。」

走中性路線的劉雨昕在《青你2》收穫了超高人氣。

為何在討論女團定義的道路上,《青你2》和《創造營2020》採取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據貓眼調查,兩年前《創造101》的90後觀眾比例高達52%,男性觀眾佔比43%。這一數據意味著,雖然90後女性是選秀節目的主力軍,年輕的男性觀眾依然對女團選秀給予了很高的關注。《創造營》的101位女性依然符合男權社會的「主流審美」。在舞蹈擔當的比拼中,男性導師們對外形養眼的選手尤為偏愛。即使專業女團出身的導師宋茜指出「最適合女團」的劉些寧舞蹈卡點不夠準確,四位男導師卻一致認為她更突出,宋茜也只能無奈同意。

相較而言,那些僅僅擁有甜美外表的訓練生在《青春有你2》裡走得並不遠。不僅如此,節目組邀請的導師Ella和飛行導師金靖也不是標準意義的女性偶像。某種程度上來說,《青春有你2》像是為新時代女性打造的女團節目,而 《創造營2020》的導師格局和單一的訓練生風格造成了偏向男性審美的局面。

美國社會學家阿莉·霍克希爾德 (Arlie Russell Hochschild)提出的「情感勞動」(emotional labor)概念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偶像工業對觀眾的強大吸引力。該術語指出工作者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必須以某種特定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緒與表達方式,為同事和/或客戶營造正面體驗。在女團的市場裡,訓練生們就必須為了滿足不同的觀眾對於女團的幻想而展現出特定的情緒。

心靈的整飾:人類情感的商業化》[美]阿莉·拉塞爾·霍克希爾德 著

對於男性審美導向性很強的《創造營》來說,甜美的曲風是保命的護身符:Vocal (聲樂)的訓練生們爭先恐後地選擇《喜歡你》這首甜美的歌曲來展現自己的女性魅力,就連擁有煙嗓的酷女孩希林娜依·高也硬著頭皮選擇了這首歌。而在《青春有你2》的舞臺上,訓練生們不再為了展現自己甜美的一面而競爭。相比較選手形象單一的《創造營》,個人風格鮮明的《青你2》訓練生呈現出了更加多元化的面向,0號的裙裝和洋娃娃的臉蛋不再是免死金牌,實力與勇氣才能讓人脫穎而出。為此,訓練生們會刻意選擇風格多變的作品,比如酷帥的舞蹈擔當劉雨昕會主動挑戰聲樂難度較高的抒情歌曲《想見你》,唱著《有點甜》的冷臉女孩陳珏也因為「反差萌」的笑容被送上熱搜。

對於男性審美導向性很強的《創造營》來說,甜美的曲風是保命的護身符。

為何女性觀眾渴望看見多元化的女性偶像?不可否認的是,當今社會下的年輕女性更加難以被女性刻板印象「洗腦」了。在傳統的電視媒體中,女性通常都被塑造成家庭主婦或者是擁有戀愛腦的美女形象。她們在廣告中被嚴重物化,在影視劇中是男權社會中理想的賢妻良母。可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她們希望顛覆一切對女性的刻板印象。那些沒有完美長相和身材的女孩希望扭轉男權審美所主導的「看臉的時代」。

因此,她們所崇拜的女性偶像形象也發生了改變。當年「王菊現象」的出現也是一場隱形的女性運動,王菊的支持者為她在朋友圈拉票仿佛是一場對男權審美的集體反叛。年輕的女孩們在為訓練生花錢打榜、拉票的同時也在培植自己的夢想,那些被選中的女孩就是她們希望成為的人:《青你2》裡真實做自己的「作女孩」虞書欣,長得最不像「女團」的寶藏女孩上官喜愛,亦或是頂著爆炸頭的高學歷女孩張珏。女性觀眾之所以希望看到更多元化的偶像是因為她們希望普通的,亦或是別樣的自己也能被代表。雖說資本家們將選秀節目控制得徹底,可節目中的熱點人物也多多少少順應了觀眾們對別樣女孩的想像。在主旋律意識增強的近幾年,我們的社會在性別規範和文化符號上略顯單一。當自我意識增強的「後浪們」發現那些衝破固化思維的多樣化女性形象時,她們肯定會備受鼓舞。

