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名》最後一期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節目播到一半,插入了一段李昊製作的短片,這部短片寓意深刻。
李昊作為少年一員,雖然被淘汰了,但導演的這部短片還是挺有創意的。是這樣的:
出道後的少年,他們何去何從,李昊的短片給出了答案。十年後,已經長成哥哥的左林傑依然是一名偶像練習生,淪為新人叫外賣的跑腿打雜;李希侃一心想在舞蹈上出人頭地,不負眾望,成了教大媽跳廣場舞的老師;寇聰重操舊業,剛下舞臺就去了工地,他們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一樣掙扎在生活的貧困線上。
出道意味著失業,這已不是鮮為人知的事。
上一季《以團之名》出道兩個組合新風暴和Black ACE,如今這兩個組合早已分奔離兮,其中的成員也不知去向。蘇勳倫是這些成員之一,他在上一季成功出道,這一季又作為選手參加,可惜敗在第九名,等於陪練了一把,活生生成為短片裡左林傑的現實版。
《少年之名》成團名單已出,曾經奮力奪冠的少年我有種再也見不到他們的感覺。
如果和上一季一樣,那他們不久也會淡出我們的視野,正如短片所表達,成為一個普通人,奔波在生活和工作上,跟沒出道前一樣。明日我們會在哪裡見到他們,可能是在大街上,也可能是在肯德基店裡,但肯定不是在電視上。
節目組稱成團後的少年會陸續參加一些節目的錄製,大家看下面的圖片,是節目名單。
如出一轍,上一季的《以團之名》出道後安排的節目也是這些,無非就是到處亮亮相,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亮完相以後就各自單飛了,能不能混出個樣來,還是靠自己。
這檔節目由優酷推出,優酷是將他們負責到底還是僅僅就推出一檔節目,一年一季,讓大家充個會員,看看節目而已,現在的選秀節目大多如此,一波接一波,讓你看得目不睱接,最後也給你整出個出道名單出來,可就止步於此。
出道後的少年只能靠粉絲的熱度和所在經紀公司的提拔打造,再看你長得帥不帥,不然真的見不到他們了。
選秀節目最大的槽點就是把你選出來以後,覺得你出道了就是紅了,其實差得還挺遠,更多的人依然默默無聞。像這些出道的少年,真正想讓他們紅起來,應該單獨為他們製作一個節目,邀請一些嘉賓來參加,而不是讓他們去別的節目蹭飯。
他們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東西,出道的最終目的就是如此。最後會不會讓他們參加一些電影電視劇的演出我們不知道,但真的希望他們能在電視劇中出現,有他們自己的角色和特點,雖然從舞臺上走出來,但最後留在舞臺上的並不多。如果想繼續留在舞臺,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音樂舞蹈作品,沒有這些作支撐,娛樂這個行業真的不會走太遠,而選秀節目也只是一個節目。
《少年之名》的少年們,將來我們會在哪裡見到你們,希望是在電視上,而不是在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