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中午12點,CLOT x Nike Air Force 1藍絲綢首發。奢華的藍色絲綢鞋面,輔以中國古典花紋的設計足夠別致,而撕開表面之後的小麥色革面和中國風鐳射圖案是設計師給鞋頭們預留的「彩蛋」。
相比起Travis Scott X Air Jordan 1 High OG ,藍絲綢可能才是我心中的2019年度鞋王,畢竟Air Force 1鞋款本身已是OG,而它更是出自CLOT,一個足夠讓國人驕傲的潮流品牌。
2005年《頭文字D》上映,單手打方向盤的「藤原拓海」雖然在爸媽們看來頭髮並不清爽,吐字也模糊不清,但憑藉著《範特西》、《八度空間》、《七裡香》等專輯,他在當時已經走上了人生開掛之路,一曲東風破更是不知道成為了多少人心中流行音樂的啟蒙。
或許和不愛說話的「拓海」比起來,少男少女們更感興趣的是360度無死角的「高橋涼介」。那個年代的人們對於「整容」和「PS」等字眼還較為新奇,被「老天爺賞飯吃」的「高橋涼介」是一種現象級的存在。姑娘們關心他的八卦,小夥子們關注的則是他的穿搭路數。
束腳褲、窄腳褲還沒風靡的年代,卷著褲腳曾被父母們取笑像是要去稻田「插秧」,這種不被理解的穿法後來成為潮流並且一直延續至今;
2006年,在國內顯得「名不見經傳」的Kanye West還沒與Nike、Adidas推出過Yeezy系列,他也未曾結識現在的妻子Kim Kardashian,但Kanye West已經穿上了CLOT為他首個亞洲演唱會打造的CLOT x Fragment x Based Control三方聯名Tee,後來他還為陳冠希的《My Baby》作曲;
CLOT Royale x Visvim Christo絲綢拖鞋在國內一時間掀起「拖鞋浪潮」,不知造就了多少「同款」、多少「淘寶皇冠」;
Levi's x CLOT x Kazuki藍色Royale Silk襯底牛仔褲讓大批青少人熟知了Levi's 505系列,也少極少數人認識了鬼才設計師倉石一樹;
CLOT x Nike 1World Air Force 1 紅絲綢,讓世界潮流愛好者通過球鞋了解了中國文化,而這雙鞋本身的收藏價值更是遠非二級市場的7萬售價就可衡量;
2017年《中國有嘻哈》開播,國內年輕人開始對「說唱」文化、「Hip-pop」文化大感興趣,《野狼Disco》、《星球墜落》、《目不轉睛》火遍各地「夜場」的同時,可能很多迷弟迷妹們都沒聽《戰爭》、《I Never Told You》、《I Can Fly》。
不少潮流博主會說「如果沒有陳冠希以及他所創辦的CLOT,中國的潮流會倒退10年」。如果我生於00後肯定不信,但作為90後的我深信不疑,畢竟當下的潮流陳冠希早在許多年前早已駕輕就熟。
2017年,由GSDA主辦的第二屆紐約中美發展論壇在紐約大學舉行,陳冠希以CLOT主理人的身份受邀參加演講。極少在公眾面前露面的陳冠希在演講時分享了自己對「中國製造」的看法:
CLOT創辦之初並不被外界看好,很多人對「中國製造」、「中國品牌」的固有印象就是品質不過關。這對於陳冠希來說是警示更是激勵,所以他在做CLOT產品的時候就有著極高要求,希望CLOT不僅是中國製造,還得是中國創造。這樣,如果有人以國際的標準去審視CLOT作品的質量、創意、理念的時候,他可以很自豪的說:「這是中國製造!」
陳冠希第一次去Nike談合作的時候,希望他們能合作出一款鞋,但是Nike一口否決,他們表示沒有和中國品牌合作過。要知道,Nike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半的鞋子都在中國生產,但當一個中國品牌提出合作需求時,卻一星半點的機會都沒給,陳冠希自然咽不下這口氣。他花了三年時間去向Nike證明他所在做的這個品牌,希望讓Nike知道CLOT並不比別人差。
後來的事,相信大家也比較熟悉了,從開山之作Air Max 1「死亡之吻」到Air Force 1「紅絲綢」、Nike Tennis Classic Suede、Air Jordan 13「兵馬俑」、Air Force 1「白絲綢」再到今天的「藍絲綢」,Nike一直還保持著和CLOT的聯名合作。正如陳冠希所言,從不被認可到現在的合作關係,過程非常非常難,但這也是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
