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長達6個月,全國電影院沒有電影上映,這在中國電影史、世界電影史上都是空前的。根據淘票票平臺數據,至少已有上海、成都、杭州等超過120個城市,共376家電影院,排映了7月20日的觀影場次,共計5881場次。
大銀幕「熄滅」6個月後,終於要與觀眾重逢了。長達6個月,全國電影院沒有電影上映,這在中國電影史、世界電影史上都是空前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2020年74家文化傳媒公司一季報中,有近40家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院線類上市公司承壓尤其明顯。不是影院行業的從業者,可能無法想像這半年裡他們都經歷了什麼。影院老闆面臨動輒幾千萬元的虧損,影院經理人穿上了送外賣的騎手服,基層員工轉行便利店兼職……影院人的故事如人間百態,酸甜苦辣,冷暖自知。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出影院恢復營業通知的這一天,電影人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歡迎回到電影的世界!」演員姚晨發微博稱。華誼兄弟CEO王中磊直接在朋友圈發出影片「嗷嗷待映」的海報。
根據淘票票平臺數據,至少已有上海、成都、杭州等超過120個城市,共376家電影院,排映了7月20日的觀影場次,共計5881場次。截至7月20日早晨,全國預售分帳票房近150萬元。燈塔專業顯示,截至7月20日11:01,復工首日票房突破100萬元。
7月20日也是允許低風險地區影院恢復營業的第一天,也是行業重啟的開端。但多位受訪者分析稱,不少影院可能面對開工就倒閉的殘酷現實,從重啟到真正的復甦還有重重挑戰。
投資人:影城復工真是救命消息
「你不能理解我們那種欲哭無淚的感受。」電話的那一端,在江西、雲南、海南共投資了11家電影院的影城老闆陳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影城復工)這個消息真的是救命的。」
他的語氣還保持著開朗,但說起來儘是辛酸。「到我們這個年齡,50歲了,創了這麼多業,全部身家都投進電影院裡了。復工遙遙無期,每個月的房租硬成本不可能免去,這是生與死的問題,打拼一輩子,可能就清零了。」
陳霖的影院均分布在四、五線城市,每家影院的房租在每月8萬~9萬元,物業方也都挺通情達理,在影院關閉的這半年,沒有來收房租。
「我那些在一線城市開電影院的朋友,一家影院一個月租金高達50萬~60萬元,還不止一兩家,擴張時根本沒有料到會停擺半年。有的還遇到很強勢的甲方物業,每個月必須交租金。」陳霖告訴記者,「我都在勸他們,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都蒙受損失,想想武漢人,想想遭受新冠疫情的人,一家人就剩一兩個,我們還算幸運。我們這群電影院老闆們就靠喝『雞湯』,吊著命。」
陳霖透露:「我的損失肯定過了2000萬元,要接近2500萬元。11家影城,一個春節檔,以前票房8000萬元左右。光一個春節檔,1500萬元的純利就沒有了,再加上這幾個月的損失,隨隨便便要上2000萬了。接下來,我們還要和甲方談判,有的甲方寸土不讓,有的減免一半,有的免得多一點,總之開業以後就得補交房租了,至少500萬元是要給的。」
「我們在山東省內投資了7家影城,有兩家去年底開業就趕上了疫情。疫情後,人員工資、醫療保險、銀行利息等費用支出,讓我們感覺壓力非常大。」山東博睿影聯影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人兼運營總監董世華告訴記者。
如今,董世華終於盼來了影城復業,「雖然開業前期應該還是會虧,但至少看到了希望」。董世華透露,為了迎接復工,博睿影聯影院做了嚴格準備:「進行了全面消殺工作,並且安裝了無人檢票系統,從賣票、取票、檢票全程做到無接觸。」