中性風在解構「女性氣質」?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青你2》有很多走中性風且人氣爆棚的訓練生。《GQ》曾討論過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作者劉楚楚認為2005年現象級的《超級女聲》讓李宇春、周筆暢這樣的中性化選手火了起來,其原因是同期走女性化路線的優秀選手張含韻、劉惜君背負著大量的汙名,諸如「綠茶」(指表面人畜無害,背後善於玩弄感情)這種詞語都被引入到對她們的討論中。相反,像李宇春、尚雯婕這種中性化選手,她們很自然就跟私德話題絕緣了。因為看著像男生,就被默認人格上更接近男性,而自動隔離了女生特有的負面特徵。

2005年《超級女聲》讓李宇春、周筆暢這樣的中性風歌手走紅。

與之類似的是,《青你2》選手孔雪兒和秦牛正威因為之前和人氣男明星若有似無的戀愛緋聞導致她們未播先火,所得到的負面評價多於正面。即使黑料被澄清,攻擊性的評價仍然層出不窮,似乎擁有姣好臉蛋的女性總會被貼上「綠茶」的標籤。

如今,很多女明星都有意無意往「男友」人設上走以求安定。《光明日報》發表的《飯圈文化的哲學省思》中,作者謝廷玉討論了這一現象。「泥塑」是飯圈文化中的一種特殊現象,廣義上的「泥塑」指放大女藝人的男性氣質或「性別反轉」,可似乎並不是所有女性都可以輕鬆走上「中性風」的道路。儘管泥塑粉倡導性別價值多元、美學表達多元,但對泥塑對象的普遍口味和要求還是「年輕的美女」,不是任何人都配被「泥塑」的。

當網友們對著郭碧婷、張天愛、戚薇這樣的美女叫「老公」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在「泥塑」的矛盾心態背後,大眾依舊將外貌作為女性重要的評判標準。我們很難看到有粉絲會去泥塑一個長相普通的年長女演員,因為在「年輕美女」的世界裡,這些年長的不再能挑起男性性慾的女性是必須被靜音的對象。

在《青你2》中,劉雨昕、林凡、陸柯燃這些模糊性別特徵的短髮女孩都吃到了「中性風紅利」,人氣不俗。可為何同樣走中性風的上官喜愛,張鈺,王欣宇等人相比之下就沒有那麼高的人氣呢?「Vista看天下」評論認為,她們明明也各有各的實力,卻在中性風本身上沒什麼讓人關心的欲望,其原因是她們沒有出眾的長相所帶來的魅力加成。

長相出眾的對象才有資格跨越性別範式成為「總攻」,而長相普通的中性化女孩們卻因為長得不像女人被攻擊。微博上不乏對上官喜愛外貌的攻擊:「長相這麼大媽也能出道?」說到底,女性依舊是被視覺化的對象,「白幼瘦」的審美依舊將女性評定為三六九等。當長相明麗的女明星因為害怕被攻擊而選擇「泥塑」自己的人設,看似逃離某種性別刻板印象的她們卻同時加深了單一的性別符號。

女性氣質的博弈仍在繼續

上個月,「虞書欣海外人氣」上了微博熱搜,《青你2》在YouTube上也熱度頗高。可不同於國內觀眾,海外觀眾的關注點有所不同,更多的評論是關於節目氛圍和選手個性的,很少有觀眾評價選手外貌和實力。在國內不被看好的上官喜愛在YouTube上圈粉無數,網友評論說她是絕對的「badass woman」(女強人)。還有評論說「虞書欣像是CEO,懂得如何處理人際關係。」脫離了國內「大媽」「作」標籤的兩位訓練生很快就變成了外國人眼中的「意見領袖」,其實,這和節目組本身的設想也是吻合的。總導演陳剛在接受採訪時就說過希望讓大家看到形形色色的訓練生,各種各樣性格和有趣的靈魂。在油管上點讚數很高的一句評論是這樣說的:「As you can see, looks don’t define girls』 groups but talent and personality.」(外貌並不能定義一個女團,而是天賦和個性。)在微博上,每一期節目播出後不乏對於選手造型的評論,可外國網友似乎不在乎誰的造型最性感美麗,他們期待看到不同個性的訓練生互動時碰撞出的火花。

上官喜愛(左)與虞書欣(右)

「維多利亞的秘密」品牌的隕落也印證了西方女性對傳統意義上女性性感的叛逃。今年5月,維密母公司L Brands宣布因連續三個季度的虧損,計劃2020年在北美永久關閉250家店鋪。跨域了40多年的歷史,維密一直是男性審美主導的女性品牌。從1995年起,性感0碼尤物的夢幻走秀就是男人們必看的節目,可近幾年的維密口碑大跌,出現銷量危機,更是宣布取消走秀。當別的品牌邀請不同年齡、不同身材的女性來代言時,維密仍然放不下賴以生存的「性感」,最終導致品牌形象的崩塌。

