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區塊鏈1.0,以太坊是區塊鏈2.0」,類似的表述或許你經常聽到。
什麼是以太坊?和比特幣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被稱為「區塊鏈2.0」?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揭開以太坊的「神秘面紗」。
01天才神童:V神
在講什麼是以太坊之前,必須先簡單介紹一下以太坊的傳奇創始人——Vitalik Buterin,一個天才神童,大家稱為「V神」。
2011年,作為計算機科學家的父親,就開始給自己的17歲兒子V神安利才2歲的比特幣(中本聰2008年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但世界上第一枚比特幣是2009年1月份由中本聰挖出)。
研究了比特幣之後完全被迷住的V神,開始幫一家媒體在論壇上寫區塊鏈相關的稿件,又聯合別人一起創辦了比特幣雜誌。
(圖:V神,來源於Forbes)
2013年,19歲的V神去美國參加了一個比特幣相關的會議。
參加完會議後的V神內心澎湃,和當年的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一樣,不久便從大學退學了。然後,他花了半年時間,去世界各地拜訪那些想改進比特幣的個人和團隊。
當然,最後V神有點失望,因為他發現,大家都是在比特幣上做些修修補補,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比特幣的缺陷,即功能太單一。
於是,他決定另起爐灶,大幹一場。2014年,20歲的他開始眾籌開發以太坊;2015年,以太坊問世。
02以太坊:分布式計算平臺
通過前面的文章,我們已經知道了:比特幣是一個分布式的帳本,主要的功能是記帳。
以太坊則可以理解為一個分布式計算平臺,不僅可以記帳,還可以在上面運行程序。
比特幣就像當年的大哥大,只有打電話功能;以太坊就像當年的小靈通手機,除了打電話外,還可以運行一些小遊戲,比如俄羅斯方塊。
(左為大哥大,右為小靈通,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布式計算平臺,說明以太坊也和比特幣一樣,是去中心化的,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節點共同記帳,共同維護一個帳本,帳本公開透明且不可篡改。
但與比特幣不同的是,以太坊提供了一套圖靈完備的腳本語言,也就是說,我們能在以太坊上開發小程序。
這些小程序需要以太坊網絡的節點託管、運行,我們在以太坊上轉帳也需要節點們來記帳,為此,我們需要支付這些節點費用。比特幣網絡中,我們轉帳支付的手續費是比特幣,系統給礦工的獎勵也是比特幣;在以太坊網絡中,支付的手續費和系統給節點的獎勵是以太幣。
03智能合約:以太坊的殺手鐧
如果以太坊僅僅是一個分布式計算機,可以在上面運行程序,這還不足以讓它成為「區塊鏈2.0」。以太坊的真正殺手鐧是它有智能合約的功能。
什麼是智能合約呢?簡單理解,智能合約就是可以自動執行的合同。
舉個例子:
張三和李四各押了100元賭明天德國對巴西的足球賽誰贏。如果德國贏,張三得100元;反之,李四贏得張三的100元;如果平局,不用給錢。如果第二天結果出來,其中輸的一方反悔,另一方也無可奈何,畢竟口說無憑,更不可能去打官司。
有了智能合約,張三和李四就可以在以太坊上寫上遊戲規則,然後把「錢」(幣)打到智能合約的帳戶上。第二天,智能合約自動抓取官網的勝負消息,如果是德國勝,所有的「錢」(幣)自動打到張三的帳戶,如果德國敗則自動打到李四帳戶,如果是平局則原路返回。
我們可以看到:比特幣只是實現了交易記錄的不可篡改,有了智能合約的以太坊,才真正做到了去「信任中介」,不需要第三方來做擔保。
(圖片來源於:cryptocoinspy)
「以太坊成也愛西歐,敗也愛西歐」。有了智能合約的以太坊,為項目方發行愛西歐,即發行Token融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去年,以太幣因為愛西歐的大規模爆發而價格暴漲,從年初的8美元左右暴漲到今年年初的1400多美元。
隨著各國監管政策的陸續出臺以及熊市的到來,今年全球愛西歐數量和規模都極大地銳減,以太幣價格暴跌,目前已經跌破了110美元,令人唏噓不已。
04結語
我們總結一下,以太坊是天才少年V神開發的一個分布式計算平臺,不僅可以記帳,還可以在上面運行程序,殺手鐧是智能合約功能。
如果你也可以在以太坊網絡上開發小程序,你希望開發什麼功能的程序呢?歡迎大開腦洞,在留言區寫下你「天馬行空」的想法。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