剛剛過去的周末,濟南市相關主管部門協同防疫部門,對董世華的影院進行了檢查驗收。其中,公司旗下濟南新世紀大學城店成為濟南第一批覆工的影院之一。不僅如此,這家影院還賣出了山東省第一張復工後的預售電影票,「截至目前,已經賣出了60張」。
不過,對於不少影城投資人來說,復工並不意味著一切麻煩都消失。陳霖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前面說的談房租是一個問題,還有人員問題,之前停工的時候,我們發不起全薪,200多號人呢,養不起,好多長期職工離職了。」
復工當天,從已披露的影片片單來看,復映影片佔了大多數,且多為公益放映。由此可以看出,經過半年暫停,電影行業上遊的製作環節,也遭受嚴重衝擊。其中的主要原因,則是優質片源大都持觀望態度,謹慎選擇上映時間節點。
現在,董世華跟許多影城投資人一樣,最期望在暑期檔能有大體量的影片上映救市。優質片源能不能足夠保障,也是陳霖憂慮的。
記者統計發現,電影院復工後,仍然面臨片源不足問題。從新定檔影片來看,8月底前新定檔影片數量僅有10部上下,且缺少大體量影片,基於成本回收考量,真正的大製作影片,大都選擇觀望。影城投資人渴望的救市大片能否出現,還尚未可知。
影城老闆:為刷存在感,出租影城拍婚紗照
得知影城準許開業的消息,影城老闆王俊兆轉發了國家電影局的通知連結,配上三個委屈大哭的表情:「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
從3月下旬國內疫情好轉時起,王俊兆發的朋友圈動態就是「日常盼覆工」。他推出「100元5張」的全年套票搶購套餐;轉載行業裡期盼覆工的名人聲音;5月11日鄭州發布文化市場經營場所復工指南時,他說:「影片應該也快了!」
這170多天的等待裡,更多的是煎熬。2015年,王俊兆向銀行貸款,籌集1000多萬元,在河南濟源開了兩家影院。大學時就愛看電影的他,電影院業務員是他第一份工作,後來在影院行業斷斷續續做了8年,開電影院一直是他的夢想。
那一年,王俊兆的影城收入可喜,按照那個態勢,應該很快能收回成本。可到了2016年,全國電影票房的增速開始放緩,王俊兆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2019年行情本來就不好,2020年的春節檔就成了影城全年營業額最大的指望。」
今年年初,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打碎了王俊兆的指望。「命重要,沒辦法。」1月23日,王俊兆曾無奈地對記者說。
王俊兆只能接受現狀,盡力減少損失。第一步就是處理之前為迎接春節檔而囤積的賣品。爆米花顆粒、冰淇淋、可樂糖漿、椰子油等均打折銷售,「有很多賣不掉的,都發給員工了」。
4月15日,歇業快三個月,王俊兆萌生了一個想法——將空置的影院出租給新婚情侶拍婚紗照。「電影院雖然停業中,拍攝電影風格的主題婚紗照來了,有沒有回憶起,你們第一次看電影坐幾排幾座?需要場地的朋友聯繫我,想怎麼拍都行!」廣告語這麼寫道。
「拍婚紗照、賣套票,都是為了與身邊朋友保持聯繫。讓他們知道,我的電影院還在,還沒垮。」王俊兆坦言,「一個影廳300元一天隨便拍,就不圖掙錢,只圖刷個存在感。」
「目前淨利潤損失已超過300萬元。因為一直沒開業的緣故,目前還欠著租金,開業後就要給物業方繳租金了。今年損失超過500萬板上釘釘,相當於三年白幹,要再幹三年才能恢復過來。」王俊兆說。
即便開業就要面臨著更大的開支壓力,王俊兆還是盼望復工。「復工後一定會有個階段,開支增加、收入跟不上,一段時間內會虧得更多。但不管哪天復工,都要面臨這個陣痛期。不能開業的日子太煎熬了,開業了至少能自己去做,起碼有盼頭、有希望。」
職業員工:爸爸要去工作了,以後沒那麼多時間陪你了
影院老闆們擔心幾千萬的投資打水漂,影城經理人們焦慮著迫在眉睫的生活問題。
「停業一兩個月還好,但超過三個月,已經受不了了,很多人都離開了這個行業。」林平是全國某知名連鎖影院品牌下負責兩家影城的總經理,有8年工作經驗。他告訴記者,從今年3月,公司就開始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工資。
