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重慶大學虎溪校區第一食堂,桌面上的「光碟行動」提示牌十分醒目。攝/視覺重慶
設置自助稱重區、吃多少稱多少;除節約糧食外,還推廣節水節電、節約紙張等活動……9月初,各高校陸續開學,近日,重慶日報記者走訪了解到,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開展「光碟行動」,各大高校採取了不少有效措施,重慶多所高校中掀起一股節儉新風尚。
從節約糧食到推廣節水節電
「小行為,大文明」「不剩飯,不剩菜,光碟行動從我做起」……近日,重慶大學虎溪校區迎來6000餘名本科新生報到。記者注意到,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校內廣泛開展了「光碟行動」宣傳活動,食堂、宿舍各處都張貼著「光碟行動」主題海報。
當天中午12點,記者來到該校虎溪校區第一食堂,同學們正有序分散就餐,桌上都擺著「節約糧食 儉以養德」的立牌,很多同學菜都點得不多,一葷一素佔多數。
在給學生分配飯菜時,食堂工作人員會詢問學生的具體情況,男生飯量大就多添些,女生吃得少就少添一些,不夠的話能免費加米飯。負責清洗餐具的食堂職工何顯清表示,通過這幾天收拾餐具的情況來看,大家的浪費行為明顯減少了。
重慶大學校長助理、虎溪校區管委會主任夏之寧介紹,除了「光碟行動」,學校今年對水錶和電錶都進行了智能化提升,將陸續推廣節水節電、節約紙張等行動,將勤儉節約的精神發揚光大。
推行「21天打卡活動」讓節約變成習慣
「渣也不剩,骨也不留。光碟行動,事在必行。」「《鋤禾》不止是詩,知辛苦,更需行動。」為推行「光碟行動」,各高校也推出不少激勵措施。如川外啟動了「光碟21天打卡活動」,如果學生每天都做到「光碟」,就在食堂打卡記錄一次,堅持21天後會得到相應獎勵。
「科學研究表明,一件事堅持做21天就可以變成一種習慣。」川外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同學們踴躍參與活動,大多數同學都提高了節約意識,做到儘量少打飯菜並且吃完。一些同學還紛紛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的「光碟」並配發打油詩。
此外食堂還新增了一種迷你小饅頭。「以前學校的饅頭很大,7毛錢一個,很受歡迎,但有些學生吃不完。這學期我們就做了大、小饅頭,便於同學們選擇。」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則在各個食堂設置了自助稱重區,提倡「吃多少稱多少」。「我們在每層食堂的4個角落均設置有秤臺。學生可根據自己飯量大小自主選餐,然後根據重量付錢。」該校食堂負責人介紹,這樣可引導學生避免浪費,若效果好還將加大自助稱重區範圍。
用彩繪等創意作品營造宣傳氛圍
除身體力行實踐「光碟行動」以外,各大高校師生還紛紛創作相關文藝作品,進一步營造節約氛圍。
位於永川區的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校園內的隔離墩、井蓋、消防栓等,都繪有疫情防控、珍愛糧食、「光碟行動」等主題宣傳漫畫。這是今年暑假期間,由學校保安們參與創作的彩繪。
「畫得太生動了,彩繪這種直觀的宣傳方式,讓大家體會到疫情防控、節約糧食的重要性。」該校2019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謝鑫說。
重慶工程職業學院則讓學校的卡通形象代言人化身「光碟行動」宣傳大使,並製作出一系列宣傳海報,發起「制止餐飲浪費 涵養節儉美德」系列活動。
重慶工貿職業學院也啟動了「光碟行動」主題創作活動。大學生們可向學院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投稿攝影、書法、繪畫等原創作品,一經採用,可前往食堂免費領取相應獎品。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重慶工程職業學院大二學生劉伽說,今年的疫情讓他意識到,「節約糧食,需要從每一位大學生做起,要涵養美德為國家奉獻自己的力量。」
原標題:設立「21天打卡活動」 做大小饅頭供學生選擇 重慶高校各出奇招推動「光碟行動」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