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是怎樣的一個人什麼出身?湮沒在歷史之中的唐玄宗髮妻

2020-12-15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王皇后是怎樣的一個人什麼出身?湮沒在歷史之中的唐玄宗髮妻 在開元時期各方面走向繁榮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不斷提拔和任用一批批朝臣團隊達成治理效果,可以此同時,皇帝為防範官員出現的種種威脅,又不真正長久的信任他們,只在某一個時期需要一種怎樣的方式

  原標題:王皇后是怎樣的一個人什麼出身?湮沒在歷史之中的唐玄宗髮妻

  在開元時期各方面走向繁榮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不斷提拔和任用一批批朝臣團隊達成治理效果,可以此同時,皇帝為防範官員出現的種種威脅,又不真正長久的信任他們,只在某一個時期需要一種怎樣的方式,根據皇帝內心目的來選擇某一類人予以任用,從開元盛世之下這一真正龍頭大哥的心態來說,本身頗為隨機。幸運的是,當時皇帝身邊的確還有著各種各樣的人才。

  正是這種不大確定的傾向性和功利性的方式,影響從開元到天寶的轉型,所以唐玄宗的搖擺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只不過開元前期他自身有一種雄心壯志,比較有勵精圖治的意思,隨著盛世效果的出現,這種心態就慢慢發生變化,後來問題的嚴重性就逐漸暴露。

  可要分析為何李隆基對大臣會有不大信任的原因(到後來不但大臣不大信任,就連兒子都不怎麼信任),卻不大好把握。以比較權威的許道勳、趙克堯所寫《唐玄宗傳》重點分析過影響到李隆基不心態變化的一個因素是王毛仲。

  王毛仲是高句麗人,是李隆基潛邸的心腹,重要性比高力士不遑多讓。李隆基對各部族出身的人確實沒多少歧視(附帶可以看到當時高仙芝、安祿山大批蕃將的敢於提拔),王毛仲為李隆基衝鋒在前,高力士在身邊侍奉,都可以說是李隆基最親信的人。

  在李隆基做王子時期,王毛仲代表李隆基與陳玄禮、葛福順一起籠絡萬騎營,相當於是代言人,沒有萬騎營,李隆基不可能順利幫助李旦復位。在李隆基為太子期間,王毛仲掌握東宮一切護衛鷹馬等內外事務。對付太平公主時,王毛仲又衝鋒在前,替太子控制羽林軍,消滅依附太平公主的竇懷貞、蕭至忠、岑羲等宰相。李隆基登位,任王毛仲為左武衛大將軍(府兵制十二衛之一,尤其左右武衛與左右衛是最重要的護衛皇帝和宮廷的禁軍統帥),進封霍國公,又加開府儀同三司。

  開元後期正式爆發的第一次大危機就是李隆基對兒子的悲劇,事關繼承人問題。之前已提及,武惠妃因多年來得到玄宗寵愛,她希望自己的兒子李瑁能取代原來太子李瑛。千百年來,玄宗李隆基的風流故事早和武惠妃、楊貴妃兩位美人綁在一起,絕大多數人都可能都不知道玄宗的皇后是誰?甚至憑空杜撰的梅妃江採萍名氣都輕易超過皇后,這個毫無存在感的王皇后和玄宗李隆基遇到一起可算是悲劇之極了。

  想當年,王皇后是在李旦、李隆基父子十分悲催的時候定下名分,她是太原王氏後人,和高宗李治同樣悲劇的皇后王氏並沒有直接關係,但也不是毫無家底。

  貞觀名臣王珪可算玄宗王皇后祖上的名人之一,再往上還可以追溯到北朝名將王僧辯、王僧修兄弟。不僅李隆基娶了王氏娘子,就連李旦自己也聯姻過這一家王氏女人,所以,李隆基和這一家人的關係非比尋常,這才能解釋王皇后的父親王仁皎能得到開府儀同三司的待遇不是光憑聯姻,而是這一家人和李隆基的確有著深厚的背景淵源。

  王氏娘子嫁給李隆基時,王仁皎還只是一個八品晉州司兵,其實光靠嫁一個女兒並不能換來多麼高的地位。須知當時武后控制朝野,李旦的兒子空有王子身份,女主稱制稱帝的聲勢早已經流傳開了,李氏子孫還有沒有出路都未可知。所以,李隆基的前途若沒有這些背後的人肝膽相照,真的很難想像可以鹹魚翻身。