這樣的狀況完全無法抵消掉一個中年人所面臨的生活壓力。每月要還的房貸、兩個小孩上學的費用……面對這些亟待解決的生活問題,林平和妻子賣掉了家裡的摩託車、小汽車。其間,林平幫朋友餐館跑過外賣,「2月最忙的時候一天跑十多個小時,能掙300多元」,還擺過一周的地攤,投入1000元成本去賣手機數據線等電子產品,「倒是幫商家消了庫存,自己卻賠了,有幾天成交額甚至是零」。
嘗試了一遍後,林平也不折騰了,基本在家裡帶孩子。「我愛人去上班,我負責照顧家庭。」他還能樂觀地想,「之前總是出差,這半年反而有更多時間陪家人。」
這個被按下「暫停鍵」的行業,堅守還是放棄是中年從業者的兩難選擇。如果沒有這場疫情,陳力還如往常一般,負責著山東濟寧的一家影院運營部門,領著不錯的薪水,過著「體面」的生活。陳力所在的影投公司在全國排行前十。影院停業後,從3月份開始,基層員工只發該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5月之後,管理組的工資也降到和基層員工一樣的標準。陳力透露,扣除保險、公積金後,到手僅100元左右。
聽說曾經月薪一兩萬元的影院店長早在3月起就兼職做起了外賣,陳力也放下面子,當了一名兼職外賣騎手。
「我沒有電動摩託車,只能騎以前的自行車。像我們這種兼職騎手,沒有底薪,不算上活動給的獎勵,用自行車一下午只能掙40元左右。」陳力回憶道,「喝過的脈動瓶不扔,灌滿純淨水上路,基本上兩小時能把3瓶水耗完。我第一次感受到汗不停地往眼睛裡灌,太難受了。」
「長達6個月的時間,我們沒有任何工作可以做,店長也跟我們說,經濟方面有困難的,建議先找兼職,影城是支持的。」陳力無奈地說,此前影院不允許員工在外兼職,尤其是管理組,必須隨叫隨到。
7月16日,看到了影院復工的《通知》,陳力忍不住一把抱起三歲的兒子,大喊:「爸爸要去工作了,以後可能沒那麼多時間陪你了。」
看到影城復工的消息,涼涼也告訴記者:「我很激動!非常激動!當時就想馬上回家喝上幾杯!我一天能刷好幾次超話,就想著萬一有好消息呢。」
之前,涼涼在廣東中影一家影城做場務售票人員。雖然只工作了兩年,但喜愛電影的她,真心想在電影院裡工作到退休。
市場反應:影視傳媒股從7月初開始向好
能堅持活著已是幸運。在黎明真正到來之前,有些企業終究沒能走下去。4月17日,天津橙天嘉禾銀河影院,閉店;5月20日,天津河東大地影院,閉店;5月20日,武漢萬達福客茂店,閉店;5月31日,石家莊蘇寧橫店影城,閉店;7月14日,重慶盧米埃金源IMAX影城,閉店;7月2日,常熟盧米埃影城宣布,7月29日閉店;7月15日,杭州光影影城宣布,7月31日閉店……
記者注意到,3月中下旬是多家影院多次提到的能否堅持的關鍵時間點。《電影院生存狀況調研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全國總票房22.38億元,同比2019年下降88%。從運營成本來看,受訪中的全部影院從2020年2月開始入不敷出。
貓眼專業版顯示,2019年春節檔、情人節檔、清明檔、五一檔,四大檔期累計票房近90億元。今年4月底,國家電影局召開的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上,分析了疫情對電影行業帶來的影響,當時估算,全年票房損失將超過300億元。
影院之外,影視公司的日子同樣不好過。據《中國電視/網絡劇產業報告2020》,2019年有2996家影視公司關停。這是影視企業首次出現負增長。
到了今年上半年,註銷的影視公司數量更加龐大。據啟信寶統計,2020年1月1日至4月26日,全國註銷影視企業達8809家。2019年全年註銷的影視企業為17326家。在2020年才過去三分之一時,註銷的影視企業就已超過2019年的半數,也超過2017年7599家的全年數量。
「現在包括影城在內的很多公司還未完全復工,房租什麼的還沒結算,所以就先放在那。等到行業完全復工時,還會有更多影視企業註銷。」一名影城從業者表示。
