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暴漲174%!隱身衣、飛行包,A股版「史塔克工業」市值425億

2020-12-04 財經銳眼

憑藉隱形衣、馬丁飛行包以及各類超材料產品,創始人被貼上「賈伯斯第二」、「馬斯克第二」的標籤,甚至把他和愛因斯坦、錢學森相提並論,這家公司儼然就是一個A股版的「史塔克工業」,最近它的股價更是一個月暴漲近2倍,這家公司叫光啟技術(002625.SZ)。

(光啟技術股價走勢截圖)

本月初的時候,光啟技術的股價還在7.2元/股上下徘徊,經過近一周的連續5個漲停後,現在的股價已經達到19.73元/股,短短一個月股價就暴漲超過174%,市值更是從156億飆升至現在的425億,暴漲269億。

關於光啟技術股價短期暴漲的原因,可能與其在7月15日發布的業績預增公告有關。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6553.48萬元-7561.71萬元,同比增長30%-50%,業績增長的原因是,公司從傳統汽車零部件的生產製造轉型為超材料尖端製造的研發和生產,前期研發的多個項目已進入批產階段,超材料業務較上年同期快速增長。

但是,30%-50%的業績增長如何支撐股價一個月暴漲近2倍呢?或許,光啟技術股價的大漲還與一項海外收購有關。

今年5月25日公司公告,擬花19億現金購買海外資產「海容通信」7.52%股權,主要從事電信網絡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及運營業務。但這項交易卻疑點重重,有可能只是大股東通過關聯交易套現的工具。

光啟技術和劉若鵬

光啟技術的前身是劉若鵬從美國杜克大學留學歸來後,於2010年7月成立的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曾在2012年與華為一起接受領導視察,而劉若鵬就是那個被世人稱為「賈伯斯第二」、「馬斯克第二」的男人。

成立僅4年後,2014年5月,深圳光啟先是從「香港殼王」高振順手上買下「英發國際」的殼並改名為「光啟科科技(00439.HK)」,憑藉近地空間技術和其商業應用的概念,公司市值迅速飆升至180港元以上。同年12月,又以總對價4400萬澳元(折合2.79億港元)拿下澳大利亞交易所上市公司馬丁飛器公司52%股權,並啟動借殼上市計劃。

因為2014年底A股龍生股份公告:「擬定增募集 72 億元用於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產業化項目,光啟科學擬將超材料相關技術團隊和業務全部注入龍生股份,龍生股份將成為光啟超材料業務的唯一載體。」

2017年2月正式收購了浙江龍生汽車部件公司,當年6月16日,光啟技術通過借殼龍生股份,正式登陸A股。上市A股之後股價一路下跌,最大跌幅超過70%。一直到今天,雖然股價在一個月內大漲近2倍,其股價仍未突破其借殼上市後的最高價。

光啟技術高大上的業務內容以及其創始人劉若鵬身上各種的標籤,公司到底賺不賺錢呢?實際上,這是一門「躺賺」的生意,因為光啟技術將大量的現金放在銀行吃利息。

光啟技術近三年披露的業績數據顯示,自2017年借殼上市以來,2017年-2019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0億、4.64億、4.81億,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7979.58萬、7058.16萬、1.12億。

(光啟技術利潤表截圖)

奇怪的是,光啟技術每年營收4億多,實現淨利潤平均不到1億,但利潤表卻顯示,每年光利息收入就超過1.12億,也就是說產生收入的業務並不賺錢,這是為何呢?

