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貓是誰?
長得像豹,體型像貓,身材好,
適應性強,能上樹能遊水,愛吃肉,
攻擊力爆表的野生山林小霸王。
說到這,你是不是對這個小動物充滿了好奇心呢?
豹貓的特徵
豹貓是體型較小的食肉類動物,豹貓的體型和家貓相仿,但更加纖細,腿也更長,體形十分勻稱。因為身上的斑點很像中國的銅錢,豹貓在中國也被稱作「銅錢貓」。
由於分布範圍廣,涵蓋了溫帶至赤道各種各樣的植被和生境,各地豹貓種群很自然地演化出多種多樣的體形和體色。從北到南種群表徵有明顯的過渡,南方種的毛色基調是淡褐色或淺黃色,而北方的毛基色顯得更灰且周身有深色的斑點。圖案總是很獨特,一般由頭到肩有4條主條紋,很寬很明顯,但是到了脊柱就斷了。體側有斑點,但從不連成垂直的條紋。明顯的白色條紋從鼻子一直延伸到兩眼間,常常到頭頂。耳朵較尖,耳後黑色,帶有白斑點。兩條明顯的黑色條紋從眼角內側一直延伸到耳基部。內側眼角到鼻部有一條白色條紋,鼻紋部白色。尾長超過體長的一半,有環紋至黑色尾尖。
豹貓的棲息環境
豹貓擁有強大的適應性,是中國分布最廣的貓科,也是亞洲分布最廣的小型貓科動物,東到日本,西至阿富汗,北至俄羅斯,南到爪哇……幾乎大半個亞洲都有它們的身影。
豹貓分布的海拔跨度也十分驚人。它們涉足的地方從低地熱帶雨林一路到喜馬拉雅山脈海拔3254米的針闊混交林。分布於這樣截然不同的生境中,它們分化為12個差異很大的亞種。在東南亞島嶼上的一些豹貓,可以小到只有1千克重,但是在北方的亞種,卻能重達7千克,囤脂肪的冬天還能達到驚人的10千克。
豹貓的生活習性
由於適應性很強,在吃方面也非常廣泛,水裡遊到天上飛的,只要能逮到的都是它的食材,愛吃小型脊椎動物,像野兔、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嚙齒類,偶爾也吃腐肉。還會潛入村寨盜食雞、鴨等家禽,真可謂史上最強吃貨。
豹貓能上天能下地,能爬樹也能遊泳(是的,它們還很喜歡水!)它們的窩穴多是在樹洞、土洞、石塊下或石縫中。夜行性,白天也會出來活動,除了交配季節外,它們一般為獨處。
豹貓的生長繁殖
在南方的豹貓沒有固定的繁殖期,1-6月都能發現幼仔出生,在東南亞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在較冷的北方,它們的繁殖期約在三、四月,讓氣候溫暖得足以讓新生的豹貓存活。
繁殖期會成對活動,雄性會幫助撫育後代。雌獸的懷孕期為63-70天,每胎產2-4仔,幼崽出生時體重在75-120克之間,分娩後10天內可以睜開眼睛。18-24個月齡達到性成熟。在野外,豹貓的平均壽命為4年左右,據悉在圈養中的壽命可達20年。
保護措施
豹貓是森林生態系統的衡量指標。作為一種森林物種,它們能直接地反應生態系統的狀況。作為純肉食動物,站在幾乎是生物鏈的頂端,它們也最容易受到環境人為改變的影響。
2000年,國家林業局將豹貓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要求對該物種進行保護。 但豹貓被獲取皮毛和當做寵物、食物的現象依然存在,雖然總體數量並沒有滅絕的危險,但不少的豹貓卻也因此喪生。
慶幸的是,在車八嶺發現的豹貓的數量越來越多,這說明我們的生態保護成效顯著,適宜豹貓生存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在此,也要提醒大家,如在野外遇到豹貓,請不要打擾和驚嚇他們,也請和我們一起,共同保護它們的生活環境。
【來源:惠州市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