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蕩之下,避險是比特幣的劇本嗎?

2020-12-22 巴比特資訊

「你永遠都不知道意外和行情會哪個先來?」

搞不好是一起來。

新年伊始,當大家沉浸在2020年農曆春節,來得比往年更早一些的時候,刷著朋友圈的小王發現BTC突然漲了,並且一度從6850美元漲至8467美元。這當然不是為了歡度春節,而是因為美國和伊朗上演了一場諜殺大戲。而伴隨著雙方的偃旗息鼓,比特幣價格又開始逐漸下滑,下降到7731美元附近,其走勢和黃金相似。業內認為,比特幣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數字黃金」的逐漸成熟。

一直以來,自帶金融屬性的比特幣,被不少人當作是避險資產,即是與黃金、原油等衍生品同樣的性質,意味著隨著市場變化,價格不會產生較大波動的穩定的資產。當「避險資產」頻頻跟比特幣掛在一起的時候,這似乎形成了全球的共識。然而根據資料顯示,2019年比特幣與黃金的正相關性從負值上升至0.2,然而並不足以證明兩者有著強聯繫,或者是同樣類型的資產。

區塊鏈是價值網際網路,這其中的金屬屬性在不同的系統設計中,token可以代表著貨幣、債券、股權等等,進行市場交易行為。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哪怕逐漸成為新型投資品,但是這市場流通量相比於黃金現貨,仍舊不在一個數量級之上。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大家對於比特幣或者是其他加密貨幣,作為「避險資產」仍舊抱著懷疑的態度的重要原因,因為其太不穩定了。

儘管目前比特幣無法成為避險資產,但是它仍然存在巨大的金融價值,如固定的發行量對抗長期通脹;如目前如日中天Defi,也正在成為傳統金融商業巨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對於區塊鏈來講,十一年其實並不算很長,生態、技術、機制仍舊處於不斷摸索的狀態當中。

有可能連中本聰也未曾想過,十一年後的區塊鏈會呈現出現在這樣。Staking模式成為主流,Defi已然是市場熱點,連曾經比特幣核心機制的PoW,也面臨著中心化問題明顯,面臨退居歷史的舞臺的問題。如今的區塊鏈行業,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浪費資源,成為了PoW的代名詞——28TH/S標準算力下,24小時不停運轉,一天消耗可達38千瓦,約是普通家庭用電量3倍;0.00111412個BTC,是新礦機每天挖出BTC的數量;34.7百萬噸的年碳排放,相當於整個丹麥的碳排放量。對抗礦機ASIC化,成為了各類PoW機制為首的項目方的口號,有的甚至為其修改底層算法,更有甚至乾脆修改共識機制。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PoC憑藉著人人皆可挖礦,降低挖礦成本,杜絕中心化,從眾多共識機制之中脫穎而出。

許多對於PoC不了解的人,以為它是一個剛剛被提出來的概念,實則不然。PoC在2014年就被應用於Burst的項目上,礦工通過在自己存儲數據來搜尋正確的哈希值,從而打包區塊,獲得獎勵。Lava作為PoC領域裡的佼佼者,秉著對區塊鏈的深刻理解,對PoC進行了改進採用特有的火石機制,火石由抵押Lava生成,挖礦可獲得雙倍Lava獎勵,可以將其理解為Staking機制升級版,火石的價值是由市場調控。

Lava運用算力綁定的方式,實現不同的算力可以綁定在同一地址上,豐富了挖礦場景下「礦池」生態的發展。礦工和礦池之間不再各自為政,既保證了礦業生態的良性合作,又保障了人人都可挖礦的理念。

市場調節與生態發展兼顧,線下場景應用落地當然也必不可少。針對線下支付,Lava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團隊這個在積極推動區塊鏈支付的發展,通過原子交換等技術,實現點對點去中心化跨鏈交易。利用這項技術,區塊鏈之間的信息流動將大幅增強,從而達成通證之間的價值流通。獨立的區塊鏈網絡終將藉由原子交換,走向互聯互通的未來。

成為「數字黃金」這條路,加密貨幣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也並非不可期待。我相信有著強金融屬性的Lava,將足以成為攪動金融池子裡的那條鯰魚。

