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玩家」退出 有資金抄底 影院停擺蘊藏破局重生良機

2020-12-22 東北網

截至4月27日,停業已經94天的眾多影院仍在等待。有院線人士透露,部分影院老闆「跑路」,因為早前已經收回成本,選擇將影院「丟給」物業不再過問。該人士預計年內3000多家影院可能退出市場。

困局之下,影院經營者在反思。早前影院的盈利模式過於單一,將用戶拱手讓給平臺。相關公司已展開行動,試圖在危機中覓得逆襲機遇。同時,有「玩家」退出,也讓資金儲備充足的影視企業迎來「抄底」機會。

業績承壓

原本希望藉助春節檔大賺的影院被一場疫情所深深困擾。自1月24年起,全國範圍上萬家影院停業。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多地影院於3月下旬陸續營業,並組織老片上映。不過,國家電影局3月27日晚發布通知,影院暫不復業,已復業的立即停業,具體復業時間另行通知。影院仍處於「停擺期」。

長達三個月的停業使得一些影院收入端告急。「最初預計4月份可能復工,但希望迅速被澆滅,那一晚我基本沒睡著覺。」影聯傳媒總經理講武生表達了自己的無奈。

對於重資產的影院,積壓的賣品庫存、房租、員工薪酬等,使得影院成為整條產業鏈上對資金壓力最為敏感的環節。有的影院只保留核心員工,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發放薪酬。有影院從業者通過視頻平臺描述停業日子的鬱悶,「飲料會過期,原料會過期,連包裝盒都會過期。」

「不確定性是行業面臨的最大困惑。」大地院線董事方斌說,「很多事情沒辦法推進,也沒法和物業談租金減免,賣品、原材料、電影後產品積壓,面臨保質期問題。」

影院停擺波及到相關投資公司的業績。萬達電影一季度預虧5.5億元-6.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4.01億元。金逸影視一季度預虧1.45億元-1.6億元,上年同期盈利3231.03萬元。幸福藍海一季度虧損1.0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321.80萬元。上海電影一季度虧損7089.89萬元,上年同期盈利4615.09萬元。對於虧損的原因,多家公司均指出,受疫情影響旗下影院全部暫停營業,影響了經營收入,且需承擔相應的固定成本。

誰在退出

有院線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現金流儲備不足的中小商家受疫情影響較大,小型單體影院抗風險能力差,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

此前,小型單體影院是行業擴張的主力。國盛證券研報指出,2015年-2017年新開業影院中,50%以上屬於小影投。2019年新開業的8772塊銀幕中,48.5%屬於小影投公司,且低線城市小影投的佔比高。由於行業進入壁壘不高,2015年以前的票房高漲吸引了大量單體影城和私人資本進入。

北京某影視公司高管鍾平(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國內有12000多家影院,但票房超過1000萬元的不到2000家,500萬元的不超過4000家。房租佔票房收入25%,這是影院生存的安全線。現在房租成本成為壓垮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年內倒掉3000多家影院不稀奇。」

面臨生存問題,一些經營者選擇出售影院及時止損,而意欲抄底收購的入局者也在謀劃。「停擺這麼久,沒有收入,但成本依舊(場租、水電、人工等),還有商品庫存的積壓。問題是復業時間無法確定,復業後也不知道行業的復甦情況。出售是不得已的選擇,因為這個時間點買家會壓價較低。」院線從業者陳斌(化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長期與影院經營者打交道的鐘平認為,目前存在三種心態。「有些影院老闆『跑路』,前面該掙的錢掙夠了,設備也不要了,欠的房租撒手不管,物業公司也沒轍。有的影院老闆準備出售,但眼下並不是好時機,有的按資產三折賣。最後一種就是熬著。」

國盛證券指出,行業競爭加劇以及疫情的不利影響,經營壓力較大的小影院將持續出清,預計今年影院關停數量保持增長態勢。票房低於300萬元、4廳及以下、開業時間2015年及以下,以及小影投所屬影院均為潛在退出者。截至2019年的存量影城中,同時滿足以上四種條件的影院1449家,佔影城總量的12.7%。

行業變局

行業寒冬之際,也讓從業者重新思索影院的商業模式。「影院本質是線下零售服務行業,直接觸達用戶很重要。面對第三方電商平臺,影院知道自己的用戶在哪嗎?」鍾平表示,電影院對於內容和用戶無所作為,疫情來臨後自然最為被動。

影院端意識到這些癥結。2月起,多地影院陸續開始售賣爆米花、烤腸、可樂等包裝類食品,而萬達電影、金逸影視等影院投資管理公司通過APP、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開展電商業務。

作為產業鏈一分子,阿里影業旗下鳳凰雲智特面向影院行業推出一系列扶助措施,在資金、物資、人力和技術等方面提供支持。鳳凰雲智將會同網商銀行,為影院恢復營業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雲智商城協同內部資源,將為影院在雲智商城的物資採購提供帳期服務,緩解影院現階段的現金壓力。