  像王仁皎和兒子王守一(當時還有一個同名同姓同鄉的王守一,在皇帝大哥寧王李成器府上做小吏,其女兒嫁給了後來平定安史有大功的郭子儀,封霍國夫人),就是王皇后的哥哥都真真切切為李隆基付出過。他們是武將出身,和王毛仲一樣參與過兩次關鍵行動,尤其王守一、王毛仲是打拼李隆基前途關鍵中的關鍵,他們真是抱著為李隆基拼死一搏的義氣,不是簡單表示擁戴或支持李隆基那麼膚淺。

  作為一個閒置在一邊的掛名王子,事後人們可以如何吹噓大唐天子多麼英明神武,光環傍身。放在當初,怎麼證明軟禁在「十王宅 小區」裡,大門不出二門不入的李三郎會是相王府上最有才,最牛叉的兒子?真的可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沒有人為他把頭顱拴在褲腰帶上賣命,沒有姑姑給他們一家營造一些輿論,提供聯絡萬騎營的機會,憑李三郎可以把老爸重新推上皇帝寶座?

  作為妃子的王氏,與李隆基年紀仿佛,在最困難的時候陪著他捱過來。史書記載由於李旦被幽禁,王仁皎作為嶽丈照顧李隆基,甚至隔三差五換衣物好吃的給女兒女婿託人送去。

  神龍之後,雖然生活稍微好轉,但韋後一家對李旦一家格外防範,李隆基也不過是一個郡王身份,談不上前途。機緣湊巧,太平公主要挺哥哥李旦出來主事,這才讓李隆基有了搏一把的機會。所以,當二十八歲的李隆基登上大位以後,一個親上加親的表示就把妹妹清陽公主(母親不詳,後封薛國公主)嫁給妻兄王守一。

  王皇后地位搖搖欲墜,哥哥王守一坐不住了,找了僧人明悟大作法事為妹妹求子。偏偏這個擔心妹妹地位的王守一好心做了壞事,李隆基正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開元十二年(724),以巫蠱厭勝的說法廢掉同甘共苦三十年的皇后王氏,貶為庶人。門下省所擬廢后詔書上說:「皇后王氏,天命不佑,華而不實。造起獄訟,朋扇朝廷,見無將之心,有可諱之惡。焉得敬承宗廟,母儀天下?可廢為庶人,別院安置。刑於家室,有愧昔王,為國大計,蓋非獲已。」

  貶書說辭幾乎都是欲加之罪,王守一是一時糊塗,病急亂投醫為妹妹擔憂,祈求神靈幫助,這在古人來說實屬尋常不過。但他沒有想到這會成為終結妹妹的一道催命符,王守一恰恰等同把刀子親手遞到了李隆基手上,可以說是悲劇和喜劇相交的結局了。短短三個月後,王皇后就死在皇帝安置的別院,不知道是可憐的王氏厭棄了這個世界,還是另有宮闈中的秘密,但不少宮人為皇后的死感到悲傷,多才多情著稱的李隆基知道以後僅僅發出一聲嘆息,連帶王守一被迫和清陽公主也離婚。

  當李隆基把結髮妻子以十分荒唐的理由拋棄時,開元時期並不算出名的詩人王諲為此事憤憤不平,作《翠羽帳賦》和幾首宮怨體詩歌《後庭怨》《長信怨》來諷刺皇帝(王諲是開元二十五年進士,天寶初為右補闕,沒什麼具體事跡,流傳詩歌不到十首)。