對「性感」有更多元理解的呼聲在中國引起的反應卻更加微妙。近期,維密宣布周冬雨成為大中華區代言人的決定引起了熱烈討論,可試圖給予女性氣質不同解答的周冬雨依舊被男性傳統審美所炮轟,部分評論不乏透露出對周冬雨身材的強烈歧視。「前後不分的選她幹嘛?」一位虎撲用戶寫道。周冬雨在拍廣告時坦言「我不是定義上的性感。性感就是最舒服的、不迎合的,自然狀態下流露出來的」。遺憾的是,不少中國網友似乎對這樣顛覆性的解釋並不感冒。

除了姣好的面容和身材,年齡也成為了國內網友評判理想女性偶像的重要維度。《青春有你2》開播前,網友就網暴有離婚史的訓練生,對長相比較成熟的訓練生進行人身攻擊。《詩經·衛風·碩人》中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對於中國女性美的傳統認知。從古至今,理想的女性形象似乎都是擁有吹彈可破肌膚的少女,但一提到氣場強大的年長女性——比如武則天——就聯想到心機和鬥爭。美國漢學家羅漢(N. Harry Rothschild)指出,這位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男性儒家史學家的筆下逐漸成了一個殘酷、淫蕩、非法、無情而又野心勃勃的篡位者形象,且這一形象直至今日也深刻影響著流行文化。

最近,未播先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進入了觀眾的視線。寧靜、伊能靜、張雨綺、鍾麗緹等大牌明星一起參加一個女團選拔的節目,節目組更是號稱這是「國內首檔逆齡女團選秀」。網友們對於節目的期待值極高,網絡上不乏這樣的評論:「這節目一播出肯定血雨腥風的,有意思!」「我想看撕逼組。」而最近的一些路透和爆料也很有針對性,都圍繞著姐姐們之間的爭吵展開。

《乘風破浪的姐姐》號稱是「國內首檔逆齡女團選秀」未播先火。

值得思考的是,為何網友們在看到《青你2》訓練生們團結協作時被感動得痛哭流涕,而對於姐姐們的女團秀卻抱著吃瓜的心態?像《聲入人心》這一檔全男性選手的節目播出時,為何沒有觀眾期待男性偶像的爭吵,而是被他們之間惺惺相惜的兄弟情所打動,與此同時中年女性卻被貼上「愛撕逼」的標籤?對熟齡女性的類似固化思維比比皆是。在國產劇中,中年女明星出演的角色基本都是被婚姻和家庭束縛的母親、惡婆婆、狠毒的皇后。而在好萊塢,儘管新生代演員也在崛起,中年女星依然統治著好萊塢,甚至一些沉寂已久的女星,也能憑藉優秀作品迅速「翻身」。演員陶虹曾將之解釋為亞洲文化大多是偏少女的審美,因此「女演員到了一定年齡,能找來的比較有得演的角色會少之又少」。在「美幼瘦」的社會審美下,中國女性偶像如何打破這個怪圈?

在審美標準快速更迭的行業,公眾對於女性外形的理解和定義是否還會保持穩定?這些「X女孩」是否真的能為當下女性帶來一場審美運動?我們期待在這個嚴絲合縫的工業化偶像時代看到一個獨特的靈魂,也期待時代的選擇會給我們一個答案。