行業的種種變化,資本市場勢必聞風而動。經歷了首個沒有影片的春節檔,春節假期結束,A股市場首次開市後,滬深指數均大幅下挫。其中,文化傳媒股整體跌幅超過9.6%。
2020年一季報,74家文化傳媒公司中,有近40家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院線類上市公司承壓尤其明顯。
在影院復工消息尚未確定之時,影視傳媒板塊從7月初開始向好。據統計,Wind影視板塊中共有30隻股票,市值較6月底增長637億元。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倪爽告訴記者:「傳媒股上漲的原因,一是因為疫情的好轉,大家對影院復工有一定的預期跟期待;二是因為整體大盤在漲,傳媒板塊在裡面漲得並不算多。」
影院復工:考驗各地城市治理水平
眾多明星在第一時間轉發了電影院復工的微博消息。各家企業表現也非常激動。
萬達電影將影院「好久不見,歡迎回來」的微博置頂;萬象影城宣布「大幕重啟」。華誼兄弟電影官微表示:「經歷了178天的等待,終於,電影院復工在即。我們準備好了,期待與大家的重逢,一起回到有電影陪伴的美好日子。」
然後,並不是7月20日一到,大家就能看到所有低風險地區影院齊刷刷開門。
「上面就一句話,下面有很多條條框框,時間又緊促。」一位西部地區的影院負責人對記者說,「不是說20日開業,20日就能全部開業的,有一個準備的過程。」
按照國家電影局的通知,電影院的復工將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和行業管理責任。各地電影主管部門將關於恢復開放電影院的工作安排報當地黨委和政府同意後,當地疫情防控部門有序推進恢復營業。
上述影院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復工的申請流程:影院先向當地政府領取相關表格,填表後獲得當地政府的蓋章,之後,影院將申請密鑰的需求報給所加盟的院線,院線再去為這家影片向發行方申請密鑰。拿到密鑰後,這個流程才算走完。「我們有的影院拿到了密鑰,有的影院還在等密鑰。7月18日、19日又是周末,如果拿不到密鑰,20日就暫不復工。」
7月19日午間,一位中部地區的影城對記者表示,他們還在等該省的復工通知,20日能否復工還不能確定。
據記者梳理,浙江、江蘇、湖北、北京等地,均根據國家電影局通知發布了影院復工通知。廣東省發布了《電影院復工防疫指南短片》;佛山推出影院惠民活動,免費觀影票超過1.1萬張。成都全市237家影院將在開業前,完成對一線從業人員的核酸檢測;7月17日17點40分,全國影院復工後第一張票售出,是來自成都和平電影院將復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7月19日下午,北京市第15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蓓表示,自7月20日零時起,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至三級。陳蓓表示,經評估後,本市將逐步限流開放會展、體育賽事、演出活動和電影院。
今年6月,防疫專家張文宏曾在「科學與文藝,攜手共對疫情新常態」研討會中發言稱,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文體行業回歸正常同樣是必要的。
張文宏多次表示,「常態化疫情防控」將存在很長時間,「左手抓經濟,右手抓抗疫」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構成生活的全部。「這兩天我到夜市逛,我已經充分感受到大家要維持經濟活動的最基本期盼。」
在這種情況下,影院能否順利復工考驗著各地的城市治理水平。電影人對維持產業活動也有著最基本的期盼,城市治理者要考慮如何「邊工作、邊防疫」的理性防疫策略。
(文中林平、涼涼、陳力為化名)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