影院「1+N」模式亟待改善。多位院線人士直言,傳統做法是在影院周邊開設書店、餐館等,但這些更似「拉郎配」,難以放大價值,需在商業場景中找準定位。

「危」中蘊「機」。在鍾平看來,疫情以前影院行業常打價格戰,不計成本獲取物業,這些行為將漸漸被摒棄。過去幾年,影院行業簡單的商業模式和看似暴利的回報吸引了大量散戶入場,行業集中度不高,甚至下行。「部分業主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招租談的是比例租金,不再是保底租金。行業有望良性發展,競爭趨於理性。」

資金儲備充足的企業迎來「抄底」機會。上海電影今年3月8日公告,與上影集團、精文投資籤署合同,出資8000萬元共同投資設立上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電影意欲通過併購、增資、參股等形式對長三角及周邊區域的影院進行投資與整合。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江蘇一家國有文化類投資公司亦有併購影院的計劃。

國盛證券指出,行業進入成熟期後,疊加本次疫情帶來的經營壓力,預計部分資本的退出意願增強,併購價格有望降低,為龍頭公司併購整合創造條件。(於蒙蒙 王子凱)

相關焦點

  • 江左牛郎:每一次殺跌都是抄底良機
    這種個股算是目前科技股的指標,很多人把他當做標杆來看待,殊不知這類個股一旦進入到出貨階段就是長期的殺跌,與此同時還會有新的優質股上位。所以目前推薦朋友們依然是避高就低,高位股投機肯定會讓你有一種很爽的感覺,那種成就感是任何一支股票都無法滿足你的。
  • 涅槃重生!停擺近十年的企業重煥生機
    涅槃重生!停擺近十年的企業重煥生機 2020-12-17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院線影院停擺80多天 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
    【深圳商報訊】(記者 杜翔翔)受疫情影響,影院已停業兩月。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已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數量的1.78倍。另外一些仍在堅持的院線類上市公司則業績遭受重創。
  • 調查:電影業停擺後如何自救?影院復工後又經歷了什麼
    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電影行業在遭遇停擺後如何自救?復工後電影行業又經歷了什麼?而一部國產電影的票房收入,最終還要按一定的比例進行分帳,其中5%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和3.3%的稅直接扣劃並繳納,剩餘部分為淨票房,淨票房的57%歸影院和院線,43%歸製片方。也就是說,1000萬的票房,影院最終拿到的大約是500萬,去除掉房租和人員等硬成本,利潤空間並不大。而在疫情期間,當影院的利潤為零時,原本就拿著普通收入的基層員工,受到的影響就更大。
  • 停擺105天 電影院終於要開門待客了
    停擺105天,失去了春節檔、五一檔之後,電影院終於被允許復工。「允許復工,公司就有活下去的希望,我也就少了一點失業的風險。」夢夢告訴投中網。政策鬆口,但具體復工時間尚待通知電影院復工終於有了明確的信號。
  • 特別對話:破局與重生
    以下是蔡林記合伙人兼總經理張緒明、黃記煌創始人黃耕、蛙來噠創始人羅清主題為《破局與重生》的特別對話實錄: 我們今天要聊的主題是關於破局與重生。經過2020年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這一年,相信餐飲同行都經歷了大的挑戰。比如張總,您來自年初疫情比較嚴重的武漢,黃耕師傅您在餐飲行業是老前輩,也經歷了非典,再經歷了新冠。 面對這不平凡的一年,經歷了這次重大的挑戰,對於破局與重生,你們有什麼樣的思考?
  • 涅槃重生
    原標題:涅槃重生 從上半年的全行業停擺到下半年的逐步復甦,2020年的中國電影業仿佛坐了一趟驚險不斷的過山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電影產業帶來巨大衝擊——影片撤檔、影院停業、劇組停機,整個電影生態系統備受影響。經過半年的至暗時刻,中國電影業在下半年迎來涅槃重生,成為目前全球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
  • 破局·重生 中國電影加速融合與重構《2020強影之路》亮相第三十三...
    《2020強影之路》的主題便是—「破局·重生 中國電影加速融合與重構」。11月26日晚,每日經濟新聞聯合貓眼娛樂製作的《2020強影之路》白皮書亮相 主辦方供圖白皮書連續發布四年 是觀察產業的一個窗口《強影之路》已連續發布四年,是財經界和影視界聯合推出的觀察產業規律的一個窗口。
  • 禹洲林龍安談疫情:越是艱難時期,越要勇且謀,破局重生
    越是艱難時期,越是要集中力量,強化執行與落實到位,越是需要勇且謀,破局重生。據了解,自疫情開始以來,禹洲集團成立1500萬抗擊疫情專項基金,通過資金。物資等多種方式支持湖北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支持一線醫護人員抗疫疫情,禹洲商業主動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零售商戶見面租金,禹洲物業啟動防範機制,確保小區及業主健康安全。
  • 從至暗時刻到涅槃重生