從詳細的產品營收數據來看,光啟目前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傳統汽車零部件業務收入,超材料收入佔比並不大。

(光啟技術分產品收入截圖)

更有意思的是,按理說,類似隱身衣、近地空間技術、超材料技術等這些高大上的業務,應該進行大量的研發投入才能保持技術的迭代更新。然而,光啟技術並沒有將太多的資金投入研發,反而將超過50億的資金以現金的方式放在銀行吃利息。

(光啟技術資產負債表截圖)

截至2019年底,光啟技術總資產為80.51億,總負債僅3.46億,其中有49.90億以貨幣資金的形式存在,佔總資產的61.97%。

所以說,光啟技術是一家不需要進行技術研發投入就能「躺賺」的「高科技」企業。

上市3年,大股東紛紛套現

隨著股價的上漲,上市公司大股東紛紛減持套現,這在A股已經見怪不怪,甚至已經成為一條「規律」,光啟技術也不例外,僅7月18日就有三份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的減持公告。

一份是關於股東俞龍生減持屆滿的公告,他在1月17日-7月13日期間通過18次減持,累計減持4265萬股,減持均價7.77-9.58元之間,涉及金額3.7億;一份是俞龍生、鄭玉英、俞旻貝 三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過1.29億股的預披露公告;還有一份是,第二大股東達孜鵬欣,在3月20日-7月17日期間累計減持1.14億股的公告。

(光啟技術減持公告截圖)

當然,除了股東頻繁減持外,再來說說前文提到的「海容通信」的事,光啟技術要花近19億拿下海容通信7.52%的股權。然而,有媒體質疑,海容通信實際上就是光啟技術2015年以6億美元入股的「光啟海容」,與光啟技術存在關聯關係。