  之後,李隆基以愛情的名義先後對武惠妃、楊貴妃的禮儀待遇都堪比皇后,但她們沒有再被冊封皇后,並不是李隆基對王皇后還有什麼情感愧疚,王氏已經被廢除,這皇后之位是空的。實際上李隆基是不希望再有一個皇后對他的風流加以約束幹涉,這同樣是出於宮廷禮法考慮,李隆基就是這樣一個頂著多情名義濫情的種子。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楊玉環曾是李瑁的王妃,被唐玄宗搶走後,李瑁有沒有反擊過?
    歷史上關於唐玄宗搶了壽王李瑁媳婦楊玉環之後是否反抗過,並沒有相關記載,但是歷史上關於唐玄宗和壽王李瑁有這樣的傳聞。據說在安史之亂平定後不久,唐玄宗想要傳聖旨給李亨商議關於皇權交接的問題當時送聖旨的恰好就是李瑁本人。
  • 唐玄宗先後深寵武惠妃和楊貴妃,為何沒有立她們為後?
    唐玄宗李隆基的元配皇后王皇后因「符厭事件」,在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七月,被唐玄宗廢為庶人。在王皇后被廢後,唐玄宗曾先後深寵武惠妃和楊貴妃,為何卻沒有冊立她們為皇后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唐玄宗為何沒有冊立武惠妃為皇后。在唐玄宗李隆基還是臨淄王時,納甘泉府果毅都尉王仁皎之女王氏為臨淄王妃。
  • 揭秘: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不倫之戀
    唐玄宗作為武則天之後的第一聖明君主,在即位初期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但是到了中後期,朝局穩定,正所謂飽暖思淫慾,他開始不幹正事了,這種事情在愛妃武惠妃去世之後更是屢見不鮮。不久之後,以為唐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天寶四載(745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遂冊立楊玉環為貴妃,玄宗自廢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後,因此楊貴妃就相當於皇后。
  • 歷史中真實的楊貴妃,兩次被唐玄宗趕出門
    不過,歷史上的楊貴妃真實生平如何?是否和這些文學作品有很大出入呢?一朝選在君王側楊貴妃是唐玄宗冊封的貴妃。唐玄宗是唐朝盛世的皇帝,也是唐朝由盛極而衰敗轉折時期的皇帝,那楊貴妃是怎麼來到唐玄宗身邊的呢?這要從武惠妃說起。
  • 武則天再次進宮,似一尾好運的錦鯉,王皇后為自己的千古爛招買單
    而皇后和蕭淑妃身邊的宮女們幾乎成了武則天的閨蜜,她們甘心情願作傳聲筒,皇后和蕭淑妃的一舉一動都盡在武則天的掌握之中。武則天,真是培養臥底的高人。由於基礎工作做得紮實,上上下下一致好評,武則天很快就得到頂頭上司皇帝大人的提拔,而且是搭乘火箭的速度。
  • 揭秘:唐玄宗怎樣把貌美如花的兒媳婦楊玉環一步一步搗鼓成貴妃的
    李瑛不斷地寬慰自己,生命中,有一個人可以去思念,也是一種幸福;同時那個人也在掛念著自己,更是一種幸福。或許楊玉環因為沒能最終跟他走到一起,反而會更加幸福。後來,李瑁和楊玉環兩人相濡以沫,忠貞不渝,「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唐朝衰敗,楊玉環應該負什麼責任?她把一個人介紹給了唐玄宗
    「安史之亂」之所以爆發,唐朝之所以從盛到衰,都是因為唐玄宗娶了楊玉環,和楊玉環整天花天酒地。那麼,「安史之亂」的爆發,和唐朝走向由盛到衰,是不是楊玉環造成的呢?楊玉環在唐朝衰敗過程中,應該負什麼責任呢?
  • 國王不愛髮妻,卻愛髮妻生的女兒,也許是為了女兒才不準髮妻改嫁
    亨利八世看髮妻之女瑪麗公主如同眼中釘、肉中刺,所以他的後妻安妮博林才敢虐待瑪麗公主。 王后蘇提達對帕差拉吉帝雅帕公主如此友好,也是看到拉瑪十世十分喜歡帕差拉吉帝雅帕公主的面上。
  • 一段被湮沒的歷史:中國人是怎樣審判日本戰犯的
    為了審判日本戰犯,中方是怎樣收集證據的?遇到了哪些難以想像的困難?進行了哪些艱苦的工作?請聽著名軍事史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劉統在上圖講座為我們講述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一件宣示主權、伸張正義的大事審判戰爭罪犯這件事,早在1942年1月就提出來了。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轉折點,德國逐漸敗退,於是英國政府召集九國政府一起商量戰後如何審判戰犯。