    從上半年的全行業停擺到下半年的逐步復甦,2020年的中國電影業仿佛坐了一趟驚險不斷的過山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電影產業帶來巨大衝擊——影片撤檔、影院停業、劇組停機,整個電影生態系統備受影響。經過半年的至暗時刻,中國電影業在下半年迎來涅槃重生,成為目前全球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
  • 影視業生死時速:一季度2799家影院類企業註銷或吊銷
    具有如此實力的一家影院宣告謝幕,也折射出目前行業的普遍困境。看到天津橙天嘉禾銀河影城宣布閉店的視頻,貴州省銅仁市中影星納國際影城負責人曾建國(化名)百感交集,就在上周,他剛剛遣散手下十幾名全職員工。「沒有辦法,公司負擔不起了。」4月19日,曾建國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近期陸陸續續收到同行轉行的消息,他估計,如果這兩個月無法開業,將會有更多影院熬不下去。
  • 影院重啟!復工後的影視業將迎來這些新趨勢
    疫情之下,影院停擺180天後,終於迎來復甦希望。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文,疫情低風險地區的影院在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錯失了春節檔和五一檔,沒有收入的日子裡,影院卻仍需承擔房租、人力、水電等成本。有影院靠貸款苦苦支撐,有影院折價賣食品、飲料回流現金,還有「熬不住」的影院從裁員入手減輕負擔。更有影城從業人員幹起了微商、直播、網課等副業。從業者「自救」之外,政策方面的補助陸續出臺。
  • 「文化這一年·電影」涅槃重生
    從上半年的全行業停擺到下半年的逐步復甦,2020年的中國電影業仿佛做了一趟驚險不斷的過山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電影產業帶來巨大衝擊——影片撤檔、影院停業、劇組停機,整個電影生態系統備受影響。經過半年的至暗時刻,中國電影業在下半年迎來涅槃重生,成為目前全球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
  • 電影大事記——涅槃重生 - 娛樂 - 新鄉網新聞中心
    從上半年的全行業停擺到下半年的逐步復甦,2020年的中國電影業仿佛坐了一趟驚險不斷的過山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電影產業帶來巨大衝擊——影片撤檔、影院停業、劇組停機,整個電影生態系統備受影響。
  • 電影大事記——涅槃重生_娛樂頻道_中國青年網
    從上半年的全行業停擺到下半年的逐步復甦,2020年的中國電影業仿佛坐了一趟驚險不斷的過山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電影產業帶來巨大衝擊——影片撤檔、影院停業、劇組停機,整個電影生態系統備受影響。
  • 《2020強影之路》亮相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破局·重生,中國電影...
    《2020強影之路》的主題便是—「破局·重生 中國電影加速融合與重構」。《強影之路》已連續發布四年,是財經界和影視界聯合推出的觀察產業規律的一個窗口。《2020強影之路》以貓眼娛樂全方位的海量行業數據為基礎,以每日經濟新聞專業的財經媒體視角為出發點,邀請多位行業大咖分享觀點,包含了諸多專業人士的深度剖析,全方位呈現新時代下中國電影的生命力。
  • 「文化這一年·電影」涅盤重生
    從上半年的全行業停擺到下半年的逐步復甦,2020年的中國電影業仿佛做了一趟驚險不斷的過山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電影產業帶來巨大衝擊——影片撤檔、影院停業、劇組停機,整個電影生態系統備受影響。經過半年的至暗時刻,中國電影業在下半年迎來涅盤重生,成為目前全球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
  • 北大金融女博士直言:掌握抄底六大形態,輕鬆擒黑馬!知己知彼
    用不超過25%的資金,在市場中尋找短線超跌股,或者是無量跌至前期底部附近,勝算相對較大,或者是漸漸開始走強,均線初步呈多頭排列,量能溫和放大,這兩類股都有一定的抄底獲利機會,當然要根據不同情況嚴格設定和執行止損位。
  • 從破產到重生 停擺了5年的殭屍企業重獲新生
    從破產到重生,在多方努力下,停擺了5年的殭屍企業重獲新生廢棄工廠又響起機器轟鳴聲就像顏家玲沒想到自己最終會成為投資人,楊健也沒想過自己會在5年後重新回到山溝裡的廠房。幾個月來,每天都會有這樣大大小小的工具車駛進村莊,在塗建識的記憶裡,早前在村子裡看到這麼多工具車已經是十多年前福源鋅業剛建廠的時候。他告訴記者,那時候這家企業是村裡的「錢袋子」,塗山村裡有近百名村民在這家全省唯一的鋅錠生產企業裡打工,十年前每人每月平均能賺上3000多元。
  • ...北上資金抄底流入!主力洗盤為什麼你總是被血洗出局?不想窮下去...
    但經歷久了,我們就會發現,下跌和上漲都是市場的一部分而已,因為下跌才有上漲,因為上漲才有下跌,而我們就是在這漲漲跌跌中尋屬於我們的機會。近期A股大跌出現黃金坑,不少散戶卻瘋狂止損賣出,給北上資金抄了個大底。主力洗盤為什麼你總是被血洗出局?為什麼總是被血洗?為什麼總是你虧?為什麼你跟不上主力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