根據相關公告,海容通信帳面淨資產僅為23.78億美元,光啟技術以19億元購買海容通信7.52%股權,相當於溢價50%。

這樣的一筆海外收購行為,實在難以讓人相信,這裡面沒有大股東乘機套利、掏空上市公司的可能。

相關焦點

  • 《獵鷹冬兵》將出現史塔克工業!鋼鐵俠曾幫助獵鷹改造戰衣
    據最新報導稱,將於明年年初上映的《獵鷹與冬兵》中將會有史塔克工業的客串,據悉雖然鋼鐵俠和小辣椒都已經宣布不再登場,但是鋼鐵俠的史塔克工業仍然會在MCU中繼續發揮作用。在《瓦坎達檔案》中記載,在《美隊2》發生後,美隊曾帶著獵鷹找到鋼鐵俠,希望史塔克工業能幫獵鷹的戰衣進行一些升級,由此雙方結識,預計未來的劇集裡,史塔克工業還會為獵鷹製作專屬的獵鷹美隊的戰鬥服。
  • A股小夥伴集體狂飆!最猛特斯拉概念股,不到1年暴漲270%
    隔夜市場,美股公司特斯拉再度瘋漲,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直逼三個豐田汽車的市值;而馬斯克本人身家更是猛增至1500億美元(接近萬億人民幣)。 可以說,今年特斯拉不僅是美股暴漲的明星,也是攪動A股新能車產業鏈人氣的絕佳催化劑。 12月8日早盤,資本市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果然暴漲。
  • 兩大巨頭一天市值暴漲1100億
    兩大巨頭一天市值暴漲1100億,其在新能源還有哪些大布局?) 今天A股的高瓴資本持股迎來高光時刻。
  • 7月汽車股大翻身暴漲3181億 比亞迪市值超上汽
    7月30日,光啟技術還因屬於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20%而登上龍虎榜,在異常區間內,其漲跌幅超過33%。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在7月份成功超過上汽集團,成為國內整車企業市值第一股。7月9日,比亞迪收盤價87.6元,市值2389.9億元,上汽集團收盤19.20元,市值為2243.2億元,比亞迪市值正式超越上汽集團。「比亞迪的暴漲,與特斯拉概念以及新能源行業向好趨向有關。」
  • 挑戰強敵贏取蜘蛛俠《漫威超級爭霸戰》史塔克工業加強版再現
    本次蜘蛛俠將在基礎競技場中上線,分為蜘蛛俠1和蜘蛛俠2,之前沒有拿到蜘蛛俠的小夥伴可以趁著這次活動肝一波分將蜘蛛俠收入囊中。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在《漫威超級爭霸戰》中有數位蜘蛛俠可供我們選擇,它們分別是經典蜘蛛俠、蜘蛛俠史塔克加強版與蜘蛛俠潛行戰衣與毒液蜘蛛俠,此外還有異次元的蜘蛛俠,幾乎我們所熟知的蜘蛛俠都可以這款遊戲中找到。
  • A股最勵志半導體公司!17億撬動379億併購,市值暴漲50倍,中興「打工...
    在這場金額超過300多億元的併購中,聞泰科技自有出資僅17億元,其他均通過借款+股份支付的方式籌得。併購完成後,聞泰科技估值從借殼上市時的35.8億元暴漲至最高1800億元,而張學政的股權稀釋不到一半。收購安世半導體後,聞泰科技償債壓力陡增,商譽高達227億元,其近2000億市值能否得到有力支撐?
  • 《蜘蛛俠》:憑一副眼鏡就這麼厲害,史塔克工業到底有多牛?
    只是區區一副太陽眼鏡都能如此了,漫威世界觀中史塔克工業到底在全球還藏了什麼黑科技?它影響全球的實力到底如何?史塔克工業的歷史在電影中,史塔克工業由霍華德·史塔克於20 世紀創辦,致力於先進科技及武器的研發,曾參與美國超級士兵血清的研究計劃,是美國軍事安全防線中很重要的後盾。
  • 暴漲近180倍:「藥中茅臺」徹底火了!又衝漲停板,更有5600億市值...
    隨著公司股價和市值暴漲,恆瑞醫藥掌門人孫飄揚財富也水漲船高。其財富增長26億美元,增至391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五大富豪。個股方面,四環生物、海欣股份、西藏藥業、譽衡醫藥四隻個股漲停,華仁藥業、長春高新、美迪西、貝達藥業等19隻個股漲超5%,衛光生物、江中藥業、智飛生物、健帆生物等10多隻個股漲超3%。港股市場上,醫藥股同樣集體爆發, B類股更是暴漲。大白馬恆瑞醫藥近期連續大漲。
  • 上市十天市值破千億 阮氏家族身家暴漲560億
    中國基金報記者喬麥 自2月6日上市以來,「插座一哥」公牛集團表現精鹽。截至今日收盤,該股連續八個交易日漲停,股價漲幅達180%,市值突破1000億元。與此同時,公牛集團背後的阮氏家族身家暴漲500億。
  • 市值暴漲179億!「喝下」紅星二鍋頭,大豪科技股價「瘋了」