相關焦點

  • 從女團選秀節目談起:中國女性偶像打破單一審美怪圈了嗎?
    與此同時,《創造營2020》也在「敢,我有萬丈光芒」的怒吼裡開播。在女團選秀節目泛濫的今天,我們到底該用什麼標準衡量女性偶像?「爹味十足」的《創造營2020》與大女主劇本下的《青你2》最近,兩檔女團節目的熱播不乏觀眾們的一番比較。
  • 「不定義女團」,青春有你第二季能實現審美多元化嗎?
    近期,騰訊出品的《創造營2020》(簡稱「創3」)開播,而此前話題量巨大的《青春有你》第二季接近尾聲。在《青春有你》第二季節目播出過程中,話題屢上熱搜,伴隨流量而來的是洶湧的話題和爭議。近幾年來,每一次女團選秀節目播出,都會引起有關審美標準的爭議。
  • 今夏女團選秀,出圈了嗎?
    歡迎把文章分享至朋友圈》如果現在就選2020年內娛關鍵詞,那麼一定會有「女團」這個詞。從已經成團的《青春有你2》,到高開低走的《創造營2020》,還有未播先熱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關於女團的話題在今年的熱搜榜上從來就沒有斷過。
  • 《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女團出道的選秀節目出路在哪裡?
    《青春有你2》第21期推出了導師合作舞臺,蔡徐坤的新歌《情人》展出很驚豔,然而越看卻發現近幾年女團出道的節目同質化非常嚴重,即使《青春有你2》的節目很精彩,卻也難免落於俗套。《青春有你2》第21期節目中的畫面質感很好,而且練習生們的表現也還不錯。想起之前看過的《創造營2020》中的第三期,看了30分鐘就關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很尬,出現的三個女團選的都是卡哇伊的歌,完全聽不出練習生的音樂水平,舞蹈也很一般,律動感不足,總體來說賣點就是賣萌,各種賣萌討巧。
  • 女團選秀《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2020》,你更期待哪個呢?
    由愛奇藝出品的《青春有你》第二季女團選秀節目,從官宣選手,到官宣導師再到各種選手導師的片花發布,釣足了觀眾們的胃口。在導師方面,有作為偶像練習生的優秀畢業生蔡徐坤擔任青春製作人代表,有當紅韓國女團的BLACKPINK的「舞蹈複讀機」Lisa擔任舞蹈導師,有出道19年的天團SHE成員Ella擔任音樂老師,有JONY J作為中國說唱界的領軍者的JONY J擔任說唱導師。
  • 《超級女聲》到《青春有你2》,國內選秀綜藝都有哪些變化?
    但另一邊,綜藝選秀節目受到的影響卻不大,2月底已經開工錄製。愛奇藝的女團選秀《青春有你2》更是搶佔先機,開播前憑藉人氣導師蔡徐坤、Ella和Lisa炒足了話題熱度,以及選手私下戀情八卦不斷,登上多個微博熱搜。
  • 為何50+家品牌都為女團選秀節目贊助?
    最近,《創3》迎來了總決賽,有多少網友意難平? 2020上半年賺足了大眾們眼球的娛樂綜藝節目,應該非偶像女團選秀節目莫屬了,從《青春有你2》到《創造營3》再到《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像是養成系女團連續偶像劇,追的人不少,從百度搜索指數和微博話題熱度都能看出這類型節目實火。
  • 《青春有你2》「喻言」不僅會「花樣滑冰」還去參加女團選秀?!
    「青春是用來奔跑的!」如果很幸運,你能看到這篇文!那麼我們都很幸運!我們都還正處「青春」。《青春有你2》多遠都可以到達!想必大家都知道,最最近火熱的《青春有你2》吧!沒錯,小編也是抱著看美麗和實力並重的優質女團去的!但是,什麼「首席reader」「走音歌姬」著實把我驚呆了!(算了算了,還是主要看Lisa吧!)還有還有,必須要吐槽一下,節目的剪輯!exm!?有實力的選手鏡頭少得可憐!
  • 對比中韓101男團女團選秀,揭示17條殘酷真相
    如今亞洲101系列男團女團選秀熱潮,看了《produce101》、《produce48》、《創造101》、《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2》5臺節目後,有以下感悟:1、中日韓三國練習生綜合實力排位:韓國>中國>>>日本。
  • 原來《青你2》《創造營》一個是在選女團 一個是少兒頻道選秀
    最近兩年偶像團體選秀節目非常多,最火的當屬《青春有你》和《創造營》,雖然此類節目很多但是也沒能逃出「續集魔咒」蔡徐坤已經是娛樂圈的雙頂流之一,而李汶翰和周震南所在的團體知名度並不太高。目前《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2020》正在熱播,今年兩個節目都是選女團,其實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男團都比女團要吃香,畢竟追星的大部分都是女孩,女孩子當然喜歡看帥氣的小哥哥,女團的發展前景比較堪憂,露臉的機會也少之又少,所以一大批優秀的訓練生來到了兩個節目中。
  • 女團選秀後浪推前浪,誰家偶像浪出圈
    揭秘生意經, 選秀新人背後的明星家人、明星老闆們 最近,《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2020》兩檔女團選秀同期打擂