相關焦點

  • 盛世古董亂世比特幣 到底什麼東西才是避險資產?
    由於近期比特幣的上漲和伊朗危機的時間點非常契合,重新引發了投資者之間的長期爭論:在地緣政治和經濟動蕩加劇的時期,比特幣是否會像黃金一樣充當避險資產。這個價格雖然超過了比特幣的主流價格,但也差距不大。在加上伊朗經過此次事件後,真實的匯率應該更低,伊朗地區的比特幣真實價格還得打個折扣。真相讓人難以接受,但比特幣確實在伊朗事件後,從6800美金一路反彈至8000美金,因此比特幣在地緣政治和經濟動蕩加劇的時期是否具備避險功能,這個爭議依舊值得談論。
  • 金色觀察|萬事皆可「比特幣避險」嗎?
    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危及影響傳統金融,投資者為了避險買入大量比特幣?伊朗和美國發生衝突,伊朗人為了避險大量買入大量比特幣?你有沒有一種感覺,就是但凡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如果比特幣在這個時間內價格上漲,就會有很多文章告訴你:因為比特幣能夠避險。但也不能隨意否認這種說法,畢竟從時間上來看,確實幣價波動和事件的發展有很強的對應性。例如年初蘇萊曼尼被美國無人機轟炸身亡,比特幣的價格立刻就有了反應,漲幅超過20%,又隨著雙方形勢漸漸緩和而下降。
  • ATFX:比特幣一飛沖天 同樣避險的黃金何去何從?
    三年半的時間過去,比特幣經歷了三次大漲,第一次高點在2017年12月形成(19891美元),第二次的高點在2019年6月形成(13764美元),第三次的高點在2021年1月形成(35081美元)。如果把比特幣看做是一支股票,那麼其每股價格高於A股市場所有品種(貴州茅臺最高2000+人民幣),即便和美股市場比較,比特幣幾個也僅僅排在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34.18萬美元/股)之下,名列第二。
  • 前有美元後有比特幣!黃金避險買盤被不斷蠶食 頑強多頭能否守住...
    國際黃金周五(12月11日)維持窄幅震蕩,最高觸及1847.65美元/盎司,繼續守在1840美元關口上方,不過美元再度展現出今年以來比黃金更強的避險價值,受無協議脫歐風險急升的影響,美元反彈給金價帶來壓力。
  • 前有美元(USD)後有比特幣(BTC)!黃金(GOLD)避險買盤被不斷蠶食...
    國際黃金(GOLD)周五(12月11日)維持窄幅區間震蕩,最高觸及1847.65美元/盎司,持續守在1840美元大關上方,不過美元再度展現出今年以來比黃金(GOLD)更強的避險價值,受無協議脫歐風險急升的影響,美元觸底反彈給黃金價格帶來壓力。
  • 市場避險情緒推升比特幣價格,今年以來翻了一番創3年新高
    這一波行情開始於今年6月英國公投退歐,在公投之前的6月1日到18日,由於投資者預感到傳統金融市場的波動,比特幣價格上漲近50%,被炒到了780美元。在這個時間段,比特幣被一些投資者當做較為穩定的避險資產,而矽谷的風投人士Ashvin Bachireddy將比特幣稱為「數字黃金」。而在川普當選之後,比特幣行情再現。
  • 全球資產暴跌,現金為王時代,現在買房可以避險嗎?
    全球股市大跌之下,原本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也未能倖免,短短一周時間,黃金就從1700美元/盎司跌到今日的最低1551美元/盎司。全球富豪給出的答案是買房避險。 經濟危機面前,全球金融中心的房地產市場歷來是投資者心目中首選的避險港灣。英國房地產代理公司Rokstone董事貝基·法特米(Becky Fatemi)說:「在動蕩時期,全球財富轉向房地產市場,以尋求長線投資機會。」她表示,Rokstone發現新註冊的英國和海外富裕買家數量均出現增長。
  • 蔡凱龍:重新認識比特幣及其投資理念|鏈捕手
    近日,由鏈捕手主辦的捕手學堂第八期邀請了財經評論員,人大高級研究所金融研究員、前火幣首席戰略官蔡凱龍就《疫情之下的減半行情與穩定幣》進行了主題分享。1、避險資產。剛進圈子的新人普遍會認為比特幣是避險資產,他們大多是在2月金融市場波動時進場建倉,幾乎很少考慮當時是行情高點這一因素,被避險認知蒙住雙眼。2、數字黃金。有人認為比特幣類似數字黃金,難免聯想到俗語「盛世興收藏,亂世買黃金」,加之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故而選擇投資比特幣。
  • 楊凱:比特幣正在竊取黃金市場份額 相對於黃金 比特幣價格是多少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新的避險資產比特幣的出現,充當了通脹對衝工具,從而影響了黃金的上漲。比特幣正在擺脫與黃金的關聯,走出了自己的獨立行情。因而出現了黃金跌,比特幣漲旋律。比特幣的避險屬性優於黃金根據吳說區塊鏈在文章中指出:從新避險資產的角度來說,黃金的抗風險能力比美元強,比特幣的抗風險能力比黃金強,無一例外。
