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南京各大高校陸續開學,迎來2020級新生。雖然父母不能陪同入校,但學校各種貼心的迎新服務,還是讓學生們暖心不已。
南理工:科研成果展示 新生提前感受學科魅力
受疫情影響,學校不允許學生聚集,南京理工大學各學院便將迎新活動安排在宿舍樓前,簡單卻儀式感十足。在材料學院的迎新報到現場,集中展示了學院三大科研團隊中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
陳光教授團隊展示了用3D列印技術製作的航空發動機部件、神奇的陀螺儀以及鈦合金桌球。當金屬質感的桌球被扔到地上又迅速彈起時,新生原本平靜的眼神中似有小星星般放著光,紛紛躍躍欲試。王克鴻教授團隊展示了高強鋁合金機器人等離子電弧增材樣件。與一般的3D列印技術相比,該技術以電弧作為熱源,具有電弧能量密度高、成形精度高和製造周期短等優勢,適合於高精度大尺寸構件的製造。曾海波教授團隊展示了具有照明和顯示功能的鈣鈦礦量子點溶劑和粉末。日光下普通的材料在紫外燈照射下發出明亮的螢光,似黑夜中一顆熠熠生輝的夜明珠,令人驚嘆。
值得一提的是,以此技術為核心的「面向高品質照明與顯示應用的高效發光量子點」項目,在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挑戰杯」競賽中脫穎而出,獲得特等獎。這極大地激勵了新生對材料學科的興趣和熱情,堅定專業自信。「希望讓學生在新學期新起點的時候,就真真切切感受到材料學科的魅力。」南理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夏凡介紹。
智慧財產權學院的新生報到後,可身穿學院準備好的法官袍,手執法典或相關讀物,在學院迎新的背景牆展板前、印有「我愛法學」的立體牌附近以及推薦法律讀物的展板前拍照。穿上法官服,讓法學的新生初識所選專業,堅定信念而不再為前途迷茫;法官服也意味著責任和擔當在肩頭,以此勉勵大家砥礪前行。
近年學生上當受騙或權益被侵犯的事件屢見不鮮,為幫助學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學院還準備了25個與新生防盜防騙有關的法律問題,並將相關的知識點在新生群提前發布,供學習了解。報到時在現場由新生抽取其中的一個問題回答,回答正確給予獎勵,錯誤則提供講解。
南航:"鯤龍號"裡報到 新生立志航空航天事業
作為去年成立的新學院,長空學院負責南航航空航天大類招生與培養,在迎新現場開展了系列特色活動:以「鯤龍號」為原型,實體搭建9m*21m的空間站,不僅有專業介紹,還有互動遊戲體驗。作為南航集中培養航空航天類人才的基地,該學院不乏一些對航空航天具有特別情懷的新生。
「咱們國家不管是直升機還是戰鬥機,一系列飛機逐步地發展,使得我對飛機有了越來越深入的認識,對它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尤其是像這幾年C919國產大飛機成功飛天,讓我更感受到了國家飛行力量的逐步壯大,我就義無反顧報了咱們學校長空學院。」大一新生王耀傑說。
李怡銳的爸爸是烏魯木齊南山機場一名軍官,小時候可以說是伴著飛機的轟鳴聲長大的。「印象比較深刻的是30多架戰鬥機整整齊齊地碼在機場上特別壯觀,還有飛機起飛時候那種輕盈的身姿,可以說在那個時候我心中便種下了一顆種子。希望在南航四年的學習,能夠為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做出一些貢獻。」
今年由於家長不能進校,學生在出發前將大件行李提前發往學校,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快遞高峰,學校將體育館作為快遞收發點,方便學生收取快遞。
高校暖心綠色通道 為學子排憂解難
針對貧困學生,南京各大高校開闢了綠色通道,讓他們快速辦理入學註冊手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貼心地為600多名走綠色通道的新生準備了愛心大禮包,校長單忠德院士在綠色通道親自為新生贈書,時政類、文史類、勵志類、科技類等8種書籍供新生選擇,讓讀書勵志成為好習慣。邀請曾走過綠色通道的優秀學長學姐為新生送上激勵寄語,鼓勵新生通過奮鬥,大學也可以像學長學姐一樣精彩。為每位走綠色通道的新生準備了精美的成長打卡明信片,卡上共設五項大學成就,成功打卡三項及以上就可以獲得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神秘獎勵。
該校設立了3項新生專屬助學金和1項獎學金,累計金額一百餘萬元。新生入校後還可申請國家助學金、CASC助學金等十多項助學項目,做到了對家庭經濟困難新生資助的全覆蓋。
「後續會給同學開一些榜樣對話這種座談交流,還有誠信感恩主題教育,我想讓這些優秀的學子能夠更多地進入航空航天民航類的企業,去參觀交流,讓他們在增長見識的同時能夠鍛鍊綜合素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唐志文介紹。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沈一秀 徐華峰 王教群 史哲銘 編輯/國正)