  • 「女團」「男團」選秀火熱背後 中國年輕偶像都去哪兒了
    今天晚上將繼續在愛奇藝熱播的綜藝節目《青春有你2》,節目發起人蔡徐坤的一番話曾引來網絡一片點讚。所謂「偶像團體」,是以唱跳型舞臺表演為主業的表演藝人。目前國內偶像團體培養方式與日韓「訓練生」模式相似,都是各文化娛樂公司招募新人進行訓練後出道表演,以《青春有你》《創造營》為代表的團體選秀節目成了這些新人面向大眾推介自己的舞臺。
  • 大哥大央視出手選偶像,是該規範下參差不齊的選秀節目了
    沒錯,央視要搞選秀節目了。央視官宣了首檔少年成團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這幾年,各種選秀節目層出不窮,許多新人通過選秀節目出道加入娛樂圈名利雙收,而舉辦方也通過節目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比如剛剛結束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們不僅二次翻紅,芒果臺的收視率也是憑此節目傲視群雄。還有藍臺的《中國好聲音》,雖然近年下滑趨勢嚴重,但也曾代表著選秀節目的巔峰。
  • Female Group:多檔選秀節目打破女團傳統定義|CULTURE
    最近,《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2020》兩檔綜藝節目在中國熱播。芒果電視臺製作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也正式播出。「女團」選秀成為熱門話題。這三檔綜藝節目種類相同,即由觀眾投票產生一個女團。觀眾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叫做」製作人「。也就是說,最終的女團成員都是由擁有這一特殊權利的觀眾挑選出來的。
  • 青春勵志物語:《青春有你2》的偶像生產與榜樣力量
    在網際網路生產高度垂直化的今天,說唱、街舞、旅行、青春勵志類綜藝等傳統綜藝時代相對小眾的題材相繼被開發出來並獲得成功,產生出《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創造101》《偶像訓練生》等爆款節目。青春文化本來就擁有鮮明的小眾流行和非主流特徵,今天還帶有了典型的圈層化屬性。《青春有你》屬於時下00後群體最喜愛的綜藝節目類型之一,第2季主推女團,從100位訓練生中選出9位組成女團出道。
  • 選秀節目內幕:從《偶像練習生》到《青春有你》的「隱秘」故事
    小螞蟻是一位娛樂圈工作者,也有真情實感追過許多選秀。無論是《偶像練習生》還是《青春有你》系列,我想從一個娛樂圈工作者角度,來給大家講述一下選秀圈裡的小內幕。拋去身份,我本身也是一個「追星少女」,在《偶像練習生》裡,我本人pick的選手是蔡徐坤和範丞丞,在《青春有你》男生版裡,真情實感打投pick的是姚明明,但是在「婧」裡,我顯然沒有保持我的水平,我pick的秦牛正威止步於35強。
  • 中韓之間偶像選秀節目之爭:中國從模仿到成功建立自家選秀模式
    去年夏天韓國選秀節目produceX101開播並在七月十九日直播總決賽,未料決賽夜各練習生的票數經計算後,因票數差29978被爆出作票的疑慮以及公司上層透過交易來取得出道位的爭議.而據警方調查後證實pd系列的造假疑雲,今年五月製作人安俊英等人終審,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然而在pd系列造假風波告一段落後,接踵而來的卻是中國偶像選秀的崛起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選秀偶像和選秀節目?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前不久,你一定在年輕人的「語料庫」中看到過這個句子,這句「魔性洗腦rap」讓持續數月的女團選秀《青春有你2》徹底「出圈」。然而,一邊是不斷刷屏的選手段子、表情包甚至緋聞,一邊是過了熱乎氣兒就「泯然眾人」,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靈魂拷問」:「選」和「秀」,究竟哪個才是偶像選秀的題中之義?
  • 5部音樂選秀節目《青春有你》《創造101》均上榜,有你追過的嗎?
    《青春有你》是由愛奇藝2019年第一季度推出的青年勵志綜藝 ,節目以「越努力,越優秀」為主題。由總製片人姜濱,總導演陳剛、吳寒,視覺總監趙敏等組成製作團隊 。2019年4月6日,李汶翰(中心位) 、李振寧、姚明明、管櫟、嘉羿、胡春楊、夏瀚宇、陳宥維、何昶希組成九人男團UNINE組合正式出道。2.
  • 歡迎收看《青春有你2》之「歡樂喜劇人」!
    最近風很大的節目非《青春有你2》莫屬。 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創造101、下一站傳奇,明日之子、明日之女,一個接一個,這些到底有什麼區別? 國內最早引進韓國練習生模式的節目是《偶像練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