有的人會想方設法成就自己,為了去買法拉利,但陳冠希卻賣了法拉利,只為成就自己,光憑這一點,他就值得「Respect」。
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告訴大家,潮流是生活方式,更是做每件事的態度。
同樣是在2017年,衝擊高端市場的自主汽車品牌WEY正式推出旗下首款車型VV7,這也標誌著WEY開始進入市場。2016年,在外界的質疑聲中,WEY品牌成立。以創始人姓氏來命名品牌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的首例,但就像魏建軍曾說的那樣,他會像守護自己的榮譽和信仰一樣,去捍衛這個品牌。
其實,從當時長城汽車在國內市場份額來看,它已經是自主品牌中的翹楚。然而,再重新花大量精力、財力並且冒著風險創立WEY、去進行變革無疑是痛苦的,誰不想躺在過去成功的軌道上一路順風前行?但其實如果坐在魏建軍位子上,你就知道形勢並不允許。
2017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放緩,2018年汽車市場遇冷出現28年來首次同比下降,而2016年則是此前最後一次整體市場出現大幅增長。未來存量市場上的競爭遠比「野蠻增長」時期激烈得多,而想保持競爭力,實現品牌向上是必經之路,魏建軍早有預料。
做高端汽車品牌,目標必須瞄準國際市場,WEY從成立之初就打造了一支國際化團隊,並按照全球化技術標準去要求每一環節。WEY擁有最大國內最大的研發中心和最大規模試驗場。此外,WEY在德國、美國、日本、韓國、印度、奧地利等都有設有海外研發中心。而在德國慕尼黑的氫能研發中心,WEY正在努力打造首款氫能燃料電池車。
2017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WEY品牌攜 VV7s/VV5s Hi4、WEY P8以及XEV概念車等車型亮相,其中VV5還被評為車展「最成功的5大車型」之一。WEY首次在歐洲主流市場嶄露頭角,打消了海外媒體的質疑,它也讓外媒對「中國製造」有了新的定義。
兩年後,WEY再次來到法蘭克福,並且全球首發全新概念車WEY-S以及與巴博斯共同打造的VV7 GT Pro PHEV。毫無疑問,WEY正在向全球市場展示自己的未來戰略和野心,這是它的又一次高光時刻。
除了和德國巴博斯汽車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WEY在今年還完成一項「壯舉」, 6月5日,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CZ-11 WEY號成功發射,除了首次和中國航天聯合命名運載火箭的榮耀,WEY品牌還將與中國航天在技術上展開合作。而在此之前,長城汽車已經和寶馬成立合資公司「光束汽車有限公司」,總部落戶張家港。
今年是長城汽車的「戰略」大年,6月5日,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竣工投產,這也是中國汽車品牌在海外的首個全工藝獨資製造工廠。而根據WEY品牌規劃,WEY將於2021年進軍北美市場和德國市場。
從哈弗到WEY,從「走上去」到「走出去」,魏建軍在不斷用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努力成果去向世界證明什麼是「中國製造」。當WEY決定以中國豪華品牌身份進軍世界的時候,他已經做足了砥礪前行的充分準備。
未來,我們不知道陳冠希會與哪一個世界大牌聯名;未來,我們也不知道WEY會在全球哪一片市場成為經銷商爭奪代理的品牌。但是,WEY來一定屬於「中國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