  • 比特幣行情突破2.2萬美元創下新高:機構投資人追捧 「避險天堂...
    但另有觀點認為,比特幣仍只是一種「投機」行為,屬於高風險資產,「避險天堂」風險仍存。  周三隔夜,比特幣最高升至20,800美元的歷史最高價,在大型投資人追捧下,該加密貨幣今年來已經上漲逾170%。機構投資人看好其迅速上漲的潛力、抗通膨的本質,以及成為主流支付方式的潛力。
  • ​爆料:比特幣在2020年底會不會再來一波上漲?看完我哭了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比特幣的總發行量只有2100萬,現在市面上流轉的也就幾百萬枚。咱們按1000萬枚計算,現在的價格是9500左右,一共價值也就950億,就算2100萬枚都算上,也不過2000億左右,看起來2000億人民幣許多了。
  • 比特幣漲幅超200%機構投資者蜂擁買入力壓黃金
    截至12月22日9時,比特幣價格下滑3.5%,報22664美元,自12月20日凌晨比特幣價格突破24000美元關口後始終未能企穩。儘管如此,比特幣短期內的漲幅已領投資者「瘋狂」。隨著加密貨幣的發展,其對衝通貨膨脹的屬性開始顯現。作為重要避險資產的黃金,「硬通貨」的地位是否會受到威脅?
  • 比特幣突破2.4萬新高,年內行情如何發展?比特幣下一步如何走
    雖然目前黃金仍然坐穩避險資產的龍頭位置,但是新的經濟形態下,需要建立新的金融體系,而比特幣便是能夠在數字經濟時代下,能夠替代黃金地位的最佳產品。「數字黃金」一直都是比特幣存在的價值之一。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比特幣逐漸成為未來不可忽視的金融力量。
  • 新一輪大水漫灌 比特幣會浴火重生嗎
    還記得中本聰在比特幣創世區塊中留下的那句話嗎?「The Times03/Jan/2009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英國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比特幣誕生於經濟危機。
  • 最近的比特幣交易行情如何
    雖然比特幣市場最近動蕩比較大,但是不少分析師仍舊看好比特幣的前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也加入了持有購買比特幣的行列中,加大了比特幣的交易量。 據比推數據,市值最高的加密貨幣比特幣自上周末衝擊 11000 美元失敗後本周繼續下行,目前已經跌至 10500 美元附近。 近期加密市場的低迷與美國股市的表現不佳有關。
  • 黃金2020年再度回歸「避險之王」 金價刷新歷史新高 能否在2021年...
    原標題:黃金2020年盤點:重新加冕「避險之王」 但王者風範或難持續  在全球疫情大爆發、各國央行重啟量化寬鬆(QE)、美國大選等因素衝擊下,黃金2020年再度回歸「避險之王」,金價刷新歷史新高。在避險情緒最濃厚的時候,全球金幣、金條一度脫銷,實物黃金持續供不應求。
  • 黃金2020年盤點:重新加冕「避險之王」!但王者風範或難持續
    來源:財聯社APP在全球疫情大爆發、各國央行重啟量化寬鬆(QE)、美國大選等因素衝擊下,黃金2020年再度回歸「避險之王」,金價刷新歷史新高。在避險情緒最濃厚的時候,全球金幣、金條一度脫銷,實物黃金持續供不應求。
  • 黃金2020年盤點:重新加冕「避險之王」 但王者風範或難持續
    當市場出現急劇動蕩時,黃金通常會隨風險市場一起被拋售,為投資人提供流動性,補上保證金,所以黃金和金礦類股也會一起受到衝擊。第三階段——3月20-8月6日:全球疫情持續惡化,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領先飆升並持續上揚。
  • 理解黃金白銀的避險屬性
    來源:中國黃金網避險是黃金最廣為人知的屬性,但是最近數年,比特幣、美元甚至人民幣等都成為公眾認為的避險資產,局部的戰爭也會讓人想到避險需求,股市的突發性跳水也會讓人想到避險需求,這是黃金被誤讀的重災區,這將導致黃金投資出現重大錯誤。
  • 一個比特幣賣到12萬,比特幣瘋漲背後,3個關鍵原因被確定
    近一個月,加密虛擬貨幣之首的比特幣經歷暴漲-暴跌-回升三個階段。不少此前重倉比特幣的投機者都在暴跌時爆倉,損失慘重,但也有人在近日比特幣價格回升時賺得盆滿缽滿。第一,機構的入市令數字資產成為主流配置支付行業巨頭對比特幣的支持是一個明顯的信號,行業內會認為,支付巨頭可能會在後續全面鋪開加密貨幣,得益於此,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貨幣價格大漲。灰度比特幣是第一個獲得公開報價的比特幣投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