    大豪科技股價暴漲或許將終結,留給投資者離場的時間恐怕不多了。來源 | 經理人傳媒旗下《經理人》 本刊記者/孫晨近日,若是論A股市場的熱門股,大豪科技(603025.SH)必定榜上有名,原因無他,就是簡單粗暴的連續漲停。自11月23日漲停算起,大豪科技已經連續錄得12個漲停板,股價從7.9元/股上漲至今日的26.26元/股,盤中多次漲停。
  • 京東健康、華潤萬象暴漲背後,驚現同一神秘基金,兩日淨賺10億
    12月9日消息,近期新股市場火熱,前有京東健康(112.2, 2.20, 2.00%)暴漲70%,今有華潤萬象暴漲超40%,後有泡泡瑪特、藍月亮等斷後。隨著新股活動火熱,市場資金拆借利率也是不斷上升,港元一星期拆息連升兩日,至0.0726釐,一個月拆息上升至一個月高位。到底發生了什麼?
  • 老牌膠捲巨頭柯達兩天暴漲11倍
    億美元,柯達股價兩天暴漲了1167%。截至收盤,柯達漲318.14%報33.20美元,總市值14.5億美元。在本周二貸款消息宣布之前,該公司市值僅為1.15億美元。在暴漲前的4個月中,柯達的市值始終在1億美元附近徘徊,此次獲得的7.65億美元政府貸款,是柯達當時總市值的7倍有餘。
  • 「中藥股一哥」易主,市值暴漲近1000億!商業統方、違規遴選……中...
    此外,339家藥企曬上半年成績單:超40%業績雙跌,43家虧損,5家淨利潤超20億;目前,A股市場上有11隻醫藥股市值超千億規模,恆瑞醫藥以4962億元市值位居首位,邁瑞醫療緊跟其後;「中藥股一哥」易主,片仔癀今年以來市值暴漲近1000億,超越雲南白藥……醫藥行業一周大事件,精彩不容錯過!
  • 黃吉平:從光學隱身衣到熱學隱身衣
    這類材料在電磁學和光學領域已有大量的研究(例如入射光線與折射光線在法線同側的負折射),相關的早期文獻一般可以追溯到1968年Veselago的工作[1]。自上世紀90年代起,電磁學和光學領域關於超構材料的研究蓬勃發展、直到今天,僅在《Nature》、《Scie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這三個學術期刊上就已經發表大量學術論文。
  • 兩大巨頭一天市值暴漲1100億,其在新能源還有哪些...
    寧德時代大漲12%,一天市值增加815億元,昨晚公告的高瓴擬受讓隆基股份6%股權,今天強勢漲停,市值較前一交易日暴漲292億元。但是,你把這幾年的股價走勢看看,稍微理性的投資者都不會去追漲的,同時也非常納悶,為何高瓴現在才介入隆基股份?這是光伏板塊又要爆發的信號了嗎?
  • 2020年牛熊股:立昂微暴漲16倍,貴州茅臺躋身市值第一股
    270股股價翻番,立昂微暴漲16倍2020年的漲幅王花落電子行業的立昂微,年度漲幅高達1600%,9月11日上市以來,立昂微共斬獲31個漲停板,股價突破120元/股,市值達482.3億元。立昂微立足於半導體材料、晶片及相關產品的研發及製造領域,在半導體矽片、分立器件晶片和成品燈方面形成了自身優勢。
  • Zoom市值達586億美元,淨利潤暴漲135倍,每天3億人開會
    截至6月2日美股收盤,Zoom股價為208.8美元,總市值已達586.69億美元,如果在中國排名能到前六,略高於網易526.56億美元的市值。所以主打「視頻會議」的Zoom,我們平常使用的時候,也沒有付費,它到底是如何賺錢的?憑什麼撐起這麼高的估值?
  • 史塔克工業曾經的二號人物,是如何走向自我毀滅的?
    俄巴迪亞·斯坦是託尼·史塔克父親的好友,史塔克工業是他們締造出來的傳奇武器帝國。那麼作為史塔克工業曾經的二號人物,他是怎樣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看完電影,我覺得妒忌、權欲和野心是俄巴迪亞·斯坦取死之道的根本原因。一、嫉妒俄巴迪亞·斯坦對託尼·史塔克的嫉妒是原罪。
  • 遊戲公司一個月暴漲3000億市值:棋牌回暖,雲遊戲看漲
    據鏡像娛樂統計,在年初至今的1個多月時間內,騰訊、網易、三七互娛、完美世界等十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累計上漲2945.64億。從年初至今,騰訊系遊戲已經將騰訊控股的股價拉升了6.5個百分點,相應的市值增長更是達到2000億以上。緊隨其後的網易,市值也上漲了360多億。不過,字節跳動的入局和集中發力不能小覷,幾款小遊戲的良好表現足以證明字節跳動具備強大的發行能力,平臺生態矩陣的有效聯動正在全面釋放。
  • 冷眼觀車 別被暴漲的市值迷了眼
    根據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網站companiesmarketcap的數據,截至11月12日,全球車企中,特斯拉以3954億美元的市值排名第一,超過豐田、大眾、奧迪和戴姆勒;中國車企比亞迪和蔚來分別排在第6、7位,將通用、寶馬、福特等一眾老牌車企甩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