  • 杜拜酋長為逃跑王妃寫詩,卻忘記了給自己生12個孩子的結髮妻
    因為哈雅王妃是外國公主,出身尊貴,她嫁過來時,幾個出身低的妻子都給她讓位,讓她後來者居上,穩居第二王妃之位,僅在杜拜酋長的結髮妻赫德大王妃之下。赫德大王妃是杜拜酋長的表妹,和杜拜酋長是包辦婚姻。赫德大王妃在青春年華嫁給杜拜酋長為妻,婚後20年為他生下12個子女,為他操持後宮,照顧子女,從不拋頭露面。
  • 中國古代那些湮沒於歷史的十大湖泊
    華夏歷史源遠流長,數千載時光,不僅孕育了極度繁華燦爛的文明與無比精彩紛呈的歷史,更是承載了無數的更迭和變遷,這些變遷之中,不僅僅是朝代更迭,不僅僅是偉人頻出,不僅僅是城市、村莊的興建和湮沒。在這段數千年厚重的歷史中,還蘊含著滄海桑田的故事與鬥轉星移的變化。
  • 唐玄宗登基的最重要功臣,因兒子出生說了句狂言,被認定謀逆賜死
    唐玄宗見高力士回來,一臉臊眉耷眼的模樣,就問高力士:「王毛仲高不高興?他還有什麼話說麼?」高力士原原本本地把王毛仲的話傳達給唐玄宗,唐玄宗勃然大怒:「往誅韋氏,此賊尚持兩端,避事不入,我未嘗言之。今敢以赤子恨我邪?」
  • 唐玄宗|一個成於憂患,敗於享樂的矛盾皇帝
    【勵精圖治的唐玄宗,是如何墮落成昏庸老頭的?他最終結局怎樣?】唐朝中葉,上元年間,遭受過亂軍洗劫的長安依然冷落蕭條。幽深、悽寂的大內太極宮中,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被軟禁在這裡,孤獨、憂鬱地消磨著他生命的最後時光。誰能想到,他就是那個統治了輝煌的開元、天寶盛世四十餘載,聲威遠播、顯赫一時的大唐天子李隆基。
  • 江湖騙子把唐玄宗騙得團團轉,騙術被拆穿後,唐玄宗卻不敢懲罰他
    中國歷史上帝王將相追求長生不老的故事很多,也鬧出了不少笑話,從秦始皇、漢武帝,到唐太宗、唐玄宗,再到嘉靖皇帝,這些皇帝為追求長生不老,可謂下了不少血本啊。於是他趕緊帶著姜撫回京,去見唐玄宗。唐玄宗聽說韋絛帶回了一個「神人」,於是馬上召見姜撫。迫不及待的開口就問:「你有什麼長生秘方?」姜撫說:「服食常春藤,使白髮還鬢,則長生可致。」唐玄宗又問哪裡有常春藤,姜撫指點迷津:「藤生太湖最良,終南往往有之,不及也!」
  • 楊貴妃身上有一「疾病」,旁人無法忍受,唐玄宗卻享受其中
    這裡是小吳閱歷史,關注我,帶你深入了解歷史。中國古代有四大名著,分別是《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中國古代也有四大美女,分別是貂蟬、西施、王昭君、楊玉環,今天小吳要講的就是楊玉環。
  • 歷史上楊貴妃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歷史上楊貴妃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時間:2020-09-04 12:11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唐第一美人楊貴妃究竟有多胖?歷史上楊貴妃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楊貴妃究竟有多胖 關於楊貴妃究竟有多胖這個問題,真實的想必沒有人知道,只是從傳說和史書上的隻字片語上了解,楊貴妃是個體態豐腴的胖美人。
  • 哥舒翰拒絕向中央政府逼宮,唐玄宗為何堅定認為他反心畢露呢?
    從某種意義上講,安史叛軍現在已經陷入死局之中。從當時的情況看,他們的滅亡已進入倒計時狀態。面對此情此景,安祿山大罵那些鼓勵他造反的人:你們鼓勵我造反時是怎麼說的?現在的事實又是什麼?祿山懼,欲還範陽,召嚴莊、高尚責曰:「我起,而曹謂萬全。
  • 唐玄宗的梅妃到底是怎麼死的?是被楊玉環害死的嗎?
    梅妃就是個傳說中的人物,到底歷史上有沒有其人,史書並沒有記載,整個唐代就沒有梅妃這個封號的人,也有人認為這個「梅妃」是一種指代,可能是指某一個喜愛梅花,或者有梅花氣質的妃子。但在故事傳說中,梅妃倒是確有其人,她是多情皇帝唐玄宗的愛妃,名叫江採萍 ,宋朝有個《梅妃轉》,在小說《隋唐演義》中,也有江採萍與唐玄宗的鬥茶作詩的故事。
  • 歷史上的于謙是怎樣一個人?他的經歷與《大明風華》中有何不同?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第21集中金榜題名的「文曲星」于謙在歷史上是怎樣一個人,他的經歷與《大明風華》中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